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深汕望鵬人才聯盟揭牌成立

2021-01-09 SZNEWS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11月11日訊(深圳新聞網記者 蘭俊 通訊員 劉淑芳 左佛亮)作為深圳第「10+1」區,深圳市深汕特別合作區(簡稱「深汕合作區」)始終堅持「人才至上」的理念。日前,在第四屆「深圳人才日」之際,深圳市深汕望鵬人才論壇如期而至,「深汕望鵬人才聯盟」也同步成立。深汕合作區正以時刻望鵬、對標鵬城的姿態和決心,構建全區更加廣闊的人才交流平臺,進一步凝才聚智,勉勵各界人才齊聚深汕,攜手共建美麗新深汕!

深圳市深汕特別合作區黨工委委員、組織人事局局長謝海生出席論壇暨聯盟揭牌活動。

「總書記反覆強調,人才是第一資源,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謝海生在論壇致辭時表示:

深汕始終滿懷著真誠熱切的愛才之心。在新城起步之初,深汕合作區就對標深圳最高人才標準和人才保障,謀劃構建深汕望鵬人才政策體系,張開懷抱擁抱四面八方人才。

深汕是一個充滿強勁動能和無限可能的聚才之所。深汕區位和自然稟賦優異,產業落地意向呈現「井噴」態勢,優質醫療教育資源和人才住房全面加快建設,一個人才友好的優質環境正在加快形成。

深汕是一片充滿希望和價值的成才之地。深汕合作區是幹事創業、成就夢想的熱土,她呼喚並回饋每一個先行者和奮鬥者。深汕合作區真誠歡迎廣大人才集聚於此,投身深汕發展,創造於無愧於偉大時代的業績。

隨著深汕合作區大開發大建設大發展持續加速,來自全國各地的優秀人才紛紛奔向深汕合作區,正以新時代「拓荒牛」的精神,貢獻智慧力量,創造新的奇蹟。在此次論壇上,10名來自全區各條戰線上的優秀人才和創業者代表分享了他們在深汕的體會和心聲——

哈工大機器人集團高級副總裁、深汕基地總負責人劉平凡(哈工大博士):

深汕合作區正在以深圳速度迅速成長,這片熱土像極了40年前的深圳蛇口,我們相信假以時日,這裡必將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的產業新高地。目前,哈工大機器人集團已在深汕合作區落地了1家平臺公司、4家產業公司,同時正推進2家高新企業的遷址工作,研究院也在籌建中,我們有信心與這座新城共成長。

深圳市百合外國語集團總校長黃海強:

百合外國語集團之所以選擇在深汕辦學,重要的原因就在於深汕合作區始終堅持「教育先行」的理念,在發展過程中為引進優質教育留足空間,大力引進高端教育資源,這與黨的強國發展戰略高度一致。我們感恩於深汕合作區的貼心服務。接下來,雙方將優勢互補、互惠共贏,共同推動全區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

深圳市深汕特別合作區智慧城市研究院有限公司院長秦鐵昌(清華大學博士):

年輕時我有一個數字城市建設的夢想,深汕,讓這一切成為可能。入職深汕合作區是我人生最重要、最正確的決定之一。這裡的開創者們高屋建瓴,很早就成立了智慧城市研究院,立志打造現代化國際性濱海智慧新城,讓我內心的夢想再次生根發芽。我希望有朝一日驕傲地對自己的孩子說:「現代化國際性濱海智慧深汕的建設中有我的智慧和汗水」。

深圳市深汕特別合作區乾泰技術有限公司副院長歐騰蛟(義大利比薩大學博士):

我在2019年入職乾泰公司並來到深汕合作區時,產業路兩旁多數園區還是泥巴地,乾泰工業園馬路對面是一個小山坡。轉眼間,一座座漂亮的廠房竣工投產,小山坡也被夷為平地,周圍基礎配套設施也越來越完善。我已經決定在這裡安居樂業,期待更多的優秀人才加入。深圳好,深汕會更好;深汕好,深圳會更美好。

深圳市顯控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助理曾晴瑩(麻省理工學院博士):

「建設的過程」「工作夥伴的相互支持」以及「獲得市場認可」是最能給我帶來成就感的因素。顯控科技技術儲備充足,員工平均年齡不足30歲,充滿了創造力,入職顯控科技、來到深汕合作區恰好滿足了這三個因素。隨著這片沃土的產業逐步發展,各項配套設施逐步完善,人才政策向深圳看齊,相信深汕望鵬人才也一定會越來越多。

深汕人才安居集團黨支部書記、負責人陳劍寒:

來到深汕,我有兩個沒想到:第一個沒想到那麼艱苦,第二個沒想到那麼快把項目做得那麼大。我們克服了人員少、招工難、籌地難、開工難等困難,如今公司崗位匹配齊全,產值超70多億。在公司爬坡過坎的過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深汕合作區對人才的關愛,對駐區企業的支持。我也親身感受到,在這裡,只要你想幹事、會幹事、能幹事,就一定能幹成事!

深圳市深汕特別合作區發改財政局副局長遊鵬飛(西南交通大學博士):

深汕灣畔海闊憑魚躍,望鵬山巔天高任鳥飛。入職深汕工作162天以來,我見證了這座新城一點一滴的變化,我深感慶幸——深汕是來對了!我將牢記「創新引領發展,實幹再造新城」的使命,永葆「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幹」的作風,以電量滿格、汽油滿箱的超長續航能力,跑出屬於深汕人自己的「加速度」。

深圳市一覽網絡股份有限公司深汕分公司總經理林樹植:

「深汕的機遇,屬於洞見未來的人們。」這句話讓我毅然地接受了籌建深汕分公司的任務。投身深汕建設兩年多以來,我見證了深汕合作區的快速發展,這裡人多了,生活配套設施更完善了。在「雙區驅動」的機遇引領下,深汕必將迎來更大更快的發展。我們願用專業的能力,為深汕合作區的建設發展引入更多高質量人才,在這一片熱土上創造更多可能。

深圳市南山外國語學校(集團)深汕西中心學校校長劉曙昌:

深汕合作區與深圳市南山區共建的公辦學校——南外深汕西中心學校已在今年9月1號正式開學。學校從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等高校廣納人才,教師都經過專業培訓。目前,深汕高級中學已經獲得深圳市發改委批覆,將打造成為深圳最好的高級中學之一。接下來,南外還將在深汕合作區布局學前教育和高中教育,為深汕教育事業添磚加瓦。

廣東特建發東部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李靜:

我理解的人才,首先是一個好人,是想幹事、有才能的人。具備這些之後,還需要有落地的平臺,而深汕合作區就是這樣一個絕佳的平臺。創業和成就是我紮根深汕多年最切身的感受。特建發東部公司將加快建設特區建發·東部新時代、深汕灣科技城、小漠國際物流港相關配套等項目,讓從四面八方匯聚而來地優秀人才在深汕奮鬥沒有後顧之憂。

據了解,為凝聚各方力量,整合全區優質資源,深汕合作區決定由區組織人事局牽頭,聯合區內骨幹企業、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用人單位共同成立「深汕望鵬人才聯盟」,為助力深汕合作區建設提供堅實的人才智力保障。

聯盟作為非營利性組織,由單位會員和個人會員組成,將為深汕人才工作搭建平臺,建立政府、企業、人才之間的高效溝通橋梁,實現交流信息、溝通思想、促進合作、舉薦人才、服務社會的目標,不斷提高深汕合作區服務人才的能力與水平,推進人才工作發展再上新臺階,在全區營造尊重人才、服務人才的良好環境。

區各單位、市駐區單位相關負責人及各單位人才代表參加活動。


相關焦點

  • 鹽城,海聚天下英才!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鹽城,海聚天下英才!沿海發展人才峰會是我市海聚天下英才的重要平臺,已累計成功籤約引進2360名高層次人才,資助人才(團隊)項目1794個,資助資金達到16.6億元。
  • 農科院黃三文:人才是第一資源,聚天下英才而用之|40年40人
    經過6年發展,研究所人才隊伍不斷壯大,科研成果頻出,自然指數表現出色。2020年7月5日,Nature(自然)指數公布了最新一期全球大學/機構排名。中國農業科學院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位列全國農業類科研院所第一名,成為全國農業科技排頭兵。
  • 廣聚天下英才!深圳人才引進呈現蔚為壯觀的「孔雀東南飛」景象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廖萬育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年來,在人才引進政策上以敢為天下先的精神,創造了許多全國第一。深圳是一座因人才而興的城市,當年深圳大膽衝破傳統體制對人才的束縛,在全國率先推出一系列開風氣之先的創新之舉,形成了蔚為壯觀的「孔雀東南飛」局面。
  • 人民日報仲祖文:擇天下英才而用之
    「國家的強盛,國力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哪個國家擁有人才上的優勢,就會擁有實力上的優勢。國家要走創新發展之路,首先要重視創新人才的聚集,應該擇天下英才而用之。」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體現了我們黨對歷史規律的深刻把握,彰顯了當代中國求賢若渴的真摯誠意、廣納英才的博大胸懷。
  • 努力實現「擇天下英才而用之」
    原標題:努力實現「擇天下英才而用之」(專題深思)   人才興則民族興,人才強則國家強。當下的中國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更加接近民族復興的夢想,也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人才。習近平同志強調:「擇天下英才而用之,關鍵是要堅持黨管人才原則。」
  • 龍華區人才集聚「磁場」效應凸顯
    海納百川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人才是創新的第一資源。  2012年,龍華發出了打造「人才新高地」的強音。通過積極實施人才優先發展戰略,龍華大力推進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和政策創新,營造識才、愛才、敬才、用才的社會環境,亟待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 深汕網刊發報告文學《這是一塊神奇的飛地》
    11月25日,深汕網刊發了由作家南翔、歐陽德彬共同撰寫的報告文學《這是一塊神奇的飛地》,講述了深汕合作區時刻望鵬,創新「飛地模式」的發展故事。人才問題很快提上議事日程,合作區的一把手也兼任人才領導小組組長,下設人才領導小組辦公室,到全國各地大學巡迴演講,延攬「孔雀東南飛」。為打造更有吸引力的平臺出去招聘,管委會成立了六大國企:深汕投控集團、深汕智慧研究院、深汕城市投資有限公司、深汕景觀園林公司、深汕城市綜合集團、深汕土地管理公司。
  • 聚才 愛才 用才 育才丨長治為高質量發展加注人才新動力
    從黨的十八大「廣開進賢之路,廣納天下英才」到黨的十九大發展「人才強國戰略」,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持續釋放加強人才工作的信號。省委書記樓陽生指出,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科教興省、人才強省戰略,激發創新創造活力,為山西轉型發展蹚新路提供人才智力支撐。對標對表,創新實踐。
  • 長春理工大學一行赴深汕特別區 探討打造產學研基地可行性
    此行,蘇忠民提出長春理工大學與深汕特別區實現「南北合作」的設想,並希望與深汕特別區探討在當地打造產學研基地的可行性。深汕特別合作區黨工委委員謝海生與蘇忠民等一行進行了深入溝通。長春理工大學歷史悠久,實力雄厚,英才輩出,具有鮮明的光電特色和國防特色,享有「中國光學英才搖籃」的美譽。
  • 國科大應急管理科學與工程學院揭牌成立---中國科學院
    國科大應急管理科學與工程學院揭牌成立 2021-01-13 中國科學院大學 【字體:大 中 小】   1月12日,中國科學院大學應急管理科學與工程學院在玉泉路校區禮堂揭牌成立
  • 項目徵集 | 有一種人才叫「龍城英才」
    三、劉海東——常州聚和新材料劉海東聚和新材料創始人劉海東先生畢業於華東理工大學(碩士),從事半導體劉海東先生以「為中國印刷電子產業做出持續貢獻」為己任,帶領公司銳意進取,堅持正道經營,不斷前行,為將聚和打造成一個具有行業和國際競爭力品牌而不懈努力。入選項目:光伏銀漿常州聚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於2015年8月成立,坐落在江蘇省常州國家高新區產業園,是一家專注光伏銀漿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高科技企業。
  • 國科大應急管理科學與工程學院揭牌成立
    2021年1月12日,中國科學院大學(以下簡稱「國科大」)應急管理科學與工程學院在玉泉路校區禮堂揭牌成立,旨在著力於培養應急與安全領域急需的戰略管理人才和科技領軍人才。由國科大、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中國產業網際網路發展聯盟等單位聯合主辦的雁棲論壇同期舉行。
  • 中國鐵建材料試驗創新工作室聯盟在穗成立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陳海峰 責任編輯:陳海峰     中國鐵建材料試驗創新工作室聯盟揭牌成立
  • 上地系列人才培育計劃打造首都國際人才社區建設新樣板
    上地街道黨工委書記畢淑琴介紹:「未來,上地街道將聚焦國際人才社區建設,整合各方資源、搭建有效平臺,集聚國際化人才,弘揚科學家精神、企業家精神,傳承創新工匠精神,培育未來青年人才,攜手共進,築夢前行!」活動當天,中關村科學城國際人才交流中心正式揭牌,《未來青年人才培育計劃》《未來青年創業領袖(潛力獨角獸企業)培育計劃》《中關村科學城(上地)國際人才社區建設共建聯盟倡議》正式發布,主辦方還舉行了上地學區第三屆科技節啟動暨青少年科技創新教育實踐基地授牌儀式。引智聚才突出國際人才社區建設「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
  • 風雨同舟,共創未來 ——中聚電池研究院成立5周年慶典紀實
    時光荏苒、日月如梭,五龍電動車(集團)有限公司(股票代碼:00729)中聚電池研究院迎來了5周年華誕。回首5年奮鬥路,展望未來新前程!研究院成立5周年慶典活動於2016年12月23日下午在杭州長江汽車(集團旗下新能源汽車基地)隆重舉行。
  • 築巢引鳳,上海用崗位引人事業留人
    複雜變局下的世界,我國正進入新發展階段,更加需要科技支撐與創新動力,因而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需要集四海之氣、借八方之力,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昨天,由市人才工作協調小組指導、市海聚英才發展促進會主辦的2020海聚英才創新創業峰會在上海國際會議中心召開,對上海人才引領發展戰略進行了推介,並向全球發布了高層次人才需求崗位目錄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項目,向全球高層次人才發出「求賢帖」。 科技發展離不開人才支持1983年,庫爾特·維特裡希博士第一次訪問上海。
  • 三年後再創奇蹟,深汕特別合作區三年建成粵東新中心
    隨後,深圳市深汕特別合作區11個新設機構集中完成了揭牌儀式。會議集中發布了《深圳市深汕特別合作區2019年工作要點》及《深汕特別合作區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9-2021年)》(以下稱為《要點》及《三年行動計劃》)。2019年3月25日上午,深圳市深汕特別合作區2019年工作會議在深汕特別合作區管委會召開。隨後,深圳市深汕特別合作區11個新設機構集中完成了揭牌儀式。
  • 聚四海英才,贏科技未來!餘杭推出「人才特區」十項舉措,杭州未來科技城國際人才園今日開園!
    去年以來,餘杭在全國首試人才創業險、全省首推人才「舉薦人」制度、啟用浙江省人才大廈先導區塊,「人才特區」試點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這進一步堅定了餘杭打造國際化高端「人才特區」的信心和決心。餘杭將把握「天時」的契機,實行更加積極、開放、有效的人才政策,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將用好「地利」的長處,著力在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建設面向世界、引領未來、輻射全省創新策源地的進程中,發揮引領示範作用;將發揮「人和」的優勢,進一步放大浙江、杭州和餘杭在疫情防控中積攢的好口碑、高人氣,吸引更多海內外人才來杭州、來餘杭築夢追夢圓夢。
  • 義大利設計人才來鹿「赴約」 聚天下英才驅動轉型升級
    」火花碰撞後的又一「人才狂歡會」。記者從會上獲悉,本次交流會上,15家企業達成合作意向項目16個,4位義大利鞋革設計師籤訂正式合作協議,並向義大利意國安科設計股份有限公司授牌「溫州市鹿城區海外人才工作聯絡站(義大利)」,此後,借力義大利鹿城僑商資源,鹿城區將陸續在義大利重要工業城市掛牌建立海外人才聯絡站。
  • 粵港澳大灣區首個材料試驗創新工作室聯盟成立
    信息時報訊(記者 陳子垤 通訊員 鄧聯旭 劉胡 李瀟娜)近日,在廣州鐵路樞紐白雲站大朗制梁場工地一線,「中國鐵建材料試驗創新工作室聯盟」揭牌成立。這是粵港澳大灣區首個以材料試驗為主要研究方向的創新工作室聯盟,將聚焦工程項目材料試驗領域科研技術攻關,構建集智創新、協同攻關的新平臺,進一步助力粵港澳大灣區重點工程建設,打造「軌道上的大灣區」。通訊員供圖 今年以來,為服務國家重大發展戰略,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集結所屬21家二級單位工會、70個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組建創新工作室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