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獲悉,人工心臟研發公司「深圳核心醫療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核心醫療)已獲得數千萬元天使輪融資,投資方為荷塘創業投資管理(北京)有限公司。本輪融資將主要用於GMP車間建設,磁懸浮離心式人工心臟的研發、生產以及動物實驗,以期儘早推動上述產品進入臨床應用治療。
核心醫療成立於2016年,專注於研究開發人工心臟、心室輔助類醫療器械相關產品。其核心產品「超小型磁懸浮離心式人工心臟」。目前,該產品已完成第一代產品CorHeart 6設計定型,並開始註冊申報,目前正開展臨床前動物實驗,已完成批量內部動物實驗,有多隻超過100天的成功動物實驗數據。
核心醫療研發的超小型磁懸浮人工心臟
現階段,核心醫療已自建符合GMP標準的800多平方米萬級生產車間,並建立了工程和生物醫學等實驗室。此外,核心醫療正在拓展心血管領域醫療器械產業鏈,計劃面向各類心臟病患者,提供心臟病的診斷、治療、監控以及手術機械循環輔助系列的產品和設備。
據《中國心血管病報告2018》顯示,心血管病死亡佔居民疾病死亡總數的40%以上,居首位,高於腫瘤及其他疾病。且中國有450萬心力衰竭患者,隨著老齡化程度加劇,患病率也呈持續上升態勢。心臟移植手術是目前公認已知的治療終末期心力衰竭患者的唯一有效手段,但因供體缺乏,中國每年僅能實現300餘例心臟移植。
人工心臟的出現為眾多心力衰竭患者帶來了新希望。
它是以機械泵的方式將血液輸送到人體的循環系統中以輔助或代替自然心臟的泵血功能。現階段,它也成為了國際指南推薦的心衰標準化治療方式之一,普遍應用於心力衰竭及心肌功能不足等心臟病的臨床治療,效果顯著——以面世多年的Heartmate3為例,其2年成活率達74.7%,與心臟移植的成活率84%越來越接近。
面對如此大基數的心臟病人群,人工心臟的前景十分廣闊。以美國之前兩大人工心臟開發上市公司Thoratec和Heartware為例,僅在2013年度,Thoratec 年收入達5.02億美金,Heartware 年收入為2.07億美金。Thoratec於2015年被St.Jude Medical以34億美金收購,後者又被雅培收購;Heartware公司於2016年被美敦力以12億美金收購,目前兩家公司每年的植入量在6000-7000例。
迄今為止,人工心臟技術已歷經幾次變革,共出現了四種類型:氣動泵、機械式軸承泵、液力軸承泵、磁懸浮離心泵。其中,搏動式血泵因裝置體積龐大,嚴重破壞血液成分,已逐漸退出臨床應用;機械式軸承泵、液力軸承泵也同樣對血液存在較大破壞,為降低血液損傷機率,人工心臟技術研發逐漸向全磁懸浮離心泵發展。
不過,因全磁懸浮式人工心臟的技術壁壘很高,需要長期的技術積累,目前全球範圍內僅有少數幾家公司開發出達到臨床應用級別的產品,譬如美敦力、卡爾瑪、辛卡迪亞、永仁心,(在該領域36氪還報導過同心醫療、心擎醫療等)。
據介紹,核心醫療研發出的超小型磁懸浮人工心臟採用了更加優化的主流場和二次流場結構,磁懸浮電機設計和控制技術,以及集成一體化多冗餘的非接觸軸承技術,能減少血液駐留時間和微循環時間,降低血液損傷機率,血液兼容性更好,並且成本更低,將有效減輕患者負擔。
值得一提的是,核心醫療的超小型磁懸浮人工心臟直徑34毫米、厚度26毫米、重量約90克,比市場現有的全磁懸浮人工心臟直徑縮小了40%,重量減少了60%。根據公開披露的數據(心室輔助血泵領域),它近乎是全球尺寸最小和重量最輕的磁懸浮離心式人工心臟。
據介紹,這樣的超小型人工心臟適用面更廣,無論是短期輔助心臟機能恢復治療,還是心臟移植前的過渡治療,甚至是作為長期替代心臟,它都能得到有效應用;此外,因其技術具有良好的擴展性,可應用於其它體外循環和應急性輔助醫療器械,且患者應用群體也會擴大——除終末期患者,也將適用於中期患者的心臟機能恢復,以及兒童、青少年先天性心肌功能不足的輔助治療等。
最後介紹一下核心團隊,創始人餘順周博士為哈工大(深圳)兼職教授,畢業於哈爾濱工業大學、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機械工程專業,曾作為資深工程師任職於美國Terumo Heart, Thoratec與Verb Surgical, 曾在Terumo Heart 和Thoratec公司參與多個人工心臟產品開發,包括Heartmate 3等;也作為主要電機控制與磁懸浮設計負責人,參與下一代人工心臟開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