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哥白尼,十個有十個會說他是個天文學家,然而卻幾乎沒什麼人知道他也是一個經濟學家,醫生,律師,神父和軍事指揮。在他漫長的人生當中,天文學研究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已,然而他生命的其他部分依然是傳奇和精彩的,他的一生能夠讓我們知道,為什麼文藝復興是一個產生了巨人的時代。
一、哥白尼家族
尼古拉·哥白尼於1473年出生于波蘭託倫城的一個資產階級家庭,哥白尼家族在14世紀才正式遷到託倫,然後世代從商,到哥白尼的父親這一代的時候就已經在當地算是頗有影響力的財富新貴了。哥白尼的母親巴巴拉·瓦茲洛德則出自於託倫本地的一個商人世家,世代擔任託倫市的議員,聲勢顯赫。財富新貴和本地老錢的結合在人類的歷史上可謂是常態了,這樣的結合也算是強強聯合。
然而好景不長,哥白尼的父親在他十歲的時候就去世了,年幼的哥白尼兄弟姐妹幾個於是就被託付給他的舅舅盧卡斯·瓦茲洛德(Lucas Watzenrode)。話說哥白尼的舅舅是瓦爾米亞的主教,掌管當地的宗教和政務,算是當地的頭面人物。也正因為這位監護人的宗教背景,哥白尼家族的成員也大都和宗教有了不解之緣,他的哥哥後來成了修士,一個姐姐做了修女,哥白尼本人最後也投身教會。
其實對於那個年代的平民子弟們來說能夠進入教會成為一名教士也算是個不錯的出路,畢竟貴族領主的大門對他們這個階級的人是封閉的。和今天一樣,教會也有自己的職場,想要在教會的職務上獲得晉升之階,要不然就是拼爹拼錢,要不然就是拼文憑。所以盧卡斯舅舅一直很關心侄兒侄女們的學業,哥白尼和他的哥哥也還算爭氣,他們兄弟倆都順利的進入了波蘭本地最好的大學——克拉科夫大學。
二、與條頓騎士團的鬥爭
雖然當時的波蘭已經受到了文藝復興時代的影響,出現了像克拉科夫大學這樣的學術中心,但相比於西歐尤其是文藝復興運動的發源地義大利而言,波蘭的學術實力還是很一般。於是在1496年,哥白尼決定前往義大利的帕多瓦大學遊學。當然,他的舅舅早就為他在瓦爾米亞預留了位子,並且在1497年正式讓哥白尼轉正。獲得博士學位之後,哥白尼回到波蘭,後來還當上了舅舅的隨身神父,相當於是秘書。有趣的是,哥白尼在帕多瓦大學研究的是醫學,而且還自己進修了法學,要問哥白尼為什麼要研究這些學問,那和當時波蘭的國際形勢有關。
十五世紀的波蘭整體上來說還算得上是歐洲的一個大國,但是波蘭獨特的地理位置導致其面臨很多的外部威脅。具體到哥白尼的時代,波蘭人最為關心的問題就是和條頓騎士團的衝突。條頓騎士團很多人一定都知道,這是一個因為十字軍東徵而興起的騎士團組織。十字軍戰爭結束之後,條頓騎士團的成員應波蘭地方領主的邀請來到波蘭西北部的普魯士地區對付當地的土著居民,順便傳教。騎士團的傳教方式就是鎮壓當地的土著居民,用火與劍強迫人們信教。在鎮壓了普魯士本地居民之後,條頓騎士團就賴著不走了。其實波蘭人邀請人家來幫忙打仗,仗打完之後給人家一塊地方也說的過去。但是條頓騎士團的胃口特別大,他們開始仗著武力欺壓波蘭本地的貴族,佔據波蘭人的地盤。雙方的矛盾越打越大,終於在1410年爆發了大戰,這一仗才把條頓騎士團狠狠地收拾了一番。這件故事後來被波蘭偉大的作家顯克微支寫成了史詩巨著《火與劍》。
哥白尼的故鄉託倫城曾經就處於騎士團的控制之下,騎士團戰敗之後,以託倫為首的一些城市組成了「普魯士聯盟」,希望擺脫騎士團的控制,加入波蘭王國。騎士團雖然戰敗,但是實力仍在,因此任務還是很艱巨。哥白尼的父系和母系家族很多人都參與到了與騎士團的鬥爭,他的父親曾作為使者去聯絡各地的反騎士團勢力,他的外祖父曾作為託倫代表去向波蘭國王請願,他的舅舅與監護人盧卡斯主教也承襲了家族傳統,堅決與騎士團勢力進行鬥爭。而條頓騎士團是一個教皇冊封的擁有特權的組織,所以哥白尼在義大利專修的就是教會法。而騎士團在1494又找了德意志的神聖羅馬帝國作為自己的靠山,所以總是和進行波蘭各種軍事摩擦,在這種情況下掌握醫學技能也是很有必要的。
因此當盧卡斯在各地為了普魯士的事務奔走的時候,哥白尼正作為秘書提供法律建議。在各個城市的代表們的一致努力下,十幾個普魯士城市決定脫離騎士團,正式加入波蘭王國,在這整個過程當中既要應對騎士團的各種刁難,又要儘快在各個城市之間達成一致,早日制定各方都同意的分治方案。並且必須為分治之後的託倫以及其他城市制定在波蘭王國之下的法律法規;此外,盧卡斯主教在瓦爾米亞還有很多世俗事務,這些都需要哥白尼的法律知識來處理。哥白尼給舅舅做秘書一直到1510年,隨後前往弗羅茨瓦夫擔任神父,兩年後他的舅舅去世,而哥白尼在弗羅茨瓦夫一直待了三十多年。
三、戰場上的哥白尼
1516年,哥白尼被弗羅茨瓦夫當地的神父選舉為神父會的財務管理,這個職務不僅是管錢的,事實上他要負責徵稅以及處理各種設計財務的法律糾紛,哥白尼的法學專業顯然為他獲得這個職位提供了機會。雖然事務十分繁忙,但是比起幫舅舅處理各種內政和外交事務來還是要清閒一些,哥白尼從大學開始就對天文觀測感興趣,所以他趁著不忙的時候進行天文觀測,三十多年的觀測對他能夠完成《天體運行論》顯然提供了很大幫助。此外,哥白尼在帕多瓦大學拿的是醫學博士的學位,所以他也就成為弗羅茨瓦夫地區最知名的醫生。
然而此時條頓騎士團又開始不安分了,1520年騎士團再度對波蘭發動進攻,哥白尼所在的弗羅茨瓦夫也受到了衝擊。身為財務管理,哥白尼幾乎是最後撤出了弗羅茨瓦夫。佔領了弗羅茨瓦夫之後,騎士團的軍隊開始進攻格但斯克和奧爾仕丁,而哥白尼當時就在奧爾仕丁。在這種情況下妥協是沒用的,哥白尼決定繼承家族傳統和騎士團堅決鬥爭到底。當時奧爾什丁的軍隊並不多,人們對堅守這座城市沒什麼信心,大部分神父都逃離了這座城市,於是仍然堅守在戰鬥崗位的哥白尼被任命為軍事指揮,負責城市的防務。
整場戰爭當中波蘭軍隊都是佔據著優勢的,但唯獨在哥白尼所在的這個地區是騎士團的軍隊採取的主動攻勢。在佔領了弗羅茨瓦夫之後,騎士團以為能夠很快佔領這整個地區,沒想到他們在哥白尼這裡碰到了釘子,誰能想到守衛這裡的一個神父居然出自一個世代與騎士團進行鬥爭的家族呢?在哥白尼的堅守下,戰鬥一直延續到了1521年,當騎士團意識到小小的奧爾什丁已經堅守了那麼久之後,便對奧爾什丁發起了大規模進攻。情況最危急的時候在1521年的1月26日,當時城牆幾乎被騎士團攻破了,但是哥白尼率領戰士們打退了敵人。幾個月之後,絕望的騎士團不得不同波蘭王國議和,哥白尼作為瓦爾米亞地區的代表出面揭露了騎士團在戰爭期間的種種罪行。1525年,條頓騎士團正式宣布向波蘭王國臣服。
四、波蘭王國的經濟學家
戰爭結束之後,波蘭開始了戰後重建工作,在弗羅茨瓦夫長期擔任財務管理,並且在戰爭期間有著出色的表現,因此在戰爭結束之後,他成為整個瓦爾米亞地區的財務管理。多年困擾波蘭的騎士團問題終於解決了,整個波蘭王國開始了制定統一的法律和貨幣的過程。作為瓦爾米亞地區的經濟代表,哥白尼參加了一系列的御前會議。當時討論的問題的一個核心就是統一的波蘭貨幣問題,而對於經濟問題哥白尼早有思考,因為在1520年的戰爭開始之前他就撰寫過有關貨幣問題的論文,從此他就成為波蘭數一數二的貨幣問題專家,因此在戰爭結束之後他就被多次邀請參加有關貨幣問題的會議。1522年,在一次討論波蘭統一貨幣的會議上,哥白尼正式向大會念了自己的論文:《論貨幣的信譽》。
在這篇論文當中,哥白尼認為貨幣的價值是由其所包含的貴金屬來決定的,當時的各國君主為了增加收入會經常採用在貨幣中摻雜劣質金屬的做法來人為使貨幣貶值。哥白尼指出,這樣做的後果是很嚴重的,那些熟悉金屬業務的人會有意識地收集價值比較好的良幣,而把手頭上成色不好的劣幣花出去,久而久之,成色好的良幣就不會在市場上流通,整個市場上只會剩下劣幣。熟悉經濟學的讀者一定會說,這不就是英國經濟學家格雷欣提出來的「劣幣驅逐良幣定律」嗎?長久以來,人們都以為格雷欣是第一個提出這個理論的人,所以這個定律一直也被叫做「格雷欣定律」。其實早在格雷欣於1560年提出這個理論之前四十多年,哥白尼就已經對劣幣驅逐良幣的原理進行了分析,所以有很多人開始把這個理論稱為「哥白尼—格雷欣定律」。
可以想像,哥白尼的理論在當時,莫說在波蘭,就是在整個歐洲也是最先進的。但是統治者們卻希望能夠保留製造劣幣的權力,如此就可以利用通貨膨脹來為自己牟利。在多次會議之後,哥白尼意識到自己的意見當權者是不可能聽得進去的,於是也就不願意繼續浪費時間了,開始撰寫和地租問題有關的論文。不過哥白尼的影響力還是在的,瓦爾米亞的主教宣稱不考慮哥白尼的觀點他就不參加會議,最後的幣值改革最終還是部分採取了哥白尼的主張。
五、在弗羅茨瓦夫的日子
1531年之後,哥白尼終於不用和國王貴族們討論貨幣問題了,而此時他也已經58歲了。回到弗羅茨瓦夫之後,哥白尼還是繼續處理神父團體的財務和司法問題,然後就是潛心於天文學研究。其實教會一開始是不幹預哥白尼的研究的,因為當時的教會正在進行曆法改革,過去的舊曆法還是沿用的凱撒時代的儒略曆,早就不準了。哥白尼的天文學研究為天主教會的曆法改革提供了很大的貢獻,雖然對他的日心說坊間有一些說法,但是當時教會並不覺得有必要進行幹預。
真正對晚年的哥白尼的聲譽造成重大影響的是與女管家安娜的緋聞,安娜的父親是格但斯坦的商人,因為幣值改革問題而與哥白尼相識。哥白尼與這位故友的女兒具體有沒有擦出火花來我們無法得知了,最終他不得不與安娜斷絕了往來。不過在民間哥白尼有著很大的聲望,因為他也是當地很知名的醫生。中世紀的醫生名聲很糟糕,據說被醫生害死的多於被病症殺死的。不過哥白尼當年留學的帕多瓦大學可是一座有著先進理念的大學,是當時歐洲為數不多的解剖屍體的大學,所以哥白尼的醫術是沒問題的。1543年,七十歲的哥白尼去世,去世之前他的一個仰慕者整理出版了他的《天體運行論》。
文史君說:
哥白尼估計做夢都想不到他的遺作能產生那麼大的影響力,不過這並不奇怪,因為天文學研究不過是他傳奇人生當中的一個業餘愛好而已。哥白尼是真正的文藝復興人,永遠充滿著激情,好奇心和創造力,正是通過哥白尼的一生我們才能了解這個時代的偉大,而正是文藝復興這一代人的努力,為今天的我們帶來了無數輝煌燦爛的文化,並且永遠改變了歷史的面目。
參考文獻:
李兆榮:《哥白尼傳》,湖北辭書出版社1998年版。
哥白尼,葉式輝譯:《天體運行論》,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劉祖熙:《波蘭通史》,商務印書館2006年版。
(作者:浩然文史·隔壁小王博士)
本文為文史科普自媒體浩然文史原創作品,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本文所用圖片,除特別說明外都來自網際網路,如有侵權煩請聯繫作者刪除,謝謝!
我們會每天為大家奉上精彩的歷史文章,懇請各位讀者朋友關注我們的帳號!您的點讚、轉發、評論,這是對我們最好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