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之大,無奇不有,自然界中有很多奇怪的動物行為,今天我們要說的是一些不用和雄性交配就可以繁殖後代的動物,它們的繁殖方式在動物界被稱為孤雌生殖。第一種動物是窄頭雙髻鯊,窄頭雙髻鯊主要分布在西大西洋的亞熱帶和熱帶水域中,它們生活在近海的深水處,窄頭雙髻鯊經常集體活動,但偶爾也有落單的時候,當一隻雌性鯊魚長時間落單沒遇上雄性鯊魚的話,窄頭雙髻鯊就會產下未受精的胚胎,之後胚胎在雌性鯊魚的體內成長,直到出生。除了窄頭雙髻鯊外,還有條紋斑竹鯊、黑邊鰭真鯊、豹紋鯊等等鯊魚都有單性生殖的能力,只不過它們單性生殖生下的小鯊魚一定是雌性。
第二種動物是蜥蜴,蜥蜴的種類繁多,分布於世界各地,而在一些蜥蜴族群當中,孤雌生殖並不是什麼罕見的事情,科學家在東南亞的一個雨林當中還發現過一個蜥蜴「女兒國」。這片叢林當中生活著一隻蠟皮蜥家族,而科學家收集了70多隻蠟皮蜥後發現,這些蠟皮蜥裡面居然一個雄性都沒有,都是清一色的雌性。所以科學家斷定,這個家族是純粹靠孤雌生殖來繁衍後代維持種族延續的,這種繁衍方式雖然能保持種族的延續,但同樣有很大的弊端,出生的蜥蜴都是雌性,身體會很瘦弱,很難抵抗災難,如果遇上瘟疫疾病,它們沒有任何抵抗力。
第三種動物是我們經常吃的小龍蝦,小龍蝦也可以孤雌生殖,小龍蝦的這一特點是在2003年被德國水族館的工作人員發現的,他們將一隻小龍蝦單獨放在一個水域當中,卻發現這傢伙沒和任何其它小龍蝦接觸居然產卵了。最開始人們以為這是一隻雌雄同體的小龍蝦,但經過科研人員的檢測後發現,小龍蝦是一個純粹的雌性,而它誕生的孩子也都是雌性的,所以這是孤雌生殖無疑了。喜歡吃小龍蝦的小夥伴是不是有點小激動,以後想吃小龍蝦自己養一隻就行了。
第四種動物是蚜蟲,它是地球上最具破壞性的害蟲之一,雖然知道這一點,但我們很難徹底消滅它,因為這種動物的繁殖速度太快了,蚜蟲的繁殖相當講究效率,在夏天食物多的時候,蚜蟲就開始了單性生殖,大規模的繁衍後代,根本不需要雄性蚜蟲的配合,而到了冬天它們也不休息,只是不再單性生殖而是和雄性蚜蟲開始兩性生殖了,如此高效的繁殖方式,想要徹底消滅它們簡直太難了。
總而言之,地球上能孤雌生殖的動物並不再少數,但這並不是什麼好的方法,就如開始所說,孤雌生殖誕生的後代只能是雌性,攜帶的基因也有缺陷,雖然暫時能維持種族的延續,但長久看來終歸是要被大自然淘汰,對於動物來說孤雌生殖其實也是無奈之舉,是在找不到老公了,它能有什麼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