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效應:影響生活
1.了解「蝴蝶效應」
1963年,美國氣象學家愛德華·羅倫茲,在一篇提交紐約科學院的論文中分析了這個效應:「一個氣象學家提及,如果這個理論被證明正確,一隻海鷗扇動翅膀足以改變天氣。」
在以後的演講和論文中他用了更加有詩意的蝴蝶。對於這個效應最常見的闡述是:「一隻南美洲亞馬孫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可以在兩周以後引起美國德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
其原因就是蝴蝶扇動翅膀的運動,導致其身邊的空氣系統發生變化,並產生微弱的氣流,而微弱氣流的產生又會引起四周空氣或其他系統產生相應的變化,由此引起一個連鎖反應,最終導致其他系統的極大變化。愛德華·羅倫茲稱之為「混沌學」。
這句話來源於這位氣象學家製作的一個電腦程式,它可以模擬氣候的變化,並用圖像來表示,最後他發現,圖像是混沌的,而且十分像一隻蝴蝶張開的雙翅,因而他形象地將這一圖形以「蝴蝶扇動翅膀」的方式進行闡釋,於是便有了上述的說法。
「蝴蝶效應」「在社會學家用來說明:一個壞的微小的機制,如果不加以及時的引導,調節,會給社會帶來非常大的危害,戲稱之為」龍捲風「或」風暴「;一個好的微小的機制,只要正確引導,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將會產生轟動效應,或稱為」革命「。
「蝴蝶效應」還可以應用到我們的生活中,經濟中以至心理方面。在心理方面的「蝴蝶效應」症狀表現為:因為發生的小點兒小小不順利,而開始心情煩躁,在壓抑和鬱結狀態中,小的情緒波動漸漸在心底形成軒然大波,最終以不可預見的狂躁模式爆發出來。時間累積的越久,崩潰的後果越不堪設想。
一句「不好意思」,貌似不屑一顧;幾次「不好意思」,似乎習以為常。「千裡之提毀於蟻穴」。殊不知,「不好意思」也會形成「蝴蝶效應」,影響正常生活。
混沌理論之父 愛德華·羅倫茲
2.小故事
有這樣一組漫畫,一個人在單位被領導訓了一頓,覺得很不好意思,心裡越想越惱火,回家後衝妻子發起了脾氣,妻子莫名其妙地被斥責後,也很生氣,就摔門而出。走在街上,一個寵物狗擋在了她的面前,還「汪汪」地叫喚,妻子不耐煩,更生氣,就一腳踢過去,寵物狗從來沒受過如此待遇,驚慌地狂奔而去,路過一個老人面前,把老人嚇了一跳,正巧這位老人有心臟病,被突然衝出的小狗一嚇,當場心臟病發作,不治身亡。
一種不良情緒的發洩,導致一位來人喪生,說起來似乎像天方夜譚,但現實生活中卻不乏實例。
3.如何制止「蝴蝶效應」
古埃及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小夥子聽說有人說他的壞話,就憤憤不平的去找人打架,路上走的口渴,便向路邊小屋的主人要一杯水喝。主人熱情好客,看他滿頭大汗,除了送給他一杯水以外又遞過來一條毛巾。他謝過走出屋子,主人又追出來送給他一把傘讓他遮陽。這個小夥子出門以後,心胸豁然開朗,只走了幾步就轉頭回家了。為什麼?因為他心裡對小屋主人的熱情招待充滿了感激,原來那種充斥在他心中憤憤不平的想法被衝淡了,他不想為區區小事去拼命。可能連小屋的主人都沒想到,小小的一把遮陽傘————一個看似微不足道的善舉,居然避免了一場可能發生的械鬥。
我們要重視「蝴蝶效應」,應從以下幾方面努力:
(1)努力把握每一天。其實每個人的一生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遺憾,在人生的旅途中,一個小小的決定也可能會影響到我們的一生。每時每刻我們都在不停地做著選擇,不同的選擇會產生不同的結果,有些選擇的影響可能會慢慢積累,一直影響著我們,如果當初我們不那樣做,現在會不會更好?如果我們有能力去改變過去,現在會不會過著不一樣的生活??也許,人生本身就是一個不斷尋找答案的過程,努力地把握每一天,才是我們真正應該做的。
(2)擁有「鷹眼」,防微杜漸。「蝴蝶效應」往往給人一種對未來行為不可預測的危機感,從積極方面來說,人們能夠防微杜漸,「蝴蝶效應」告訴我們,任何一個細微變化都會對全局產生深刻的影響,而細節又往往能決定成敗,這就要求我們應該擁有一雙「鷹眼」,也就是要具有敏銳的觀察力。所謂觀察力,就是人們全面,深入,正確地觀察事物的能力,它是智力結構的重要組成因素之一。
(3)要擁有一個健康的心態。「蝴蝶效應」的理論告誡我們要堅持注意初始條件的微小差別,要對這方面的微小差別保持高度的「敏感性」,以及調整自己的心態和 情緒,時刻保持一種健康清醒的心態,如果我們抱著一個健康的心態積極地去面對生活,生活自然會充滿陽光。
(喜歡的請關注我,我會每天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