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對戰鬥機非常熟悉了,安裝在機頭部位的那根鐵棒非常引人注目,特別在國產戰鬥機上很常見,「這根槍管真棒,它的火力肯定很猛」,常有小朋友這樣稱讚它,還有人調侃說它是拼刺刀用的,那麼這根管子到底是用來做什麼的呢,它真的是機槍槍管嗎?
這根管子並不是機槍槍管,它對於飛機相當重要的,它是用來測量戰鬥機在飛行時的速度和高度的裝置,它的學名叫「空速管」、「總壓管」和「靜壓管」,俄羅斯的專家又稱呼它為「皮托管」,它的構造很複雜,不是由單純的一根管子做成,它有兩個一大一小的兩根管子形成同心圓狀子疊裝在一起,內部那根為總壓管,外邊的管子是靜壓管,它在外部看來並沒有什麼特別,但是管內部和戰鬥機精密儀器連接在一起,並將測量數據顯示在機載電腦上,方便飛行員控制戰鬥機的速度與飛行姿態,在戰鬥機飛行的時候,這根管會給戰鬥機提供當實時空氣流強度和方向的數據,然後轉化成電信號顯示在儀表上。
它是很重要的測量工具,位置要求很嚴,必須在外面氣流會被飛機影響最小的區域,這也是為什麼空速管一般在機頭的原因,它也可以在垂尾或翼尖前方,但機頭的位置最佳,空速管測量戰鬥機速度的原理是戰鬥機向前飛行時候,同時氣流會進入管中,在管子末端有個感應器,它受到氣流衝擊時會形成一種力量,這就是動壓,飛行速度越快動壓就越大,這一動壓與空氣靜止時的壓力即靜壓相比,就可以計算出戰鬥機的速度了。
另外還有一種叫「膜盒」的裝置,膜盒是密封的,它只有一根管子與空速管線連接,在飛行速度快的情況下膜合會鼓起來,用小槓桿和齒輪等組成的裝置可以把膜合的變形測量出來,並用指針顯示,這就是飛機的控速表的構造,在飛行速度過快的時候,它會發出報警提醒飛行員當前速度過快。
俄羅斯、法國的客機曾經就因為負責監測並傳送大氣數據的空速管在空中結冰堵塞,使飛行員獲得錯誤的航速信息,駕駛員沒能做出正確的判斷,進而引發一連串錯誤情況,導致飛機失事,為保險起見,一般客機都安裝有三根空速管,並設計有專為防止其結冰的加熱裝置,可見空速管對飛機來說十分重要。
世界上很多型號的戰鬥機,在原型機上都安裝有空速管,在試飛時收集各種數據,可以計算出飛行速度、測量飛機迎角等,收集完畢後,在最後定型時都取消了機頭部位的空速管,因為這跟管子外露,將增加飛機雷達的反射面積,影響戰鬥機的隱身性能,同時也使機載雷達對目標的探測造成幹擾,一般最後定型時都將它取消,採用了更加先進的傳感器代替了機頭部位的空速管,所以很少看見國外的飛機機頭有這麼一根管子。
空速管在我國早期戰鬥機常見到,後來的殲—16、殲—20等新型戰鬥機,機頭部位沒有了空速管的身影,由安裝在機身其它部位的壓力傳感器代替,可見我國正逐步縮小和西方在航空技術上的差距。
(本文資料來自網絡,歡迎閱讀評論,若有侵權,請聯繫編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