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世界上一些計算能力最為強大的超級計算機,一個由法國理論物理中心的勞倫·勒魯奇(Laurent Lellouch)領導的智囊團估算出了質子、中子及原子核中粒子的質量.根據傳統的粒子物理學模型,質子和中子由更小的被稱之為「夸克」的粒子構成,誇 克則受膠子束縛.但令科學家不解的是,膠子的質量為零,夸克的質量也只佔5%,那剩下的95%哪去了呢?
根據美國《科學》雜誌20日刊登的一項研究,另外的95%來源於夸克和膠子的移動以及相互作用.換句話說,能量和質量是可以相互轉換的,這也正是愛因斯坦在1905年提出的狹義相對論所持的觀點.
根據愛因斯坦的方程式e=mc2,質量能夠轉換成能量,能量也能轉換成質量.通過這個公式,人們可以計算一定量的質量被轉化為能量過程中所釋放的能量.迄今為止,e=mc2已被多次使用,最著名的應用當屬為製造原子彈提供理論基礎.但在亞原子粒子層面或者在量子色動力學詮釋e=mc2卻遭遇可怕困難.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在一份新聞稿中驕傲地宣布:「在此之前,這仍舊是一個假設.現在,這個假設終於首次得到證實.」除了驗證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式外,科學家此次計算還包括「將空間和時間假設為一個四維晶體點陣的一部分,不連續的點在這個水晶方格縱橫分布」.
新浪科技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