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文化沃土,擦亮幸福底色。「十三五」期間,深圳市寶安區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九大會議精神,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印發實施《寶安區文化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2016-2020)》,按照「樹立一個形象、踐行兩大理念、實現三個提升、力爭四項突破、推進十大工程」的發展目標戰略狠抓落實,文體旅事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謀篇「十四五」,擘畫新藍圖。在「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即將開啟之際,寶安區仰望時代航標,緊抓「雙區」建設機遇,破浪前行融入文化強國建設新徵程。寶安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圍繞「城市美學·印象寶安」主題,以領導幹部包幹十大重點項目為抓手,積極「對標國際化、立足本土化、落實在城市化」,全力以赴「舉旗幟、強基礎、創品牌、保安全」,加快完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增強城市文化內涵,提升城市文化品味,在滿足市民群眾美好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的同時,推動全區文體旅事業高質量融合發展。
寶安區濱海文化公園鳥瞰圖
邁入新時代,寶安大格局謀劃、大手筆投入,加強實施文體惠民工程,整合新老資源,統籌規劃全區文體設施建設,加速建設完善三級文體陣地。
目前,「寶安1990」(圖書館、文化館、音樂廳)升級改造項目工地上一片熱火朝天,目前已完成整體工程量的75%;碧海文化藝術中心項目計劃於2021年底裝修完畢;「灣區之聲」演藝中心計劃2021年6月底完成主體和精裝修工程並竣工驗收;寶安公共文化藝術中心(博物館、藝術館、美術館)正進行地基施工;灣區國際音樂戲劇中心、寶安足球體育公園正推進立項……寶安區7個重點文體設施前期工作及項目建設正持續推進。
寶安圖書館
基層文體設施是近在百姓身邊的公共文化服務陣地。寶安區依託街道黨建服務中心和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完成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2017年底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成率便實現100%。在此基礎上,寶安區持續對基層文體服務陣地進行提檔升級, 2020年,新安、西鄉、航城、福永、福海、沙井、新橋、松崗、燕羅、石巖10個街道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均建成達標。
文化設施建設緊鑼密鼓,體育設施建設也加速推進。寶安區全力支持配合福永體育中心、福海文化藝術體育中心、沙井文體中心、新橋足球體育公園、沙井街道體育公園5個街道體育重點項目規劃建設。同時,以創新思路破解建設用地及資金保障難題,超額完成社會足球場地建設任務,92片足球場地建設總量居深圳首位,得到省領導高度認可。
松崗琥珀文化小鎮已完工並正常運營,沙井金蠔美食文化小鎮預備啟動,鐵仔山古墓群遺址博物館、灣區書城(含民俗館)、冰雪文旅綜合體等文體旅設施正持續規劃建設……目前,寶安區「一街道一文化藝術中心一體育中心」的布局持續得到落實,公共文化設施面積持續增加。
在完善文體設施建設、打造三級文體設施服務陣地的同時,寶安區健全設施建設運管機制,初步完成《寶安區公共文化體育場館運營管理辦法》編制工作,建立局系統公配物業使用管理制度、績效考核體系,每年對所轄公共文體場館進行統計分析,對運營管理情況按照考核指標進行考核,力促文體場館徹實發揮公共服務效能。
持續改革創新,文化惠民工程深入人心
文體設施遍地開花,立足良好的服務陣地基礎,寶安區持續改革創新,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推動公共文化服務提質上檔,並以重大文化項目規劃建設展現城市特色文化,以高質量文化供給增強市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
引領風尚、引導群眾、服務社會、推動發展。在寶安,一場持續八年的「文化春雨行動」每年為超過2000萬人次的市民群眾提供著豐富多彩的公共文化服務。「十三五」期間,寶安區持續推動「文化春雨行動」品牌提升,不斷優化隊伍力量,以福永文化鐘點工為創新試點,通過公開選聘、定期輪訓、聯合考核等綜合管理措施,建立文化培訓、文藝演出、健身活動、專業技能保障等具有較好專業素養的文化鐘點工隊伍。截至2020年12月底,全區累計招募文化義工5796名、採購文化鐘點工600名,聘請文化輔導員30名,通過「三支隊伍」的帶動引領,提供舞蹈、戲曲、書法、美術等52個文化項目的常態化服務,實現基層文化培育輔導和展演展示常態化,滿足不同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
「文化春雨」培出文化綠洲。寶安區「文化春雨行動」這一多維度的文化建設工程、文化強區的惠民舉措先後獲評國家文化創新工程、廣東省首批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項目、廣東省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制度設計研究課題優秀獎等榮譽。
有「文化春雨」,還有文化「百千萬」工程。為加強公共文化服務產品和服務供給,寶安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2019年創新推出文化「百千萬」工程,2020年印發實施《寶安區文化「百千萬」工程管理實施細則》,通過全面規範和制度考評,為項目實施提供指引,推進項目規範化,實現周周有演出,月月有精彩。2020年,寶安區重新梳理設置105個活動點,全區累計開展文化「百千萬」工程活動2329場次,讓33.8萬人次市民群眾受益。
2020年8月8日,寶安區文化「百千萬」工程開篇音樂會暨援助抗疫網絡直播音樂會在寶安區圖書館東側廣場精彩上演。
2020年8月8日,寶安區文化「百千萬」工程開篇音樂會暨援助抗疫網絡直播音樂會在寶安區圖書館東側廣場精彩上演。
為促品牌強強融合,寶安區採取「政府+市場」相結合方式豐富文化服務內容,探索「培育-孵化-輸出」的生態型公共文化服務模式,推進「文化春雨行動」、文化「百千萬」工程兩項文化惠民工程融合實施。如「文化春雨行動」以文化義工、文化鐘點工和文化輔導員為主的文化志願服務隊伍活躍在文化「百千萬」工程各個活動點親民服務,成為文化「百千萬」工程的生力軍;文化「百千萬」工程通過創新展演展示內容豐富市民文化服務體驗,通過延伸文化服務陣地增強公共文化服務可及性,通過文化惠民工程聯動解決了公共文化服務供給低效性,通過拓展隊伍來源方式實現了高雅藝術與文化惠民有效統一,通過搭建文化展演展示平臺積極培育「鏈條式」的良好文化生態。
文化「百千萬」工程新安街道展演展示活動
兩大文化惠民工程深入民心,企業聯盟惠企惠民。為加大企業文化服務的廣度、密度和覆蓋度,提升企業文化服務的工作質量,福永街道創建了寶安區首個「企業文化服務聯盟」,由熱心公益的文化機構、藝術團體(隊)及轄區企業組成的「企業文化服務聯盟」常態化培育企業文體骨幹,連續5年開展企業文化活動季、周末音樂會、百姓大舞臺、「笑滿堂」專場演出等文化活動,推出關愛勞務工子女的「愛心課堂」,同時採用「需求方線上點單,供應方線下上菜」全新文化服務模式,為轄區企業提供系列精準對接的公共文化服務。2016-2017年,「愛心課堂」項目先後獲評廣東省文化志願者示範項目、國家基層文化志願服務活動典型案例。目前,「企業文化服務聯盟」正在創建第三批廣東省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項目。
走出去引進來,文化活動品牌出新出彩
文化惠民工程讓市民群眾在潛移默化中修煉文明素養,而廣惠民、高質量、有特色的文化活動品牌,則塑造了文化寶安形象,勾勒出濃墨重彩的城市美學。
在「十三五」期間,寶安區打造了深圳·寶安國際手風琴藝術周、「四季之聲」系列音樂會、「明日之星」才藝大賽、民俗文化節、寶安戲劇月、深圳·寶安國際灣區吉他文化節、「我們的節日——十一月的某一天」等品牌文化項目。
新品牌、新氣質。寶安區與深圳交響樂團、愛樂交響樂團開展深度合作,打造「四季之聲」音樂會品牌,加快高雅音樂普及。2020年,寶安區研究制定《2020年寶安區「四季之聲」系列音樂會工作方案》,致力融入更多本土藝術元素,探索多種藝術融合方式,推動音樂會高水平舉辦。如在2020年 「夏之夢」音樂會上,寶安區首次運用「舞蹈+交響樂」形式凸顯主題色彩,以《攜手共進》《感恩之心》《生生不息》3個篇章致敬基層抗疫工作者。
2020年8月14日,寶安區「夏之夢」音樂會在寶安體育館舉行。圖為獨唱《永遠把你銘記心間》。
2020年11月15日晚,寶安區「秋之韻」音樂會在寶安體育館舉行。圖為獨唱《今夜無人入眠》。
2020年11月15日晚,寶安區「秋之韻」音樂會在寶安體育館舉行。圖為演奏《Playing Love》。
為挖掘展示寶安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好本土民俗文化,寶安區連續舉辦民俗文化節活動。2020年,「樂遊西鄉三月三」網上雲遊賞寶安民俗大戲、「千年荔枝·印記嶺南」航城第二屆荔枝文化節系列活動、「登高望遠·羊臺山登山節活動」等多個街道的民俗主題文化活動精彩紛呈。2020年12月19-21日,為期三天的第二屆寶安區民俗文化節如期而至,本屆民俗文化節以「傳承共享·記住鄉愁」為主題,「媽媽的味道」傳統美食展(沙井蠔油、卡士酸奶、粵式酥點、阿嫲年糕等10個展位)、傳統技藝展(剪紙、核雕、古琴、鋦瓷、棉塑、插花、夏氏風車等10個展位)、民俗集錦展、文化遺產展、傳統傘藝展、嶺南服飾展、趣味猜燈謎、麒麟舞表演、粵劇快閃秀、快閃麗人行、獅王爭霸展演、竹筏簫韻演奏、民俗文化論壇、古風大巡遊、明日之星優秀節目展演、街道民俗文化節目展演等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項目,讓市民和遊客以觀、觸、聽、品親身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有力推動了寶安區優秀傳統文化的弘揚、傳播、發展。活動參與市民和遊客達11421人,抖音直播觀看人數達100萬人次。
2020年12月19日-21日,第二屆寶安區民俗文化節在新橋街道清平古墟舉行。圖為寶安民俗文化論壇。
2020年12月19日-21日,第二屆寶安區民俗文化節在新橋街道清平古墟舉行。圖為古風大巡遊。
2020年12月19日-21日,第二屆寶安區民俗文化節在新橋街道清平古墟舉行。圖為民俗文化節啟動儀式。
2020年12月19日-21日,第二屆寶安區民俗文化節在新橋街道清平古墟舉行。圖為市民體驗傳統技藝展。
此外,第三屆「明日之星」才藝大賽設置音樂、舞蹈、美術類、Cosplay、塗鴉噴繪多個競賽單元,金、銀獎獲得者16支隊伍現場籤約成為「街頭藝術表演達人」,將為市民提供110場高品質街頭藝術演出;「十一月的某一天之我們的節日」精品文藝展演活動使「我們的節日」活動深入人心;「深圳寶安•灣區吉他文化節」的大型吉他賽事、吉他文化講座、大師班交流會豐富市民吉他文化體驗,打造灣區品牌文化名片……寶安區出新出彩的品牌文化活動力促本土文化、時尚主流文化和諧共融,更讓百姓樂在其中。
積澱人文厚度,書香涵養城市文化氣質
公共圖書館歷來是丈量城市文明的尺度。一直以來,寶安區致力構建現代化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深化垂直緊密型總分館制建設,持續完善館藏結構,優化閱讀環境,以書香沁潤城區、瑞澤市民心靈。在寶安區委、區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寶安區公共圖書館事業持續蓬勃發展。於2013年正式建成開館的寶安圖書館佔地約3萬平方米,建築面積達4.8萬平方米,是一座「圖書館+城市規劃展覽館」兩館合一的中心圖書館。
硬體很優質,軟體同樣贊。寶安區圍繞「打造普惠性、高質量、可持續的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工作任務,持續深化圖書館總分館緊密型垂直管理改革。2017年和2018年先後印發《寶安區公共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實施方案》《深圳市寶安區公共圖書館管理辦法》,深入推進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2020全年順利完成場地選址調研105次,「圖書館+」合作辦館取得新突破。
政策推動,寶安區基層圖書館覆蓋率進一步提升。截至目前,全區總分館體系成員館已達到100家,其中總館1家,街道分館8家,小型分館6家,社區閱讀中心52家,流動服務點33家,構建起覆蓋全寶安區的「區、街道、社區」三級公共圖書館網絡體系,並實現緊密型垂直管理實現人、財、物三統一,全區公共圖書館實現圖書通借通還,讀者活動聯動開展,服務標準化、均等化、數位化和一體化。
寶安圖書館
2020年,寶安全區公共圖書館累計接待讀者300萬人次,新增辦證12萬張,借還圖書348萬冊次,開展各類讀者活動2572場,完成專題參考諮詢服務22項,提供文獻資料311篇,城市規劃展覽館接待參觀觀眾12.4萬餘人次、參觀團體280批次。
堅持黨建引領、加強制度建設、強化業務培訓和行業交流、開展理事會和學會工作、全面築牢「大安全」防線,高標準開展灣區城市的公共圖書館服務標杆建設……寶安圖書館獲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授予「第四屆廣東省基層文化工作先進單位」,寶安區圖書館文化志願服務隊獲2020年寶安區「優秀志願服務組織」。寶安區更以在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建設及全民閱讀推廣工作上做出突出成績,成為廣東全省唯一2020年「書香城市(區縣級)」。
勇試水趟新路,精品創作傳遞詩意溫度
書香滿城,助力寶安區當好粵港澳大灣區、先行示範區建設先鋒樣板城區。努力踐行普惠性、高質量、可持續發展要求,寶安區公共文化服務中心(文化館、博物館、美術館)也不甘落後,以「先行的意識、先行的謀劃、先行的動作、先行的項目」打造公共文化服務新高地。
在文化館發展方面,寶安區創新事業單位管理體制與運行機制,進行法人治理結構改革,建立寶安區公共文化服務中心(寶安區文化館)理事會,吸收和鼓勵行業專家、社會力量、相關部門和公民廣泛參與公共文化事務,通過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文化服務等手段實現多元化管理,推進文化館社會化發展和規範化運作。
勇嘗試,見實效。2019年,寶安區出臺《寶安區文化館總分館制建設實施方案(試行)》,加快推進文化館總分館體系建設,目前已建成包括1家總館、10家街道分館、125個社區服務點、5家社會特色主題館、5個民間社團的「1+10+N」的多維共建共享公共文化服務網絡。
雲上文藝,精彩無限。寶安區文化館致力探索建設寶安數字文化館,購置設備建設公共文化服務導覽系統,打造微信公眾號平臺,開闢總分館服務專欄,建立線上線下聯動的文化「數字平臺」,並利用其推出文化活動雲展播,博物館線上展覽,雲端瑜伽、八段錦培訓,博物館陳展策劃專業知識培訓等,為市民烹製豐富又有溫度的「數字精神盛宴」。
資源互享、特色兼修。寶安區文化館推進總分館經費、人員、資源「三個統籌」,活動聯動開展,優勢資源最大化。2020年,寶安區公共文化服務中心(寶安區文化館)打造「文化館之夜」系列活動,聯動開展40餘場次活動,服務人次達30萬人次。另舉辦12場「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活動,「愛心課堂」、合唱技巧訓練、國畫創作等線上培訓活動惠及市民群眾逾20萬人次,初步實現「多方聯動、統一規劃、集中部署、多點開花」的公共文化服務效果。
文化館銳意創新,博物館也在夯基礎、謀點子。承辦「5˙18國際博物館日」活動,與區內其他博物館共同舉辦「博而擷珍·物以傳志——寶安區博物館系統藏品」展覽;創新「文化與自然遺產日」活動形式,承辦「拓古傳今」——寶安歷代碑刻拓片題跋展與「非遺傳承」——寶安非遺圖片展兩項活動,傳承寶安深厚璀璨的文風文脈;2020年從10個申報項目裡評選推薦鳳凰舞麒麟、水田舞麒麟等8個項目申報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7個項目擬通過第五批市級非遺項目,現階段正在公示中;目前,寶安正在探索建立設總館、分館及基層服務站點三級體系的寶安區博物館協會,設總館、分館及基層服務站點三級體系;探索建立寶安革命博物館,擬於2021年舉辦建黨100周年紅色革命文物展等。
想在前,行動快。寶安區因時制宜「線下+線上」雙渠道開展文化活動。2020年在疫情影響之下,寶安區公共文化服務中心線下開展文化「百千萬」工程演出88場、展覽26場、培訓10場、義寫春聯6場、文化茶座講座等20場,活動雖然有所減少卻達到了投入小、輻射廣的宣傳效果。其中「2020深、港、澳粵劇歡樂匯」晚會6個頻道直播在線觀看人數達43萬人次;「2020年寶安戲劇月」邀請全國5個團隊演出12個劇目34場次,線下觀眾達3萬餘人次,得到學習強國、寶安日報等多家媒體平臺關注報導。
文化「百千萬」工程燕羅街道展演展示活動
群文沃土,花繁葉茂。寶安文藝創作一直領先全市。在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公布的2019年度廣東省群眾文藝作品評選結果中,寶安區公共文化服務中心選送的快板作品《門前那條河》獲曲藝類一等獎,是深圳市唯一獲曲藝類金獎作品,群舞《尋方》獲舞蹈類三等獎;粵曲作品《風飛九天》獲評2019廣東粵曲私夥局大賽金獎證書;在2020年公布的2019年度深圳市群眾文藝作品評選結果中,寶安共獲得1個金獎、6個銀獎、4個銅獎;在深圳市2020年群文理論文藝作品評選中,寶安區公共文化服務中心斬獲1個二等獎、2個三等獎、1個優秀獎; 在深圳市第十六屆來深青工文體節中,寶安共收穫金獎14個、銀獎20個、銅獎17個、優秀獎65個;在深圳市第十七屆鵬城金秋市民文化節中,寶安再獲2個金獎、5個銀獎、8個銅獎、13個優秀獎……成績喜人的文藝精品創作在收穫榮譽的同時,更傳遞了城市的詩意溫度,調動了全區的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
做強載體平臺,文體旅產業高質量發展
寶安是文化事業大區,也是文化產業大區。一直以來,寶安區加速打造文化產業高地,落實《寶安區關於促進文化產業發展的實施辦法》,修訂《寶安區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管理辦法》,持續健全文化產業政策體系,做強做優載體平臺,培育一批具有發展潛力的文化產業集聚區,強化硬核惠企,支持專、精、特、新中小微文化企業發展。
同時,寶安區提升文化產業線上服務水平。建成「寶安區文化產業項目管理系統」平臺,對文化產業項目引進、落地、運營等情況進行動態管理,協助企業第一時間掌握惠企政策。如打造文創淘「寶」線上平臺,精心策劃第十六屆「雲上文博會」寶安展館,沉浸式展示41家特色文化企業213件文化產品,全方位展現產城融合美學之旅,支持鼓勵松崗琥珀(國際)交易市場、滿京華國際藝展中心、西部國際珠寶城、茶閱世界等企業舉辦特色文化會展活動,鋪設「寶安文創櫥窗」,構建沉浸式的體驗消費模式。
2020年「雲上文博會」寶安館,以逐浪潮頭為設計理念。
2020年「雲上文博會」寶安館之城市會客廳「心聚·產業核心展區」。
影視產業是寶安區文化產業一大亮點。近年來,「寶安影視十條」等具針對性和操作性的影視產業政策出臺,推動區內影視文化產業蓬勃發展。新橋影視產業小鎮、中宣部電影技術質量檢測所南方分中心等重點項目投入使用,影視全產業鏈平臺搭建完成,金鼠影業、定軍山、大視界等企業舉辦多項具業界影響力的影視活動,先後有5部電影在寶安正式開機……截至2020年10月底,轄區新註冊成立影視企業141家,影視企業增長率達193.2%,寶安日漸成為灣區影視產業高地。
2020年11月29日,深圳首座專業數位化影棚寶安新橋影視小鎮1號攝影棚落成。
與之同時,寶安區正在加快制定旅遊產業政策,推動出臺《寶安區關於促進旅遊業發展的若干措施》,擬從引進培育品質景區、引進培育優質住宿業、做大做強旅行社、鼓勵發展特色旅遊項目、打造特色旅遊商品5個方面入手,促進寶安區旅遊產業發展,為寶安區經濟穩定增長增加新動能。
布局重點旅遊業態,推動金蠔小鎮、鳳凰小鎮、清平古墟等古村鎮活化利用;推進海上田園升級改造、冰雪文旅城、濱海廊橋等大型文旅項目建設;加快影視主題酒店及瑞吉、艾美酒店等高端酒店項目建設。舉辦「深圳寶安帳篷節」「5.19中國旅遊日活動」「沙井金蠔美食民俗文化節」等特色文旅品牌活動;開展「走!去寶安」線上旅遊宣傳活動、抖音短視頻打卡寶安主題活動,策劃推出「趣寶安」8個主題10條旅遊線路。寶安區多措並舉全力促進文化旅遊融合發展,積極打造世界級濱海旅遊目的地。
2020年11月27-29日,「yeah寶安 high文創」寶安文創造趣節在歡樂港灣舉行,打造一場集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味覺於一體的創意嘉年華。
文化產業品牌全國知名,文旅品牌持續推出,體育事業也持續繁榮發展。近年來,寶安區成功舉辦多項高端體育賽事,乒超、排超、CBA三大聯賽首次齊聚寶安;寶安國際馬拉松連續三年獲得中國田協「金牌賽事」稱號;成功引進世界帆船對抗巡迴賽、世界田聯鑽石聯賽等國際高端賽事;全面落實全民健身條例,大力培育 「一街道一體育品牌」,全年舉辦各類群眾性體育活動賽事不少於7000場;藉助棕櫚體育、壆崗足球俱樂部、李群體育籃球俱樂部、林丹羽毛球俱樂部等專業團隊運作模式,打造體育產業品牌,謀求體育產業新增長極;創新運動員引進和培養機制,將勞務工子女列為重點培養對象,建立中小學校本土體育後備人才業訓機制;加強教練員專業培訓,打造金牌執教隊伍;堅持公益為民導向,繼續推行「四免」服務,提升公共體育服務的廣度、深度和溫度……寶安區逐步構建七親民、便民、利民的體育服務體系,持續推動體育產業事業高質發展。
砥礪奮進,「十三五」碩果纍纍,再啟鴻篇,「十四五」矢志攀高峰。
寶安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積極做好「十四五」文體旅規劃編制工作,著力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促進公共文化服務的均衡均等,重點聚焦文旅、文體融合探索發展新路徑。
接下來,寶安區將繼續推動三級公共文體設施建設,持續完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深化與知名院團機構合作,打造品牌文化活動,加強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供給,以優質的公共文體旅服務陣地和品牌產品,繪就印象寶安最美底色,擘畫富於寶安氣質的城市美學,在滿足市民群眾美好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的同時,為深圳加快建設區域文化中心城市和彰顯國家文化軟實力的現代文明之城提供寶安助力。
供圖:寶安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