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一切困擾的終極答案,做好自己

2020-12-04 盧覺悟

北方現在這個季節,室外比室內暖和,昨天上午在屋裡寫文章,凍得瑟瑟發抖,無奈穿上了棉襖,體感仿佛冬天,分明是穀雨已過,立夏將至。

下午陽光普照,才逐漸溫暖,本欲讀書,朋友到訪,喝茶吃飯閒聊,至夜間22點,光陰不抗混,一晃一大天。

閒聊內容,無非工作,事業,情感以及家長裡短,自古以來,亙古不變,困擾了古人的問題,依然困擾著如今的我們。

說起工作,最近已經2位企業家朋友,託我推薦一些網紅合作,傳統生意如今光景不好,於是想跟隨時代的步伐,用現在最流行的方式,開拓一下他們不熟知的領域。

他們也想以電商和直播的形式為入口,拉動他們原有的產業,或改進,或帶動。我覺得這個事兒不錯,時代在發展,不能固守陳規,該變動就得變動,不是你想不想,而是沒辦法,不想被淘汰,就得跟上節奏和步伐。

一些早早入局的先行者,現在已經開始收穫紅利。

說起家長裡短,一般不太願意參與這樣的話題,婆媳關係,鄰裡相處,家庭矛盾,紛紛擾擾都是這些,咋也繞不開。

多讀書,對解決這些問題,也是有益的,誠然,大部分事情咱也沒見過,沒經歷過,但上下五千年,與人相處之道,書裡屢見不鮮,已經分析的頭頭是道,勸人勸己,可以拿來主義,活學活用。

我這個人不太願意說話,聲音也不大,總覺得話說多了,聲音大了,傷氣,挺累人的一件事,這點,我女兒跟我挺像,聽我們說話,得有個好耳朵,聽力不行,都有些交流不了。

昨天重點談到幾個話題,自卑,偶像包袱,子女關係,家庭矛盾,夫妻情感等等。

朋友很苦惱,娓娓道來了一下午,我也認真聽了一下午,水喝了好幾壺。又得跟她貝貝小姨討要點茶葉了。

夜間吃飯的時候,理順了一下整體的思路,發表了長篇演講,逐個問題剖析,今天不講那麼細緻了,夠寫一篇論文了。

總結出四個字,做好自己。

所有事情的發生,發展,都是遵循著前因後果,這個邏輯關係,很多時候是非線性的,像一張交叉縱橫的網絡,誰對不起誰,誰對誰好,不能總是以你預判的形式發生。

裡面有歷史沉澱的因素,有文化和家庭教育的因素,有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網,有從小到大經歷的一切等等,仿若一團亂麻,一個迷宮,如果陷入進去,像從中順藤摸瓜,理出個頭緒,幾乎不可能。

幾乎不可能去改變別人,但可以影響別人,如何影響別人,先做好你自己。

正知正念,問心無愧,無愧於心,樂善好施,但行好事等等,這些都是以身作則的方法。

心隨境轉,當自身的認知和境界提升了,很多現在困擾你的問題也就不是問題了。

外在的世界,是內心的投影,你認為別人是什麼樣的人,外界的環境對你如何不公,首先這是你把你內心的感知以自己的意願也強加給別人,你是這麼想的,所以你也理所當然地認為別人也和你一樣。

因此,你會產生很多不端正的認知,心理產生諸多苦惱,要想把這些一一解開,還是要調整自己的心態,心量大了,境界起來了,看待問題的角度自然就不同了。

很多人講究物質,用名牌來包裝自己,除非是你真不差錢,這就是你本來的生活狀態,那也無可厚非,如果不是這種情況,而是用這些來包裝自己的話,其實就是內心恐懼的一種映射。

怕別人瞧不起你,怕自己的不如意讓被人知道,這就是自卑的一種體現,或者曾經輝煌過,現在陷入低谷,這就是偶像包袱,把自己放在那個位置上,騎虎難下。

拿得起,放不下,太在意別人眼中的你,這就很累了,苦惱又平添了許多。

真實,坦蕩,樸素的生活沒什麼不好呀,人最本質的生活需求其實並不複雜,食可果腹,衣可蔽體,足以了,其實需求並不高,豪華的物質生活不是強加的和必須有的,如果有的話,也是自然而然的,才是一個理性的狀態。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淡泊名利,寧靜高遠,這些至理名言,你我都知道,但能不能用到實處,這是學問。

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

好好修自己,一切困擾迎刃而解。

相關焦點

  • 數學家破解「宇宙生命終極答案」:42的三立方數和問題
    眾所周知,42是科幻名著《銀河系漫遊指南》(Hitchhikers『 Guide to the Galaxy)中關於生命、宇宙和一切問題的答案。該書作者、已故作家道格拉斯·亞當斯(Douglas Adams)一直堅稱,他在系列小說中隨機選擇了42這個數字。然而,幾十年來,42一直是困擾數學家的一個難題。現在,數學家終於為這個難題給出了解答。
  • 人造血,應對血荒的終極答案
    原標題:人造血,應對血荒的終極答案   為了應對獻血者不足的問題,世界各國科學家一直在著手研究血液的替代品   為了應對獻血者不足的問題,世界各國科學家一直在著手研究血液的替代品——人造血。近日,英國國民健康服務體系(NHS)宣布,將於2017年開始進行人造血液的人體臨床試驗,這類試驗在世界上尚屬首次。   NHS表示,血液替代品的供應對於開展手術至關重要。對於擁有罕見血型的人來說,人造血液也是幫助他們的有效途徑。
  • 不要恐慌,因為宇宙的終極答案是42
    在故事中,一個具有高度智慧文明的跨維度生物種族為了找出一個能夠回答「生命、宇宙以及任何事情的終極意義」這個問題的答案,製造了一臺名為「深思」(Deep Thought)的超級電腦。這臺電腦花了750萬年來計算和驗證,最後得出了「42」這個答案。
  • 中國人從不覺困擾 愛因斯坦卻是「迷途羔羊」?
    一切努力均告多餘。  維根斯坦的全部努力,搞明白的就是什麼是可說的、什麼是不可說的。這下好了,他應該清爽。維根斯坦沒理由讓人費解。然而他為什麼一會指出形上學都是胡說八道,一會又表示對歷史上偉大的形上學家肅然起敬呢?他搖擺於說與不說之間,作為人的處境之無奈完全暴露出來了。最要命的是,維根斯坦把問題對人的逼迫推向極致。他認為人若確實能夠提出問題來,就會有答案。這是什麼意思?
  • 宇宙終極答案「42」到底是什麼意思?超級計算機為我們揭曉答案
    但是在一些科幻愛好者的眼裡,42卻代表著宇宙的終極答案。這到底是為什麼呢?我們不得不從一部電影,《銀河系漫遊指南》說起。在這部著名的科幻電影中,一個宇宙超級文明為了尋找能夠回答一切問題的宇宙終極答案,設計了一臺名為「深思」的超級計算機。
  • 地球算了一千萬年的終極問題,終於被兩位科學家一百萬小時解決了
    在英國科幻作家道格拉斯·亞當斯的《銀河系漫遊指南》中,「42」是生命、宇宙及一切的終極答案,那麼這個答案的終極問題又是什麼呢?
  • Google中隱藏了一個關於生命、宇宙及一切的答案
    這也恰恰說明Google有著極客、科幻氣質的公司。The answer to life, the universe, and everything is 42.生命、宇宙以及任何事情的終極答案(Answer to the Ultimate Question of Life, The Universe, and Everything)是英國作家道格拉斯·亞當斯所寫的系列科幻小說《銀河系漫遊指南》裡的一個數。
  • 地球算了1000萬年的終極問題,終於被兩位科學家100萬小時解決了
    在英國科幻作家道格拉斯·亞當斯的《銀河系漫遊指南》中,「42」是生命、宇宙及一切的終極答案
  • 必刷科普:關於生命、宇宙和一切的42個終極問題!
    在腦洞大開的經典科幻小說《銀河系漫遊指南》中,高度智慧的跨維度生物為了找出生命、宇宙與一切的答案,製造了一臺名叫「深思」(Deep Thought)的超級電腦進行計算。「深思」花了750萬年來計算和驗證,熬死了無數代人,最後得出的答案:那就是42。
  • 《終極筆記》好不好看?曾舜晞髮文告別「吳邪」,網友評價說明一切
    大家好呀,這裡是小白鼠侃娛樂,最近熱播的網劇《終極筆記》屢屢被提起,因為到了大結局,大家都是非常的捨不得,對於最後的幾集的討論也是非常的多。這也能看出這部劇的熱度在不斷的上漲,而這一切全是它自己硬闖出來的。
  • 人造血:應對血荒的「終極」答案—新聞—科學網
    ■本報見習記者 袁一雪 為了應對獻血者不足的問題,世界各國科學家一直在著手研究血液的替代品——人造血。
  • 數學家破解困擾了人們64年的數學難題
    北京時間4月9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英國一位數學家最新破解了困擾人們64年的一道數學難題:33如何用3個立方數字之和表達。
  • 42:宇宙的終極答案?
    或許真實的情況是,42其實只是一個難解的數字,但並不是什麼終極答案。在這本小說的最後,名為「深思」的超級計算機揭示了關於「生命,宇宙以及萬事萬物」的「終極問題」的答案:「42」。要找到問題的準確表述,超級計算機需要耗費漫長的時間,對自己進行版本更新。而計算機的新版本便是地球。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讀一讀亞當斯的書。而數字「42」隨後便成為了極客文化(反主流文化)的根基,引申出了不少典故和玩笑。比如你在搜尋引擎裡面輸入「一切的答案是什麼?」跳出來的回答多半是「42」。用其他語言(比如法語或德語)或是不同的搜尋引擎,都能得到相同的結果。
  • 宇宙終極問題的答案是68 貓頭客mitomk Cypher評測
    看過《銀河系漫遊指南》的朋友們肯定對那臺思考宇宙的終極奧秘長達700萬年的超級電腦Deep Thought印象深刻,它最後所給出的答案是最近筆者也獲得了自己的答案:68。不妨猜測一下這個數字和筆者最喜歡的機械鍵盤有什麼關係呢?在體驗過無數款各式各樣的機械鍵盤後,筆者認為,在功能齊備和最少鍵位之間獲得完美平衡的鍵盤按鍵數量就是68枚。最近筆者入手的貓頭客mitomk Cypher鍵盤正使用了這一按鍵配列。
  • 零極限:解決一切問題的終極之道
    一切按照生命本然的節律運行和躍動。 看似空無一物,卻可以包容萬物。 你無需去控制,卻擁有無限可能。 而我們所需要做的只不過是清理、清理、繼續清理。
  • 做好營銷的終極武器,在於洞視本質的能力
    編輯導語:怎麼才能做好營銷呢?這是很多營銷新人甚至是在市場呆了幾年的人都在思考的問題。對於一名好的營銷人來說,最本質的能力就是發現問題、定義問題和解決問題,這是做好營銷的終極武器。營銷中的策略、戰略、戰術,來源於軍事用語。
  • 《銀河系漫遊指南》宇宙的終極答案
    在作品中,一個古老而先進的文明,為了探求「宇宙、生命和萬物存在的終極答案」而建造了一臺超級計算機。在漫長的歲月長河中,這個文明經歷了興衰迭起,唯獨這個超級項目始終被維護著。         最終,在1979年,《銀河系漫遊指南》成功出版了,並且作為廣播劇在BBC播出,而亞當斯也迎來了自己事業的轉機——他成功擔任了BBC的製片人。
  • 為什麼數字42會被有人認為是宇宙的終極答案?
    在該小說中,有一個超級先進的文明為了尋找宇宙的終極答案,造了一臺超級計算機,經過750萬年的計算,最後超級計算機告訴他們終極答案就是「42」。至於為什麼是數字42,作者本人有給出過解釋,這個數字並沒有什麼特別含義,只是他開了個玩笑,隨意選擇的一個數字罷了。不過,有很多人提出各種理論來解釋42。有些人甚至聲稱作者本人知道真相,但不肯將其透露出來。
  • 這個宇宙的終極答案
    「在我看來,現在這些對所謂萬物統一理論的追尋,必將一無所獲,」法國馬賽理論物理中心的理論物理學家卡洛·羅韋利(Carlo Rovelli)如此斷言。丹麥奧胡斯大學的物理學史專家黑爾格·克拉格(Helge Kragh)則道出了更基本的問題:即便我們真的發現了合適的萬物理論,而且我們的心智也足以理解它,誰又能斷言一切就走到盡頭了呢?他認為,「我們無法就某一理論是否是終極理論作出任何斷言。」
  • 困擾著人類的終極問題!我是誰?
    是哲學上的三個終極之問,也是人生需要解決的根本問題。本來「我是我」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為什麼還會提出我是誰的問題?或許很多人在生活中感到了我並不是我!我就會在確定是第一次到西藏、新疆、內蒙、黑龍江等邊遠省份旅遊時,有曾經來過的感覺,甚至到美國、德國考察時,非常陌生的環境裡會有似曾相識的場景。工作中有些曾經相遇的人會在不同領域又聚在一起,感到天地好大,天下真小,我到底是不是我?如不是我那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