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質能方程的三大意義,第三個創造了整個宇宙!

2020-12-05 火星科普
質能方程

數百年來,有一種物理定律從未被質疑過,那就是在宇宙中發生的任何反應,質量都是守恆的。無論開始有什麼,中間是如何進行的,結果又產生了什麼,開始的質量總和最終的質量總和都是相等的。但是根據狹義相對論,質量根本不是最終的守恆量,因為不同的觀察者對於系統的能量有不同的看法。下面,就來看一下愛因斯坦從狹義相對論中推導出的最著名方程——質能方程:

E=mc^2

這個方程由三部分組成,(1)E是能量,位於方程的一邊,表示系統的總能量;(2)m是質量,與能量存在聯繫;(3)c^2是光速的平方,使能量和質量等價的換算因子。

這個等式徹底改變了我們對世界的認識,正如愛因斯坦自己說的:「這個方程遵循狹義相對論,質量和能量都是同一事物的不同表現形式。對於一般人而言,這是一個不太熟悉的概念。」

下面是這個簡單方程的三個最重大意義。

愛因斯坦

一、即使是靜止的物體也有其固有的能量。能量的形式有很多種,包括機械能、化學能、電能以及動能。這些都是運動或者反應物體的固有能量,它們可以用於做功,比如推動一個發動機,點亮一個燈泡,或者把穀物磨成麵粉。但即使是靜止的普通物體也具有固有能量,並且這是一個非常巨大的能量。這強烈暗示著,在牛頓的宇宙中,兩個物體之間的萬有引力都應該以能量為基礎,這種能量等價於E=mc^2的質量。

二、質量可以轉化成純能量。質能方程告訴我們,每一千克的質量可以轉化為9×10^16焦耳的能量,這相當於2100萬噸的TNT爆炸所釋放出的能量。在放射性衰變、核聚變或核裂變過程中,最初參與反應的質量會大於最終的質量,質量守恆定律是無效的,減少的質量被轉化為能量。從衰變的鈾到裂變式原子彈,再到太陽的核聚變,再到物質和反物質的湮滅,都遵循質能方程。

三、能量可以從虛無中產生質量。第三個意義最為深遠。如果把兩個撞球碰撞在一起,結果還是兩個撞球。如果把一個光子和電子碰撞在一起,結果得到的還是光子和電子。但如果用足夠高的能量把一個光子和電子碰撞在一起,結果會得到一個光子、一個電子、一對新的物質-反物質粒子。也就是說,結果會產生兩個新的大質量粒子:一個是像電子、質子、中子一樣的物質粒子,另一個是像正電子、反質子、反中子一樣的反物質粒子。只有當碰撞的能量足夠高時,才會產生這些粒子。諸如大型強子對撞機(LHC)等粒子加速器就是通過從純能量中製造出新的粒子,來尋找那些理論預言中的不穩定高能粒子。事實上,宇宙中的一切物質就是從大爆炸中的能量創造出來的。

質能等效的事實也使愛因斯坦取得了他最偉大的成就:廣義相對論。因此,簡單的質能方程具有十分深遠的意義。

相關焦點

  • 沒有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就造不出原子彈嗎?
    這幾天我們談論的很多經典公式、論戰、實驗都離不開愛因斯坦,愛因斯坦的確是科學史上最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而提到愛因斯坦,則不能忽略他的質能公式,這個被譽為世界十大經典公式之一的質能公式,很多人說它的副產品就是原子彈。那麼沒有質能公式,就造不出原子彈嗎?
  • 我們該如何理解愛因斯坦質能方程
    該文是關於如何理解愛氏質能方程的內容。寫這一篇文章,當然是因為它和前面的很多章節是有密切聯繫的。我希望每一個看此作品的人,都要保持懷疑態度。是因為一個人的學識有限,能力有限,想像有限。我的能力更不值得一提。即使你們面對愛因斯坦,也保持懷疑態度,是好的。最好能發現疑點,以發問的形式告訴大家。
  • 從愛因斯坦最著名的質能方程中應該學到的5個教訓
    這個簡單的方程詳細描述了一個系統的能量(E),它的靜止質量(m)和一個基本常數之間的關係,這兩個基本常數之間的關係,光速的平方(c^2)。儘管這個方程是你能寫下來的最簡單的方程之一,但它的意義是戲劇性的和深刻的。在基本層面上,一個物體的質量和它內部儲存的固有能量是等價的。
  • 物理學史上最著名的方程——質能方程
    什麼是質能方程?1905年,愛因斯坦在深入研究物體慣性和它自身能量的關係之後,提出了物理學史上最著名的方程——質能方程,即E=mc2。這個方程式出名到什麼程度呢?質能方程表述為物質的能量(E)等於物質的質量(m)和光速平方(c2)的乘積。E=mc2也許是你見過的最簡單的公式之一,但是它的意義卻大到可以用「開創性」來形容。
  • 我們能不能批判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E=mc²?
    那麼,在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中,能量肯定也正比於正比於質量以及速度的平方,所以這裡的速度無論是不是光速,至少速度一定是平方項,而不能是你說的一次方或者三次方,這個是最簡單也是最重要的物理分析——量綱分析。一個人能不能學好物理,需要看兩點。
  • 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E=mc^2,能量怎麼會與光速產生關係?
    >在物理學的發展中有很多的科學理念已經深入人心,例如:光的本質、太陽系的模型、起源以及宇宙的起源方式,不僅如此我們還將一些理論以非常簡潔的數學形式表達了出來,如:E=mc^2,這個方程是所有物理公式中包含信息量最大、能量最大、最簡單的數學公式,甚至可以說它已經簡單到了讓人難以置信的程度。
  • 被人類誤解最深的公式:質能方程,隱含著宇宙構成之謎
    誤會最深的物理學定律質能方程一直以來都是被誤解的最深的物理學公式。有人認為它是原子彈和氫彈的原理,還有人把這裡表達的質能關係搞錯。那我們先從把質能方程當成是指製造原子彈和氫彈的原理的說法說起。這個說法到底對不對呢?
  • 宇宙中最強大的元素,愛因斯坦質能方程的極限力量,僅次於反物質
    >   點擊關注哦   宇宙中最強大的元素,愛因斯坦質能方程的極限力量,僅次於反物質   湮滅
  • 如何理解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質量是如何消失的
    文/科學新視界,百家號首發,轉載請註明來源於百家號在愛因斯坦誇時代的提出質能方程以前,人們總是講質量和能量做了絕對的區分,那時候科學家認為,質量和能量是不一樣的,質量有實體,而能量像是空中樓閣,只能間接的測量,並沒有精準的定義
  • 沒有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就沒有原子彈的出現?事實並非如此
    提到「愛因斯坦」、「質能方程E=mc^2」以及「原子彈」這三個詞,很多人就會聯想到一句話,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為原子彈的提出和製造提供了理論基礎。也就是說,如果當年愛因斯坦沒有提出狹義相對論,沒有發現質能方程,那麼人類就不能製造出原子彈。
  • 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他是怎麼發現這個公式的?
    (質能方程E=mc^2其實就是在質能等價這篇論文當中的) 也就是說,質能等價理論其實是狹義相對論當中的一部分 如果非要用一句話來概括的話,那就是愛因斯坦在狹義相對論當中先是統一了「時間」和「空間」。他認為應該將兩者並稱為時空;其次,他統一了「能量」和「質量」,這也就是質能等價的內容,他認為能量和質量其實是一回事。那質能方程其實是利用了狹義相對論中的理論推導而來的。
  • 質能方程E=mc^2是如何被愛因斯坦發現的?
    光速不變原理在1905年,愛因斯坦發表了數篇具有開創性的論文,其中就包括光電效應,布朗運動,狹義相對論以及狹義相對論的補充篇:質能等價。(質能方程E=mc^2其實就是在質能等價這篇論文當中的)也就是說,質能等價理論其實是狹義相對論當中的一部分。
  • 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E=mc^2中,能量怎會同光速產生關係?
    不過這個公式就是這樣,簡單的幾個字符為我們道明了宇宙中質量和能量之間的關係,它們其實是同一事物的不同表現形式,不過有很多朋友不明白的是,為何質量物體中所包含多少能量會和光速這個宇宙常量有關係,而且為啥就是光速的平方呢?而不是立方?或其他?簡單的說,質能方程之所以是我們現在看到的樣子,其實是因為動量和能量守恆的結果。下面我們就具體分析下。
  • 質能方程為什麼是E=M*C^2?
    所以,了解物理意義有的時候要比搞懂數學要重要一些,這也是愛因斯坦厲害的地方(當然,我這裡說的是針對非專業人士而言。)所以,我覺得沒有必要大段去闡述狹義相對論的質能等價到底是咋來的,對於普通人而言,主要還是去思考一下,愛因斯坦是如何想到的更有意義。
  • 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是錯的
    ,錯誤地否定了絕對性的宇宙時間;人類定義的是計量時間,宇宙定義了自身的時間;光子的靜止質量不為零,質能方程是錯的。  關鍵詞: 光速不變原理;狹義相對性原理;狹義相對論;時空相對性;時間;光子;智能方程  在科學史上,1905年被稱為「愛因斯坦奇蹟年」,他共發表了4篇學術論文,每一篇都提出了諾獎級別的理論,其中尤以其6月30日發表的《論動體的電動力學》最為著名——後來它有了一個盡人皆知的名字
  • 愛因斯坦質能方程 解釋為什麼光速無法超越
    關於為什麼不能超過光速,這可能對於有些人來說是個新鮮事,但是如果你熟悉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以及最著名的公式E = mc^2,你就會理解這個方程所施加的限制。  但究竟是為什麼光速無法超越呢?  科幻小說中的翹曲速度、超空間或其他能使飛船超光速的方式可實現長距離跨越,不幸的是,物理學表明科幻小說不能成為科學事實,因為我們永遠也無法超過光速
  • 一口氣搞懂質能方程
    他會說,根據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那這個說法對還是不對呢?我們直接給出解釋:並不對。如果非要評選一個人類史上最著名的公式,這個質能方程很有可能是第一名,實在太好記了。但如果要評選一個人類史上誤會最深的公式,那質能方程應該可以穩居第一名。
  • 根據質能方程,物質能從純能量中產生嗎?
    從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中,可以推導出著名的質能方程:E=mc^2其中E為能量,m為質量,c為真空中的光速(299792458米/秒)。從中我們知道,任何物質都蘊含著巨大的能量。根據質能方程,質量和能量在本質上是等價的,這意味著它們之間能夠互相轉換,物質可以從純能量中產生(m=E/c^2)。只是這個過程在目前十分罕見,但在宇宙的最初時刻決定了宇宙的未來。能量轉化為質量根據宇宙學標準模型,宇宙起始於138億年前,最初的宇宙中並沒有物質和空間,只有一個擁有無限溫度和密度的奇點。當宇宙誕生時,純能量轉化成各種正反粒子對。
  • 愛因斯坦質能方程或早已暗示了宇宙為什麼會膨脹
    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闡述了能量和質量之間的關係,在一定條件下,它們可以相互轉化。進一步說也就是,質量是能量的沉澱凝聚態;能量是質量的分解升華態。這就給我們了一個啟示:宇宙可能並不是從奇點誕生出來的,而是從最初最原始的真空能量中「孵化」出來的。
  • 按照質能方程E=mc^2,能量能轉化為物質麼?
    質能方程的由來要了解這個問題,我們就要先把質能方程搞明白。或者說,我們應該搞明白的是物質、質量和能量這三者的關係。這要從1905年說起了,這一年是愛因斯坦人生當中最高光的時刻了。在這一年,愛因斯坦接連發表了多篇開創性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