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小文
自18世紀60年代人類開展了工業革命以來,勞動力得到了空前的解放,隨著蒸汽機的發明和使用,人類進入了「蒸氣時代」。
而後來,在100多年後人類的生產力再次迎來大革命,電力開始走進了人們的生活,從此人類進入了「電氣時代」。
石油、煤炭、天然氣等等不可再生資源固然重要,但相比人類廣泛運用的電力,電氣比石化資源更加環保,且獲得的途徑多種多樣。
人類可以使用風力發電、火力發電以及水力發電和太陽能發電等等,而隨著科技的進步,越來越多先進的電器產品被研發出來,人類使用的電力也在逐漸增加。
那麼,在現有條件下,如果有一斤的電,可以足夠人類使用多久呢?根據統計的數據才知道,人類每天對於資源的需求是多麼的可怕。
說到質量和能量的等價關係,很多人都會聯想到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式E=mc^2,在1905年,愛因斯坦發表了4篇對後世影響深遠的論文,其中包括布朗運動、光電效應、狹義相對論等等。
而質能方程式則是最後一篇論文中提出來的,它是對於狹義相對論的一種補充,很多人都對質能方程式存在誤解,認為這條公式就是展現了原子彈在爆炸時損失的部分質量轉化成了能量。
實際上,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式是為了表達一種「統一」,正如人們將時間和空間統概在一起,成了「時空」,而質能方程式則是實現了質量和能量的統一。
而要想知道一斤電足夠人類使用多久,就必須知道全世界人均用電量,並代入公式中去,以2018年全球人均用電量為例子,總用電量是3130.71度。
按照2018年的全球人口數量統計,全世界一共有75.94億人,那麼人均用電量就是23.77萬億度,而一小時就需要耗電27.14億度。
再看看質能方程式E=mc^2,其中E代表能量,m則是質量,一斤電就是500克,c則是光速,按照公式,一斤電擁有1.2472*10^10度電,也就是124.72億度電。
按照全世界人均一小時的用電量來看,一斤電也只夠全人類使用4.6小時而已,可見,人類對於電力的消耗是如此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