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質能方程,物質能從純能量中產生嗎?

2021-01-07 火星科普

從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中,可以推導出著名的質能方程:

E=mc^2

其中E為能量,m為質量,c為真空中的光速(299792458米/秒)。

從中我們知道,任何物質都蘊含著巨大的能量。通過計算可知,只要大約1.1噸的物質完全轉化為能量,就相當於全人類目前一年所消耗的能量。原子彈、氫彈、恆星以及正反物質湮滅都是利用了質量轉變為能量的原理,所以這些過程才會產生巨大的能量,例如,之所以太陽每秒能夠產生3.8×10^26焦耳的能量,是因為每秒有大約426噸的氫原子核轉變為能量。

既然質量能夠轉變成能量,那麼,能量反過來能否產生質量呢?

根據質能方程,質量和能量在本質上是等價的,這意味著它們之間能夠互相轉換,物質可以從純能量中產生(m=E/c^2)。只是這個過程在目前十分罕見,但在宇宙的最初時刻決定了宇宙的未來。

能量轉化為質量

根據宇宙學標準模型,宇宙起始於138億年前,最初的宇宙中並沒有物質和空間,只有一個擁有無限溫度和密度的奇點。當宇宙誕生時,純能量轉化成各種正反粒子對。正反粒子對相遇之後,它們會發生湮滅,又再次轉化為能量。

但由於某種不對稱的過程,純能量所產生的正物質粒子略多於反物質粒子,導致反物質粒子幾乎被湮滅殆盡,宇宙中只剩下了一些正物質粒子。迄今為止,宇宙學家還不清楚究竟是什麼原因讓正粒子略多於反粒子。

隨著空間的膨脹,宇宙溫度逐漸下降,正物質粒子最終逐漸結合形成了中性原子。隨著時間的推移,中性原子結合在一起形成了宇宙中的各種天體,乃至地球生命。也就是說,組成生命和非生命的各種原子最初都是源自於純能量。不過,組成我們身上的原子現在很難轉變為純能量,除非與反物質的我們發生湮滅。

另外,物理學家在實驗中也有可能實現能量產生質量的過程。根據布萊特-惠勒過程,如果讓兩個能量非常高的光子(伽馬光子)互相碰撞,將會產生一對正反粒子對——電子和正電子,這意味著物質從能量中創造出來。目前,物理學家正在嘗試把光轉變為物質。一旦成功,意義非凡。

根據質能方程計算,如果要製造出1克物質,需要消耗大約9×10^13焦耳的能量,這相當於3070噸標準煤完全燃燒之後所產生的能量(可見化學反應的能效非常低)。基於目前的觀測結果,可觀測宇宙中的物質總重至少為10^53千克,這意味著宇宙最初至少有9×10^69焦耳的能量轉化為物質。

相關焦點

  • 網友問:根據質能方程,能量可以用千克來計量嗎?
    一般情況下能量不能稱斤按兩來計量,但是我們可以藉助相對論的質能方程,把能量等價轉化為質量。質能方程愛因斯坦提出著名的質能方程,該方程描述質量和能量是統一的,或者說質量是能量的表象之一,利用質能方程,無論能量以什麼形式存在,都將對應一個質量,對於1斤(500克)的質量,按照質量方程計算出來的能量為:E=mc^2=0.5*(3*10^8)^2≈4.5*10^16J相當於125億度的電能,目前全世界每年的總耗電量約為25萬億度,那麼125
  • 依據質能方程可以將質量轉化為能量,能否用能量生成1g的質量呢?
    但是,反過來,我們卻看不到由能量生成物質的案例,這是為什麼呢?質能方程的提出要解釋上面的問題,我們還得從質能方程談起。質能方程大家再熟悉不過了,它是由愛因斯坦在提出狹義相對論時,所推導出來的一個結論。質能方程的含義根據簡化後的質能方程,人們很容易聯想到既然這個等式存在,那麼有多少質量就可以轉化為多少能量,有多少能量也可以轉化為多少質量,其實這麼理解是不準確的。
  • 質能方程描述質量和能量是等價的,那麼能量可以轉化為物質嗎?
    狹義上理解,能量和物質是分開的,兩者可以相互轉化,比如兩個高能光子相碰,就有可能產生正負電子對;廣義上理解,能量和物質則是統一的。在核聚變與核裂變中,質量發生虧損,然後釋放巨大的能量,這也是氫彈與原子彈的爆炸原理,理論上說相反過程的反應也是可以進行的,但是難度非常大。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描述到,質量和能量可以相互轉化,也就是大名鼎鼎的質能方程,微小的質量可以轉化為巨大的能量,比如在廣島原子彈中,質量虧損還不到1克。
  • 按照質能方程E=mc^2,能量能轉化為物質麼?
    質能方程的由來要了解這個問題,我們就要先把質能方程搞明白。或者說,我們應該搞明白的是物質、質量和能量這三者的關係。這要從1905年說起了,這一年是愛因斯坦人生當中最高光的時刻了。在這一年,愛因斯坦接連發表了多篇開創性論文。
  • 根據質能方程,是否一支粉筆,就有能供人們喝100年開水的能量?
    質能公式中質量和能量的含義在物理學中,大家都學到過質量的概念,它表述的是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不會因物體的形狀、狀態和位置的改變而改變,是物質的基本屬性之一。由於質能方程是通過狹義相對論中對物體運動過程中,隨著速度的變而相應質量發生變化而推導出來的,因此方程中的質量是指物體的慣性質量,而在初始狀態和運動狀態時,物體所具有的質量,在相對論中是不一樣的,分別是靜止質量和運動質量。因此,相對論中關於物體質量的變化,不能簡單地理解為物體所含物質的減少或者增多,它是衡量物體不同運動速度之下的運動質量與靜止質量的差值。
  • 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E=mc^2中,能量怎會同光速產生關係?
    在物理學的發展中有很多的科學理念已經深入人心,例如:光的本質、太陽系的模型、起源以及宇宙的起源方式,不僅如此我們還將一些理論以非常簡潔的數學形式表達了出來,如:E=mc^2,這個方程是所有物理公式中包含信息量最大、能量最大、最簡單的數學公式,甚至可以說它已經簡單到了讓人難以置信的程度。
  • 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E=mc^2,能量怎麼會與光速產生關係?
    ,例如:光的本質、太陽系的模型、起源以及宇宙的起源方式,不僅如此我們還將一些理論以非常簡潔的數學形式表達了出來,如:E=mc^2,這個方程是所有物理公式中包含信息量最大、能量最大、最簡單的數學公式,甚至可以說它已經簡單到了讓人難以置信的程度。
  • 物理學史上最著名的方程——質能方程
    什麼是質能方程?1905年,愛因斯坦在深入研究物體慣性和它自身能量的關係之後,提出了物理學史上最著名的方程——質能方程,即E=mc2。這個方程式出名到什麼程度呢?愛因斯坦第一次揭露了質量和能量的關係,打破了質量守恆的傳統認知。質能方程表明,質量和能量可以相互轉化。質量和能量,這是兩個極其重要的基本物理量。它們原來被認為是毫不相關的,但天才的愛因斯坦卻通過光速的二次方這個因子,直接將它們等價了起來,令人驚嘆。質能方程對於微觀物理的研究有著相當大的作用:它解釋了核變反應中的質量虧損問題,還解決了高能物理中粒子的能量的計算問題。
  • 愛因斯坦質能方程的三大意義,第三個創造了整個宇宙!
    無論開始有什麼,中間是如何進行的,結果又產生了什麼,開始的質量總和最終的質量總和都是相等的。但是根據狹義相對論,質量根本不是最終的守恆量,因為不同的觀察者對於系統的能量有不同的看法。下面,就來看一下愛因斯坦從狹義相對論中推導出的最著名方程——質能方程:E=mc^2這個方程由三部分組成,(1)E是能量,位於方程的一邊,表示系統的總能量;(2)m是質量,與能量存在聯繫;(3)c^2是光速的平方,使能量和質量等價的換算因子。
  • 根據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1公斤杯子和1公斤白菜蘊含能量一樣嗎?
    準確地說,任何1千克靜止質量的物體,100%轉化為能量都是相等的。但是要把普通物質轉化為能量非常難,目前人類能做到的就是核聚變與核裂變,其中核聚變反應發生的質量虧損率約為0.7%;理論上能達到100%質能轉化的,只有正反物質湮滅。
  • 沒有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就造不出原子彈嗎?
    而提到愛因斯坦,則不能忽略他的質能公式,這個被譽為世界十大經典公式之一的質能公式,很多人說它的副產品就是原子彈。那麼沒有質能公式,就造不出原子彈嗎?其實質能公式是無法造出原子彈的,質能公式只是給原子彈製造提供了一個理論依據。接下來我們來聊聊原子彈的發展史。
  • 質能方程揭示質量可轉化為巨大能量,那麼能量可以轉化為質量嗎?
    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揭示了物質質量與能量的等效關係,讓讓們知道了質量中蘊含著巨大的能量。著名的質能方程表達式為:E=MC^其中E為能量,單位為焦耳(J);M為質量,單位千克(kg);C為光速,取值約300000000米/秒(m/s)。
  • (原創)質能方程是可逆的!
    2、磁場裡高速流動的物質轉化為金屬氫,金屬氫聚合形成新元素的同時伴生電磁波(能量);能量不是物質,但是電磁波依靠金屬氫「磁力矩」的共振來傳播3、鏈式反應是高速流動的物質轉化為金屬氫,金屬氫聚合反應形成的衝擊波裡產生的新元素再次成為金屬氫,出現了連續的爆炸。
  • 按照質能方程,一根粉筆釋放的能量,能夠蒸發全部海洋嗎?
    1905年愛因斯坦在他的《論動體的電動力學》發表後沒多久,就接著發表了一篇簡短的論文,討論物體慣性和能量的關係,而這篇簡短的論文提出了後來大名鼎鼎的質能方程——E=mc²廣義相對論中常說質量的存在導致時空彎曲,但實際上應當是質量與能量導致時空彎曲)。
  • 能量有引力?可以產生時空扭曲嗎?
    能量和質量的轉換,主要參考愛因斯坦的質能公式:E=mc同時相對論也提出了「質能等價」的概念。能量可以扭曲空間,也可以產生引力。愛因斯坦的引力場方程告訴我們,空間能量和動量的分布,決定了空間彎曲狀態。根據質能公式,能量所產生的引力比質量產生的引力,小了光速的平方倍。純能量所產生的引力,更是詭異,人類也無法證實。能量確實可以產生引力,但是引力效果非常微弱,在宇宙大爆炸期間,宇宙可能是純能量態,經過漫長的時間,逐漸聚合成物質,但這個過程,不可能單純依賴引力。引力波,其本質或許就是能量引力波,或許就是物質能量的一種傳遞。
  • 根據愛因斯坦質能方程E=MC2的思考
    就是說,在聚變過程中,損失了4.0316-4.0026=0.029 相對原子質量。再把相對原子質量換算成國際單位Kg。根據E=mc^2,可以算出,1克氫原子聚變後長生的能量就相當於燃燒2.7*10^6千克煤所放出的能量。或許這裡你會問,質量虧損不滿足質量守恆。但是質量守恆說成質能守恆更好些。根據愛因斯坦狹義相對論,物體的實際質量=靜質量+動能對應的質量。
  • 一口氣搞懂質能方程
    他會說,根據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那這個說法對還是不對呢?我們直接給出解釋:並不對。如果非要評選一個人類史上最著名的公式,這個質能方程很有可能是第一名,實在太好記了。但如果要評選一個人類史上誤會最深的公式,那質能方程應該可以穩居第一名。
  • 原子彈威力那麼大,愛因斯坦後悔發現E=mc質能方程了嗎?
    氫彈的威力有目共睹,比如全世界威力最大的氫彈是當量5800萬噸,它的總質量達到了27噸,不過真正轉換為能量的質量不過2.9千克而已,當然氫彈爆炸的能量完美遵循了質能方程,愛因斯坦將這個不應該被人類掌握的能量從魔鬼的手中釋放了出來,他會有一絲後悔的想法嗎?質能方程是怎麼來的?
  • 我們該如何理解愛因斯坦質能方程
    相對比廣義相對論公式,質能方程E=MC是很多人都熟悉的,一生至少見過一次吧。但此公式應該如何理解,包含什麼樣的深意,是我要告訴大家的。質能方程表述如下:E=MC。其中,E是能量,單位是焦耳(J)。M是質量,單位是千克(Kg)。
  • 質能方程是如何推導出來的?
    質能方程的推導需要用到狹義相對論中的質速關係(從洛倫茲變換中得到):質速關係表明,物體的慣性質量並非一個不變的常數,而是會隨著速度v的加快而變大。當速度v趨於光速c時,原本靜質量只有m0的物體,運動質量m會增大到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