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釣鯽魚越大越好?別再錯了,土鯽魚才是魚中的「黃金」

2020-12-06 魚瘋子

鯽魚算是野釣中常釣的魚種之一,前幾天小編的朋友釣到一直大約有兩斤多的鯽魚,給我炫耀說釣到一條比較大的野生鯽魚,說看著像土鯽魚,能釣到土鯽魚其實很難,現在大多數都是工程鯽,釣到稍微大點的野生鯽魚就是土鯽魚?怎麼可能,今天給大家來聊聊土鯽魚。

土鯽魚的辨別方法

土鯽魚是野生鯽魚的一種,由於環境因素和餵養方式的原因,再加上近幾年電工網工實在太多,導致土鯽魚越來越少。

其次,土鯽魚顏色是金黃色的,土鯽魚的尾巴上下都是尖的, 比較長 ,最接近燕子的尾巴,一條土鯽魚側線上的魚鱗不會超過30片,土鯽魚一般都是幾兩,很少有超過一斤的,所以釣友說釣到兩斤的土鯽魚,小編想說,那是鯽魚不是「土」,土鯽魚的還有一種簡單的辨別方法,腦袋下面2片魚鰭中間的鱗片如果不容易刮下來就不是土鯽魚。

要學會區別工程鯽和土鯽魚

現在大多數釣的都是工程鯽,工程鯽,即鯽魚與鯉魚雜交:在湖南是鯉魚與日本白卿雜交,成湖南一種特色魚種稱湘銀鯽,培育苗種輸往全國,因其外形有鯉魚之狀,又有鯉鯽之稱,無生育繁殖能力,另一種所謂鱗片芝麻狀之黑色鯽魚是原種產自江西彭澤縣的品種,七十年代初在澎澤縣發現,最大一尾八斤,後經定向培育成功,取名彭澤鯽,生長快,口感好,適應單養,混養及網箱養殖。鱗片粗厚, 排列整齊,尾巴短,色澤黑亮,溯水性強,養殖時如有漏洞易逃逸,另一個缺點是繁殖旺,如不遏制會產下許多下代,影響主體的個體重量。

能釣到土鯽魚實屬不易,市面上賣的鯽魚,很多打著土鯽魚的幌子,賣到價格很貴,由於土鯽魚營養豐富,很多人都想買到土鯽魚,所以下次去買的時候,可以先看下到底是不是真正的「土」鯽魚。

如果還不會辨別土鯽魚,最後一招,看魚的嘴型,土鯽魚嘴型很小,工程鯽嘴型一般偏大。

釣友們,你們野釣的過程中,都釣到過土鯽魚嗎?可以一起來討論下

相關焦點

  •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冬季筏竿釣鯽魚,天氣越降溫越冷魚越好釣
    這20多天中,通過對出釣漁獲的對比,我發現天氣不好的陰天或降溫天,岸笩鯽魚口反而比晴天好,並且天氣越降溫越冷,鯽魚越好釣!至於為什麼天氣越降溫越冷魚越好釣?個人感覺和以下四個方面有關。一、越降溫越冷,讓魚群變得越集中晴天氣溫高、溫差大的時候,水溫也相對較高,並且水層溫差大、變化快。魚在這種水溫下,活動、覓食的範圍較大,相對魚群分散不集中。到了陰天或降溫天,隨氣溫下降水溫也開始下降。最先受到影響的是淺水區,相對水溫下降要明顯的多。
  • 魚竿越硬越好,還是越軟越好?現在才知不少人都被「騙」了
    野釣硬竿釣大魚的優缺點:眾所周知,魚竿越硬,它的控魚能力就越好,並且在遇到大個體的魚時但凡事都有兩面性,硬竿也有它的不足之處,由於竿身太硬,所以當釣者碰到巨物時,在遛魚過程中很容易使手腕受傷。而且利用硬竿釣大魚,線組要比用軟竿釣大一到兩號。
  • 冬季釣鯽魚,這些黑坑中被「禁用」的餌料,用來野釣鯽魚有奇效!
    釣魚人中大致可以分為兩撥,有喜歡玩黑坑的,也有喜歡玩野釣的。玩黑坑,很多釣友也是沒辦法,因為很多地區野釣的地方極少,或者距離超遠,有時候為了過過癮只能玩玩黑坑。喜歡野釣的釣友,完全的野釣釣場越來越多,很多都是幾十塊一天的散養塘居多。在不同的釣場垂釣,在用餌上有較大區別。
  • 野外水庫釣魚,谷麥釣法實踐教學,釣獲野生鯉魚和黃金鯽魚
    谷麥釣法在西北地區最流行,也就是用穀子、包穀、小麥混合來打窩,選取裡面的包穀、穀子或者小麥垂釣,主要是釣鯉魚、草魚或鯽魚,釣到的鯽魚就是板鯽,太多水域的禁釣,制約了我的釣點,也緊縮了我的野生鯽魚,不過也戳開了我的思路,要想野釣大板鯽魚,最好谷麥要在手!
  • 長江溝渠釣魚,臨底釣法野釣極品黃尾魚,還釣獲紅尾魚和野生鯽魚
    長江溝渠釣魚,臨底釣法野釣極品黃尾魚,還釣獲紅尾魚和野生鯽魚。今天長江溝渠的天氣一般,但氣壓值來看,野釣還是可以的,長江支流溝渠的上層魚還比較多,於是打散炮釣法試看有沒有大翹嘴魚,開始釣底時,感覺水底有魚在吃餌料,但又拉不上來,以為是馬口魚,結果拉上來一看是叼子,後來也發現確實水底下小馬口魚一群一群的跑來搶食餌料。長江支流溝渠水底下小雜魚太多了,於是乾脆採用飛鉛釣法嘗試看看。
  • 野釣難得一遇的「奇遇」半斤大鯽魚排隊咬鉤,抓住機會你也行
    當天魚口特別的好,我野釣這麼多年,都沒有遇到過這麼好的魚情,幾乎是鉤餌入水就有口,而且我釣到的都是半斤以上的大鯽魚,那天我硬是把野釣,玩釣成了釣黑坑的感覺,比較可惜的是,最後被一群大汗攪了我的魚窩。
  • 陰天釣魚釣深還是釣淺,野釣鯽魚有什麼絕招?
    陰天什麼季節都有,但釣深還是釣淺,季節的影響還是比較大的。比如說,春季的時候,釣魚就要釣淺。今年春季,我去倒流河釣鯽魚,很明顯的感受就是,7.2米的魚竿沒有4.5米的魚竿釣的魚多,因為7.2米的魚竿拋的比較遠,水也比較深。而4.5米的魚竿拋的比較近,釣的比較淺。春天,鯽魚都喜歡在淺水處覓食,有時候能看得見鯽魚在水中遊動。
  • 汽車排量越小越好?別再被騙了!這才是真正的黃金排量!
    黃金排量這個詞現在用的比較火,早年當大部分汽車還是使用自然吸氣發動機的時候,「黃金排量」一詞就已經被提出來。很多人都是衝著「黃金排量」而去的,並一度成為消費者選車買車的「金石良言」。大家認為1.6L是黃金排量,而也有人認為2.0L才是黃金排量,同時還有人覺得1.5L是黃金排量。
  • 深山大湖釣魚,冬天野釣8條黃金鯉魚,還有一條野生翹嘴魚
    深山大湖釣魚,冬天野釣8條黃金鯉魚,還有一條野生翹嘴魚。幸福的野外釣魚人,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有溫暖的小陽春,上周的急降溫與本周的豔陽天,最好的詮釋了獨具野生大湖特色的冬日風情。也罷我本就粗人一個,野外釣魚才是我的本色。深山大湖的早晨8點的晨霧依舊濃鬱,晨霧之美美出了人間仙境。越過青翠的竹林,熟悉的深山大湖仙氣繚繞,早起的魚兒水中翻騰,展翅迎接勤勞的野外釣魚人。還是這片熟悉的水域,徵服的欲望久久難以熄滅。打開天氣查看溫度4至15度,面對如此巨變的天氣變化,只有豐富經驗的理論才是堅強的後盾,才是野釣8條黃金鯉魚的開始。
  • 冬季釣鯽魚,想爆護先做好這幾點
    也正因為如此,釣魚人常說,冬季是釣大板鯽的最佳黃金季節,那麼在冬季釣鯽魚的技巧上就有一定的變化。天氣、釣點是極其重要的,其次才是釣餌、釣法,和一些小技巧,讓本來就不容易釣到的鯽魚,變得唾手可得……下面就個人而已總結了幾種常見冬季釣鯽魚的方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春去夏來魚情發生變化,大鯽魚難釣怎麼辦
    本來水質就清澈,加上水位下降,導致原本比較不錯的幾個點都釣不了魚了,所以我就轉換戰場,從野釣改為了黑坑。自己沒有經常去野釣,所以也不知道魚情如何,但最近在網上經常看到有釣友在吐槽,說這天兒是越來越熱,釣上的魚兒卻是越來越小。 現在馬上就要立夏了,每逢換季之時,魚情發生點變化並不奇怪,而且天越熱小魚越活躍。
  • 野釣鯽魚,想要上更多雙尾,只需兩招搞定
    同樣的,野釣打窩後誘來的魚群到達一定密度時,雙尾率高不但能增加最後的漁獲,中魚後的手感和單尾是完全不一樣的。雙尾白條能溜出大鯽魚的感覺,雙尾鯽魚能溜出大鯉魚的感覺,是不是很爽。想中中雙尾除了窩料誘魚效果好以外,以鯽魚為例,做好下面這兩招能明顯增加上魚的雙尾率。
  • 野釣經常中雙尾,預示著漁獲的減少?別不信!看完就明白了
    「雙飛」漁獲,一般情況下,需要兩條魚幾乎在同一時間,分別吃中兩個鉤餌,所以在野釣中很少出現。原因是野釣自然水域,大都水廣魚稀,打窩聚魚作釣時,魚在窩點的數量不夠,很少出現兩條魚同時吃雙鉤的情況,即使有也是偶爾現象。不過在實際野釣中,特別是作釣鯽魚類小型魚時,很多釣友卻會經常出現「雙飛」漁獲。
  • 野釣鯽魚技巧大全,釣組選擇最為重要
    鯽魚是很多釣友酷愛垂釣的淡水魚類之一,野釣鯽魚的難度不大,而且野生鯽魚也是人類進補的食材之一。野生鯽魚營養豐富,肉嫩鮮美,是淡水魚類中的高蛋白質上等佳品。要想在野外水域釣到大鯽魚,首先需要了解大鯽魚的生活習性,才能有更多的機會釣到它們。
  • 釣鯽魚調幾目釣幾目中魚率高,試試調平水釣一兩目
    釣魚浮漂的調釣都是釣魚愛好者必須經歷和熟悉掌握的一門必修課,浮漂調釣的好壞直接影響到中魚率和魚獲量,有時候一點點的誤差都可能讓您第一時間失去提竿中魚的機會,所以說調漂非常重要必須熟悉掌握並且根據魚情,水深。環境,等靈活運用。
  • 都說秋季好釣魚,為什麼你釣不到魚呢?這多是天氣影響了野釣
    很多釣友都認為秋季好釣魚,但秋季的魚真的很好釣嗎,那為什麼依然有很多釣友會空軍呢?到了秋季在自然水域釣魚,釣魚人都知道沒有夏季的高溫,魚兒會更加活躍起來,同時有又要臨近寒冷的冬季,很多魚類會大量覓食,為抵抗寒冬存儲能量,秋季這時魚兒最為肥美,也是野釣的好時機,那為什麼秋季好釣魚的季節你釣不到魚呢?
  • 選擇魚竿,並非越輕越好,有些坑千萬別踩
    這兩節在垂釣中彎曲比較大,如果有瑕疵很容易導致漆皮脫落。其次就是把後堵打開,看看每節魚竿的厚度是否均勻,厚度不均勻的是絕對不能選的,會由於受力的問題,不均勻的地方非常容易斷。第三就是看看搭接量,如果搭接量太少,魚竿在用的久以後,會比原來拔出更多,導致連接處太短,容易出現斷杆的情況。
  • 野釣搏大魚技巧解析,三個小技巧讓你降低70%跑魚概率!
    釣魚最有樂趣的莫過於野釣,總會有讓我們意想不到的驚喜。但是最複雜的也莫過於野釣,因為野釣往往魚少,而且各種魚都有,魚情複雜,難以掌握。尤其是在線組搭配上,野釣一般大小參差不齊,可能這一竿上條小鯽魚,下一竿就來個大草魚。但是在大多數時候,我們為了降低魚的警惕性、提高線組靈敏度,會優先選擇小鉤細線的搭配。
  • 你們都知道嗎,其實鯽魚是分為好幾個品種的!
    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魚就是鯽魚,它和鯉魚一樣是一種食物範圍廣、適應能力強的淡水魚。經常生活在池塘和河溝裡面。鯽魚裡面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等各種營養物質,而且鯽魚的肉味道鮮美、細嫩而不膩,是我們大家經常吃到的魚之一。
  • 釣了20年的魚,才知道鯽魚原來分為這5大類,你知道嗎?
    按照個頭大小又有不同名字:瓜子鯽-麻將鯽(1兩以下)-奶鯽-板鯽(大腳板大小,超過半斤),鯽魚在我國已知的有兩個種(鯽和黑鯽 )和一個亞種(銀鯽)。黑鯽在我國儀分布於新疆的額爾齊斯河水系。此鯽魚繁殖能力極強,喜群居,抗低氧、抗弱鹼和弱酸性水質,喜棲息在較渾濁、有水草、地勢複雜、渾暗凸凹交界處的水域中。老話兒說的「有水就有魚」指的就是這種鯽魚。但它生長緩慢,在長江流域,個體長到0.25千克需要2年時間,最大個體在600克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