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寫春天的故事》系列訪談深汕特別合作區篇:「深圳基因」+...

2021-01-09 SZNEWS


深視新聞按:

11月2日起,深圳衛視《深視新聞》推出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深圳各區各部門主要負責人訪談《續寫春天的故事》,探尋深圳在新起點上的新答卷。

本期走進深圳改革開放再出發的「飛地之城」——深汕特別合作區。

從2011年春天,廣東省委省政府在汕尾海豐劃定468.3平方公裡設立「深汕特別合作區」,到2018年12月16日揭牌正式成為深圳第「10+1」區。荒蕪之地華麗蛻變,產業新城已露芳容。

深汕特別合作區如何搶抓「雙區驅動」重大歷史機遇,傳承新時代深圳精神,復刻深圳基因,加速實現農民變市民、農村變城市、老區變特區?本期專訪,深汕特別合作區黨工委書記產耀東帶您走進深汕,感受這座面向未來的現代化國際性濱海智慧新城。

專訪全文如下:

深圳的第「10+1」區——深汕特別合作區,也是深圳唯一擁有農村的區域。我們與深汕特別合作區黨工委書記產耀東的對話,就從這片希望的田野開始。

深圳衛視主持人何嘉琪:產書記您好!

深汕特別合作區黨工委書記產耀東:嘉琪好!

何嘉琪:產書記和我們介紹下這周邊的鄉村振興,將會怎樣進一步推進?

產耀東:深汕特別合作區是我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主戰場。今年上半年,偉中書記到深汕特別合作區調研時指出,深汕特別合作區要加快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因地制宜發展富民興村產業,儘快補齊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不斷改善提升農村人居環境,努力建設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美麗家園。

我們按照中央、省委、市委關於鄉村振興戰略的統一部署,制定實施了推進鄉村振興戰略「345-187工程」方案,從七大方面推出了五十條舉措。因地制宜、分類實施,「八村示範、全區整治」,「一村一特色」高標準建設示範點,全力打造具有深圳標準、體現深汕特色的「都市鄉村」「田園城市」。

何嘉琪:前不久,中央正式印發了《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方案中提到「支持在土地管理制度上深化探索」、「深化深汕特別合作區等區域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在您看來,這對深汕特別合作區而言意味著什麼?

產耀東:我認為,深汕特別合作區本身就是一場深刻的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目前,區土地整備局已履職,去年我們就成立了區屬國企——深汕土地資產運營管理公司,藉助區屬國企與村集體合作,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打造了獨特的「田寮模式」。

201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中明確指出,「創新完善、探索推廣深汕特別合作區管理體制機制」。雖然只有21個字、兩個標點符號,但標誌著深汕特別合作區由廣東戰略上升為國家戰略,從此「深汕」二字就寫進了人類發展歷史。

今年《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中專門提到:「支持在土地管理制度上深化探索」、「深化深汕特別合作區等區域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目前,深汕特別合作區超過60%的土地屬於非建設用地,《實施方案》又為我們釋放了重大利好。

何嘉琪:我們現在所在的鵝埠先行產業區目前建設得怎麼樣?聽說不少重大項目已經落地了?深汕特別合作區產城融合的發展思路是怎樣的?

產耀東:我們現在路過的是新城的起步區和先行區,這裡是深圳書城在深汕特別合作區設置的第一家簡閱書吧,這裡是北大深圳醫院深汕門診部,北大深圳醫院深汕醫院的三級綜合醫院正加快建設之中。

這裡是深汕特別合作區的第一座地標東部大廈,147米,現在我們已經有了三座地標,在它旁邊正在建設的第二個地標是上海綠地集團的綠地中心,211米,在咱們後方不遠的地方是目前深汕的最高地標,248米。我們一直在刷新粵東的天際線高度。

這裡是我們已經建成並投入使用的人才住房項目,區屬國企的人很多都住在這兒。那裡是我們的第一個文體場館,深汕西文體中心。應該說,項目到哪裡,我們的配套就建到哪裡。目前這裡已有79個高端產業項目。

同時,按照「深圳標準」、「深圳質量」,我們正加快學校、醫院、住房等民生工程和市政設施建設。我們的做法就是規劃一片、建設一片、發展一片、成熟一片。在建設一座新城的同時,我們也通過區屬國企——智慧城市研究院同步建設一座智慧城市,就是要下好「智慧基因」先手棋,努力讓城市更聰明一些,更智慧一些。

何嘉琪:聽說深汕灣機器人小鎮不久前啟動了首發項目,有哪些機構和企業落戶,最新進展是什麼樣的?

產耀東:前不久,深汕特別合作區打造的全國最大機器人小鎮深汕灣機器人小鎮高朋滿座,小鎮首發項目——深汕灣科技城舉行了首批入園企業集中簽約暨戰略合作企業籤約儀式,引入了哈工大機器人集團、清華i-Space孵化器項目、京東數字科技等優質企業。

我們現在所在的深汕灣機器人小鎮,已成為深圳三個人工智慧產業示範園區之一,我們規劃佔地面積13.5平方公裡,準備打造全國最大的機器人小鎮。目前這裡已經引進了25家實體機器人企業,還有2家戰略性平臺企業。

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上強調,要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我們布局了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大力發展人工智慧,推進工業網際網路和高端製造業深度融合,信息經濟、數字經濟、智能經濟、知識經濟已成為深汕特別合作區的主導產業形態。

何嘉琪:那麼目前深汕特別合作區的產業布局如何?

產耀東:偉中書記多次調研深汕特別合作區,強調要堅持產業帶動,打好高質量發展主動仗,打造戰略性新興產業集中承載區、深圳自主創新拓展區。

深汕特別合作區按照偉中書記的指示要求,一開始就注重三個優先,那就是,高新技術產業項目優先、重大項目優先、規模集聚項目優先,全區已供地產業項目96個,形成了以電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智能製造為主導的產業集群。

何嘉琪: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和視察廣東重要講話,您對這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有怎樣的心得體會?

產耀東:我有幸參加了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直到今天仍在耳邊迴響、在心靈激蕩。印象最深的是「改革」兩個字出現了51次,「創新」兩個字出現了27次。總書記指出,「黨中央對深圳改革開放、創新發展寄予厚望」「深圳經濟特區要扛起責任,努力在重要領域推出一批重大改革措施,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重大制度創新成果」。

與市裡其他區不同,深汕特別合作區是在基礎差、底子薄的四個農業鎮基礎上再造一座新城。要讓農村變城市、農民變市民、老區變特區,勢必會面臨許多體制機制和建設發展中的障礙。我們將樹立全周期管理意識,走出一條符合深汕實際的創新治理新路,運用法治思維、法治方式推動工作、化解矛盾,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讓廣大深汕人民群眾切實享受到深圳先行示範區共建共治共享的發展成果。

總書記的重要講話讓我們感恩這個火熱的時代,感恩這片火熱的土地,也充分感受到黨和國家堅定不移走改革開放道路的決心與信心。我們將砥礪奮進、攻堅克難,「創新引領發展,實幹再造新城」,搶抓「雙區驅動」和綜合改革試點重大歷史機遇,加快特別新城的建設步伐。

何嘉琪:對於站在新起點的深圳,深汕特別合作區作為深圳的飛地之城,將發揮什麼樣的作用?

產耀東:作為全國首個特別合作區,深汕特別合作區肩負著為全國區域協調發展先行探路的重大使命,作為「飛地經濟」深圳實驗的「深汕樣本」,我們將聚焦深化重點領域改革,創新管理體制機制,把這片區域打造成為中國飛地經濟發展模式首創者、飛地治理模式首創者、飛地農村城市化實踐首創者。

要在一片革命老區的土地,建立一座現代化國際性濱海智慧新城,首先就是要實現「特區帶老區」、先富幫後富;同時將為深圳的產業外溢帶來更大的騰挪空間,在我市外圍發展新的工業或第三產業;此外還將有效疏解我市的城市功能,如教育、醫療、住房等方面。

與傳統飛地不同的是,我們是按照一座中等城市的規模、功能、建制來規劃建設的,就像是我們深圳的一座「衛星城」。

何嘉琪:深汕特別合作區加速與深圳一體化發展都有哪些具體舉措呢?

產耀東:在地理位置上,深汕特別合作區與市區看著很遠,其實很近,我們與坪山區的距離大約只有60公裡。全區「三港四站」、「四鐵五高」、「五橫六縱」內外骨架路網交通體系正加快形成,比如,時速350公裡的深汕高鐵按計劃將在2025年建成,通車後,深汕特別合作區到市中心也只有半小時。

為保障幼有善育、學有優教,我們正大力引進優質教育。9月1日,全區首個深圳標準的學校——南山外國語學校(集團)深汕西中心學校迎來首批140名深汕學子,配備優秀的骨幹教師團隊和先進的設備設施,全面對標南外本部的教學質量。

可以說,一幅深汕教育事業的藍圖正徐徐展開,根據深圳市統一規劃,全市將建設4個較大地塊的高中園,以增加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職業教育學位供給,而其中一個高中園就安置在了深汕特別合作區,在這裡,我們規劃建設了全區第一所高中——深汕高級中學,也就是南山外國語學校深汕高中部,力爭2022年秋季開學招生。

在東部組團,我們將與深圳五大名校中唯一的一所民辦學校——深圳市百外教育集團有限公司,合作共建一所十二年一貫制的寄宿制學校,目前已籤訂框架協議。在高等教育方面,深職院和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將要落戶教育小鎮,將為深汕特別合作區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長足發展提供技術支援和人才支撐。

病有良醫,是我們的不懈追求。目前,北京大學深圳醫院已在深汕特別合作區形成了「一院三址」的發展格局。北大深圳醫院深汕醫院規劃床位800張,定位為醫教研一體的三級綜合醫院,並將以甲等為建設目標,打造成為粵東地區具有影響力的區域醫學中心。

住有宜居,是城市發展的重要保障。當前,我們正構建「雙六十」人才保障體系,也就是說,在全區住房供應總量中,公共住房的用地面積和建設面積在住房供應總面積中的佔比都將確保達到60%。

何嘉琪:偉中書記、如桂市長要求深汕特別合作區要按照世界一流標準,高質量規劃好、建設好、發展好深汕特別合作區。那未來深汕再造一座新城有些什麼樣的規劃呢?

產耀東:偉中書記、如桂市長要求,按照世界一流標準,高質量規劃好、建設好、發展好深汕特別合作區。作為站在深圳經濟特區這個「巨人」肩膀上謀劃的新城,我們正按照「規劃引領、基礎先行、平臺帶動、產城融合」這個發展思路,科學規劃全區468.3平方公裡的國土空間。堅持高端規劃、前瞻規劃、求實規劃,在統籌中規劃、在規劃中統籌,一張藍圖繪到底。

目前,已布局規劃「一心兩軸三帶四組團」城市空間,注重統籌生產、生態、生活三大布局,統籌規劃、建設、管理三大環節,統籌空間、規模、產業三大結構,縱向形成產業鏈、橫向形成綜合服務鏈,讓工作、生活、商業配套形成微循環,切實做到以工業化推進城市化。

何嘉琪:在以平臺帶動深汕特別合作區發展形成發展新引擎上,深汕是如何布局的?

產耀東:我們堅持以平臺帶動加快形成發展新引擎。近年來,我們努力做實做強西部組團先行區,以先行、示範催生了鵝埠先進位造集聚區。我們牢牢抓住我市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戰略機遇,認真做好經略海洋這篇大文章,謀劃建設了小漠國際物流港、深汕海洋智慧港,以海洋經濟平臺打造海洋中心城市的承載區。

我們啟動了小漠灣國際文旅創新小鎮建設,就是要讓旅遊與文化創新深度融合,以文旅融合平臺賦能深汕發展新優勢,把小漠灣打造成為「城市廳堂、藝術殿堂、創業學堂、度假天堂」。我們還將依託沿山生態發展帶,重點建設蓮花山生態康養小鎮,集中發展康養度假、生態休閒等產業。未來國際科教走廊的教育小鎮裡,將入駐深汕高中園、職業教育城、特色教育城、大學教育城,我們的目的就是打造全鏈條的、完備的教育體系。

何嘉琪:如何搶抓「雙區」建設機遇,續寫更多的春天的故事呢?

產耀東: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我們將繼續秉承特區基因、弘揚特區精神,發揚「特別能擔當、特別能創新、特別能務實、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包容」的深汕特質,爭取早日把深汕特別合作區建設成為粵港澳大灣區東部門戶、粵東沿海經濟帶新中心、深圳自主創新拓展區和現代化國際性濱海智慧新城,不斷繪就深汕新城更加美好的未來,努力續寫更多春天的故事。記者 /趙霞 李天南 何嘉琪 楊陽 王濤 李祥菲 楊誠 羅驍 林志孟 許凱斯

編輯 /龐詩凡 潘純鳳

短視頻剪輯 /黃婕

圖片 /張貴

製圖 /吳美宏 施博 黃祥雲 石珊 單嬌陽

製片人 /李大新 劉興意 劉宇寧 肖靜

主編 /汪小敏 符立雄 何亞叡

監製 /蘇榮才 陳紅豔 梅宏

來源 /深圳衛視深視新聞

相關焦點

  • 權威訪談|深汕特別合作區黨工委書記產耀東:「深圳基因」+「創新...
    11月2日起,深圳衛視《深視新聞》推出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深圳各區各部門主要負責人訪談《續寫春天的故事》,探尋深圳在新起點上的新答卷。本期走進深圳改革開放再出發的「飛地之城」——深汕特別合作區。
  • 三年後再創奇蹟,深汕特別合作區三年建成粵東新中心
    隨後,深圳市深汕特別合作區11個新設機構集中完成了揭牌儀式。會議集中發布了《深圳市深汕特別合作區2019年工作要點》及《深汕特別合作區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9-2021年)》(以下稱為《要點》及《三年行動計劃》)。2019年3月25日上午,深圳市深汕特別合作區2019年工作會議在深汕特別合作區管委會召開。隨後,深圳市深汕特別合作區11個新設機構集中完成了揭牌儀式。
  • 深汕合作區樓市解凍,炒房客先別高興太早
    1、對深圳樓市有何影響?首先,槓桿遊戲介紹一下,「深汕特別合作區過渡期商品房銷售的公告」的核心內容,以及背景。事情是這樣的,2017年5月,廣東省醞釀將深汕合作區,交給深圳管理。為防止炒樓,合作區凍結了房產交易和戶籍遷入。這個操作放在當時,肯定沒毛病。
  • 深汕特別合作區開展2020年學校食品安全突發事件應急演練--專項整治
    為進一步提高各部門對食品安全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能力,規範食品安全事故應急處置的程序和要求,結合疫情防控期間校園食品安全工作,2020年5月7日下午,深圳市深汕特別合作區開展了  本次演練採用桌面推演的方式,模擬合作區A中學十幾名學生出現嘔吐、腹瀉等疑似食物中毒症狀,學校發現後立即報告相關單位,區食藥安辦接到報告後,根據核定的事故級別和權限,向區食品安全事故應急指揮部提請啟動食品安全事故Ⅳ級應急響應,區食品安全事故應急指揮部各成員單位按照《深圳市深汕特別合作區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的相關程序展開調查處理工作。
  • 深圳灣科技生態園「姊妹園」——深汕科技生態園展示中心落成
    華燈初上,夜幕下的深汕科技生態園展示中心在燈光映襯下美輪美奐,璀璨的煙花在展示中心上空綻放。11 月 17 日晚,深圳市深汕特別合作區(簡稱"深汕合作區")舉行深汕科技生態園展示中心落成儀式,標誌著該項目開發建設已進入新階段、邁上快車道。
  • 長春理工大學一行赴深汕特別區 探討打造產學研基地可行性
    深圳新聞網2019年1月22日訊 (記者 吳英敏)近日,長春理工大學校長蘇忠民率隊赴深汕特別合作區(簡稱「深汕特別區」)全面了解深圳第「10+1」區基礎條件和對高校的優惠政策。
  • 深汕合作區多維空間地理信息平臺可視化系統已上線試運行啦
    據區屬國企——深圳市深汕特別合作區智慧城市研究院有限公司(簡稱「深汕智研院公司」)介紹,近期,深汕合作區多維空間地理信息平臺可視化系統(簡稱「可視化系統」)已上線試運行。這標誌著深圳第「10+1」區「智慧深汕」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將進入「空間融合、數據共享、開放應用」的新階段。信息匯聚共享,打破「數據孤島」據了解,多維空間地理信息平臺項目建設的初衷是避免重複建設、形成數據共享新局面。該可視化系統提供統一的數據匯聚平臺接口,通過平臺基本實現區級數據的共享交換,打通政務數據壁壘。
  • 深汕網刊發報告文學《這是一塊神奇的飛地》
    11月25日,深汕網刊發了由作家南翔、歐陽德彬共同撰寫的報告文學《這是一塊神奇的飛地》,講述了深汕合作區時刻望鵬,創新「飛地模式」的發展故事。2011年2月18日,廣東省省委省政府批覆同意《深汕(尾)特別合作區基本框架方案》,明確深汕特別合作區黨工委、管委會為廣東省委省政府派出機構,委託深圳、汕尾市委、市政府管理。是年5月21日,省委省政府在廣州舉行授牌儀式,合作區正式運作。當時的GDP是三七分成,深圳為七,汕尾為三。稅收是扣除上繳省裡的,其餘全留在合作區。
  • 樓面價1590元/平方米,昨日深汕城建光速拿下宅地
    還不到三點,宗地H2019-0017地塊,最終被深圳市深汕特別合作區城市建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以底價1,96億直接成交! 據深圳市土地房產交易中心公告,4月8日下午15:00點整,深圳將出讓深汕特別合作區內的居住用地一塊。
  •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深汕望鵬人才聯盟揭牌成立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11月11日訊(深圳新聞網記者 蘭俊 通訊員 劉淑芳 左佛亮)作為深圳第「10+1」區,深圳市深汕特別合作區(簡稱「深汕合作區」)始終堅持「人才至上」的理念。日前,在第四屆「深圳人才日」之際,深圳市深汕望鵬人才論壇如期而至,「深汕望鵬人才聯盟」也同步成立。
  • 生態環境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管理技術中心率技術幫扶組赴深汕特別...
    為推進「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工作,9月16日下午,生態環境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管理技術中心固體部副主任陳瑛率技術幫扶組到深汕特別合作區實地調研固體廢物處置及「無廢城市」建設情況。市生態環境局固廢處處長林衛強、市生態環境局深汕管理局副局長陳玉軒等陪同調研。  技術幫扶組首先到訪華潤電力(海豐)有限公司,調研汙泥摻燒項目。
  • .| 深圳第「10+1」區:打好戰略主動仗 打造東深圳產業高地
    從2018年《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頒布實施,到201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正式印發,再到今年《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2020-2025年)》出臺,深圳一年一個重大利好都與深圳市深汕特別合作區(簡稱「深汕合作區」)密切相關,讓深汕合作區從廣東戰略上升為國家戰略。
  • 仙湖植物園奏響《春天的故事》
    深圳晚報訊 (記者 伊宵鴻 實習生 陳心彤) 11月20日至22日,2020深圳森林音樂會重磅上演,以「森林裡續寫春天故事,音樂中築夢美麗花城」為主題,邀請中國交響樂團、上海愛樂樂團、深圳交響樂團三個國內頂尖交響樂團,為市民帶來三天三場交響樂盛宴。
  • 深圳記錄到近十年最強的季風降水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6月9日訊(讀特記者 方勝 通訊員 胡霄)記者從深圳市氣象臺了解到,6-8日我市連續三天出現暴雨到大暴雨,其中連續兩天出現局部特大暴雨。本輪龍舟水降水過程9日趨於結束。預計10日我市(含深汕)多雲,有短時(雷)陣雨,局部大雨。11-13日多雲,有短時(雷)陣雨,天氣漸趨悶熱。
  • ...廳長龔國平接受深圳報業集團記者採訪時表示:讓深圳高新技術的...
    近日,廣東省科學技術廳黨組書記、廳長龔國平接受深圳報業集團記者採訪時表示,創新已成為深圳的「城市基因」,省科技廳將在推進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和重大創新平臺建設、開展核心技術攻關、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推動科技創新立法等五方面全力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和綜合改革試點,續寫深圳高新技術優勢領先的「春天故事」,讓高新技術的旗幟在新時代繼續高高飄揚。
  • 深圳又有「新動作」,或將新增高鐵站,站房面積達5.5萬平方米
    04在這些城市中,有一個是由深圳和汕尾這兩個地方一起組成的,名字叫做深汕合作區,在這裡也會建立這條高鐵線路的停靠站點,這個站點的名字被命名為深汕站。這個高鐵站的建立肯定會給身上這個特別的合作區帶來更大的發展機會,並且它也會成為這個合作區境內最大的一個交通站點。
  • 深圳到2025年將新建基礎教育學位近百萬座
    朱族英 攝中新網深圳12月3日電 (鄭小紅 朱族英)深圳市副市長聶新平在3日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稱,深圳到2025年將新建基礎教育學位近百萬座。其中,新增公辦義務教育學位74萬座;新增幼兒園學位14.5萬座;外加此前規劃新建公辦高中階段學位9.7萬座。
  • 深圳華大基因投資超千萬在青島建細胞中心項目
    半島記者 劉笑笑 報導本報12月26日訊 12月26日,在青島華大基因研究院舉行青島華大細胞中心項目開業儀式。該項目是深圳華大細胞在山東成立的細胞技術研發和服務平臺,一期總投資不少於1000萬元,將依託華大基因北方中心的技術支撐,採用國際前沿細胞製備存儲技術和標準,聯合國際頂尖細胞治療研究中心,在國際經濟合作區打造的集幹細胞和免疫細胞提取、製備和存儲一體化的平臺,規劃建設輻射山東省乃至華北地區的細胞資源庫,將推進個體化診斷及治療先進技術的研發和醫學轉化應用。
  • 深圳攻堅「上學難」,2025年新增學位近百萬座
    深圳「打工人」最關心的孩子教育問題,這次有了實質性進展。日前,深圳市委市政府印發《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快學位建設推進基礎教育優質發展的實施意見》(下稱《實施意見》)。12月3日,深圳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聯合深圳發布舉行新聞發布會,深圳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聶新平介紹了《實施意見》有關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