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前,血肉之軀架成「中國梯」
六十年前,1960年5月25日凌晨4點20分,這是一個所有中國人都會永遠記得的瞬間。
歷經艱難險阻,歷時兩個月,中國登山運動員王付州、貢布和瞿銀華首次從北坡徵服了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這一刻震驚了中國和世界。
60年後,2020年5月27日,中國珠穆朗瑪峰高度測量和攀登隊再次完成了攀登和測量珠穆朗瑪峰的壯舉,創造了新的記錄。
前幾天,記者採訪了兩位登山英雄王付州和石佔春(時任中國登山隊隊長)的後代。在這個特殊的時刻,我們要求他們回顧他們父母的榮耀。
「我父親從不談論家裡的工作。從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起,登山就是他的工作,除此之外就沒什麼了。」王菲的女兒王菲回憶說,直到2005年作為中日女子聯合登山隊的翻譯來到珠穆朗瑪峰腳下,她才第一次真正感受到父母的偉大。
「珠穆朗瑪峰的大本營海拔5200米。我們爬了一會兒,人們走得很自然。突然,我覺得自己「走了」,只剩下一顆大心臟了這是高山反應。為了安全起見,王毅迅速撤退了。
「這才5000多米,想像一下8000多米會是什麼樣子?上面的氧氣可能只有平地上的三分之一。只是在這一刻,我才意識到他們的團隊是多麼偉大。」
2005年,珠穆朗瑪峰大本營的條件非常完美,甚至「豪華」。這裡不僅有一張床,還有一個浴缸。登山運動員可以沐浴在陽光下。但是在1960年,當條件落後的時候,中國登山運動員做出的每一個決定都可以在人類歷史上創造一個記錄。
「在海拔8000米以上的地方沒有帳篷過夜。他們肯定是第一個,還沒有人這樣做。」在1960年5月3日的晚上,登山運動員們是如何度過「不可逾越的」珠穆朗瑪峰的「第二步」的?中國登山隊隊長史佔春的兒子閻石首次向媒體透露了——。
三月底,當中國登山隊第一次登上珠穆朗瑪峰時,一些隊員在8500米高的地方留下了一個「突擊營地」,準備發起最後的衝鋒。史佔春和王風同(當時是中國登山隊的成員)繼續尋找一條攻擊峰頂的路線。
不遠處是「第二步」。這是一堵陡峭的石牆,將近30米高,平均坡度為60-70度,相當於一棟七八層的建築。二三十年前,英國登山者曾多次在這裡失敗。
當史佔春和王風同爬到「第二步」的頂端時,已經是晚上了。如果他們想再次前進,他們必須爬上一個超過3米高的垂直光滑的懸崖。四周一片漆黑。我不能起來或下來。我不得不在這裡過夜,等待黎明明。
「我父親在這個時候已經有三四天沒有吃東西了,只是吃雪。兩個人決定在他們旁邊的雪袋裡挖一個洞,以便生存下來,並在天亮後找到到達山頂的路。
這個雪洞只能容納兩個人。在零下40的嚴寒中,史佔春和王風同緊緊地擁抱在一起,沒有從氧氣罐裡吸一口氧氣.那天晚上,他們創造了人類登山史上的奇蹟。
20天後,由王福洲、龔部、瞿和劉連滿組成的第一突擊隊沿著史佔春所證明的路線發起最後一次衝鋒時,他們面前的最後一道屏障是「第二臺階」頂端3米多高的懸崖。
這四個人在第四次行軍中已經行進了8天,他們的體力非常好。他們試了七八次,但都沒能爬上去。劉連曼是一名消防員,他突然想到了拿梯子的方法。
為了牢牢地踩在劉連滿的肩膀上,屈先脫下了他的山靴和天鵝絨襪子。8700米高的感冒使屈的腳趾和腳後跟完全凍僵了。劉連滿也因為體力衰竭而落後了。經過三個多小時的艱苦努力,王付州、龔布和瞿銀華達到了「第二步」的頂峰。
1975年,當中國登山隊第二次攀登珠穆朗瑪峰時,他們在這裡架起了一對金屬梯子。這就是「中國階梯」。在2008年進入博物館之前,中國梯子幫助來自世界各地的1300多名登山者實現了徵服珠穆朗瑪峰的夢想。
「中國梯子的實際意義遠不是這麼幾米長的梯子,而是所有這些願意當梯子的人。最初的「中國階梯」是有血有肉的階梯。賀龍元帥曾經說過,中國的登山運動要靠全國的力量。正是中國人民的民族力量幫助三位英雄徵服了珠穆朗瑪峰。攀登珠穆朗瑪峰的榮耀屬於所有中國人。團結和鬥爭才是真正的中國階梯。」閻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