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白尼的天文革命

2020-12-05 心之讀歷史

公元1473年2月19日。波蘭維斯瓦河畔的託倫城誕生了一個漂亮可愛的男嬰。這個男嬰名叫尼古拉哥白尼,後來。成為近代天文學的奠基人。哥白尼的父親是個商人,曾任託人市市長,母親是本城一個富商的女兒。在哥白尼幼年時,父母就雙方去世。好心的舅舅烏卡師伸出了援助之手把四個外甥接到自己家裡撫養。烏卡師舅舅是個牧師也是一個人文主義者

他的家裡常有一些學者名人來閒聊。這些客人大多通曉天文地理文學音樂,他們談笑風生,妙語連珠,常常聊到半夜。每當舅舅與客人的忘情的長談時哥白尼總是靜靜的坐在大人的身邊,眨巴著藍色的眼睛,仔細聽那些令人神往的故事和獨特的見解。這樣日積月累,這些知識就沉澱在格外你的腦海裡,神秘的大自然激起了他那強烈的好奇心。光陰似箭。一晃,哥白尼長成了一個英俊少年。舅舅考慮到外甥的前途,決定將來讓他到教會工作,為此他把哥白尼送到克拉科夫去上大學

克拉科夫是當時波蘭的經濟文化中心,地處東西歐交通要衝。教導收到義大利文藝復興思潮的影響。哥白尼興趣廣泛如饑似渴的吸收著新思想新知識。他對學校的天文學和幾何學特別感興趣,一捧起書本就捨不得放下。哥白尼在克拉科夫大學研究了古羅馬天文學家託勒密的天文學理論,學會了利用天文儀器進行觀察。1495年,哥白尼來到文藝復興的發源地義大利,先後在幾所著名的義大利學習。1499年26歲的哥白尼手受聘羅馬大學教授天文學

在歐洲的大學裡,天文學都是按照託勒密的地球中心說也叫地形說來講授的。最早提出地球中心說的的是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公元二世紀,託勒密使它系統化了。託勒密認為,地球是一個球體與宇宙的中心,日月星辰都環繞地球運轉。這種理論後來被羅馬教會看中,說什麼地球是上帝創造的,他是宇宙的中心,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創造了人把人安排的地球上。日月星辰也都是上帝創造出來裝飾宇宙的所以教會1000多年來一直把託勒密的地心說奉為經典,不允許人們有絲毫懷疑。哥白尼在研究中發現,早在公元前三世紀,古希臘哲學家阿里斯塔夫斯就提出了與亞里斯多德相反的觀念。

他認為,宇宙的中心不是地球,而是太陽,地球只是圍繞太陽運行的一個星體。哥白尼通過對前人著作的鑽研和先人測量的實踐,越來越對地球重新說產生了懷疑。1506年,哥白尼離開義大利,回到波蘭,在弗賴堡大教堂擔任教士。他獲得一定的報酬和充裕的時間,專心從事他所熱愛的科學研究工作。弗賴堡瀕臨波羅的海,是個小小的魚港

教堂建在一座小山包上,周圍有堅固高大的城牆,牆上築有箭樓。哥白尼搬進了城門上的一個箭樓一住就是30年直到去世。這個箭樓三角形的樓頂向前傾斜,幾乎伸到城牆的外面。樓的上層有三個窗口,從那裡可以看到遼闊的天空。外邊有一個小陽臺。每當在窗口觀察天象受到限制時,他便跑到陽臺上。那一覽無餘是觀天的好地方。哥白尼日復一日的在這個簡陋的住所,凝視宇宙常常忘了吃飯睡覺

哥白尼自己動手做儀器。他製做了測量行星距離的三湖儀。測量月球和行星位置的捕星器和測定太陽高度的象線儀。哥白尼在陽臺上設置了一個小小的天文臺,用這些簡陋的天文儀器進行天氣觀察。就是在嚴寒的冬夜,只要星星在夜空中閃爍哥白尼就抓住機會,穿上皮襖束緊風帽把笨重的儀器搬到建樓的陽臺上通宵達旦的觀察。1525年秋天,哥白尼開始在弗賴堡聚精會神的寫的那本不朽名著天體運行論。這本書中選用的27個觀測實例有25個就是他在箭樓上親自觀察記錄下來的

這時他住的箭樓上來了一個女管家,名叫安娜她金髮碧眼,皮膚白皙,漂亮迷人。他的家庭很富有,有許多富家子弟對他競相追逐,但是極有主見的姑娘不去理會那些花花公子而一心一意的愛著才華橫溢的哥白尼。儘管當了教士的哥白尼沒有結婚的權利,但勇敢的安娜還是拋棄了世俗的偏見,與哥白尼住在一起。哥白尼身邊添了一個溫柔可愛的女子,更加靈感倍增,寫書的速度加快了。天體運行論是一部長達六卷的巨著,在書中,哥白尼大膽地提出,太陽是宇宙的中心

所有行星都圍繞太陽運行。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而是繞太陽運轉的一顆普通行星。人們每天看到太陽由東向西運行,是由於地球每晝夜自轉一周的緣故,而不是太陽在移動。天上的星體看上去在不斷移動,也是因為地球本身在轉動,而不是星體圍繞的靜止的地球轉動。月亮是地球的衛星,一個月繞地球轉一周。哥白尼在書中有力地批判了,託勒密關於地球是靜止的理論。他指出,地球運動時地球上的人似乎覺得整個宇宙的轉動,這正如人在行船時不覺傳動,而覺得陸地和城市後退一樣

地球不動是假象,地球圍繞太陽轉動是確實無疑的。哥白尼的學說被稱為太陽中心說也稱日心說。他否定了統治1000多年的地心說,這是天文學上一次重大的革命,大大擴展了人類的視野使人類對宇宙有了全新的認識。由於擔心教會的迫害,他遲遲不敢將書稿送去複印出版。直到1542年,他已是69歲的老人自知將不久於人世時才同意把天體運行論書稿送到德國紐倫堡出版。1543年5月24日,天體運行論的樣書從紐倫堡寄來了

此時,躺在病榻上的哥白尼已無力翻閱此書他只是摸了摸書的封面就告別了人世。

哥白尼是波蘭人民的光榮和驕傲。1830年,波蘭人民在華沙樹立起了哥白尼的紀念像。在盛大的揭幕典禮上,波蘭詩人激動的朗誦到。這個喜慶的日子終於來臨了。哥白尼曾以半個世紀的功夫凝眸注視太陽。今天,太陽終於把它仁慈的光芒傾注在他的身上

相關焦點

  • 天文學革命引導者哥白尼
    星 趣 天 文帶 你 啟 航青島星趣天文愛好者 | VXID:QDXQTW文:啟航君 | 圖:baidu轉載請在後臺輸入授權公元1100年,基督教國家發動了十字軍東徵戰爭,這樣古希臘的文明著作又阿拉伯回到了歐洲,天文學演變成了基督教的教義不可挑戰,直到哥白尼的橫空出世。哥白尼1473年出生在波蘭一個富商家裡,是天文學家、數學家和教父,創立「日心說」,現代天文學之父,改變了人類的宇宙觀。
  • 哥白尼革命何以成為可能?
    作為十六世紀的一場思想革命,哥白尼革命為什麼會產生如此巨大的影響力?一種思想能夠成為一種思潮,並且能夠對社會產生巨大的影響,一定有其深刻的社會存在根源。馬克思主義的誕生、王陽明心學和程朱理學都是如此。依據唯物史觀的基本原理,考察哥白尼革命為什麼會產生巨大的影響力,首先要考察的是這種思想存在的社會基礎以及社會意識自身發展的規律;此外還應當從個體和社會的關係中去考察這個問題。抽象的說,一種思想能夠成為一股力量,他一定符合當時社會上某一階級的利益,並且當時這個階級在當時已經具有相當大的力量。
  • 從兩球世界到牛頓宇宙:哥白尼掀起了一場怎樣的科學革命?
    前哥白尼時代的宇宙學 人類對星空的仰望和驚異與生俱來。自神話時代起,宇宙的圖像便與文明一同成長。在西方文明的源頭,埃及、美索不達米亞和巴爾幹的人們就已經開始系統地記錄太陽與星體的運動。這些天文觀測為後來的宇宙論思想提供了基礎。
  • 郭東輝:黑格爾的「哥白尼革命」
    郭東輝:黑格爾的「哥白尼革命」   2017年05月16日 10:42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郭東輝 字號 內容摘要:康德將認識標準從對象轉向主體自身的做法被公認為哲學領域的一場
  • 哥白尼的天文學革命,如何拉開現代科學發展的序幕?
    羅伯特·韋斯特曼(Robert S.Westman)庫恩的《哥白尼革命:西方思想發展中的行星天文學》是一部科學思想史名著,2003年北大出版社中文版的內容簡介云:「此書與柯瓦雷的《伽利略研究》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 哥白尼的天文學革命,如何拉開了現代科學發展的序幕?
    羅伯特·韋斯特曼(Robert S.Westman)庫恩的《哥白尼革命:西方思想發展中的行星天文學》是一部科學思想史名著,2003年北大出版社中文版的內容簡介云:「此書與柯瓦雷的《伽利略研究》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 哥白尼:代表作,背景,故事
    想必大家對哥白尼都有印象,我們在上學的時候老師和我們講述過這個人。下面我就來為大家詳細的講解。哥白尼生於今天我們所說的小康家庭,在他十八歲學醫的時候對天文產生了興趣。其中對他有很多影響的老師叫家徳·諾瓦拉(de Novara,1454 -1540)在他那裡學到了天文觀測技術以及希臘的天文學理論。在他四十歲才提出「日心說」(the heliocentric theory)。這麼晚提出是有原因的,他不是一名專業的天文學家,而是感興趣,在業餘時間一點一點的完成的。
  • 天文巨匠哥白尼與「日心說」的提出
    哥白尼的父親不幸染病,每日痛苦不堪。在當時,人們還愚蠢的認為人之所以會患上瘟疫,那一定是此人之前曾得罪過天主,染病是上天給予的懲罰。不久,哥白尼的父親去世了,一個家庭的頂梁柱就這麼沒了。哥白尼和他的哥哥姐姐們被送到了舅舅烏卡什家中居住,舅舅烏卡什是一名大主教,才華十分出眾,是整個波蘭都十分出名的人文學者。在這一段時期,哥白尼完成了他的中學學業。
  • 為什麼哥白尼被譽為「現代天文學之父」?
    少年時的哥白尼對天文學感興趣,喜歡觀察天文現象,逐漸積累了豐富的天文學知識。  上中學的時候,哥白尼在老師的指導下做了一個日晷,時間由太陽的陰影決定。  1491年,哥白尼18歲進入克拉科夫大學。人文主義者、數學家、天文學家布魯斯基對他影響很大。哥白尼經常向他請教天文學和數學方面的問題,學會了用天文儀器觀察天象。
  • 哥白尼的日心說理論對後人的世界觀產生了重大影響
    哥白尼有時會協助他進行觀察,諾瓦拉使他面臨對星相學和託勒密體系各方面的批評,託勒密體系將地球置於宇宙的中心。諾瓦拉哥白尼後來在帕多瓦大學學習,並於1503年從費拉拉大學獲得佳能法博士學位。他回到波蘭,成為教堂的管理員和醫生。在業餘時間,他致力於學術追求,有時包括天文工作。
  • 哥白尼:地球是圍繞太陽轉的
    由於這些學科的蓬勃發展,歐洲出現了近代的自然科學革命。這場自然科學革命首先發生在天文學領域。推動近代自然科學革命第一位科學巨人,便是波蘭數學家、天文學家尼古拉哥白尼(Nicolaus Copernicus)。哥白尼生於維斯瓦河畔的小城託倫,當時這裡屬于波蘭王國皇家普魯士行省。哥白尼在十八歲時進入大學學習,在學期間努力鑽研數學和天文學。
  • 哥白尼原則:你與愛人白頭到老的概率是……
    「有一些無聊的碎嘴,對數學/天文一竅不通,他們從《聖經》中斷章取義,為自己的目的加以曲解,他們會對我的著作吹毛求疵,並妄加非議。我會不予理睬,甚至認為他們的批評是無稽之談,予以蔑視。」這是哥白尼寫給教皇保羅三世的獻詞,並作為1543年出版的劃時代巨著《天體運行論》的作者原序。
  • 哥白尼與日心說
    尼古拉.哥白尼(Copernicus Nicholas),波蘭一位偉大的天文學家。他以驚人的天才和勇氣揭開了宇宙的秘密,奠定了近代天文學的基礎。哥白尼以畢生的精力去進行天文研究,創立了《天體運行論》這一「自然科學的獨立宣言」。他的這些成就使他成為了人類科學發展歷史上最偉大的革命家之一。一.
  • 為什麼說康德哲學是西方哲學史上一場「哥白尼式」的革命?
    在西方哲學史上,有一場劃時代意義的革命,被稱為「哥白尼式革命」,它顛覆了傳統的哲學思想,開創了一種全新的哲學思路。這場就是偉大哲學家康德的貢獻,他引領了哲學發展的新方向,影響了一大批後來的哲學家,在哲學史上起到了承前啟後的作用。一、康德哲學是如何產生的?
  • 哥白尼原理與人擇原理
    很清楚,從中世紀的神秘主義向今天的量子物理學過渡的過程中我們在宇宙中的角色和位置隨著每一次科學上的革命而發生重大變化。我們的世界在按照幾何級數擴張著,迫使我們改變對自己的認識。今天,當我們面臨以科學方式確定我們在宇宙中的角色這一問題時物理學界中存在著兩種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截然相反的哲學觀點:一是哥白尼原理,一是人擇原理。哥白尼原理聲稱我們在宇宙中所處的地位毫無特別之處。(有些好事者把這稱為「平庸原則」。)迄今為止,每一項天文發現似乎都證實了這一觀點。
  • 羅思義:西方經濟學界的「哥白尼革命」對中國大有裨益
    這些事都發生在近二十年內,羅思義稱之為經濟學界的哥白尼革命。 而這場革命最後的結論,羅思義認為,對中國當前的供給側改革也大有裨益:即勞動分工、資本投入、勞動力,以及TFP是拉動經濟增長的最主要的因素,其中資本投資對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貢獻佔到了60%以上,而TFP僅佔了10%。
  • 「哥白尼問題」,其實就是全人類的問題
    如此歷史背景之下,哥白尼發表了《天球運行論》(原譯《天體運行論》)。對,這種一直不為主流科學界認可、甚至嗤之以鼻的「民科」,與哥白尼有著深厚的關係,也在這部《哥白尼問題》中佔據著相當的分量。正如北京大學歷史學教授朱孝遠指出,韋斯特曼的寫作堅持「實事求是」的歷史客觀主義,絲毫沒有迴避哥白尼與佔星術家們的親密交往。1496年,23歲的哥白尼來到文藝復興策源地義大利,在博洛尼亞大學攻讀法律、醫學和神學,期間,便幾乎完全生活在佔星術家們的圈子裡。
  • 研究天文只是業餘愛好,全才哥白尼,告訴你什麼才是文藝復興範兒
    話說哥白尼的舅舅是瓦爾米亞的主教,掌管當地的宗教和政務,算是當地的頭面人物。也正因為這位監護人的宗教背景,哥白尼家族的成員也大都和宗教有了不解之緣,他的哥哥後來成了修士,一個姐姐做了修女,哥白尼本人最後也投身教會。
  • 哥白尼的同鄉
    哥白尼,一位敢於向歐洲中世紀黑暗時代、向至高無上的神權發起挑戰、捍衛科學真理的鬥士,用無懈可擊的「日心說」理論,顛覆了自亞里斯多德和託勒密以來一千四百年的「地心說」,對當時的科學和昏聵的宗教權威造成了巨大衝擊,掀起了人類有史以來天文學上一次震撼人心、驚世駭俗的偉大革命。
  • 哥白尼的本意
    只有當天文學服務於佔星術時,才會有人慷慨贊助天文學觀測和研究,否則在農業還很原始,航海也基本上局限在風平浪靜的地中海的時代,希臘人和羅馬人怎麼可能養活那麼多人專業研究天文?而基督教其實根本不在乎什麼天文學,更從根本上就反對佔星術。即使是那些皈依基督教的希臘化世界裡的學者和知識分子,實際上也是反對佔星術的,他們僅僅是把天文學知識當作古典世界的遺產保存下來。如果你抓住一個五世紀的主教問他,地心說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