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鬥高精度大眾化應用有了「芯」的布局

2020-09-25 新華融媒新消費

由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武漢市人民政府同主辦的中國北鬥應用大會暨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第九屆年會在9月22日-24日在湖北省武漢市舉行。

據悉,本屆中國北鬥應用大會將與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成立25周年紀念大會同時召開。 本屆大會以「推進北鬥應用,壯大新興產業」為主題,設置中國衛星導航領域新技術與應用高端論壇及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創新應用領域專題分論壇等多個分論壇,是引領中國衛星導航領域及應用風向標。

本次大會中國衛星導航領域新技術與應用高端論壇受到了業內的廣泛關注,討論內容涵蓋了從「北鬥+和+北鬥」的思考、「北鬥三號全球導航系統的優勢及其可開拓新應用方向初探」、「北鬥歷史性成就與未來」、「衛星導航產業發展歷程與展望」到「用芯服務北鬥高精度大眾化應用」、「全球精準農業國際合作倡議」等不同的視角。其中「北鬥高精度大眾化應用」描繪了北鬥未來應用的全新場景和模式,成為了論壇熱議的焦點。

深圳華大北鬥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孫中亮所做主題為「用芯服務北鬥高精度大眾化應用」的演講,首次提出了「高精度定位晶片+免費增強服務」的整體解決方案。眾所周知,亞米級(車道級)定位精度,是高精度應用最為廣泛的市場區間,車輛車道級導航定位、高精度共享單車、高精度智慧型手機和終端、高精度手環及可穿戴設備等各種高精度大眾化應用領域擁有巨大的市場空間和前景。華大北鬥在本屆大會上所提出的方案是面向高精度大眾化應用市場,通過高性價比晶片及免費增強服務,為用戶提供低成本高性能晶片級高精度定位解決方案,以技術優勢帶來成本優勢,進而為北鬥大眾化、規模化應用推廣帶來市場優勢,最終實現國產晶片的規模化應用,推進北鬥高精度大眾化應用的「芯」布局。

進一步檢索相關信息得知,華大北鬥作為國內導航定位晶片領域的領軍企業,同時,也是目前國內主流北鬥導航定位SoC晶片設計企業中唯一獲得國家測繪資質的企業。與此同時,還憑藉「基於北鬥雙頻SoC晶片的全國低成本大眾化高精度增強系統及應用」與「高精度單北鬥船載智能終端關鍵技術研發及應用推廣」獲得2020年度衛星導航定位科學技術獎的兩項「科技進步二等獎」,以及本次年會「卓越貢獻企業獎」與「天樞星先鋒企業獎。另外,華大北鬥還是2020年 「五大中國創新IC設計公司」、投中榜「中國先進位造與高科技產業最佳先進位造領域投資案例TOP10」。在「國家集成電路發展政策」和「北鬥系統全球組網」雙利好政策加持下,華大北鬥正高速發展。

相關焦點

  • 捧出「中國芯」共圓北鬥夢——訪中國北鬥導航晶片研發先鋒韓紹偉...
    如共享單車領域,夢芯科技協同滴滴單車,在2019年完成了高精度電子圍欄在共享單車領域的整體方案設計及實現,現已在武漢、深圳、北京、廈門等多地推廣落地。通過北鬥高精度技術,解決共享單車亂停亂放、阻礙交通等各類城市問題,讓我們的城市環境更為美麗。通過北鬥高精度技術的應用推廣,將衍生出大量新興應用,讓我們的城市實現精細化管理,讓我們的生活更加便捷。
  • 北鬥資訊_北鬥三號組網成功,"芯"市場為北鬥打開
    北鬥組網的成功,意味著北鬥空間定位技術將更多地賦能各行各業,給手機、可穿戴設備、無人機等終端設備帶來福音的同時,也將開創更多新的應用領域。北鬥系統有如今的成就,北鬥晶片作為應用技術的核心可謂是最大的「功臣」。那麼在未來,北鬥晶片將會有哪些新的發展?技術趨勢將會是怎樣?
  • 全球逾半數國家都在用北鬥 海格通信加大力度布局產業鏈
    楊長風還分享了北鬥系統的應用情況。他表示,中國入網的智慧型手機已有超70%提供北鬥服務。中國積極開展國際合作和交流,讓世界分享中國的北鬥發展成果。目前世界上已經有半數以上的國家在全球範圍內使用北鬥系統。今年北鬥全球系統建成以後,無論用戶在世界的任何角落,北鬥都可以為其提供滿意的服務。  北鬥系統是中國迄今為止規模最大、覆蓋範圍最廣、性能要求最高最複雜的巨型航天系統。
  • 北鬥產業有哪些「芯」優勢:關鍵技術全面突破
    10年間,北鬥衛星導航系統蓬勃發展,特別是近年來,北鬥「芯」技術不斷突破,應用推廣遍地開花,基礎產品日益豐富,融入人們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取得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豐收。晶片性能不斷提升智慧型手機是衛星導航系統最大的大眾消費領域。
  • 北鬥衛星升空,北鬥晶片功不可沒
    到2004年,國家加大扶持力度,解決晶片生產的人力、資金技術問題,「中國芯」自主研發之路開始啟程,經過多年的產業布局,國產晶片產業鏈不斷完善。據《北鬥技術與產業發展白皮書》,國內的北鬥產業重點布局晶片、終端、板卡、電子地圖、運營等產業鏈核心環節。
  • 北鬥三號系統的中國「芯事」中國芯能C位出道嗎?
    10年前衛星導航的高精度板卡最貴十幾萬人民幣,中國企業做北鬥高精度板卡以後,在中國國內不到3000塊人民幣,企業還有足夠的利潤。北鬥系統背後的中國芯據冉承其介紹,目前,北鬥晶片規模已經過億,28納米晶片已經量產,22納米的晶片即將量產。22納米的晶片是國際上衛星導航晶片最高的工藝水平,所以我國北鬥晶片的水平現在已處於國際一流水平。
  • 12位院士聚漢參加首個中國北鬥應用大會,力推「北鬥重鎮」武漢成應用示範城市
    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會長於賢成介紹,雙方期望加快武漢恢復經濟發展,而衛星導航尤其是北鬥應用作為高新應用產業,是武漢發展經濟的新動能。武漢有很好的基礎,是中國衛星導航領域科研非常發達的城市,高校實力強勁,希望藉此大會推動武漢在北鬥應用方面大踏步前進。
  • 民航局全面推進民航北鬥應用,市場規模將持續擴大,產業鏈受益
    明航局領導同時表示,要推動國產民機示範,強化國家戰略在民航應用落地;服務北鬥戰略布局,全面推動星基增強系統應用驗證。今年6月份,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北成功收官,而且比原計劃提前半年全面完成。除了在交通運輸、農林牧漁、電力能源等傳統行業有廣泛應用外,同時,隨著5G商用時代的到來,北鬥正在與新一代通信、區塊鏈、人工智慧等新技術加速融合。
  • 北鬥系統高精度定位服務的秘訣
    北鬥定位精度實現提升的關鍵在於,我們算的能力和手段的不斷提升。這其中,衛星定軌和衛星鐘差測定技術比較典型。北鬥系統在世界上率先採用混合星座布局。星座由地球靜止軌道衛星、傾斜地球同步軌道衛星和中圓地球軌道衛星組成。測定不同種類衛星在太空中的位置,又稱為衛星定軌,難度極大。
  • 北鬥衛星短報文獨一無二,高精度應用目前僅國內有
    IT之家6月29日消息 2020年6月23日9時43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北鬥系統第五十五顆導航衛星,暨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這標誌著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全面完成。
  • 「芯觀點」北鬥天線為何要突破基礎理論?
    上海海積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市場總監殷年吉介紹,目前國內圍繞北鬥的產業鏈布局已經非常成熟,北鬥天線作為核心器件已經完全自主化,佔據國內90%以上的市場份額。而隨著北鬥應用的全面拓展,位置服務、測繪和授時同步等3個細分市場已拓展為消費解決方案、地信系統和關鍵基礎設施三大市場,新興的無人機和應急響應市場也受到廣泛關注,同時雙頻和高精度的GNSS在智慧型手機和可穿戴設備中越來越受到歡迎。
  • 管道局北鬥高精度自動化監控系統研發紀實
    「經過走訪調研,我們確定將管網全智能化運營與北鬥技術相融合,研發一套北鬥高精度自動化監控系統,專門解決管道維護中各種災害的預警和檢測。」管道局通信公司衛星通信事業部劉明說。近年來,我國自行研製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日趨成熟,管道局借力前行,將國產北鬥技術與油氣行業深度融合,在全數位化移交、全智能化運營、全生命周期管理過程中找到融合點,利用北鬥技術,為智慧管道發展植入「中國芯」。
  • 新一代22nm北鬥高精度定位晶片正式發布
    在第十一屆中國衛星導航年會上,我國衛星導航領域首家上市公司北鬥星通發布了最新一代全系統全頻釐米級高精度GNSS晶片—和芯星雲NebulasⅣ。該晶片在釐米級高精度定位領域具有開創性意義,從2019年5月的戰略落地,到今年11月的正式發布,歷經一年半的潛心研發,晶片工藝迭代演進到22nm的同時,首次在單顆晶片上實現了基帶+射頻+高精度算法一體化,支持片上RTK,滿足車規要求,在性能、尺寸、功耗等方面都較上一代晶片取得突破性進展,滿足大眾應用需求同時更好滿足智能駕駛、無人機等高端應用需求。
  • 北鬥星通逐夢「中國芯」為世界做出更多北鬥貢獻
    從最初的想像,到北鬥系統組網建設完成應用落地,周儒欣以實際行動助力國家北鬥產業的發展。在他看來,智能時代已經到來,衛星導航應用延展了想像力的邊界。「這款晶片可廣泛應用於測量測繪、無人機、自動駕駛、形變監測等高精度導航定位領域,為北鬥高精度應用打下技術基礎。」周儒欣透露,這款最新22nm定位晶片將於今年年底發布,2021年上半年有望實現量產。
  • 我國高精度銣原子鐘在北鬥三號應用
    中國青年網北京11月8日電 (記者 李正穹 通訊員 麼曉坤) 日前北鬥導航衛星發射成功,北鬥三號全球定位系統的建設已在全面啟動,衛星進入密集發射組網階段,系統將在2020年左右向全球提供服務。
  • 用上「中國芯」的北鬥,和GPS相比誰更勝一籌?
    ◎ 科技日報記者 崔爽  「車輛使用北鬥系統,能不能實現一兩米精度、秒級誤差的導航?」有聽眾問道。  楊長風坦言,單靠北鬥系統的定位精度和可靠性還有差距,但配合更強大的地基增強系統、車輛間的協同能力、車道輔助設施建設等,車道級識別完全可以實現,甚至可以實現無人駕駛。
  • 最強中國北鬥芯每三百萬年差一秒 銣鍾授時應用在哪?
    北鬥衛星授時可以提供全天候、全球性、高效快速、高精度的標準時間信息,而且噪音幹擾等極小。但面對GPS授時技術,設備佔領我國90%以上的衛星授時用戶市場,我國自主研發的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及授時應用擔負著重大使命。
  • 他為「北鬥」造了一顆中國「芯」,九三社員王永泉榮獲北鬥獎
    在不平凡的2020,從胖五、北鬥,到天問、嫦娥,中國航天人從未停下奮楫星河的腳步。我社也收到一則喜訊,11月23日第十一屆中國衛星導航年會上,中國衛星導航年會科學委員會為北鬥產業突出貢獻者頒發第二屆「北鬥獎」,九三學社社員、上海司南衛星導航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工程師王永泉榮獲應用與產業類「北鬥獎」。
  • 北鬥導航有哪些創新應用
    北鬥系統在疫情防控的「武漢保衛戰」中發揮了極其特殊的作用:從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建設應用到方艙醫院的改造,從醫療物資的調配到生活用品的保障供給,從病毒的流行病學調查到武漢健康碼的應用都有北鬥的身影。國慶前夕,中國北鬥應用大會在湖北武漢舉行,李德仁、劉經南、譚述森三位院士分享了北鬥的諸多創新應用。
  • 重磅|北鬥星通新一代22nm北鬥高精度定位晶片正式發布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工程總設計師楊長風致辭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工程副總設計師、中國科學院院士楊元喜致辭,滿足大眾應用需求同時更好滿足智能駕駛、無人機等高端應用需求。與此同時,衛星導航的全球新時代也已經來臨,基於北鬥的各類應用將隨著北鬥系統全球服務的開通更多的走向全球。Nebulas IV支持全球所有衛星導航系統和頻點,包括最新的北鬥三B1C、B2a、B2b,將為更廣闊的國際市場提供更優質的定位體驗。在晶片發布會上,北鬥星通與我國領先的生活服務電子商務平臺美團正式籤署了戰略合作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