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人類誤解最深的公式:質能方程,隱含著宇宙構成之謎

2020-12-04 鍾銘聊科學

誤會最深的物理學定律

質能方程一直以來都是被誤解的最深的物理學公式。有人認為它是原子彈和氫彈的原理,還有人把這裡表達的質能關係搞錯。

那我們先從把質能方程當成是指製造原子彈和氫彈的原理的說法說起。這個說法到底對不對呢?

實際上,這個說法是不夠準確的。為什麼這麼說呢?

這就要從原子彈和氫彈本身的說起。原子彈的原理實際上是核裂變鏈式反應。一般來說,製造原子彈所採用的材料是鈾元素。在整個反應是在原子核層面進行的,一個較大的原子核會裂成兩個較小的原子核。同時,如果我們仔細計算一下反應前後的反應物和生成物的質量,就發現,反應物的質量是要大於生成物的質量,也就是說,整個反應過程中,出現了質量虧損

那這些質量哪去了呢?

實際上,這些能量並沒有丟,如果我們把整個反應放在一個和外界沒有任何物質、能量交換的密閉容器中,並且用一個理想的秤來進行稱量,我們就會發現反應前後,重量是相同的,(這裡補充一句,質量和重量不是一回事,但它們在地球上滿足一定的線性關係。)也就是說,質量前後沒有發生改變,說白了,就是質量守恆了。

那為什麼會這樣的情況呢?

這裡就要提到質能方程E=mc^2,這個方程告訴我們,質量和能量是等價關係,這個理論是發表在1905年的質能等價論文當中,是愛因斯坦當年四篇曠世著作的其中一篇。

而原子彈的原理核裂變實際上是1937年才由幾位核物理學家共同提出來。所以,如果我們只知道質能方程,是不可能製造出原子彈這樣的東西的,只有掌握了原子核的基本情況,才有可能做出原子彈。

那質能方程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的呢?

愛因斯坦認為,質量和能量是一個東西,是一個物體的兩個面,質量是能量,能量也是質量,或者說質量裡有能量,能量裡有質量。

因此,原子彈爆炸時,反應前後,發生了質量的損失,實際上這個質量是以能量的形式釋放出來的,這些被釋放的能量如果你收集起來,就會發現它就等於反應前後損失的質量。

質能方程可以解釋為什麼原子彈的威力會那麼大,但它不是原子彈的原理。同樣的,質能方程還能解釋化學反應的能量釋放。如果一個化學反應是放熱反應,那這意味著,反應前後,整個體系的質量發生了虧損,這部分質量的虧損就以熱的形式釋放出來。

只不過,由於我們的儀器精度有限,這個質量的虧損很難能夠測出來,我們可以把質能方程等式兩邊進行移項就會發現,m=E/c^2,m是損失的質量,E是釋放的能量(化學反應中的放熱),c是光速,是3*10^8。

因此,損失的質量=釋放的能量/(9*10^16)。所以只有當釋放的能量十分巨大時,我們才能夠明顯感受到質量的虧損。

通過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進一步的去理解質量守恆定律,能量守恆定律和質能守恆定律。以前很多人會說,質量和能量是轉化關係。因此,質量守恆定律和能量守恆定律是不夠用的,所以質能守恆定律才是普世的。

但實際上,這樣的理解是錯誤的。根據質能等價,我們知道質量和能量是一個東西。因此,質量守恆定律是正確的,能量守恆定律也是正確的,因此,質能守恆定律才是正確的。這完全取決於你用什麼樣的方式去測量這個系統,是測質量,那就是質量守恆,是測能量,那就是能量守恆。

能量從哪來?

之所以很多人會把質能方程理解錯,有一個核心的原理就在於概念混淆不清。說白了就是質量、能量、物質三者傻傻分不清。

如上文所說的,質量和能量其實是一個東西,那問題來了,物質是什麼?

客觀地說,在物理學中,並沒有對物質進行定義。物理學概率的定義有個基本要求,那就是可以用數學語言來刻畫,並且能用實驗來定量分析。所以,我們看質量和能量都是有單位的,你什麼時候聽說過物質的單位?

當然,我們會有物質的量的概念,早期這就是質量的意思,還有如今化學當中,也存在著物質的量的概念,這直接把物質和微觀粒子構建起來了關係。但這些都不能直接描述物質本身。

如今,許多科學家會提出這樣的觀念,物質實際上是極度壓縮的能量,或者說是密度極其高的能量

你看,所有的物質都是具有質量,根據質能等價,所有的能量也是具有能量的一面的。所以,物質本身就是能量,只是形式和我們平時所說的能量不太一樣罷了。

那既然如此,其實整個宇宙都是能量的,你也可以說都是質量的,或者都是物質的,因為它們本來就是一體的。那能量從哪來的呢?

客觀地說,如今我們並不能很好地解釋這一切。我們只知道,宇宙起源於138億年前的一次大爆炸。

如今的一切都來自於那次大爆炸,也就是說,能量來自於138億年前的大爆炸

那如果你要問,大爆炸之前到底是什麼?或者為什麼會有大爆炸。

客觀地說,答案是:不知道。很多人會因此而質疑大爆炸的正確性。客觀地說,大爆炸是目前主流的科學理論,也有非常紮實的證據,比如:哈勃紅移,宇宙微波輻射,氦元素豐度。

即便是我們不知道宇宙大爆炸之前是什麼,我們也沒有辦法否定大爆炸理論。為什麼這麼說呢?

我們來想像一下,你認識張三這個人,或者聽周圍的朋友說起張三這個人,那你是否可以判定張三存在呢?

答案是:可以。我們目前所掌握的證據可以判斷宇宙大爆炸存在過。

如果我們不知道張三的母親和父親是誰,也不知道張三母親如何十月懷胎把張三生下來,那我們能否直接說下判斷張三不存在?

實際上,我們不能。所以,我們即便不知道宇宙大爆炸之前到底是什麼,以及為什麼會有宇宙爆炸。我們也不能去否定宇宙大爆炸存在過。

總結

因此,只要宇宙大爆炸的證據足夠充足,我們就可以判定這理論是成立的。那麼,我們所知道的就是,能量在宇宙大爆炸那一切就存在於這個宇宙當中了。

相關焦點

  • 一口氣搞懂質能方程
    他會說,根據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那這個說法對還是不對呢?我們直接給出解釋:並不對。如果非要評選一個人類史上最著名的公式,這個質能方程很有可能是第一名,實在太好記了。但如果要評選一個人類史上誤會最深的公式,那質能方程應該可以穩居第一名。
  • 宇宙十大未解之謎宇宙十大未解之謎
    宇宙十大未解之謎 宇宙有多少個銀河系?宇宙中存在地外生命嗎?宇宙之外還會有宇宙或者另外一個相同的地球嗎?人類由猿人進化至今已經有了1400萬年歷史,如今已經成為了地球上最具智慧的生物,然而在太陽系裡就連太陽也只是銀河系中的一個普通的恆星,更別說地球了。
  • 世上最偉大的十個公式,薛丁格方程排名第六,質能方程排名第五
    每當你解不開方程的時候,不妨換一個角度想,暫且放下對理科的厭惡和對考試的痛恨。因為你正在見證的,是科學的美麗與人類的尊嚴。No.10 圓的周長公式(The Length of the Circumference of a Circle)    這公式賊牛逼了,初中學到現在。目前,人類已經能得到圓周率的2061億位精度。還是挺無聊的。
  • 物理學史上最著名的方程——質能方程
    什麼是質能方程?1905年,愛因斯坦在深入研究物體慣性和它自身能量的關係之後,提出了物理學史上最著名的方程——質能方程,即E=mc2。這個方程式出名到什麼程度呢?質能方程表述為物質的能量(E)等於物質的質量(m)和光速平方(c2)的乘積。E=mc2也許是你見過的最簡單的公式之一,但是它的意義卻大到可以用「開創性」來形容。
  • 沒有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就造不出原子彈嗎?
    這幾天我們談論的很多經典公式、論戰、實驗都離不開愛因斯坦,愛因斯坦的確是科學史上最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而提到愛因斯坦,則不能忽略他的質能公式,這個被譽為世界十大經典公式之一的質能公式,很多人說它的副產品就是原子彈。那麼沒有質能公式,就造不出原子彈嗎?
  • 數學中最優美的公式——歐拉公式,這是一個越看越美的公式!
    歐拉公式是數學中當之無愧的最美公式,公式中包含著深刻的數學思想,也隱含了宇宙的哲學原理,其形式相當優美和迷人。這個歐拉公式的神奇之處在於,它把數學中最基本的五個常數,以非常優美的形式結合了起來:e——自然對數,代表了大自然π——圓周率,代表了無限i——虛數單位,代表了想像
  • 我們該如何理解愛因斯坦質能方程
    我們後背的驕傲,人類的智慧象徵!相對比廣義相對論公式,質能方程E=MC是很多人都熟悉的,一生至少見過一次吧。但此公式應該如何理解,包含什麼樣的深意,是我要告訴大家的。質能方程表述如下:E=MC。其中,E是能量,單位是焦耳(J)。M是質量,單位是千克(Kg)。
  • 宇宙十大未解之謎,宇宙中竟然有古文明遺址(精彩圖文)
    宇宙對於我們來說一直是一個謎,隨著人們科技的發展,宇宙的面貌越來越清晰的出現在人類的面前,但是我們對於宇宙依舊有很多無法理解的地方。
  • 質能方程為什麼是E=M*C^2?
    物理意義更重要關於這個問題,其實也很簡單,如果要簡單粗暴地直接給出結果,就是下面這樣:通過光速不變原理,相對性原理作為基礎假設,然後求運動物體的質量,並且帶入動能定理進行求解,設定速度為0時,可以得到這個公式。
  • 宇宙最美的語言——改變人類歷史的17大數學方程
    數學能以最簡潔的方式,把複雜的宇宙現象和規律淋漓盡致的展現出來,堪稱宇宙中最美的語言!該公式最直觀的意義就是描述了一個基本的數學規律,更重要的是其引入了一門新的幾何學——撲拓學,並成為對現代物理學意義重大的一個數學分支。
  • 我們能不能批判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E=mc²?
    那麼,在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中,能量肯定也正比於正比於質量以及速度的平方,所以這裡的速度無論是不是光速,至少速度一定是平方項,而不能是你說的一次方或者三次方,這個是最簡單也是最重要的物理分析——量綱分析。一個人能不能學好物理,需要看兩點。
  • E=mc,質能方程中為什麼會出現光速平方,而不是立方呢?
    史上最著名的物理學公式之一 E= mc揭示了一個物體所含的能量與它自身的質量之間的本質聯繫,如果說愛因斯坦和相對論是享有盛譽的話,這一公式貢獻了一半的能量。名利歸名利,一些朋友仔細考慮這個公式後有了這樣的疑問:質能方程揭示了能量和質量的關係,那麼為什麼光速的方程式中的係數一定是光速的平方?我們知道光速是一個常數,但是為什麼我們要用平方而不是立方呢?事實上,這種懷疑沒有任何價值,甚至可以說是毫無用處的,為什麼要這樣說?
  • 改變人類歷史的17大方程-科普,數學,公式,方程式 ——快...
    在筆者看來,宇宙中的通用語言有兩種,一種是數學,另一種是藝術。數學以最簡潔的方式,把複雜的宇宙現象和規律淋漓盡致的展現出來,正所謂宇宙不言,大美如斯!2013年,數學家和科普作家Ian Stewart 發表了他的著作——《改變世界的17個方程》,向大家詮釋了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17個方程。
  • 根據質能方程,是否一支粉筆,就有能供人們喝100年開水的能量?
    愛因斯坦提出的質能公式,從科學的角度闡釋了物質和能量之間的對應關係,表明了質量是能量的一種外在表現形式。如果單純地從這個公式出發,我們可以看出一個即使非常輕的物體,它的質量如果乘以質量的平方得出的能量值會非常的大。拿一個粉筆頭來說,其所包含的能量,可以夠地球上的所有人喝100年的開水。
  • 宇宙中最強大的元素,愛因斯坦質能方程的極限力量,僅次於反物質
    >   點擊關注哦   宇宙中最強大的元素,愛因斯坦質能方程的極限力量,僅次於反物質   湮滅
  • 核反應背後的質能方程,其實很多人理解錯了,真正的解讀在這裡
    很多人都知道,質能方程是愛因斯坦提出的,用公式表示為E=mc^2。其實很多人對它的理解是存在誤區的,很多人認為:在核反應中發生質量虧損,少掉的質量轉變為能量釋放出來,就以為核反應質量不守恆,其實這種觀點不正確,那真正的質能方程的含義是什麼?這得從方程的起源說起。
  • 愛因斯坦質能方程的三大意義,第三個創造了整個宇宙!
    ,那就是在宇宙中發生的任何反應,質量都是守恆的。下面,就來看一下愛因斯坦從狹義相對論中推導出的最著名方程——質能方程:E=mc^2這個方程由三部分組成,(1)E是能量,位於方程的一邊,表示系統的總能量;(2)m是質量,與能量存在聯繫;(3)c^2是光速的平方,使能量和質量等價的換算因子。
  • 按照質能方程E=mc^2,能量能轉化為物質麼?
    質能方程的由來要了解這個問題,我們就要先把質能方程搞明白。或者說,我們應該搞明白的是物質、質量和能量這三者的關係。這要從1905年說起了,這一年是愛因斯坦人生當中最高光的時刻了。在這一年,愛因斯坦接連發表了多篇開創性論文。
  • 物理學定律趨向宇宙真諦?或許能破除物理學兩朵烏雲,解宇宙之謎
    用愛因斯坦相對論來解釋宇宙的一切,說起這世間最具有奧妙的學科,人們一定都會想到物理學,物理學和科學,這兩門學科在不斷的推動人類向前發展,人類在不斷的探索奧秘的過程當中也變得更加的謙遜,因為我們知道尚且具有許多未破解的奧秘,人類所接觸到的知識也只不過是宇宙中的滄海一粟,其實跟浩瀚的宇宙相比,目前人類所掌握的知識實在是不值得一提。
  • 科學界三大經典未解之謎,一旦解開,可能給人類文明帶來質的飛躍
    人類在數百萬年前誕生於這個地球,經過人類不懈的努力,漫長的進化和發展。數百年前終於進入了科學技術的時代。隨著科技時代的到來,人們漸漸地認識到科技的力量是多麼的強大,可以解開世間萬物的奧秘,揭開宇宙的奧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