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人長期暴露在「宇宙射線」下,基因變異,變得更加長壽!

2020-08-25 5樓的男人

宇宙中充滿各種各樣的射線,被統稱「宇宙射線」,由於地球有厚厚的大氣層,以及地球磁場的防護!地球上的生物可以避免被「宇宙射線」傷害,安穩的生養繁殖!

地球磁場與大氣層阻擋大部分「宇宙射線」的襲擊

但是有一群人,由於工作性質,他們必須暴露在各種「宇宙射線」下,工作,生活!這個群體就是「太空人」!

太空人外太空被各種「宇宙射線」侵襲

為了研究「宇宙射線」對人體的影響,NASA找了個絕佳的範本,對其進行進行測試!這個範本是一對雙胞胎中的弟弟,名叫:斯科特·凱利,為了這個測試,NASA準備了兩份樣本,一份是斯科特·凱利上太空前,留在地球的血液基因樣本,一份就是他的雙胞胎哥哥:也是太空人,不過已經退役,名叫馬克·凱利

斯科特•凱利(右)兩兄弟

2015年2月—2016年3月,太空人斯科特•凱利在外太空生活340天返回地球,隨後科學家比對兩份樣本,做了對比檢測,結果如下:

1、身體方面

  • 長高5釐米
  • 肌肉力量變弱
  • 視網膜變厚
  • 體重變輕
  • 腸道微生物增多

2、基因方面

詳細數據不詳!但是公布出來數據中有一項卻很清晰:端粒體變長,斯科特•凱利基因大部分在回地球6個月後恢復過來,但是仍然有8.7%基因有變化,至今未恢復過來!

其他方面變化,可能大部分人不關心,但是有兩項一定感興趣,身高長了5釐米,特別是另外一項:端粒體變長!

染色體末端為端粒體

那麼什麼是端粒體,以及它有什麼作用?

端粒體的是染色體末端的一小塊,它決定人種,以及一些在外表象特徵!但是它另一特徵,卻被很多人關注,與細胞的關係:

人體的壽命,取決於細胞分裂的次數,細胞分裂的是有極限的大約50次,細胞分裂的周期大約2.4年,所以理論上人體的壽命是120年!

細胞分裂過程

但是,另一項研究發現,細胞每分解一次,端粒體就會縮短一點,當細胞分裂50次後,端粒體,也到了極限!所以它們間有必然的因果關係!

那如果端粒體變長,人是不是會變長壽呢?

理論上如此,也是現在研究讓人變長壽的方向,就是延長端粒體的長度,達到長壽以至於永生的目的!

端粒體長短與年齡對比

太空人作為探索宇宙的先驅,在高強度,高風險的外太空,為人類的進步做出貢獻,甚至貢獻出自己的身體作為研究的對象!向他們致敬!

這次研究數據是真實可靠的,在外太空「宇宙射線」輻射下,端粒體變長,那怕最後研究數據表示,端粒體恢復正常狀態,起碼有一點可以證實,就是在外太空中人可以更變得更長壽!如果持續時間更長,人在外太空中,端粒體一直變長,是不是意味著人類可以某種方式得到永生呢?

如果在「宇宙射線」下,損失部分身體機能為代價,獲得長壽,或者永生。你願意麼?

相關焦點

  • PNAS:FOXO3A基因變異的人更加長壽
    科學家發現FOXO3A基因的變異形式有益於讓人類更加長壽,而這種基因變異存在於百歲以上老人體內的情況更加普遍——甚至在全球範圍內都存在這樣的「巧合」。Willcox)博士帶領的美國研究小組曾在《美國國家科學研究院學報》上發表過一項研究報告,結果指出,這種FOXO3A 「長壽基因」在95歲及以上、具有日本血統的美國人體內也普遍存在。布拉德利·威利克斯博士及其同事研究了一群定期接受健康檢查的日裔美國男性。科學家篩查了受試者的DNA,把重點放在胰島素路徑的5個基因上。他們計算了每個基因的三個位置上出現的DNA鹼基。
  • 兩名太空人在太空生活1年後,被發現其基因永久突變,無法修復!
    隨著美國太空人最新的一項研究成果的公開,事實真相讓所有人都大吃了一驚。通過對一堆同卵雙胞胎兄弟為期一年的研究,科學家們震驚的發現,如果人類長期在太空生活,那麼體內的DNA將會發生無法修復的變化!這名太空人的名字叫做史考特,是一名美國宇航局的太空人。他曾在空間站足足生活了將近一年的時間。
  • 太空人在空間站待了快一年,回地球後發現基因異常
    在太空中沒有大氣層,因而各種各樣的輻射橫衝直撞,它甚至會改變物種的基因。當然,這有時候是件好事情,我們把一些蔬菜的種子送入空間站待幾天,回到地球後種植出來就會發現基因變異的個體,然後我們再挑選其中表現較好的進行育種,培育出產量更高,抗病性更強的新品種,這就是太空育種技術。
  • 科學家將酵母暴露在模擬宇宙射線下 以獲得保護太空人免受輻射的方法
    據外媒CNET報導,一旦太空人離開了地球的保護性大氣層,他們就會受到大量宇宙輻射的影響。科學家曾表示,宇宙輻射可以像穿過黃油的熱刀一樣切穿宇宙飛船。儘管許多人提出了在長期火星任務中保護航天員免受輻射影響的新方法的理論,但可能會以酵母的形式出現新的答案。
  • 科學家證明當你飛向火星的時候,宇宙射線能損害你的骨骼!
    但是最新一項研究報告顯示,未來載人火星登陸任務最大的障礙是宇宙射線輻射。  報告指出,國際空間站女太空人工作18個月、男太空人工作24個月身體遭受的太空輻射已超過生命承受極限,對於未來的載人火星任務而言,漫長太空之旅將承受更長時間的深太空輻射。
  • 暴露在外太空的太空人會加速衰老
    最新研究報告表明,長期太空任務將對人體帶來各種健康風險,其中包括:暴露外太空可能加速人體衰老,輻射導致DNA損傷等。端粒是位於染色體末端的保護帽(細胞核中攜帶基因的螺紋結構),端粒會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變短,端粒長度的顯著變化被認為是衰老加速或者與衰老相關疾病(癌症、心血管疾病、痴呆症等)風險增大的標誌。 暴露在太空中會改變端粒長度,這並不足為奇。
  • 太空旅行造成基因突變?不會的! 美國宇航局發現太空人與他的雙胞胎...
    隨著人類向太空進發,也引發了我們的思考:和在太空中生長的變異植物那樣,如果人類也長時間在太空停留,我們的身體會不會發生變化?本版文字王裳餘落美國航天局之前發布了「雙胞胎太空實驗」的結果,引起了不少人流傳太空人在外太空待340天,8.7%的基因發生突變等言論,實際上這只是誤解。
  • 暴露在外太空的太空人真的會加速衰老
    林德格倫是一項研究長期任務影響的10名受調太空人之一。最新研究表明,長期太空任務將導致太空人加速衰老。正如我們所了解的那樣,太空對於弱小的人類而言真的很糟糕!最新研究報告表明,長期太空任務將對人體帶來各種健康風險,其中包括:暴露外太空可能加速人體衰老,輻射導致DNA損傷等。
  • 美國12名登月太空人飽受折磨!基因血液變異,超半數或因輻射而死...
    熱點事件每天有,段子手在民間~每次爆出些熱點事件後,網友評論也是一個比一個精彩~下面就和大家一起看下引發了不少網友討論的【美國12名登月太空人飽受折磨~基因血液變異,超半數或因輻射而死】,這條新聞短短1小時內已經收到了2094條評論,有人表示質疑,有人贊同,有人甚至還在評論區激烈討論了起來
  • 女太空人執行完太空任務後可以生小孩嗎?多長時間可以生小孩?
    我們知道,人體的基因會發生基因變異,尤其是暴露在高能粒子以及強烈紫外線環境中,會導致基因變異速度大大加快。科學家們正是根據這個特點,將一些種子搭乘火箭帶上太空,返回地球之後再經過育種科學家們的精心育種、培養,最終培養了一大批與地球生物區別很大的太空果實,比如:個頭異常巨大的甜椒。
  • 宇宙射線是個什麼鬼?
    所以,宇宙射線的整個物質構成與宇宙的物質構成完全一樣!顯然,有一份非常準確的宇宙物質樣本穩定地從各個方向直衝地球而來,然後在地球磁場的引導下到達地球。1%的宇宙射線粒子是電子,這一點非常不可思議。這在當時很令人費解,時至今日依然讓人困惑。太陽既發射質子,也發射電子,並且宇宙中的質子和電子數目一樣多。為什麼宇宙射線粒子有一半都不是電子?它們到底經歷過什麼?
  • 2017考研英語拓展閱讀:宇宙射線對大腦有害
    儘管地球的大氣層可以最大限度地遮擋住宇宙射線,但是太空人在前往火星的漫長旅途中將不得不暴露在有害的輻射之下。研究者將老鼠放置在充電粒子周圍,結果發現實驗鼠出現了大腦受損、神經系統發炎和記憶受損等症狀。
  • 多項新研究表明:暴露在外太空會加速衰老,還會導致DNA損傷
    先前NASA對同卵雙胞胎太空人斯科特和馬克·凱利的研究(斯科特在太空呆了將近一年,而他的哥哥待在地面上)表明,長期太空生活使端粒變長,但一旦回到正常的重力條件下,長度就恢復了正常。在這些太空人前往空間站和返回地面後,研究人員採集了血樣。結果發現,長期暴露在太空中會導致端粒延長,而在完成任務後,通常端粒又較短,而且要比升空之前更短。這種現象在生物學中被稱作端粒延長替代機制(Alterative lengthening of telomere, ALT),通常見於癌症病例或發育中的胚胎。令人不安的是,在所有10名被研究的太空人中都觀察到了這一現象。
  • 探索外太空任務困難重重:宇宙輻射的危害正變得愈加嚴重
    美國新罕布夏大學太空科學中心的一項新研究警告稱,未來重返月球或探索火星的太空任務中,輻射暴露水平可能會遠高於此前的預測,這對太空人和衛星技術都是嚴峻的考驗。「通過對過去四年來太陽周期活動的測量,發現輻射劑量水平呈現上升趨勢,至少提高了30%,表明輻射正在變得更加強烈,」研究第一作者、物理學教授內森·斯瓦頓(Nathan Schwadron)說,「就太空旅行和太空天氣而言,這些粒子輻射是重要的環境因素,必須進行詳細的研究,並且在未來設計前往月球、火星、小行星和更深處宇宙的任務時必須考慮在內。」
  • Nature:20萬人基因數據揭露長壽大秘密!
    Nature:20萬人基因數據揭露長壽大秘密!「如果遺傳變異確實影響生存率,那麼這些基因突變的頻率應隨著倖存者的年齡而改變。」攜帶有害遺傳變異體的人以更高的速度死亡,所以該變體在較老部分的群體中變得更少。
  • 前往火星的太空人最終將忘記自己是誰-火星,太空人,射線,大腦,記憶...
    來自加州大學歐文分校放射腫瘤學的研究人員進行了一項研究,發現執行火星任務的太空人可能遭遇嚴重的宇宙射線照射,結果會導致老年痴呆的發生。銀河宇宙射線是火星任務中不得不面對的問題,這些高能帶電粒子可對太空人形成威脅,中樞神經系統出現顯著的損傷,進而出現認知上的障礙。
  • 太空環境下細菌或變異擴散:成為致命超級病毒
    美國休斯頓大學博士後研究員馬德罕·蒂魯馬萊(Madhan Tirumalai)發現,在類似太空的條件下細菌將變異和擴散,做為迄今最嚴謹的一項研究工作,他觀察到大腸桿菌在一個模擬微重力的旋轉容器內迅速繁殖1000多代。最新研究稱,大腸桿菌在微重力環境下將發生變異,潛在威脅太空人健康。
  • 勇敢者的遊戲,宇宙射線輻射
    看過漫威電影的人都知道,最厲害的超級英雄是驚奇隊長,綠巨人,他們是被宇宙射線輻射而產生變異,從而獲得了超能力,還有神奇四俠,同樣是因為宇宙射線輻射導致變異,這個宇宙射線真的那麼神奇嗎?我們生活的宇宙是一個充滿各種輻射的宇宙,包括紅外線、可見光、紫外線、X射線和伽馬射線等。
  • 太空人在太空犧牲,遺體可以運回地球嗎?若無法運回會怎樣?
    原因就是這些太空人的身上可能會攜帶著某些變異的微生物或者危險的宇宙生物,如果這些危險的生物隨著太空人一起被帶回地球,那麼可能會使整個人類陷入到危險之中,甚至可能導致人類的滅絕。不得不說,這樣的情節設計是相當具有吸引力的,是科幻作品的經典橋段,但我們同時也要明白,這並不等於事實。
  • 太空人在太空犧牲,遺體可以運回地球嗎?若無法運回會怎樣?
    原因就是這些太空人的身上可能會攜帶著某些變異的微生物或者危險的宇宙生物,如果這些危險的生物隨著太空人一起被帶回地球,那麼可能會使整個人類陷入到危險之中,甚至可能導致人類的滅絕。不得不說,這樣的情節設計是相當具有吸引力的,是科幻作品的經典橋段,但我們同時也要明白,這並不等於事實。那麼在現實之中,當太空人在執行任務的時候犧牲了,那麼他們的遺體是否被運回了地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