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環境下細菌或變異擴散:成為致命超級病毒

2020-12-05 太平洋電腦網

北京時間6月7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目前,科學家最新一項研究可能對於未來太空旅行者是一則壞消息。美國休斯頓大學博士後研究員馬德罕·蒂魯馬萊(Madhan Tirumalai)發現,在類似太空的條件下細菌將變異和擴散,做為迄今最嚴謹的一項研究工作,他觀察到大腸桿菌在一個模擬微重力的旋轉容器內迅速繁殖1000多代。

最新研究稱,大腸桿菌在微重力環境下將發生變異,潛在威脅太空人健康。

蒂魯馬萊發現大腸桿菌經歷了16次變異,當它們與正常大腸桿菌進行對比時,它們繁殖數量多3倍,並且保持72%的適應性優勢,而且即使研究人員試圖消滅這些細菌時,它們表現出較強的適應性。

有些變化令人感到擔憂:變異影響生物薄膜形成相關的基因,從而使細胞更加強壯和具有毒性。然而,並不是每一種變異都成為一種消極變化,事實上大腸桿菌仍受到抗生素的影響,本質上講,即使微重力環境使細菌成為超級病菌,我們仍能依靠抗生素治療。

對於未來的太空旅行者,這可能是一個令人擔憂的消息,大腸桿菌是一種相對良性的細菌,如果其它難對付的病毒以破壞性或者無法醫治的方式進行變異,將危害整體太空任務,威脅太空人的身體健康,並潛在造成經濟損失。

其潛在的後果將變得更加令人擔憂,2013年一項研究發現太空環境下人體免疫細胞不再響應病原體,這意味著太空人的免疫系統非常薄弱,更容易患病。

蒂魯馬萊解釋,我們需要更多此類實驗,尤其是近年來人類太空飛行越來越受歡迎,更多的人參與商業太空飛行是令人興奮的,然而從實際角度考慮存在著許多問題,例如:微重力環境如何影響細菌和人類身體,以及太空隔離環境帶來的心理健康。在太空飛行之前這些因素必須處理好,尤其是前往火星這樣的長途太空旅行。

相關焦點

  • 警惕:國際空間站微生物變異,太空船墜落或帶給人類恐怖病毒?
    作者:橘貓 在去年的春天,著名的射擊CQB遊戲《彩虹六號:圍攻》更新了新活動:outbreak,該模式背景為一艘蘇聯廢棄的太空船墜毀,飛船上攜帶的變異病毒產生了可怕的傳染病使人變異為惡魔。這在當時的青少年中,引起了對太空微生物問題的一個關注。
  • 為什麼美國要在太空研究病毒和抗生藥物?
    遙感技術的使用有助於專家預測當今一些最常見和致命的傳染病的爆發,例如伊波拉病毒,西尼羅河病毒和裂谷熱。由於抗菌藥物的開發也是一個既昂貴又耗時的過程,無法及時應對,那些超級細菌可能就會導致更嚴重的後果,為了更好地了解它們,美國宇航局的科學家們開始在太空研究病毒。
  • 如果太空中也有細菌和病毒……
    在隱生狀態下,無論你是零下二百攝氏度的超低溫還是一百多攝氏度的沸水,不論你用真空環境還是超高劑量輻射,都不能傷到水熊蟲絲毫。而這樣的隱生狀態最高紀錄甚至可以達到120年!因此,即使暴露在太空環境下,也有一部分水熊蟲能夠存活。為了避免這些地球微生物附著在探測器上飛出地球進而汙染其他星球的環境,從而影響人類對於外星生命形態的探索,科學家們也是下了一番苦心。
  • 太空變異!國際空間站廁所出現新型「超級細菌」?
    太空變異!國際空間站廁所出現新型「超級細菌」?在太空中打掃廁所並不比在地球上打掃廁所有趣,但它能帶來更多有趣的驚喜。舉個例子:美國宇航局的科學家們在國際空間站(ISS)的廁所裡發現了四種從未見過的耐抗生素細菌。
  • 由於變異病毒,英國進入最高級別防控狀態:病毒是如何變異的?
    近日,英國出現了傳染性極高的新冠肺炎變異病毒。為此,英國首都倫敦等地在20日進入了最高級別的疫情防控狀態,聖誕節近乎「被取消」。致病病原體為何會變異?在疾病史上,有什麼因素導致病原體變異?以下經出版社授權摘選自《病菌、基因與文明》。
  • 研究發現噬菌體病毒可使超級細菌恢復對抗生素的敏感性
    據外媒報導,除了病毒,「超級細菌」也已經引起了全球關注。這些狡猾的細菌正在快速進化對抗生素的抗藥性,這意味著一些最好的藥物可能很快就會無法發揮效用。現在,澳大利亞的研究人員找到了一種繞過這些所謂的「超級細菌」的抗藥性的方法--用捕食性病毒分散它們的注意力。
  • 由於變異病毒,英國進入最高級別防控狀態,病毒是如何變異的?
    每一次新的流感疫情都是流感病毒改變了一次其表面特性的結果,而HIV突變得如此迅速,以至於一個病人體內的病毒就出現了多種變異。特別是,更高的溫度會讓昆蟲擴散到新的地區,給這些地區帶去瘧疾、黃熱病等疾病。戰爭、革命、政治動蕩導致的公共衛生崩潰可能讓舊的疾病捲土重來。蘇聯解體後疫苗接種項目的中斷導致了白喉病例的激增。開闢新的定居地或者毀林開荒會使人們接觸到以前未知的疾病,如伊波拉。實際上,更為嚴重的是某些創造了新的靜水體的灌溉工程,這使得攜帶瘧疾、黃熱病、登革熱的蚊子得以擴散。
  • 地球上最致命的病毒是什麼?10種病毒,最致命一次令1億人死亡
    大約38億年,地球誕生了生命,也誕生了病毒。關於地球上的第一個病毒的來源,科學家猜測是源自細胞內的DNA突變。簡單來說就是細菌從自己DNA鏈條剪下了具有自我複製能力的DNA片段,其在偶然情況下合成帶封閉空間的蛋白質外殼,然後這些DNA片段在細菌死亡破裂後在環境中擴散,與其他細菌接觸並隨機將一些DNA片段裝進外殼。
  • 科學家:細菌在微重力下變異更快,更具有致病性
    在地球上,細菌生活在我們的體內和周圍環境中,無所不在。所以無論我們喜歡與否,這些微生物都伴隨著我們的一生,包括跟隨人類進入太空。令人擔憂的是,科學家研究表明,當細菌暴露在微重力環境下,會變得更加致命!與從未離開過地球的細菌相比,太空中的細菌回到地球後在致病性上大大加強。除此之外,細菌似乎在太空中變異得更快。
  • 「超級細菌」到底有多可怕?(全文)
    在經歷過「非典」肆虐和「甲流」恐慌之後,人類對任何能潛在導致大規模傳染的病菌都保持著高度警惕,因此「超級細菌」迅速成為熱門話題。那麼,「超級細菌」到底是什麼?它是自然突變的結果還是人類濫用藥品的惡果?我們對它真的束手無策嗎?一篇學術論文掀起軒然大波一篇學術論文,把「超級細菌」推進了大眾的視野。
  • 媒體刊文解讀英國變異新冠病毒:傳播性或增加,但不會更致命
    越來越多的歐洲國家,以及包括加拿大在內的其他一些大陸國家,正在限制從英國來的航班,人們也越來越擔心在英國首次發現的變異新冠病毒具有強大傳染力。那麼,這個新的變異病毒究竟是個什麼「來頭」?它是怎麼變異的,是否更致命呢?
  • 美供水系統發現可怕細菌,可引發致命肺炎
    當今世界各方面第一的超級大國,在爭奪疫情第一名上也不含糊,在擁有頂尖醫療資源下還能把局面變成"逆風"。除此之外,媒體近日又爆出美國辦公樓供水系統存在不明病菌,真是火上澆油。對於美國人民來說,嚴重疫情早已令他們感到苦不堪言,不由得感嘆美國已經日益走向衰退,其百年體制下弊端已逐漸暴露。
  • 專家稱歐洲大部分新冠病例源於變異病毒,西班牙是罪魁禍首
    來自瑞士巴塞爾大學、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的科學家們表示,應該是「超級傳播者」導致了病毒的大面積擴散,然後又由遊客帶到了國外。科學家們表示,截至到10月,歐洲有12個國家都發現了這種變異病毒,中國香港和紐西蘭也發現了這種病毒。
  • 電影《致命復活》發布「神秘病毒」終極預告
    本文轉自【網易娛樂】;國內首部末日病毒災難電影《致命復活》將於7月31日全國上映。今日,曝光了「神秘病毒」版終極預告。預告中逼真展現了未知病毒突襲後,全城陷入了絕處求生的恐慌中,氣氛緊張壓抑。該影片打破常見國產災難片模式,以「病毒入侵」、「末日戰疫」為主題,摒除大特效災難片的視覺轟炸,是一部純粹的靠劇情取勝的災難電影。「神秘病毒」引爆「生化」危機《致命復活》此次曝光的「神秘病毒」預告,驚悚的傳達了末日危機來臨時的緊張感和窒息感。
  • 「超級細菌」的真正威脅是什麼?
    一種源於南亞的新型抗藥基因,能造就幾乎打敗所有抗生素的「超級細菌」,正在向全球蔓延。8月中旬,一位比利時男子在巴基斯坦感染了這種「超級細菌」後身亡。在經歷過「非典」肆虐和「甲流」恐慌之後,人類對任何能潛在導致大規模傳染的病菌都保持著高度警惕,因此「超級細菌」迅速成為熱門話題。那麼,「超級細菌」到底是什麼?
  • 比細菌和病毒更可怕的,是超級細菌
    ——超級細菌也需要得到重視。抗微生物藥物的耐藥性產生,為什麼要引起重視隨著新冠疫情的持續,醫學專家們除了對新冠病毒本身的愈發了解之外,也開始擔心起了另一種隱形殺手——超級細菌。「普通」和「超級」細菌 © TEDEd在重症住院患者中,繼發感染是一種非常易發的併發症。
  • 英變異病毒擴散對我國影響有多大?中疾控回應:目前未發現
    抗擊新冠病毒迎來新的挑戰全球已出現多種新冠病毒變異當地時間12月21日,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負責人麥可·瑞安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過去數月新冠病毒已出現多種變異目前,變異新冠病毒在英國迅速蔓延,世衛組織表示: ①目前無證據顯示變異病毒更致命;②此種變異病毒傳播力增強,傳播指數從1.1上升至1.5;③病毒變異不影響大多數檢測;④目前出現的多種變異均不會對治療藥物或疫苗產生重大影響;⑤南非發現的變異病毒與英國不同,雖在同時期出現,但卻是不相關的變體。
  • 英國出現的變異新冠病毒擴散對我國影響有多大?中疾控回應
    迎來新的挑戰,全球已出現多種新冠病毒變異。①目前無證據顯示變異病毒更致命;,不管是輸入人員、貨物還是冷鏈產品等,從各種途徑獲得的病毒,都沒有發現我國已有變異病毒輸入。我國多個月以來所採取的「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各項措施,可以非常有效預防境外病毒輸入,特別是能非常有效應對輸入病毒之後引起的進一步傳播。針對英國這次出現的變異病毒,還要在哪些環節,哪些措施上進一步加強,我們正在進行研究和評估。
  • 研究發現:超級感染事件導致一種新冠病毒變體擴散至整個歐洲
    西媒稱,新冠疫情以來,研究人員一直在對新冠病毒變體的基因組進行測序,以監測病毒的變異情況並預測疫情的演變。本周,瑞士巴塞爾大學和西班牙瓦倫西亞大學組成的一個研究團隊發現了新冠病毒的一種新變體,名為20A.EU1。據西班牙《阿貝賽報》網站10月29日報導,證據顯示,20A.EU1源於西班牙阿拉貢和加泰隆尼亞6月暴發的兩次臨時工超級感染事件。
  • 研究發現:在全歐擴散的「變異版新冠病毒」源於西班牙
    而此次爆發源於當地果園的臨時工,導致病毒感染情況失控。根據最近一項新的調查初步結論,這場疫情是由「變異版新冠病毒」引起,再由西班牙傳播至整個歐洲。據介紹,研究人員一直在通過其基因突變來追蹤該病毒,發現一種新變種(稱為20A.EU1)的超級傳播。調查結果表明,今年夏天從西班牙度假回來的人們在病毒蔓延整個歐洲的過程中發揮了關鍵作用,這讓人不禁產生疑問:通過在機場和其他交通工具上啟用更好的檢測系統,是否歐洲第二波疫情便不會這麼嚴重。目前,科學家團隊致力於研究,這種新的新冠病毒毒株是否比其他毒株更為致命或傳染力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