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輛車能給你帶來怎樣的安全感?有人會說是零下10°C的嚴寒中營造的溫暖避風港,又或者五星+級碰撞測試背書下的天然信賴。對我而言,這個問題在天馬山賽道1號彎前尾速突破152km/h的大直道上有了新的解答。
日漸成熟的駕駛技術和一輛足夠得心應手的好車,就是你在賽道上所有安全感的由來。因此當頂級性能街胎米其林PS4S以及Brembo四活塞卡鉗這套方案同時出現在一款中型豪華轎車上時,我仿佛收到了一份在「有趣車匱乏年代」的特殊禮物,一份來自上汽通用獻給「少年精神不死」玩家的饋贈。
性能上的絕對實力
就像大多數汽車愛好者們一樣,最開始的時候只追求動力加速,但隨著跑山和下賽道的經歷越來越多,制動性與平衡性成了我愈發看重的指標。那我們來看看當寶馬325Li(g28)把最新的目標更換成「快速移動的軟墊」時,凱迪拉克CT5的簧下方案意味著什麼。
首先是如今已成為跑車標配的街胎性能天花板米其林PS4S。
很多人誤以為剎車距離取決於制動系統,其實對於大多數現代民用車來說,單次全力剎車先遇到的肯定都是輪胎的抓地力極限,而非制動系統的極限。因此一款優秀的輪胎,對於一腳到底的剎車性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凱迪拉克CT5可以在路況良好的幹地條件下輕鬆剎出33.8m的制動成績,這一表現已經和福特Mustang持平,更是碾壓同級別的其他對手,其中最大的功臣就是輪胎。
這款PS4S由輕質高強度芳族聚醯胺和尼龍複合而成,算是賽事輪胎的高階裝備下放。配合凱迪拉克CT5的底盤設定,提供了很好的縱向力矩傳遞能力和橫向尋跡特性。因此除了驚人的制動距離外,最為突出的表現就是較快的初始轉向響應。這既能讓你清晰地掌握前輪的方向,感受人車合一帶來的樂趣,又是激烈駕駛下極為重要的「安全感」來源,可以時刻了解前軸負荷以及極限,更好地做出修正。當然更離不開凱迪拉克較偏性能的懸掛幾何策略。
個人認為對於凱迪拉克CT5這樣一款豪華中型轎車來說,PS4S這一級別的運動胎是性能過剩的,而相較於同級別其他的產品,米其林的全能性才是更為至關重要的。考慮到其溼地抓地表現以及舒適性和噪音控制的兼顧,和凱迪拉克CT5的產品目標簡直不謀而合,那就是「既要運動,又要舒適,既要性能,又要家用」。在優秀的運動性能之外,它又能在雨天或溼滑道路上維持和幹地相似的抓地表現,這對一輛大馬力後驅車而言是意義重大的,良好的排水性進一步保障了極端天氣下的安全性。
由此可見從輪胎的層面,凱迪拉克CT5的搭配就兼顧了性能角度和日用角度的「安全感」。
接下來是大家常常誤以為直接影響剎車距離的制動總成,其實卡鉗、剎車片和制動盤更多的決定了最佳制動性能的可持續性有多強。Brembo對向四活塞卡鉗和碳氮共滲技術制動盤支持高強度的連續極限駕駛,通常家用車在一條1分鐘左右的賽道上只能維持一到兩圈的剎車性能,而凱迪拉克CT5基本能保證連續極限制動4、5圈而不出現明顯的剎車衰減,這已經是準性能車的抗熱衰減標準了。
而這一點對於有跑賽道經驗的朋友來說應該是非常欣慰的,制動的散熱不佳和性能衰減不僅影響刷圈的成績,還會在開始出現剎車「腳軟」的時候極大打擊車手的信心,更有甚者由此導致衝出賽道造成危險等等。想必凱迪拉克CT5的超高標準制動水準對於大多數「日常開開」的車主而言,是一種降維打擊式的高緯度保障。
如果把輪胎和剎車看作烹飪美食的基礎食材,那麼底盤調校就相當於大師的廚藝高低,決定了山珍海味的鮮美有幾成能夠得到發揮,以及整體的風格走向如何。
回到凱迪拉克CT5,從我個人的角度來講是非常完美的平衡調校,並且我相信喜歡駕駛的人都會愛上它。這套MRC主動電磁懸掛的全稱應該是Magnetic Ride Control,但我更想把它叫做Magical Ride Control魔幻懸掛控制系統。
拋開那些複雜的工作原理和海量的運算數據,單從結果上來看,這是一套把運動和舒適兼顧到極高水準的底盤。
首先極限操控上,凱迪拉克CT5表現出了一輛前置後驅運動轎車該有的平衡性,要知道這在2020年反倒成了一件很難得的事兒。當你去逼近它的極限時,比較中性的車身橫擺姿態提供了很強的穩定感和可控性,而前置後驅的特性又讓你可以很好地通過動力和轉向去選擇想要的姿態(甩尾或推頭),再加上非常直接的底盤信息傳遞能力,共同鑄就了非常優秀的操控水準。相比如今朝著舒適性矯枉過正的「運動標杆」寶馬3系,在激烈駕駛下無法抑制的車身左右搖擺,實在乾脆多了。
至於日常駕駛,凱迪拉克CT5同樣是一款充滿運動感精神的中級豪華轎車,避震器很好地篩選了路面的震動,把所有衝擊都柔化的同時,保證了車身跟隨性的直接。而即便是只考慮豎向維度的濾震特性,它也絕對對得起豪華中型轎車的定位,柔韌和質感始終貫穿在行駛過程當中。你不會真的像開一輛過分硬核的小鋼炮一樣需要時刻警惕路面上的起伏與防不勝防的井蓋,就把他當成豪華家用車,也是足夠稱職。在這一點上,相比寶馬3系通過削減避震器壓縮回彈阻尼而營造出來的絕對值上的更「軟」,個人還是更中意凱迪拉克CT5的表現。
架構上的萬無一失
性能上的產品力更多體現為隱性安全感,而車身架構帶來的被動安全和智能駕駛輔助則是顯性而直接的。凱迪拉克CT5車身部分使用了更多高強度鋼以及輕量化材料,在提升整體強度的同時保證了強度的質量,也就是車身自重控制得比較低。
鑑於國內C-NCAP和C-IASI都暫未對凱迪拉克CT5進行測試,我們參考一下美國NHTSA的結果。總體評價為滿分5星,正面碰撞測試結果5星,側面碰撞測試結果5星,翻滾測試結果5星,側翻機率9.5%,氣囊展開時機恰當,假人得到較好保護,結果還是非常令人滿意的。
而從配置的角度來看,拿2020款凱迪拉克CT5鉑金運動型指導價33.97萬和價格相近的325Li M運動套裝(指導價34.69萬)進行對比,在同樣配備主副駕安全氣囊、前排側氣囊以及前後排氣簾的情況下,凱迪拉克CT5更把保護加強到了膝部位置,提供了膝部氣囊。
不僅如此,主動安全方面凱迪拉克CT5也是全面優於寶馬3系,凱迪拉克提供了一整套更為完備的駕駛輔助系統。包括車道偏離警告、車道保持輔助、跟車距離提醒、自動安全帶預張緊、併線輔助、道路交通標誌識別、自適應巡航、全速域主動剎車等等。
相比在同價位下僅提供主動剎車一項功能的325Li(駕駛輔助選裝包定價26500元),凱迪拉克CT5給到了更全面的駕駛輔助功能,這也進一步為駕駛員提供更全面的保障,一定程度上補齊了人類駕駛員的局限性。
另外再提一句,凱迪拉克CT5中期改款的2021款也已經上市,新車在承襲原有豐富配置的基礎上,升級12英寸全彩個性化可定製全液晶數字儀錶盤,更新了全新一代凱迪拉克移動網際網路體驗CUE系統和無線CarPlay,在智能互聯方面得到更進一步的提升。
寫在最後
所以一輛車能帶來怎樣的安全感,用凱迪拉克CT5來回答,或許就是通過絕對實力為你兜底的強悍性能,再加上全方位保障的主被動安全。再考慮到以2021年的標準少有的極度討好駕駛者的動態設定,以及全然不犧牲日常通勤舒適性的完美平衡,我想凱迪拉克還給汽車愛好者們許諾了更深遠的「安全感」,那就是我們深愛的有趣的靈魂並不會消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