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被人所熟知一般都是有豐功偉績的皇帝,例如統一六國的秦始皇,平定三國的司馬家族等等,他們的貢獻都被民間百姓所傳頌。往往亂世的開啟都會被人遺忘,可是這些開創亂世的帝王卻也是很有才華,那些能依靠自己勢力建立起屬於自己王朝的帝王,他們有的是前朝的臣子,有的是來自草根的平民,但是他們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他們都是亂世的豪傑。
唐朝是中國歷史封建王朝最為鼎盛的時期,當時國強民富,百姓生活水平很高了,唐朝也是當時全世界最富強的國家,因此西域各國都來朝拜唐朝。可是每個封建王朝都有最致命的弊端,這個弊端就是權力太集中在皇帝的手上,只要是皇帝一旦聽信讒言就會導致國家分裂。唐朝也沒有避免這樣的命運,在唐玄宗晚年就因聽信宦官讒言,最終導致唐朝國運逐漸衰退。
唐朝後期的皇帝唐昭宗更是軟弱無能,朝中百官與宦官更是水火不相容,宦官以劉季述為首的宦官集團最為強勢,他們一直對百官進行威脅,只要有官員敢違抗他們的命令,他們就把這官員殺掉。唐昭宗更是一直被宦官軟禁起來,所有的聖旨都是由宦官擬定,宦官已經掌握了朝中的所有大權。宰相崔胤知道要想剷除宦官就需要請求於地方勢力,所以他寫信給當時勢力最為強大的朱溫,希望朱溫可能帶兵入京剷除宦官。朱溫收到宰相崔胤的信後更是喜出望外,知道自己等待已久的時機終於到了。朱溫原本是出生於貧窮的家庭,所以他很小出來自我謀生,在亂世之中如果老老實實耕種是永遠養不活家庭的,所以聰明的朱溫學會了一些江湖的小把戲來謀取生活。
後來朱溫投靠了黃巢,朱溫在黃巢軍中不斷地擴大自己的勢力,漸漸地朱溫也有了自己的兵馬。朝廷看中了朱溫強悍的兵馬,所以就派人去拉攏朱溫,朱溫立即投向朝廷的懷抱。朝廷還派朱溫去平定黃巢亂賊,朱溫也因此屢建戰功。朱溫也被加封為一方刺史,他到地方任職後發布了嚴明的軍紀,還私下招兵買馬。在宰相崔胤幫助下朱溫名正言順進入了長安,朱溫到朝廷後就殺掉了宦官的首領劉季述,其他宦官知道後都四處逃竄,可是朱溫的軍隊十分強悍,沒一會,朝中根深蒂固的宦官勢力就被他們連根拔起。
朱溫也因這次護駕有功,再一次得到了唐昭宗的加封,朱溫卻不在意這一點小恩小惠,他的野心早已經向著皇位了。不久後朱溫開始除掉朝中與他為敵的官員,自然也包括阻礙到稱帝的宰相,後來朱溫還把首都從長安遷向洛陽。朱溫已經是權傾朝野的官員了,不久,唐昭宗因病去世了,朱溫為了便於控制,所以推舉年幼的唐哀宗繼承皇位。在百官的進諫下希望朱溫順應天命繼承皇位,朱溫稱帝大計也終於實現了,所以在唐哀宗禪位的第二年,朱溫就殺害了唐哀宗。
朱溫建立起五代十國的第一代後梁,可是天下各州都不臣服於朱溫,所以也紛紛稱帝建國,那時候一共出現了十個小國家,所以也稱十國。後來朱溫被自己兒子所殺,後梁也僅僅維持兩代也就滅亡了。
(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