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人究竟是勞動力,人力資源還是人力資本?在網際網路+的新業態下,三個答案皆否,人是人本身,具有能動性和創造力,需要被激發和賦能。循此理念,1家人才科技「獨角獸」1年內完成三輪超6億元融資,近期更升級發布新品。它要「站在巨人肩膀上」,用科技重塑中國乃至全世界企業人才管理的邏輯。
人究竟是勞動力,人力資源還是人力資本?這是人才管理的終極設問。大工業時代,人被工廠視作為勞動力或人力資源。資本擴張的年代,人被公司視作為人力資本。這些從西方國家「照抄」過來人才管理的答案,無一不對人才進行「物化」和對人創造力和能動性視而不見。
有沒有對人才更具創造性的管理方式?一家處在網際網路+產業風口浪尖上的中國科技企業正在用行動發掘,人的價值不止於此。
2019年末至今,易路人力資源科技(下稱易路)在一年時間內連續完成C1、C2、C3三輪融資,截止目前累計C輪融資總額已經超過6億人民幣,過去幾輪的領投方分別為高瓴資本、SIG、鐘鼎資本、華興新經濟基金等。
亮眼的融資規模以及明星資本加持,使得易路被外界視為人力資源軟體領域發展最快的「獨角獸」之一,但在易路自己看來,它既不是一家軟體公司,所服務的更不是所謂的「人力資源」管理,它所從事和引領的是一項全新的事業。
2020年11月3日,由易路舉辦的「2020未來人力科技趨勢峰會」在上海1862時尚藝術中心開幕,10+的行業深度主題演講,吸引了線上線下30多萬人次參與。
峰會定名為「不止與此」,意在打破對人創造力和價值的認識桎梏,不將人禁錮為人力資源或人力資本進行僵化管理,而是在企業管理和人才管理層面,通過數位化、雲原生的技術進行重塑,從多個維度賦予個人更高的創造力,提高企業整體的效率。
峰會上,易路在核心產品People+基礎上升級發布了全新的People+ Pro,這款產品無疑是易路人力科技理念和能力的結晶。
「易路創立之初,產品定名為People+,就是希望為企業提供不止於人力資源管理的產品,而是連接人與企業,以人為核心,為組織賦能,創造價值。People+ Pro則進一步將人力科技推向全景數位化的高度,藉助海量數據的數位化支持,為人賦能,為企業和組織創造價值。」 易路董事長兼CEO王天揚說到。
峰會上,易路董事長兼CEO王天揚及易路聯合創始人兼總裁繆青接受了創業邦專訪。不同於從零開始的年輕創業者,易路的兩位創始人此前在全球頂級軟體企業都有超過20年高管從業經歷,定位全球戰略眼光使得易路所做的不是模仿,而是創新和顛覆。
人力科技數位化全景技術究竟有多大的力量?其創新和顛覆之處在哪兒?People+ Pro又能如何真正賦能企業和人?在易路的專訪中,一系列問題得到了解答。
01 人才數位化背後的千億價值變革
「有一點必須首先明確。易路People+或People+ Pro並不是傳統意義中的『勞動力管理軟體』或者『人力資源軟體』,People+或People+ Pro在做的是用數位化把人才身上的『勞動力』、『資源』傳統標籤撕掉,並重新提供一切必要的數位化賦能。」 王天揚說到。
圖為易路人力資源科技董事長兼CEO 王天揚先生
事實上,按照部門業務單元劃分,易路People+ Pro所從事的業務已經遠遠超過了企業中人力資源部門的能力和職責範圍,跨界到了企業的業務全景之中。
繆青說到,易路People+ Pro提供多維度人才數據,來自佣金、績效、測評等不同的業務模塊,通過員工畫像等功能,易路People+ Pro綜合動態展示團隊中個人簡歷、公司履歷、績效、薪酬收入、能力標籤、項目經歷、歷史升遷、獎懲等多維度的信息,從而做到賦能團隊中所有管理者,而不單單只是人力資源部門。
易路People+ Pro之所以如此打破邊界,則是源於易路對人才管理趨勢變革的深刻洞察。
繆青說到,大工業時代和資本擴張時代,西方企業管理理念和實踐把人作為人力資源或者人力資本進行管理,實際上束縛了人才的能動性和創造力,而在「網際網路+」的新時代下,人才的深刻價值能夠藉助數位化雲原生的技術重新激發,這也是易路People+ Pro的核心所在。
圖為易路聯合創始人兼總裁繆青先生
事實上,在西方企業管理界已經掀起了一波人才數位化變革浪潮,並催生出了百億美金市值的頭部公司。
2012年10月13日,美國人力科技供應商Workday成功IPO登陸紐交所,成為當年僅次於Facebook 規模第二大的科技企業IPO。而截至2020年11月6日美股收盤,Workday的市值已經達到533.25億美元,並在2018年及2019年連續兩年被評為《財富》未來50強榜排名第一的企業。
值得注意的,Workday背後的核心理念就是「人+科技」數位化賦能。Workday的操刀手及「靈魂人物」大衛·杜菲爾德(David Duffield)在創立Workday之前,曾經花20年時間打磨過另外一家人力科技公司PeopleSoft,這家公司最終被Oracle收入囊中。支撐這兩個公司發展的理念核心,便是「自下而上」利用科技對人進行激勵和賦能。對比Workday,易路People+ Pro今天在中國發展的「天時、地利、人和」並不遜色。
「相比於國外,中國在利用科技對人進行激勵和賦能上更具優勢。大的經濟形勢、技術迭代的變化,使得中國的網際網路行業發展尤其迅猛,中國企業當前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變局的核心在於各行各業都需要藉助數位化的技術和工具進行迭代升級,數位化人才管理的需求尤其旺盛。我們認為『人+科技』結合的數位化人才管理行業已經到了一個合適的時間窗口,我們有能力去打造一家真正偉大的公司。」繆青說到。
02 疫情催化,解決數位化人才管理痛點
易路自建立之初便堅持在「人+科技」數位化浪潮的大趨勢中布局,而「新冠」疫情的發生使得中國企業數位化人才管理痛點進一步暴露,為易路加速發展提供了先機。
「新冠」疫情常態化,「居家辦公」成為不少企業員工的新選擇,原本的辦公室工作場景被打破之後,人的薪酬績效如何計算?人的工作表現如何考核?如何對人進行遠程的賦能和管理?成為擺在不少企業面前非常現實的難題。易路藉助於「人+科技」全景數位化業務布局,不僅幫助企業很好解決了這一難題,更為易路在市場中搶得了機會。
「疫情使得人才管理的問題進一步暴露。過去人的需求被切割在不同的業務部門,比如你是一名銷售,要進銷售CRM系統,人力資源SaaS系統,差旅報銷系統等等,系統與系統並沒有打通,企業中每個人的信息都被模糊掉了。而易路People+和People+ Pro是圍繞人將各個維度的需求用一個系統一步打通,能夠給各個層面的管理者提供企業中每個人全面系統的參考。」王天揚說到。
「疫情中易路People+和People+ Pro解決數位化人才管理痛點最生動的一個例子,是我們一家做信貸的企業客戶。『新冠』疫情期間,這家公司有一兩百名僱員被困在武漢,這些僱員的工作考核管理、績效薪酬發放都成為難題,但因為及時上線了我們的系統,藉助於全景數位化的管理系統,妥善解決了遠程僱員考核、管理及發放薪酬的問題,成功度過了疫情期間的難關。」 王天揚補充說到。
事實上,在「新冠」疫情的壓力下,易路在2020年第一季度便逆勢發展,新籤客戶達到32家,超額完成目標120%。
而在升級發布的People+ Pro新產品加持下,易路也正在利用中國產業數位化改造的機會紅利,加速拓展市場。具體而言,易路將重點針對三類企業的數位化人才管理痛點布局市場。
「People+ Pro核心針對三類企業客戶的數位化人才管理需求。首先是組織高速增長、快速迭代,具備網際網路思維的企業,比如怪獸充電,在一年多的時間內就從一千人成長到六七千人的規模,需要快速進行人和組織建設,這類企業並不局限在某一行業,餐飲、零售、醫藥、網際網路等等行業都有,數位化人才管理需求尤其旺盛。其次是央企、國企等大型企業,這些企業已經有了明確的市場定位、市場優勢,但仍然存在發展上的危機感,需要對人才管理、組織管理能力進行數位化改造。最後,我們尤其關注外資企業不足以應對的中國市場人才管理挑戰,這方面我們比很多本土企業都更加具備優勢。」繆青說到。
03 站在巨人肩膀上創新
在整個採訪過程中,「站在巨人肩膀上創新」被易路董事長兼CEO王天揚和易路聯合創始人兼總裁繆青反覆提及。這句話包含兩層含義,「巨人」一方面指代兩位豐富的跨國頂級軟體公司高管經歷,「巨人」另一方面,也指代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以及網際網路產業熱度最盛國家潛在的數位化創新機遇。
易路董事長兼CEO王天揚,在創業之前,曾於頂級跨國軟體公司SAP工作了整整13年。繆青,在加入易路擔任聯合創始人兼總裁前,曾擔任全球領先勞動力管理解決方案商Kronos大中華區總經理,擁有20多年資深的行業經驗與卓越的戰略能力。過往豐富的跨國公司高管經歷,為易路立足全球提供了創新視野。
「相比其他的本土公司,我們一大優勢在於全球化的創新基因。天揚曾經主導了SAP在中國的全球研究院建立,對世界最頂級的企業系統的開發、框架搭建、應用等有真實且深入的認識。我也曾經擔任Kronos大中華區總經理,這些都是一般創業公司不具備的基因。我們的經歷,使得我們的初心便是建立世界級一流的創新公司,這會決定我們最終能夠長多大、走多遠。」 繆青說到。
2020年7月,全球領先的勞動力管理解決方案商Kronos宣布撤出中國,有市場觀點認為外資巨頭的退出,為國內企業提供了空白市場。但易路的兩位聯合創始人認為,外資巨頭的撤出,並不意味著出現了誰都可以填補的空白市場,而是給有準備的廠商提供了增量市場的機會。
「外資廠商撤出後,並不一定意味著就有空白市場可以填補。這些廠商所服務的企業,有自己的標準,如果你提供的服務無法滿足它各種業務上的需求,即便所有外資廠商都撤出了,你也抓不住機會。而易路一直是以跨國公司的水平要求自己,從這個層面上說,對於我們這樣的市場變化是發展的機會。」王天揚說到。
而對標世界級的企業軟體公司,藉助於中國網際網路+的創新土壤,兩位聯合創始人也認為易路作為中國的企業存在彎道超車的機會。
「今天中國的商業模式與歐美大工業時代領先的商業模式完全不同,中國市場對移動網際網路的應用,對電子商務業務模式的探索,對很多業務的新型應用和商業模式構建,不僅不同於歐美,甚至可能領先於歐美。一方水土養一方企業,易路藉助於中國數位化創新的良性土壤,更能適應中國商業模式需求,甚至培育出外資公司不具備的獨特競爭力。「王天揚說到。
繆青補充說到,易路所針對的人才用戶是80後、90後甚至於00後,他們尤其是網際網路原生代,對網際網路的接受程度遠遠超過過去世代的人,藉助於世代更替的力量,易路內在的移動網際網路和數位化基因能夠更加適應新世代人才的需求,從而不斷發展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