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能轉化的未來圖景——訪中國科學院院士李永舫
11月6日,中國科學院院士李永舫向記者介紹了他的最新研究成果——聚合物太陽電池。「現階段大規模商業化應用的太陽電池主要為矽基太陽電池。李永舫說,經過學界三十多年的努力,近年來聚合物太陽電池研究領域取得快速發展。尤其是2015年以來,中國學者引領的窄帶隙有機受體光伏材料的研究,使聚合物太陽電池的能量轉換效率獲得快速提升,最近實驗室的能量轉換效率已突破17%,達到了可以向實際應用發展的門檻,有望在三到五年內實現成果落地投產。
-
年過7旬,被稱為「光能轉化探索者」
進入新世紀以來,他帶領團隊投入聚合物太陽能電池光伏材料的研究,在延續其柔性、半透明優勢的同時,大大提升了該材料的光能轉化效率,被稱為「光能轉化的探索者」。他就是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研究員李永舫。李永舫的成長經歷並不輕鬆,從小在農村長大,29歲才考上大學。之後,憑著 「天道酬勤」的信念,他以堅強的意志走出了一條屬於自己的科研道路。
-
李永舫院士:應在現有生產線技術基礎上開發鈣鈦礦/矽疊層太陽能電池
帶著這些問題,4月15日,《中國科學報》專訪了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研究員李永舫。「3篇採用疊層技術的文章值得重視,將來可能會進一步提升商品化矽太陽能電池的能量轉化效率,但這一方向目前國內開展研究的不多。」
-
中國科學院專家濰坊行暨 「院士大講堂」活動在高新區舉行
>11月29日,中國科學院專家濰坊行暨「院士大講堂」活動在高新區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副主任賀泓,市領導孫剛,高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宋赤鋒,區領導李濤、賈延慶,市區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參加。
-
李永舫:熱愛、用心、努力、認真
李永舫院士 李永舫,光電共軛高分子研究專家,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研究員2020年迎來了《中國科學》《科學通報》(簡稱「兩刊」)創刊70周年,我們專訪了李永舫院士,請他談談求學、科研經歷,對太陽電池領域發展的一些看法,以及在「兩刊」的工作體會。
-
曾是農藥廠工人,他29歲上大學、31歲考研,如今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他就是中國科學院院士、蘇州大學材料與化學化工學部教授李永舫。讀博士期間,吳浩青院士給李永舫安排的研究方向是鋰電池正極上電化學嵌入反應的研究,這在當時是電化學領域國際上最前沿的研究方向之一。李永舫在博士期間的研究成果&34;獲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排名第二,導師吳浩青院士排名第一)。
-
李燦院士:太陽能轉化科學與技術
在此背景之下,李燦院士適時撰寫了《太陽能轉化科學與技術》一書。該書全面介紹了太陽能轉化的主要科學和技術,以及相關的研究方法和前沿進展,並規範了大部分評價標準。其涵蓋了太陽能光伏發電、光能—化學能轉化、光能—熱能轉化、自然光合作用等方面,在簡要介紹太陽能轉化的科學和技術的基礎知識的同時,也引述了一些包括作者團隊在內的國際學術界的部分最新研究成果作為示例。
-
李燦院士:太陽能轉化科學與技術
在此背景之下,李燦院士適時撰寫了《太陽能轉化科學與技術》一書。該書全面介紹了太陽能轉化的主要科學和技術,以及相關的研究方法和前沿進展,並規範了大部分評價標準。其涵蓋了太陽能光伏發電、光能—化學能轉化、光能—熱能轉化、自然光合作用等方面,在簡要介紹太陽能轉化的科學和技術的基礎知識的同時,也引述了一些包括作者團隊在內的國際學術界的部分最新研究成果作為示例。
-
中國科學院院士王松靈:醫學創新轉化的黃金時代已經到來
本報記者 閻俏如 北京報導近年來,伴隨國家創新驅動戰略的實施和相關政策的落地,醫學創新轉化備受關注,醫生和醫療機構在醫學創新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顯。11月28日,由北京醫學會主辦、北京市衛健委、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等作為支持單位的「2020北京醫學創新與轉化大會」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召開。本次大會以「創新、轉化、融合、發展」為主題。
-
國科大:多位院士從科研一線走上本科講臺—新聞—科學網
編者按 席南華、歐陽頎、李永舫,他們是院士,他們是大師,但在中國科學院大學,摘下院士、科學家頭銜,同其他教授、研究員一樣,他們只是一名普通的大學教師
-
中國科學院院士李燦:太陽燃料合成是未來減排的根本途徑之一
>——訪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潔淨能源國家實驗室(籌)主任李燦將太陽能轉化為可儲存、可運輸的燃料(太陽燃料)被認為是科學界「聖杯」式的難題。在2020年中國電機工程學會年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潔淨能源國家實驗室(籌)主任李燦接受《中國電力報》記者專訪,對太陽燃料的優勢、戰略意義與發展前景等方面作出闡釋。
-
九洲藥業科學顧問、中國科學院院士周其林獲2018未來科學大獎物質...
周其林院士系九洲藥業院士專家工作站站長,全面負責工作站的新技術研究開發活動,為企業提供技術發展決策諮詢。九洲藥業院士專家工作站成立於2013年,2016年被評為浙江省省級院士專家工作站。九洲藥業和周其林院士開展科研合作源遠流長,早在10多年前公司以企業自身創新需求的研發課題為依託,聘請周其林院士組建院士團隊幫助九洲進行手性配體技術應用,實現科技成果轉化,成功取得杜洛西汀、西洛多辛等多個項目的研發成果和規模化生產,為企業帶來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
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成會明
1月6日,開封市委書記高建軍親切會見了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清華—伯克利深圳學院低維材料與器件實驗室主任成會明一行,雙方就促進開封新材料研究,推動科技成果產業化,帶動更多新項目落戶開封進行深入交流,達成了廣泛合作共識。 市領導張松文,王秋傑等參加會見。
-
中國科學院院士都有為:「希望研究在淄博更多地進行轉化應用」
中國科學院院士都有為長期從事磁學和磁性材料的教學和研究工作,開展了磁性、磁輸運性質與材料組成、微結構關係的研究。在採訪中,都有為院士告訴記者:「從參加第一屆新材料技術論壇以來,我一直關注淄博的轉型發展,與淄博的企業也一直保持著良好的合作基礎。希望我對磁學和磁性材料的技術研究能在淄博更多地進行轉化應用。」
-
29歲上大學、31歲讀研,他曾是農藥廠工人,如今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順其自然、抓住機會,致力科研、樂在其中"——這是中國科學院院士、華東理工大學物理化學專業1982屆校友李永舫的座右銘。從29歲考上大學,到當選中科院院士,他抓住每一個機遇,憑藉努力與勤奮,不僅成為了我國聚合物太陽電池研究的先行者之一,還培養出了眾多青年科研人才。
-
李永舫&張佔軍:低沸點、低成本添加劑DFB有效提高OSC的性能
因此,中國科學院李永舫院士、張佔軍教授使用了一種低沸點、低成本的含氟添加劑DFB來改善OSCs的光伏性能。
-
李永舫&張佔軍:低沸點、低成本添加劑DFB有效提高OSC的性能
因此,中國科學院李永舫院士、張佔軍教授使用了一種低沸點、低成本的含氟添加劑DFB來改善OSCs的光伏性能。這種DFB添加劑處理可以通過促進分子堆積和聚集來增強共混活性層的光吸收和載流子傳輸能力。 我們製備了ITO/PEDOT:PSS/J71:M-ITTC/PDINO/Al的傳統結構OSCs,研究其光伏性能。
-
中國科學院學部和院士
1993年10月19日,國務院第十一次常務會議決定,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改稱中國科學院院士。同年,中國科學院學部進行增選工作,於11月選舉出59名院士。 1994年6月3日召開了中國科學院第七次院士大會,江澤民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會見了全體院士,江澤民同志作了重要講話。會議修訂通過了《中國科學院院士章程》,選舉產生了首批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14名。
-
甲烷室溫一步轉化液態產品成真
2018年08月07日 收藏 上海科大捧得有機化學領域「聖杯」 中化新網訊 記者昨日從上海科技大學獲悉,該校物質科學與技術學院左智偉科研團隊成功開發出一種廉價、高效的鈰基催化劑和醇催化劑的協同催化體系,解決了利用光能在室溫下把甲烷一步轉化為液態產品的科學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