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中最強大的元素,愛因斯坦質能方程的極限力量,僅次於反物質

2020-11-22 騰訊網

  點擊關注哦

  宇宙中最強大的元素,愛因斯坦質能方程的極限力量,僅次於反物質

  湮滅

  如果說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為人類帶來了什麼?很多人肯定毫不猶豫的回答,核能。

  這固然沒錯,但是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的價值並不僅僅是告訴人類,兩顆鈾原子撞擊會釋放出核裂變能源,或者兩顆氫氦原子融合可以釋放聚變力量,人類對核能的研究並不僅僅停留在單一的元素上。

  事實上,人類目前發現的各種元素已經達到了116種,鈾、氫、氦等常見的核子能原料只不過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根據愛因斯坦的理論我們知道,在這116中元素中,能夠通過質能規律釋放能量的,還有很多。

  微觀元素

  由於不同元素之間的發射效應和元素性質不同,因此釋放能量以後所產生的後果也有極大的差異,比如利用鈾或者鈽進行裂變效應的原子彈,會釋放大量的核輻射,而使用氚或者氘進行聚變效應的氫彈,則不會產生任何輻射,而且威力要更加驚人。

  根據能量不同的釋放方式和採用不同的微觀粒子,人類把核武器分為三級,原子彈裂變為代表的是第一級,氫彈聚變為代表的是第二級,不同微量元素比如中子彈等等是最新級。

  小編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就是目前依然處於理論時期,但威力足以開天闢地的第三級核武器——鈷核能。

  鈷能源

  人類在理論上能夠掌握的最強大的能量釋放方式,就是「湮滅」,湮滅的方式只能通過反物質撞擊來實現。

  雖然在很久以前關於反物質的設想和理論研究就已經開始了,但是目前來看人類能夠在大型粒子對撞機中提取的反物質甚至不足以支撐我們的觀察研究,因此反物質能源還需要更長一段時間來實踐。

  反物質

  而鈷核能則完全不同,它的放射性位素和產生的輻射量數值都已經通過了嚴格的分析和測試,在提取冶煉上也毫不費力。

  鈷核能之所以還停留在理論階段,就是因為它的威力和釋放以後帶來的災難性後果讓每個科研人員都心驚肉跳。

  那麼究竟什麼是鈷核彈呢?它和原子彈氫彈的等級分化是怎麼樣的呢?

  聚變效應

  小逼給大家舉個很直觀的例子。我們都知道兩顆原子撞擊會產生原子彈,在原子彈的外面覆蓋一層氚元素,就會變成氫彈,而在氫彈外面再覆蓋一層鈷元素,就會成為鈷核彈。

  鈷元素之所以特殊,就在於它擁有非常強大的放射性,普通元素的放射性雖然一樣致命,但是並不會持續釋放,只會產生一次釋放汙染,但是鈷60同位元素有長達數年的放射周期,也就是說如果鈷彈在一個地方爆炸,這個地方不僅會寸草不生,連續五年的時間都會持續受到初始核汙染輻射的強烈照射,這實在太恐怖了。

  核能源

  鈷元素強烈的輻射性質讓它在元素周期表中備受關注,但是目前來說這種武器沒有任何國家願意研究,因為它的釋放不僅會對敵人造成傷害,還會帶來沒有辦法遏制的全球性的汙染排放,與其如此,還不如使用沒有放射性的氫彈,雖然在威力上有所遜色,但已經足夠產生對等威懾力,在這顆小小的藍色行星上,人類沒有必要如此折騰自己。

  小編今天的介紹就到這裡,喜歡的小夥伴們別忘了點擊關注哦

相關焦點

  • 愛因斯坦質能方程的三大意義,第三個創造了整個宇宙!
    ,那就是在宇宙中發生的任何反應,質量都是守恆的。下面,就來看一下愛因斯坦從狹義相對論中推導出的最著名方程——質能方程:E=mc^2這個方程由三部分組成,(1)E是能量,位於方程的一邊,表示系統的總能量;(2)m是質量,與能量存在聯繫;(3)c^2是光速的平方,使能量和質量等價的換算因子。
  • 沒有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就造不出原子彈嗎?
    這幾天我們談論的很多經典公式、論戰、實驗都離不開愛因斯坦,愛因斯坦的確是科學史上最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而提到愛因斯坦,則不能忽略他的質能公式,這個被譽為世界十大經典公式之一的質能公式,很多人說它的副產品就是原子彈。那麼沒有質能公式,就造不出原子彈嗎?
  • 從愛因斯坦最著名的質能方程中應該學到的5個教訓
    這個簡單的方程詳細描述了一個系統的能量(E),它的靜止質量(m)和一個基本常數之間的關係,這兩個基本常數之間的關係,光速的平方(c^2)。儘管這個方程是你能寫下來的最簡單的方程之一,但它的意義是戲劇性的和深刻的。在基本層面上,一個物體的質量和它內部儲存的固有能量是等價的。
  • 我們能不能批判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E=mc²?
    我們知道動能是一種能量,在牛頓力學中,動能正比於質量以及速度的平方。那麼,在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中,能量肯定也正比於正比於質量以及速度的平方,所以這裡的速度無論是不是光速,至少速度一定是平方項,而不能是你說的一次方或者三次方,這個是最簡單也是最重要的物理分析——量綱分析。
  • 從質能方程到理解普通物質的本質,再到暗物質時代構想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大家應該相當熟悉,這個理論如同牛頓力學一樣被大多數人熟知。相對論中最重要的一個公式就是質能方程:E=mcc。這個公式大家熟知,可是其中蘊含的含義,大家並不一定知道。如果我們仔細思考質能方程,會找到我們的答案!也許很多人還想不明白,那我就仔細的告訴大家。
  • 物理學史上最著名的方程——質能方程
    什麼是質能方程?1905年,愛因斯坦在深入研究物體慣性和它自身能量的關係之後,提出了物理學史上最著名的方程——質能方程,即E=mc2。這個方程式出名到什麼程度呢?質能方程表述為物質的能量(E)等於物質的質量(m)和光速平方(c2)的乘積。E=mc2也許是你見過的最簡單的公式之一,但是它的意義卻大到可以用「開創性」來形容。
  • 根據質能方程,物質能從純能量中產生嗎?
    從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中,可以推導出著名的質能方程:E=mc^2其中E為能量,m為質量,c為真空中的光速(299792458米/秒)。從中我們知道,任何物質都蘊含著巨大的能量。根據質能方程,質量和能量在本質上是等價的,這意味著它們之間能夠互相轉換,物質可以從純能量中產生(m=E/c^2)。只是這個過程在目前十分罕見,但在宇宙的最初時刻決定了宇宙的未來。能量轉化為質量根據宇宙學標準模型,宇宙起始於138億年前,最初的宇宙中並沒有物質和空間,只有一個擁有無限溫度和密度的奇點。當宇宙誕生時,純能量轉化成各種正反粒子對。
  • 宇宙在反物質消失時是什麼樣的?
    但在演化為如今我們所認識到的宇宙之前,宇宙中肯定還發生了一系列其他事件。第一個,一旦質子和中子產生之後,最後的反物質(當時仍然非常豐富)將會被除去。只要有足夠的能量,就可以在宇宙中製造出反物質。根據愛因斯坦的著名質能方程:E=mc^2,質量和能量是等價的,具體可以總結為以下兩點:(1)可以從純物質(或反物質)中創造能量,通過減少物質的質量來把質量(m)轉化為能量(E),例如,通過把等量的物質與反物質相互湮滅。(2)反過來,也可以從純能量中創造出新的物質,只要它能製造出等量的粒子和反粒子對。
  • 光本質、質能方程、光速極限與不變的密碼破譯,原子奧秘昭然若揭
    愛因斯坦由光速不變原理推導了兩個最重要的理論,第一是相對論,第二是質能方程,近百年來物理學界對相對論的認可,到質能方程的驗證和應用,說明光速不變是正確的。那麼現在面臨的問題是:光速為什麼不變?光速是極限嗎?質能方程透露了粒子結構什麼本質?
  • 被人類誤解最深的公式:質能方程,隱含著宇宙構成之謎
    誤會最深的物理學定律質能方程一直以來都是被誤解的最深的物理學公式。有人認為它是原子彈和氫彈的原理,還有人把這裡表達的質能關係搞錯。那我們先從把質能方程當成是指製造原子彈和氫彈的原理的說法說起。這個說法到底對不對呢?
  • 按照質能方程E=mc^2,能量能轉化為物質麼?
    質能方程的由來要了解這個問題,我們就要先把質能方程搞明白。或者說,我們應該搞明白的是物質、質量和能量這三者的關係。這要從1905年說起了,這一年是愛因斯坦人生當中最高光的時刻了。在這一年,愛因斯坦接連發表了多篇開創性論文。
  • 一口氣搞懂質能方程
    他會說,根據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那這個說法對還是不對呢?我們直接給出解釋:並不對。如果非要評選一個人類史上最著名的公式,這個質能方程很有可能是第一名,實在太好記了。但如果要評選一個人類史上誤會最深的公式,那質能方程應該可以穩居第一名。
  • 愛因斯坦質能方程 解釋為什麼光速無法超越
    關於為什麼不能超過光速,這可能對於有些人來說是個新鮮事,但是如果你熟悉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以及最著名的公式E = mc^2,你就會理解這個方程所施加的限制。  但究竟是為什麼光速無法超越呢?  科幻小說中的翹曲速度、超空間或其他能使飛船超光速的方式可實現長距離跨越,不幸的是,物理學表明科幻小說不能成為科學事實,因為我們永遠也無法超過光速
  • 我們該如何理解愛因斯坦質能方程
    該文是關於如何理解愛氏質能方程的內容。寫這一篇文章,當然是因為它和前面的很多章節是有密切聯繫的。我希望每一個看此作品的人,都要保持懷疑態度。是因為一個人的學識有限,能力有限,想像有限。我的能力更不值得一提。即使你們面對愛因斯坦,也保持懷疑態度,是好的。最好能發現疑點,以發問的形式告訴大家。
  • 愛因斯坦質能方程或早已暗示了宇宙為什麼會膨脹
    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闡述了能量和質量之間的關係,在一定條件下,它們可以相互轉化。進一步說也就是,質量是能量的沉澱凝聚態;能量是質量的分解升華態。這就給我們了一個啟示:宇宙可能並不是從奇點誕生出來的,而是從最初最原始的真空能量中「孵化」出來的。
  • 從宇宙本源到原子彈,看愛因斯坦的生死方程如何掌控人類命運
    1905年,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理論物理學家之一,26歲的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提出了狹義相對論,突破了近三百年來艾薩克·牛頓建立的經典物理學體系,與狹義相對論同時誕生的還有一個方程,那就是我們熟知的質能方程:E=mc^2。
  • 沒有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就沒有原子彈的出現?事實並非如此
    提到「愛因斯坦」、「質能方程E=mc^2」以及「原子彈」這三個詞,很多人就會聯想到一句話,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為原子彈的提出和製造提供了理論基礎。也就是說,如果當年愛因斯坦沒有提出狹義相對論,沒有發現質能方程,那麼人類就不能製造出原子彈。
  • 物質不能憑空產生,也不會憑空消失,那宇宙的物質都是哪裡來的?
    宇宙大爆炸我們如今宇宙中的一切物質都來自於宇宙大爆炸之後的3分46秒內,著名的物理學溫伯格曾經寫過一本著名的科普書《最初三分鐘》,在這本書當中就詳細講述了在這3分鐘46秒內發生的一切。那具體是咋回事呢?
  • 愛因斯坦質能守恆定律究竟對不對?人類為何不能用能量轉化物質?
    各種各樣的物質組成了宇宙,所以地球也是由這些物質組成的,人類的生存與發展也離不開這些物質,人類利用這些物質獲得能量,而這些能量推動了人類文明的發展。從一開始的鑽木取火,到現在的石油天然氣的燃燒,這些物質都在為人類不斷的提供能量。愛因斯坦曾經提出過一個非常著名的方程,名叫質能方程。
  • 為何今天的宇宙由物質組成?宇宙中的反物質為何離奇消失?
    反物質的發現  1928年,量子力學大師狄拉克在提出了自己的狄拉克方程後,原本應該大喜過望,卻反而陷入了沉思。因為在這個方程裡,有一個問題不能解決,那就是電子可能擁有負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