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見南天竹是在外地,萬榮縣還不曾見過。短短幾年,萬榮縣很多路邊綠化帶、公園都出現了它的身影。
既然我們認識了它,不僅僅是知道它是優良觀賞植物,也該了解了解它藥用價值。
南天竹是小檗科南天竹屬植物,小檗科植物多多少少含有小檗鹼吧?而小檗鹼又叫黃連素,這就有意思了,大家也就明白它的主要功效了。因此南天竹根有了下面的一些別名:土黃連(《廣西中藥志》),鑽石黃、山黃連(《重慶草藥》),雞爪黃連、山黃芩(《湖南藥物志》)。叫土黃連、山黃連好理解,凡不是正宗的多以「土」「山」冠名的很多。叫「雞爪黃連」這個就有點過了,畢竟多數人認為的雞爪黃連是正宗的優質黃連。
當然它與含有小檗鹼的中藥黃連、黃柏是有區別的,除了含小檗鹼外,其它生物鹼有很大區別。
關於形態的描寫我抄錄一段古人的話:《竹譜詳錄》:藍田竹,在處有之,人家喜栽花圃中。本身上生小枝,葉葉相對而頗類竹。春花穗生,色白微紅,結子如豌豆,正碧色,至冬色慚變如紅寶顆,圓正可愛,臘後始雕。世傳以為子碧如玉,取藍田種玉之義,故名。或雲,此本是南天笠國來,自為南天竺,人訛為藍田竺。
在《本草綱目拾遺》中南天竹:「去風火熱腫,眵淚赤痛:南天竹葉(煎水)洗眼。……。解砒毒,食砒垂死者:南天竹子四兩,擂水服之。如無鮮者,即用於子一、二兩煎湯服亦可。」取的是「瀉火、解毒」之功效。比《本草綱目拾遺》早的《百草鏡》也有使用記載,用於治療「治瘰癧初起」。
一般認為葉、莖無毒。根、果有小毒。葉、莖、根功效是解毒瀉火,利溼;果主要功效是止咳平喘。下面看看《中華本草》的論述:
《中華本草》
葉:
【性味】苦;性寒
【歸經】肺;膀胱經
【功能主治】清熱利溼;瀉火;解毒。主肺熱咳嗽;百日咳;熱淋;尿血;目赤腫痛;瘡癰;瘰癧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搗爛塗敷。
莖:
【性味】辛苦;性寒
【歸經】肺經
【功能主治】清溼熱;降逆氣。主溼熱黃疸;瀉痢;熱淋;目赤腫痛;咳嗽;膈食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15g。
根:
【性味】苦;性寒;小毒
【歸經】肺;肝經
【功能主治】止咳;除溼;祛風化痰;清熱;解毒。主肺熱咳嗽;溼熱黃疸;腹瀉;風溼痺痛;瘡瘍;瘰癧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鮮品30-60g;或浸酒。外用:適量,煎水洗或點眼。
【注意】孕婦禁服。
果:
【性味】味酸;甘;性平;有毒
【歸經】肺;肝經
【功能主治】斂肺止咳;平喘。主久咳;喘息;百日咳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1g;或研末
作者聲明:中醫藥的單驗方雖然有很好的臨床的療效,但是也需要「辨證施治」,需要「望聞問切」(需要見面)。如需要使用中藥,請諮詢中醫醫師,謹遵醫囑。本文章不構成用藥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