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有人走的路》譚小鴨讀書筆記

2021-01-09 譚小鴨2020

《少有人走的路》(副標題:心智成熟的旅程)是一本心理學方面的書籍,作者是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專家M斯科特派克,他說所謂的心理治療,其實就是「鼓勵說真話的遊戲」。人類有潛在的欲望和憤怒(潛意識)是自然而然的事,本身並不構成問題。只有當意識不願意面對這種情形,不願意承受處理消極情感造成的痛苦,寧可對其視而不見(甚至加以摒棄和排斥)阻礙心智成熟時,才導致了心理疾病的產生。

派克指出,人生就是一段心智逐漸走向成熟的旅程。書的開篇提到「人生苦難重重」:人生是一個不斷面向問題並解決問題的過程,只有勇敢面對問題並解決問題,我們才會不斷成長、我們的心智才會不斷成熟——這就好比升級打怪,只有打敗怪物,才能贏得禮物。書中關於潛意識的分析發人深思,我們所謂的意識很有可能只是冰山上露出的那一小塊,潛伏在冰山之下的,才是我們的潛意識——不妨把潛意識假想成是埋藏在地上的廣闊根系,意識則是地面上矮小的枝幹,吸收潛意識供給的養分。

《少有人走的路》內容概要

書的內容主要分為四大部分:自律、愛、成長與信仰、恩典:

自律是解決人生問題最主要的工具,自律的過程就是自我發展和自我完善的過程;愛是人們自律的原動力,所有的愛都離不開自律,真正懂得愛的人,必然懂得自我約束,並會以此促進雙方心智的成熟。愛意味著心靈的不斷成長和心智的不斷成熟;信仰對人的心智成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說,信仰就是一個人的價值觀;信仰的形成離不開潛意識的作用(潛意識即作者書中所說的「恩典」),要讓心智成熟,我們需要聆聽潛意識的聲音,讓意識中對自己的認知更接近真實的自己。

關於自律

解決人生問題的首要方案,乃是自律。完整的自律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所謂自律,是用積極主動的態度,去解決人生痛苦的重要原則,主要包括四個方面:推遲滿足感、承擔責任、尊重事實、保持平衡。

自律是解決人生問題最主要的工具,也是消除人生痛苦最重要的方法。

所謂自律,就是主動要求自己以積極的態度去承受痛苦,解決問題。

人生的問題和痛苦具有非凡的價值。勇於承擔責任,敢於面對困難,才能夠使心靈變得健康。

自律,從推遲滿足感開始;愛,是自我完滿。墜入愛河,不能自已,皆因自我邊界崩潰;學會放棄,是一個人一生的必修課;心靈力量的不斷積聚,會帶來孤獨感,所有走在最前面走得最遠的人,都會感受到這種孤獨。

不能及時解決自己面臨的問題,這些問題就會像山一樣橫亙在我們心中,阻礙心靈的成長和心智的成熟。

神經官能症VS人格失調症

神經官能症:為自己強加責任;人格失調症:不願承擔原本屬於自己的責任與外界發生矛盾時,神經官能症患者認為錯在自己,人格失調症患者則把錯誤歸咎於旁人神經官能症患者讓自己活得痛苦,人格失調症患者讓別人活得痛苦只有通過大量的生活體驗,讓心靈充分成長,心智足夠成熟,我們才能夠正確認識自己,客觀評定自己和他人應該承擔的責任

關於愛

愛,是為了促進自己和他人心智成熟,而不斷拓展自我界限,實現自我完善的一種意願。

自律是人們心靈進化最重要的工具和手段,愛是人們自律的原動力。

愛是一個長期、漸進的過程。愛,意味著心靈的不斷成長和心智的不斷成熟。愛在幫助別人進步和成長的同時,也會拓展自己的心靈,使自我更加成熟。換言之,我們付出的愛,不僅能使他人的心智成熟,同樣也能使自己獲益。

真正意義上的愛,既是愛自己,也是愛他人。愛,可以讓自己和他人都獲得成長。

對於某種事物長期的愛,使我們生活在了精神貫注的世界裡。於是,我們的自我界限便開始延伸,延伸到了一定程度後,自我界限就會淡化。而這時,我們的心智便獲得了成熟。隨著愛的進展,自我與世界的區別越來越模糊,最終讓我們與世界融為一體。

人性和神性的結合,也就是「天人合一」。

真正的愛是自由的選擇,真正相愛的人,不一定非要生活在一起,只是選擇生活在一起罷了。

想讓別人真正愛你,只有讓自己成為值得愛的人。

培養某種愛好,是自我滋養的有效手段。要學會自尊自愛,就需要自我滋養。

真正的愛,不是單純的給予,還包括適當的拒絕、及時的讚美、恰當的爭議、溫柔的安慰和有效的敦促。

愛是為了努力促進自己和他人心智成熟而表現出來的一種勇氣。

愛最重要的體現形式,就是關注。

父母和孩子都可以從愛的互惠中,感受到成長和進步的力量。

價值創造價值,愛創造愛。

真正的傾聽,意味著把注意力放在他人身上,這是愛的具體表現形式。

愛意味著自我界限的拓展,也就是讓自我拓展到陌生領域,再塑造出一個不同的、嶄新的自己,這一過程就是自我完善的過程。

心智的成熟,除了愛和自我完善,除了突破自我界限,還需要自尊自愛。敢於追求獨立自主,本身就是自尊自愛的體現。自尊自愛不僅是接受挑戰的動力,也是勇氣的來源。一個人必須大踏步前進,實現完整的自我,獲得心靈的獨立。尊重自我的個性和願望,敢於冒險進入未知領域,才能夠活得自由自在,使心智不斷成熟,體驗到愛的至高境界。

至高境界的愛,必然是自由狀態下的自主選擇,而不是墨守成規,被動而消極地抗拒心靈的召喚。

要實現自我完善,享受良好的人際關係帶來的快樂,進而使真正的愛成為人生的重心,就必須無所畏懼,敢於做出改變,而不是墨守成規。

動輒與所愛的人發生衝突,多半是以為自己在見識或道德上高人一等。真心愛一個人,就會承認對方是與自己不同的、完全獨立的個體。

所有的愛都離不開自律,真正懂得愛的人,必然懂得自我約束,並會以此促進雙方心智的成熟。

幫助他人的心靈獲得成長,也可以滋養我們的心靈。愛的重要特徵之一在於,愛者和被愛者都不是對方的附屬品。

付出真愛的人,應該永遠把愛的對象視為獨立的個體,永遠尊重對方的獨立和成長。

理想的婚姻之道:婚姻是分工與合作並存的制度,夫妻雙方需要奉獻和關心,為彼此的成長付出努力,理想婚姻的基本目標,是讓雙方同時得到滋養,推動兩顆心的共同成長。雙方都有責任照顧後方營地,都要追求各自的進步,都要攀登實現個人價值的人生巔峰。

愛的本質是拓展自我,而愛的風險之一,就是必須進入未知的領域。我們必須放棄落後的、陳舊的自己,把陳腐過時的認知踩到腳下,拋棄狹隘的人生觀。

我們之所以能夠成長,在於持續的努力;我們之所以能夠付出努力,是因為懂得自尊自愛。對自己的愛使我們願意接受自律,對別人的愛讓我們幫助他們去自我完善。自我完善的愛,是一種典型的進化行為,具有生生不息的特徵。

關於成長與信仰

印度教和佛教的思想家認為:我們對「實體」的認識其實是一種幻覺。

科學是複雜的世界觀。科學是一種以懷疑為基礎的信仰。

科學家成熟的標誌之一就是能夠意識到,像其他任何宗教一樣,科學也可能流於教條主義。

佛陀只有在停止主動追尋超升之後,才獲得了超升。

對於別人教給我們的一切,包括通常的文化觀念以及一切陳規舊習,採取冷靜和懷疑的態度,才是心智成熟不可或缺的元素。

上帝已死,上帝永生。

要讓心智成熟,我們需要聆聽潛意識的聲音,讓意識中對自己的認識更接近真實的自己。

懶惰是一種可怕的消極力量。懶惰的一個主要特徵就是恐懼感。

人們總是覺得新的信息是有威脅的,因為如果新信息屬實,他們就需要做大量的辛苦工作,修改關於現實的地圖。

自我完善意味著接受新的責任,做出新的承諾,發展新的關係,達到新的層次,經受更大的風險。

一個人的心智越是成熟,就越能察覺到自身的懶惰。越是自我反省,就越是能找到懶惰的痕跡。

所謂邪惡,就是為所欲為、橫行霸道式的懶惰。邪惡是運用一切影響力阻止他人心智成熟與自我完善的行為。

關於恩典(註:我的個人理解恩典是指潛意識)

恩典的定義:

它們具有滋養生命、促進心智成熟的作用;它們的具體作用機制要麼仍舊未被人們完全了解,要麼完全不為人知,總之無法用現有的科學理論和已知的自然法則來解釋;它們是人類世界中的普遍現象,在不同的人身上均會反覆發生;儘管它們可能或多或少受到意識影響,但它們的根源位於意識和主觀思維之外。自我意識最重要的意義之一,就是認清我們的責任和決策的能力,我們將精神世界的這一部分內容稱之為「意識」。所以,心智的成熟也可界定為「意識的成長」或是「意識的進化」。

我們的潛意識裡蘊含著非凡的知識,潛意識知道的事情永遠比意識多得多。

上帝與我們之間的界面,相當於潛意識和意識之間的界面。簡而言之,我們的潛意識就是上帝——我們內心的上帝。

不妨把潛意識假想成是埋藏在地上的廣闊根系,意識則是地面上矮小的枝幹,吸收潛意識供給的養分。

意識是精神病理學探索的重心,所有的心理疾病,其實是意識出了問題所致。我們之所以生病,正是意識抗拒潛意識的結果——意識患了疾病,潛意識想給它進行治療,意識就會與之發生衝突。

心智成熟的終極目標是天人合一,即個人與上帝應當具有相同程度的認知。

我們的目標不是要變成犧牲自我,最後只剩下潛意識的嬰兒,而是培養更成熟、自覺的自我,進而發展成神性的自我。

心靈的力量不是控制別人的力量,是在意識基礎上做出決定的力量,亦即意識的力量。

找到人生的方向,通常要經歷漫長的過程,僅僅依靠投機取巧或頭腦中的靈光閃現,很難達到目標。真正的自知自覺,總是緩慢而漸進的過程。我們踏出任何一步,都須有足夠的耐心,進行細緻的觀察和深刻的自省。我們更應該態度謙虛,腳踏實地。心智的成熟之路,是永不停歇的學習和進步的過程。

敢於為自己承擔責任,是治療成功的關鍵因素。

相關焦點

  • 1500字《非理性繁榮》讀書筆記範文-讀書筆記摘抄
    新東方網高考頻道為您整理最新的讀書筆記大全,讀後感,讀書筆記摘抄,以下內容是1500字《非理性繁榮》讀書筆記範文-讀書筆記摘抄 ,更多讀書筆記範文請關注讀書筆記大全 點擊進入讀書筆記大全   讀書筆記怎麼寫?讀書筆記格式   讀者將自己在閱讀時獲得的資料或者心得體會記錄下來的一種文體。
  • 讀書筆記PPT:熵增定律(附PPT下載)
    PPT極客覺得挺受益的,故把筆記做成PPT,與諸位分享,一起進步。熵增定律,生命與非生命的終極定律。不知道大家是否有想過:為什麼睡懶覺很容易,早起很難?為什麼吃美食長胖容易,減肥很難?為什麼玩遊戲、刷短視頻很容易,自律讀書那麼難?
  • 讀書筆記大全:俄狄浦斯王讀書筆記
    讀書筆記大全:俄狄浦斯王讀書筆記 2013-08-22 12:03 來源:讀書筆記網 作者:
  • 掌握六個步驟,做好讀書筆記
    ,許多人都有記讀書筆記的習慣,甚至有的人有許多本讀書筆記。在做讀書筆記時,許多人都是書上有什麼,就摘抄什麼,其讀書筆記充其量只是一個摘抄本。有的人雖然記著讀書筆記,但只是在讀書時記下了,之後再也沒有翻過,更談不上去整理和複習,去應用了。這樣的讀書筆記絲毫沒有什麼用處,最終使讀書筆記成了一種形式和一種浪費。把書上的內容變成自己的知識,才能體現讀書筆記真正的價值和作用。那麼,如何記讀書筆記?
  • 我們可能也曾走過的路——《少有人走過的路8:尋找石頭》
    《少有人走的路8:尋找石頭》也是一段旅途,在這段為期21天的旅途裡,作者斯科特·派克和他的妻子莉莉一路邊走邊看,他把路途中看到的風景、關於風景的一些解讀、通過觀看風景獲得的感動或者是無動於衷、這種感動或者無動於衷的由來等等,揉碎在整本書的文字裡,慢慢講給我們聽。
  • 讀書筆記大全:恰同學少年讀書筆記
    讀書筆記大全:恰同學少年讀書筆記 2013-08-22 12:20 來源:讀書筆記網 作者:
  • 如何提高讀書效率,達到有效讀書?
    看到後來作者寫到她讀書都會做筆記,所以基本讀過的書都能記得,並且清楚知道書裡面的內容。起初疑惑我也做筆記呢,為什麼人與人的閱讀效率相差那麼大?直到讀了日本奧野宣之的《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筆記讀書法》,我才恍然大悟,我只知道一味讀書做些摘抄,不知道讀書需要理解內容才能記住,做好筆記才能提升效率。
  • 為什麼會有人呢|《自私的基因》1~4 章讀書筆記
    《自私的基因》這本書的讀書筆記有點長,摘抄和想法加起來有 3 萬字。為了方便閱讀,把筆記按章節順序分了五個部分:1~4 章為第一部分,主要講從複製子到生存機器的進化。5~10 章為第二部分,主要講生存機器的不同生存策略。11~15 章每章都是獨立的章節,論述了 5 個不同的問題。
  • 世界讓我遍體鱗傷,但傷口長出的是翅膀 | 讀書筆記
    讀書的時候,總有一些句子直擊人心,發人深省,甚至淚流滿面。我們想做的事,就是一起尋找,一起分享,然後一起記住。所以這是我們共同的抄錄、一本不用擔心會消失的筆記,畢竟讀書不止,我們一直在。壹極度誇張的語言是嫉妒虛偽的社會的反映,而暴力的語言是社會暴行的前驅。
  • 讀書筆記:逆轉人生就需要逆向思維
    今年春節全家合影讀書筆記:第一章逆向思維,就可以逆轉人生年三十,孫子重複著爺爺的路,磕頭本章共10篇文章,約計1.6萬字,加上前言,約為1.8萬字。後來服務生提醒說,乾脆明碼標價不就完了,誰喜歡的就可以買走。
  •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 巧用讀書筆記,將書籍變成財富
    讀書是為了以自己的方式來學習,吸收對自己有用的智慧和句子才是最重要的。讀書筆記應該是精煉而深刻的,它並不是讀完一遍後就抄寫下來的內容。相反,做讀書筆記也需要主動思考,反覆錘鍊、嚴格篩選出我們要摘抄的內容,儘量提煉自己的感想,用最短的語句表達最深刻的含義。
  • 《馬哲》第三章、意識的本質和作用讀書筆記
    書生黃小將如果你喜歡:數學心理學經濟學金融學國學馬哲那就關注我們吧在這裡我們將分享,關於它們的讀書筆記當然如果你喜歡:ExcelWordPPTmathematicaspsssasC/C++Python那也關注我們吧
  • 生活 | 《多向思考者》讀書筆記
    小Y公號的讀書筆記系列都非常非常推薦,詳情可以關注小Y的公眾號:2020年7月的讀書筆記 | 讀書,也可能會不定期有讀書會活動。《多項思考者》是法國心理學家根據自己多年的諮詢案例總結寫出的對於此類人群自行自我認知自我調整的方法建議。
  • 《深度閱讀》:運用這7個技巧做筆記,積累屬於自己的讀書經驗
    讀書筆記必須有獨立的立場、獨特的視角,不受外界的影響,特別不能受到作者本人的思想、感情的影響。讀完一本書並不代表著結束,而是意味著正直的開始,而自己完整的讀書筆記才是所有知識轉化的終點。做讀書筆記要講究技巧,也要注重自己的立場。
  • 心理學:《少有人走的路》你的問題,是因為謊言扭曲了心靈所致!
    文:夢嫻君,一個已走在心理學追夢路上的人,希望能夠有幸遇到更多的同行者,一起努力。真實的世界其實本來非常的簡單,之所以會以複雜多變呈現在很多人面前,是因為每一個人的知覺都不一樣。對待同一事件或者同一個人,不同的人的感覺是相同的,但是知覺卻會相差十萬八千裡。
  • 好人終有好報|《自私的基因》11~12 章讀書筆記
    《自私的基因》這本書的讀書筆記有點長,摘抄和想法加起來有 3 萬字。為了方便閱讀,把筆記按章節順序分了五個部分:1~4 章為第一部分,主要講從複製子到生存機器的進化。5~10 章為第二部分,主要講生存機器的不同生存策略。11~15 章每章都是獨立的章節,論述了 5 個不同的問題。
  • 華師期末每人手寫3萬字筆記 逼研究生多讀書
    「要命,每個人要手寫3萬字的讀書筆記!」對於華中師範大學教育學院《教育學原理》的期末考試,有學子稱這是該課史上最嚴考試。昨日,任課教師塗豔國教授表示,這樣做是為了「逼」研究生多讀點書。  參加這門課考試的是該學院2014級120名教育學類碩士生。此前,塗豔國翻閱了每位學子撰寫的3萬字的讀書筆記。
  • 「讀書是普通人,最廉價的成長方式」:保有讀書習慣的四個益處
    但是現在我們很多人,都被讀書無用的理論所困,總是覺得讀書沒有好處,甚至引用企業家的話,在他們成功後,他們根本不讀書。但我認為,人雖然不讀書,但他仍在學習,思考仍在進步。人們可以經常與各行各業的大師進行深入交談。
  • 我們的筆記,是給誰看的?官兵們記筆記的意義在於什麼?
    但如果對教育筆記也做同樣要求,或僅以筆記內容不全、字跡潦草,就判定基層單位沒有認真落實教育制度,就未免有些求全責備了。這種做法,不僅讓筆記本身變了味,也傳遞給官兵一個錯誤的觀念——筆記就是給領導看的,就是應付檢查的,與個人學習無關。這樣一來,如何讓教育入腦入心?  其實,在軍營參加教育記筆記,與在院校讀書記筆記,兩者沒有本質區別,其作用無非是便於受教育者記住重要內容、不時翻閱鞏固。
  • 私募大佬歸江的讀書筆記:《愛因斯坦傳》-埃斯克森版
    基金商城1折起購   私募大佬歸江的讀書筆記:《愛因斯坦傳》-埃斯克森版  【導讀】上海信璞投資公司合伙人歸江的讀書筆記。  讀傳之樂   讀傳記就像壘個屬於自己的蠟像咖啡館,每一位名人從名字變成為一個鮮活的人,陪你喝茶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