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將發射月球探測器 或成第4個實現月球軟著陸國家

2021-01-15 網易新聞

據《華盛頓郵報》報導,以色列非營利組織SpaceIL宣布,計劃於當地時間本周四(北京時間周五)在美國佛羅裡達州的卡納維拉爾角發射一枚搭載有月球探測器的獵鷹9號火箭。CNN稱,計劃升空的探測器被稱為「Beresheet」,意為「創世紀」。「創世紀」號升空後將展開約7周的月球之旅,行駛大約650萬公裡。按照計劃,它將於當地時間4月11日登陸月球並發回月球巖石表面的圖像,進行研究月球磁場的實驗。如果此次計劃進展順利,以色列將成為世界上第四個實現月球「軟著陸」的國家。

探測器將搭載獵鷹9號火箭

據SpaceIL官方網站,SpaceIL是一個非營利組織,成立於2011年,目的是將第一艘以色列太空飛行器降落在月球上。它由三名年輕的工程師創立,當時,他們準備參加Google Lunar·X·Prize,這是一項國際競賽,旨在探索如何讓私人資助的無人太空船登陸月球。SpaceIL是參加這項賽事的唯一一個以色列代表。

最初,有33支隊伍參賽,但截至2017年1月,只剩下5支隊伍沒有退出,其中就包括SpaceIL。由於當時5支隊伍中沒有一支能夠在比賽截止日期前實現「登月」,該比賽於2018年1月被取消。但是有些隊伍堅持不懈,即便沒有獎金的激勵,依然決心登陸月球。比賽取消後,SpaceIL與馬斯克的太空探索(SpaceX)公司籤約,計劃用該公司的獵鷹9號火箭發射他們的探測器。

將降落在月球北半球某個地點

據SpaceIL官方網站,獵鷹9號火箭升空後,「創世紀」號將與其分離並圍繞地球運行三周,在適當的時間,探測器將進入月球軌道並繞月兩周,隨後降低速度,在月球引力的作用下著陸,這將需要兩到兩個半月的時間。SpaceIL在瑞典、德國、智利、澳大利亞、美國、南非等國家設有地面站,以便在探測器飛行和著陸過程中與其保持通信。

探測器將降落在月球北半球的某個地點,該地區被檢測到磁異常,有利於探測器搭載的磁力計等裝置進行測量,SpaceIL將與以色列魏茨曼科學研究所和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共同在此進行實驗,以研究月球的神秘磁場。

起落架能量吸收機制確保「軟著陸」

據SpaceIL官方網站,為了順利完成此次登月任務,「創世紀」號的起落架經歷了十分特殊的研發過程,以確保其在登陸月球時保持完整和穩定。探測器配備有四個起落架,每個起落架由三個伸縮式支柱組成,形成倒三腳架的形狀,三腳架尖端配有一個與月球表面接觸的腳墊。著陸時,控制系統將使探測器穩定在月球表面以上5米,隨後發動機熄火,探測器將受到月球引力而自由落體。

為了確保「軟著陸」的實現,工程師們為起落架開發了專用的能量吸收機制,第一種機制採用的是破碎的鋁蜂窩結構,與以前登陸月球的探測器的機制相似。第二種機制採用的是不鏽鋼元件的塑性變形,這一首創的機制為起落架受到擠壓時提供了吸收能量的獨特能力。

另外,為防止探測器在著陸過程中翻滾,工程師們將起落架設計得非常寬,以便在探測器自由落體時為其提供穩定的基礎。

1億美元成本均通過私人捐款籌集

據CNN報導,該計劃的資金通過私人捐款籌集,總成本為1億美元,僅佔美國太空計劃投資數十億美元的一小部分。「我們所談論的這項任務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企業家莫裡斯為該項目捐贈了4000萬美元,他說,「我們真的讓這個夢想成真了。」

據《華盛頓郵報》報導,在太空探索方面,以色列曾經歷過失望和悲劇。2003年,以色列太空人伊蘭·拉蒙在哥倫比亞號太空梭事故中遇難。參與此次任務的科學家、工程師和企業家團隊表示,此次任務不僅涉及1億美元的投資和8年的辛勤工作,而且還有關私人太空旅行的未來。

本文來源:新京報 責任編輯: 谷瑩_NN6577

相關焦點

  • 嫦娥四號成功發射!將實現人類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
    北京時間12月8日凌晨2時23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嫦娥四號探測器,開啟了中國月球探測的新旅程——嫦娥四號後續將經歷地月轉移、近月制動、環月飛行,最終實現人類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開展月球背面就位探測及巡視探測,並通過已在使命軌道運行的「鵲橋」中繼星,
  • 我國探月工程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發射 開啟人類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
    伴隨著巨大的火箭轟鳴,肩負著億萬中華兒女的探月飛天夢想,12月8日2時23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嫦娥四號探測器,開啟了月球探測的新旅程。新華社記者 江宏景 攝  嫦娥四號探測器後續將經歷地月轉移、近月制動、環月飛行,最終實現人類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開展月球背面就位探測及巡視探測,並通過已在使命軌道運行的「鵲橋」中繼星,實現月球背面與地球之間的中繼通信。
  • 嫦娥四號成功發射 將開啟人類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探測
    伴隨著巨大的火箭轟鳴,肩負著億萬中華兒女的探月飛天夢想,12月8日2時23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嫦娥四號探測器,開啟了月球探測的新旅程。嫦娥四號探測器後續將經歷地月轉移、近月制動、環月飛行,最終實現人類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開展月球背面就位探測及巡視探測,並通過已在使命軌道運行的「鵲橋」中繼星,實現月球背面與地球之間的中繼通信。
  • 嫦娥四號明年將執行兩次發射 將實現人類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
    中國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任務計劃於2018年執行兩次發射:上半年發射嫦娥四號中繼星,下半年發射嫦娥四號探測器。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嫦娥四號任務將實現人類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和巡視勘察;首次完成地月拉格朗日L2點中繼星對地對月的測控、數據中繼;同時開展月基低頻射電天文觀測、月球背面巡視區形貌和礦物組分、巡視區淺層結構等科學探測與研究。
  • 「月球」-9號 ——人類首次實現月球軟著陸
    1966年1月31日,「月球」-9號滿載著希望啟程。該探測器由閃電號運載火箭發射到219×167千米、傾角51.6度的地球停泊軌道,在繞地球飛行不到一周後,火箭第三級再次點火工作,將「月球」-9號送入奔月軌道,並在三天半後與月球交會。2月1日,在距離月球23.3萬千米處,經過對探測器位置的計算後,進行了48秒的點火以進行軌道中段校正。
  • 嫦娥四號成功發射 開啟人類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探測之旅
    ,開啟了中國月球探測的新旅程——嫦娥四號後續將經歷地月轉移、近月制動、環月飛行,最終實現人類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開展月球背面就位探測及巡視探測,並通過已在使命軌道運行的「鵲橋」中繼星,實現月球背面與地球之間的中繼通信。
  • 嫦娥五號發射第4天,印度突然宣布重要計劃,4個月後登陸月球
    嫦娥五號剛發射,印度宣布4個月後發射月船3號,要成載人登月第二國? 而就在嫦娥五號發射的第4天,印度航天突然宣布,將在4個月後登陸月球,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原來,據印度媒體消息,印度打算在4個月後,也就是2021年的3月發射「月船3號」探測器,該探測器的任務是為了完成「月船2號」沒有完成的軟登陸任務。
  • ​嫦五探測器將軟著陸月球,印度突然公開航天計劃,最快年底登月
    嫦娥五號發射第7天,印度公開航天計劃,最快有望年底登月>消息,今日凌晨4時40分,成功發射的嫦娥五號在科研人員的調試下,順利將探測器組合體分離。探測器被報告稱通信等系統良好,地面測控正常,接下來分離的著陸器會被擇機實施月面軟著陸,以及後續的自動開採月球土壤等工作任務。對於航天科學界而言,人類已經有40年沒有開採月球的土壤了。
  • 嫦五探測器將軟著陸月球,印度突然公開航天計劃,最快年底登月
    嫦娥五號發射第7天,印度公開航天計劃,最快有望年底登月 11月30日據國家航天局消息,今日凌晨4時40分,成功發射的嫦娥五號在科研人員的調試下,順利將探測器組合體分離。
  • 航天科技集團總經理:明年發射嫦娥四號,實現月球背面軟著陸
    航天科技集團總經理:明年發射嫦娥四號,實現月球背面軟著陸 2017年全球航天探索大會在北京舉行期間,記者採訪參會人士,歸納中國航天事業將在未來五年內創造的多個「首次」。
  • 印度失聯的月球探測器依然成功了 95%?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月球
    上世紀60年代前蘇聯成為首個在月球上軟著陸的國家,美國、中國緊隨其後,相繼在月球軟著陸成功,為深入了解月球做出重大貢獻,這在一定程度上激起了人們對月球的探索熱情。今年4月,以色列發射首艘登月飛船Beresheet,爭做在月球上實現軟著陸的第四個國家,但其在距離月球表面約149米高度處與地面控制中心失去聯繫,宣告失敗。
  • 「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發射升空,這八大知識點你應該知道
    此前,長徵三號甲火箭、長徵三號丙火箭以及長徵三號乙火箭承擔了發射我國月球探測器的任務,相繼發射了嫦娥一號、嫦娥二號、嫦娥三號和嫦娥四號四個月球探測器,完成了對月球的環繞探測、著陸探測和巡視探測。 但是,執行本次嫦娥五號的發射任務,非長徵五號莫屬。這是為什麼呢?
  • 科技日曆 | 54年前,蘇聯月球9號成功在月球軟著陸!
    月球9號(俄語:Луна-9)是蘇聯發射的一顆月球探測器。它是世界上第一顆在月球上成功實現軟著陸的月球探測器。在月球9號之前,為了成功在月球軟著陸,蘇聯從1959年1月開始發射了24顆系列月球飛行器。其中有三次從月球表面帶回標本,拍攝了月球表面498個形成物,並成功地拍攝到月球背面照片。
  • 嫦娥四號實現人類探測器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 同濟大...
    嫦娥四號實現人類探測器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 同濟大...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本文原標題:《嫦娥四號實現人類探測器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
  • 嫦娥四號8日凌晨成功發射 首次嘗試月球背面軟著陸
    央廣網北京12月8日消息(記者杜希萌)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北京時間今天(8日)2點23分,嫦娥四號月球探測器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目標是實現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和巡視勘察。
  • 人類探測器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
    工程目標也從嫦娥三號的突破月面軟著陸、月面巡視勘察、研製月面軟著陸探測器和巡視探測器、建立地面深空站、建立月球探測航天工程基本體系和形成重大項目實施的科學有效的工程方法上升到了人類首次實現月球背面軟著陸和巡視勘察以及首次實現地月 L2 點中繼星對地對月的測控、數據傳輸中繼。
  • 「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發射升空,一文解決你心中所有的問號
    ,相繼發射了嫦娥一號、嫦娥二號、嫦娥三號和嫦娥四號四個月球探測器,完成了對月球的環繞探測、著陸探測和巡視探測。 2、「落」就是在月球表面軟著陸,嫦娥三號已實現在月球的正面軟著陸,「嫦娥四號」也已實現在月球背面軟著陸,並在月球背面開展科學探測工作,在全球尚屬首次。雖然嫦娥四號是嫦娥三號的備份星,但卻取得了多方面的創新。
  • 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成功,嫦娥大家族是如何奔向月球的!
    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 嫦娥三號系1976年後首個重返月球人類探測器
    繼前蘇聯、美國之後,中國成為第三個實現月球軟著陸的國家。昨晚已傳回月球表面照片。  軟著陸是高度複雜的航天活動,歷史上以此為目標的探月任務中,前蘇聯直到第12次嘗試才首獲成功,美國在實現軟著陸之前也經歷了3次失敗。  4條中國腿首次站月球  落月是從15公裡高度開始的。
  • 嫦娥四號擬12月發射 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引關注
    【環球時報報導 記者 張亦馳 劉 揚】2018年的世界航天發射,開年頭幾個月就好戲連臺,而剛剛進入12月,不僅沒有出現收官的狀態,反而呈現出多個航天大國的重磅發射任務接踵而至的情況:莫斯科時間3日14時31分,俄羅斯「聯盟MS-11」號飛船在拜科努爾發射場成功發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