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在二戰時期開始興起,並在太平洋戰爭上迅速發展壯大,而德國在航空母艦的建設上也走到了一半,在1936年開工建設的齊柏林號航母在1938年12月正式下水,當時連德國元首都出席了德國航母的下水儀式。但可惜的是德國唯一一艘下水的航母最終由於缺乏足夠的原料與人力導致進度一延再延,最終在完成了85%的艦體之後始終沒有入役德國海軍。不過今天我們不談如果這艘航母是否服役對德國海軍的影響,我們要嘮嗑的是它上面的8座雙聯裝150毫米主炮。
航母上裝大口徑艦炮在早期的海軍發展中並不少見,美日兩國都曾將重巡才裝備的8英寸(203毫米)艦炮裝在航母上,使得當時的航母理論上擁有並不亞於重巡的火力。而相比主炮流的航母,德系的航母齊柏林號則是裝備戰列艦副炮或者輕型巡洋艦才裝備的6英寸艦炮,所以理論上德系航母也擁有和輕型巡洋艦炮戰的能力。首先還是先說一下尺寸單位換算的問題,一般講的6英寸艦炮口徑是152毫米,而採用公制單位的德國巡洋艦的6寸炮實際口徑為150毫米,是所有6寸炮中口徑最小的,特別是相對後來興起的155毫米艦炮。
而德國齊柏林號航母上裝備的雙聯裝150毫米艦炮型號名稱是SK/C-28型55倍徑15公釐艦炮,這款艦炮是柯尼斯堡級輕型巡洋艦上使用的三聯裝SK/C-25型15公釐艦炮的小型版。這款艦炮按照德式標準倍徑算的話為55倍徑,按英式標準算的話為52.42倍。炮身中9噸,和所有德式戰艦一樣都是採用具有高射速特性的楔式炮閂。使用的炮彈重量為45.3公斤,發射藥重量為14.15公斤,炮口初速為875m/s,在40度仰角時達到23公裡的最大射程,身管壽命為1100發,採用手動裝填,最大射速為6~8發/分。而這款艦炮同時也是戰列艦沙恩霍斯特級、俾斯麥級、德意志級裝甲艦的副炮。
150毫米炮彈,重量為45.3公斤
150艦炮使用的發射藥筒,材質為黃銅,空藥筒重8.54公斤,裡面裝有14.15公斤的發射
而德國海軍並沒有建造航母的經驗,所以決定東渡向關係較好的日本進行航母求經,並派出各種人員對英國的航母最新的航母進行數據收集。在向日本學習的時候發現日本曾在赤城加賀上安裝過雙聯200毫米艦炮,所以當時的海軍元帥雷德爾也希望能裝203艦炮,不過該決議被設計部門拒絕了。設計部門給出的意見是裝203艦炮的話艦體設計必須進行大量的改動,如果在不影響原先艦體設計加裝203艦炮的話最多只能裝一座203艦炮。所以裝203口徑艦炮的想法就被否決了,而最初設計時150艦炮是安裝8門,但後來增加到了16門,也就是艦體兩舷各4個雙聯裝炮塔,單側可集火8門火炮。
相比203艦炮在大西洋其實更適合150毫米艦炮的時候,由於大西洋的海況比較惡劣,海上也更容易起霧,所以並不適宜展開遠距離的炮擊,通常的交戰距離都在20公裡左右,為此俾斯麥的380艦炮最大仰角也只有30度,英國早期的軍艦也是這樣。不過讓一艘航母和對方的戰艦進行炮戰這無疑是相當於讓羊和狼進行決鬥,即便是這樣,如果當初光榮號航母有一定數量的艦炮進行還擊的話估計會有不一樣的結果,雖然生機渺茫。但作為一款擁有這火炮的航母在遊戲中可能有不一樣的結果,可以對進行突防放雷的驅逐進行打擊,削弱驅逐的血量,配合艦隊擊沉驅逐打消對方的企圖。而在戰局無法挽救的時候也可以進行最後的衝鋒,使用艦炮和對方進行炮戰,雖然這樣的巨大在現實世界中幾近瘋狂,但遊戲裡起碼能輸的好看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