曾演奏過著名的《4'33」》的音樂家約翰·凱奇,其在世時的另外一個重要身份便是:狂熱的菌類愛好者。約翰·凱奇曾不止一次在採訪中提及對蘑菇和野生菌類的熱愛。他說過:「我就是人們口中的業餘採蘑菇人,暫時還沒毒死自己也沒毒死過別人。」但熟悉凱奇的人都知道,他對蘑菇的研究顯然超過了業餘水平。他也確實曾經差點毒死自己和朋友,但不是因為誤食了什麼毒蘑菇,而是因為吃了某種嚏根(Helleborus,比如「黑嚏根草」的毒性會導致耳鳴、眩暈、神志不清、口渴、窒息感、舌頭及咽喉腫脹、上吐下瀉、心跳過慢,最後會因心跳停止而死亡。有歷史學家認為,亞歷山大大帝就是食用了過多嚏根草而死亡的)。
採蘑菇的凱奇
據說凱奇對蘑菇的研究跟當年他的經濟狀況是有關係的。美國經濟大蕭條時期,食物相對匱乏,作為藝術工作者的他住在加州遠郊,家附近的樹林裡有不少野生的菌類。在經過一番調查研究之後,凱奇發現這些蘑菇大多可以食用。於是,他嘗試吃了起來……
今天文章的主題就是一些很古怪的蘑菇(一些太過有名的蘑菇未在此列,比如毒蠅傘),當然,我們無意讓你看完此文就立刻成為(吃)蘑菇專家,但起碼,可以一飽眼福。
馬勃(Puffball)
圖源:Reddit
馬勃是一類擔子菌門(Basidiomycota)的真菌通稱,一般為球形,未成熟前是白色,成熟後為褐色,內部為粉末狀。可入中藥,用於止血。以前的分類法將馬勃統一列為一個腹菌綱(Gasteromycetes)或腹菌亞綱(Gasteromycetidae),但最新的分類認為它們實際是一個多系群的組合,其共同的地方是都具有一個密閉子實層的子實體,在內部產生孢子,其孢子不是像其他蘑菇一樣擲孢子,而是穩孢子,也就是說當子實體成熟時不會將孢子拋出,而是子實體爆裂開,孢子如煙霧一樣散出。馬勃類可能是從傘菌類逐漸進化來的,現在已經不再把它們看作是屬於同一個綱的品種。
紫蠟蘑(Laccaria amethystina)
圖源:Bridgette Clarkston
霍氏粉褶菌(Entoloma Hochstetteri)
圖源:Flickr
紅寶石帽菇(Mycena Viscidocruenta)
堇紫珊瑚菌(Clavaria Zollingeri)
純黃白鬼傘(Leucocoprinus birnbaumii)
彎孢暗盤菌(Plectania Campylospora)
多形炭角菌(Xylaria polymorpha)
硬皮地星(Astraeus hygrometricus)
猩紅肉杯菌(Sarcoscypha coccinea)
綠小舌菌(Microglossum viride)
火焰茸(Trichoderma cornu-damae)
寄生泌乳菌(Hypomyces lactifluor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