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變異!國際空間站廁所出現新型「超級細菌」?

2021-01-11 前瞻網
太空變異!國際空間站廁所出現新型「超級細菌」?
 Connor Feng • 2018-12-02 16:06:00 來源:前瞻網 E2800G1

都在用的報告小程序

寫文章、做研究、查資料【必備】

微信掃一掃,我知道了

在太空中打掃廁所並不比在地球上打掃廁所有趣,但它能帶來更多有趣的驚喜。舉個例子:美國宇航局的科學家們在國際空間站(ISS)的廁所裡發現了四種從未見過的耐抗生素細菌。

在11月23日發表在《BMC微生物學》(BMC Microbiology)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中,由加利福尼亞州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JPL)的科學家領導的一個團隊分析了2015年從國際空間站收集的幾個細菌樣本。其中包括來自廁所廢物和衛生隔間的四個細菌樣品。在這四個太空廁所的樣本中,加上一個從抗阻訓練運動設備的腳踏板上採集的樣本,研究人員發現了五種以前未知的腸桿菌菌株——一種對抗生素具有高耐藥性的細菌,這種細菌經常感染免疫系統受損的醫院病人。

「為了弄清楚國際空間站上存在的是哪種細菌,我們使用了各種方法來詳細描述它們的基因組,」該研究的合著者、噴氣推進實驗室生物技術和行星保護小組的高級研究科學家卡斯圖裡·文卡特斯瓦蘭(Kasthuri Venkateswaran)在一份聲明中說。「我們發現,5種國際空間站腸桿菌菌株的基因組在基因上與地球上新發現的3種菌株最為相似。」

研究小組將新發現的國際空間站細菌的DNA與此前在地球上收集到的1200多種腸桿菌菌株的DNA進行了比較。研究人員得出結論,在國際空間站新發現的菌株最類似於bugandensis腸桿菌,這種細菌最近在地球上的三家醫院(非洲、華盛頓州和科羅拉多州)被發現,它們顯示出了可以在人類中引發疾病和抵抗多種抗生素的能力。

研究人員說,雖然國際空間站上新發現的腸桿菌菌株包含了100多個此前與毒性、疾病和抗生素耐藥性有關的基因,但這些細菌目前對國際空間站上的太空人沒有威脅。

同樣來自噴氣推進實驗室生物技術和行星保護小組的首席研究作者尼廷·辛格(Nitin Singh)在聲明中表示:「重要的是我們要明白在國際空間站上發現的菌株沒有毒性,這意味著它們不會對人類健康構成積極威脅,但(仍)需要受到監測。」

通過計算機分析,研究人員預測,這些新發現的太空細菌菌株有79%的可能進化成致病細菌,有可能會使未來執行任務的太空人生病。然而,科學家們只有在太空中的活體中研究這種細菌,他們才可以完全了解這種細菌。太空中的生命是奇怪的,即使是微生物也不例外。獨特的環境條件(包括微重力、輻射以及和人類持續的相處)可能會對細菌的生長和繁殖產生重大影響。研究人員說,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來確定這些影響到底是什麼。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警惕:國際空間站微生物變異,太空船墜落或帶給人類恐怖病毒?
    而最近的一則報導顯示,科學家們在國際空間站上對微生物的變異情況進行了細緻的研究,他們用嚴謹的實驗證明了空間站的微生物其實並不那麼可怕。這一消息讓空間站的潛在對環境危險進一步降低。
  • 史上最貴馬桶抵達國際空間站,太空人在太空上個廁所有多難?
    如果不加控制的話,這些東東會和你一樣享受起失重的樂趣,在狹窄的艙室裡飄飄蕩蕩,異香撲鼻……這時,你會非常需要一臺五星級太空如廁神器:價值一架戰鬥機的鈦合金新型太空馬桶。這已經是太空如廁的最新進化產物,不過在此之前,太空人們還是經歷過一段黑暗時代。
  • 史上最貴馬桶抵達國際空間站,太空人在太空上個廁所有多難?
    顯然,沒有套套的約束,排洩的過程變得更不可靠,在阿波羅10號任務中就真的出現了飛「翔」事件。即使成功用袋子收集了便便,還要加入殺菌劑,揉捏混合均勻,否則袋子會因為細菌產生的氣體而爆炸,那可就熱鬧了。而一旦太空人走出艙外,進行太空或月球行走,那就只好穿上紙尿褲,簡單粗暴,能吸收很多液體,當然也能接納固體,只是滋味會不太好受。太空版紙尿褲有馬桶雖好,怎樣不讓便便飛?
  • 美國宇航局新的太空廁所在前往國際空間站的路上
    天鵝座太空站是一個新的太空站。美國航天局在一份聲明中解釋說:「它的功能改進了目前的太空廁所操作,有助於美國宇航局為未來的任務做準備,包括飛往月球和火星的任務。」。「通用廢物管理系統(UWMS)展示了一個緊湊的廁所和尿液輸送系統,進一步實現了廢物管理和儲存的自動化。」
  • 天鵝座宇宙飛船搭載新一代太空廁所飛往國際空間站
    一艘天鵝座機器人飛船周五(10月2日)晚間從維吉尼亞州成功發射升空,搭載了近4噸裝備,包括一個新的太空廁所,前往國際空間站。天鵝座機器人宇宙飛船是美國的無人駕駛補給飛船。這艘飛船運載著3458公斤的貨物,其中包括科學設備、一個實驗性的太空廁所、食品、硬體和其他為63/64遠徵隊在空間站生活和工作的太空人提供的用品。除了船員用品和硬體外,天鵝座機器人宇宙飛船向空間站運送了一些科學儀器和設備。最引入關注的項目之一是一個新的太空廁所,正式名稱是通用廢物管理系統。
  • 史上最貴馬桶即將飛往國際空間站,太空人怎麼上廁所
    在這段時間,國際空間站成為了很多航天愛好者關注的焦點,其中一個原因是空間站進行了變軌,躲避一塊不明的太空碎片,另一個原因是空間站出現了一個小問題,即空間站出現了少量的漏氣。其實早在2019年9月份就已經出現漏氣這個問題,但是到2020年8月份空間站漏氣的速度加快了,現在空間站每天大約會損失220克空氣。雖然此前已經關閉各個艙段的艙門來檢驗密封性,但是還沒找到洩露點。不過,雖然空間站出現了輕微的漏氣問題,但是對於空間站、太空人來說,這個問題不大。
  • 太空環境下細菌或變異擴散:成為致命超級病毒
    美國休斯頓大學博士後研究員馬德罕·蒂魯馬萊(Madhan Tirumalai)發現,在類似太空的條件下細菌將變異和擴散,做為迄今最嚴謹的一項研究工作,他觀察到大腸桿菌在一個模擬微重力的旋轉容器內迅速繁殖1000多代。最新研究稱,大腸桿菌在微重力環境下將發生變異,潛在威脅太空人健康。
  • 國際空間站實驗顯示:細菌可在太空中存活多年
    據外媒New Atlas報導,一項將細菌置於國際空間站(ISS)外部的新實驗發現,微生物可以在太空中生存數年,甚至數十年。這項研究為生命可以在行星之間旅行的想法提供了依據。細菌是頑強的小生物。它們在地球上幾乎所有的環境中都能茁壯成長,從極地冰層深處到最乾燥的沙漠,從地下數英裡到大氣層深處。
  • 日本"希望號"太空艙與國際空間站成功組裝(圖)
    日本"希望號"太空艙與國際空間站成功組裝(圖) 2008年06月05日 07:24 來源:中國新聞網 「希望號」成為國際空間站最大艙體。   中新網6月5日電 美國「發現」號太空梭機組兩名太空人3日在國際空間站上出艙太空行走,成功將日本「希望」號實驗艙的加壓艙段安裝到空間站的預定位置。重15噸,價值10億美元的「希望號」太空艙是由美國「發現號」太空梭上周六運上太空的。
  • 國際空間站今年將安裝新廁所
    簡介:今年晚些時候,如果一切順利,國際空間站將收到一個非常重要的交付:一個新的和改進的廁所系統。當然,它有一個更奇特的名字;正式地說,便桶是美國宇航局的通用廢物管理系統今年下半年,新的廁所系統將交付國際空間站投入使用。它的名字很有意思,官方稱之為美國宇航局通用廢物管理系統。這項技術旨在現有太空廁所技術的基礎上,為將來執行火星任務的太空人們提供舒適的服務。
  • 如何在太空生活:我們從國際空間站學到了什麼?
    1929年,赫爾曼·諾登(Hermann Noordung)提出了環狀空間站的理論,這種空間站可以通過旋轉來創造「人工」重力。20世紀50年代,火箭科學家韋恩赫爾·馮·布勞恩(Wernher von Braun)支持了旋輪空間站的想法,1968年的經典電影《2001太空漫遊》中所出現的空間站便是這樣的設計。
  • 如何在太空生活:我們從國際空間站學到了什麼?
    軌道居住地簡史小說作品中最早出現的虛構空間站——磚月。在美國作家愛德華·埃弗雷特·希爾(Edward Everett Hale)於1869年發表的小說《磚月》(Brick Moon)中,第一次出現了虛構的空間站。在這個直徑60米、由磚砌成的磚月內部,具有13個球形的生活艙。
  • 一種細菌在國際空間站外存活三年
    2016年3月7日發表的從國際空間站拍攝的風景圖片。(新華社/西霸)新華社北京8月27日電(記者惠曉霜)日本研究人員所做實驗發現,一種細菌能在嚴酷的太空環境中存活至少3年,這為研究地球生命起源提供了一條途徑。
  • 地球生物也能在太空中生活:細菌在國際空間站外成功生存3年
    雖然人們一直嚮往著太空生活,但目前也只能依託國際空間站長久駐留在太空中。但是一些來自地球的微生物卻能夠在毫無保護的情況下在太空中生存數年。日本東京大學的科學家發表在《微生物前沿》上的一項新研究表明,來自地球的一些細菌能夠在太空中生存數年,說明一些星際旅行可能會將生活帶到其他星球。
  • 地球生物也能在太空中生活:細菌在國際空間站外成功生存3年
    雖然人們一直嚮往著太空生活,但目前也只能依託國際空間站長久駐留在太空中。但是一些來自地球的微生物卻能夠在毫無保護的情況下在太空中生存數年。8月27日,據外媒報導,日本東京大學的科學家發表在《微生物前沿》上的一項新研究表明,來自地球的一些細菌能夠在太空中生存數年,說明一些星際旅行可能會將生活帶到其他星球。
  • NASA發射了價值2300萬美元的新型太空廁所星期一到
    最近設計的,更能容納女性的太空廁所正前往國際空間站。在成功發射天鵝座飛船之後,機載貨物包括癌症治療的研究,要種植的蘿蔔作物,VR攝像機,新的太空廁新廁所重約100磅(45公斤),高28英寸(71釐米),約為國際空間站已使用的兩座俄羅斯製造的廁所的一半。這種新式馬桶比目前使用的ISS馬桶小65%,重量幾乎減少一半。
  • 美國宇航局測試新型鈦合金太空馬桶 價值2300萬美元
    在最終飛往月球之前,新型鈦合金太空馬桶正前往國際空間站的途中。它被裝在一艘太空貨船內,將於周四晚些時候從維吉尼亞州的瓦洛普斯島起飛。新型鈦合金太空馬桶只有45公斤,71釐米高,大約只有空間站兩個俄羅斯建造的廁所的一半大。
  • 除了互堵馬桶,美俄太空人在國際空間站還有哪些明爭暗鬥
    ,美國以牙還牙 國際空間站是國際合作的產物,合作是共存的前提,這一點美俄兩國也不例外。久而久之,廁所成了國際空間站的大問題。美國太空人賈森·赫特在推特上形容過國際空間站裡的廁所異味——如同「將幾條髒尿布、一些用過的微波食品包裝紙、一個裝滿的嘔吐袋以及幾條擦過汗的毛巾,都丟入金屬垃圾桶裡,最後,在夏天的太陽下烤上10天,打開垃圾桶蓋深呼吸。」
  • 國際空間站出現空氣洩漏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20日在其博客上宣布,國際空間站的空氣洩漏水平出現上升,站內3名太空人將暫時進入俄羅斯分區規避,地面控制人員則在加緊確認解決方案。據美國「商業內幕」網站報導,NASA表示,美國和俄羅斯的航天部門正在「制定計劃以隔離、確認和修復洩漏源」,當前洩漏水平仍處在標準範圍內,「不會對太空人或空間站帶來危險」。
  • NASA耗資2300萬美元太空廁所即將升空 意義出乎意料
    私人貨運飛船將於9月29日(星期二)從維吉尼亞升空,將大量的新鮮物資運送到國際空間站,包括科學實驗,雅詩蘭黛的護膚品和嶄新的太空廁所。NASA耗資2300萬美元太空廁所即將升空 意義出乎意料這項名為天鵝座14號的任務將在第14趟飛行中交付3,458千克的貨物,以供諾斯羅普·格魯門的機器人Cygnus太空飛行器以及補給飛船的第13項任務,前往國際空間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