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鮮為人知的往事:中國人為什麼要登上珠穆朗瑪峰?

2021-01-08 最愛歷史

8844.43米,一個迷人而又致命的海拔,也是珠穆朗瑪峰讓無數攀登者魂牽夢繞的原因。

早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中國人就在極其簡陋的條件下,憑藉血肉之軀和鋼鐵意志兩次登頂珠峰。

那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很少有人知道,當時的攀登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珠峰的歸屬。

往事不如煙,讓我們重拾一段盪氣迴腸的史詩傳奇。

1

珠穆朗瑪峰位於中國與尼泊爾的邊境,兩國關於邊境問題時有齟齬。

上世紀50年代,尼泊爾屢次向中方挑釁,認為珠峰屬於尼泊爾,與中國無關,何況中國人根本就沒登上過珠峰,何以與他們競爭。

尼泊爾的囂張態度源於他們率先登頂珠峰的底氣。

1953年,紐西蘭登山家埃德蒙希拉蕊與尼泊爾嚮導丹增諾蓋搭檔,從尼泊爾境內的珠峰南坡成功登頂。這是世界上第一支成功登頂的隊伍。

來自世界各地的無數英雄在珠峰折戟沉沙。就在他們登頂之前,一組英國登山隊員本來離峰頂只有咫尺之遙,但因氧氣系統出現故障,體力不支,只好無功而返。

徵服世界之巔的理想,最終由一個紐西蘭養蜂人和被稱為「喜馬拉雅山挑夫」的夏爾巴人實現,這讓他們名滿天下,也讓尼泊爾嘚瑟好幾年,叫囂著獨佔珠峰。

全球14座海拔8000米以上的高峰,有9座在中國境內或邊境上,但直到1956年,中國的登山運動仍是一片空白,從境內的北坡攀登珠峰更是猶如天方夜譚。

事關國家尊嚴,國家體委主任賀龍立馬提出體育工作的三項具體任務,其中第一項就是在1960年登上珠穆朗瑪峰,並成立了中國登山協會。

中國第一批職業登山運動員從零開始,組建登山隊出國訓練,並於1957年獨立組隊,成功登頂四川第一高峰——貢嘎山。

這是中國人首次登頂海拔7500米以上的高峰,為此四名登山隊員長眠於皚皚雪山中。

21歲的劉連滿在攀登貢嘎山的隊伍中稍顯稚嫩,生命力卻格外頑強。在到達6250米的「駱駝背」時,隊員們需用繩索先下到深達100米的冰崖底部,再繼續往上攀登。

年輕的劉連滿一馬當先,下到繩子的末端時不慎踩空,所幸身上的背包被卡在裂縫上,才挽回一命。生與死不過剎那之間,劉連滿在零下幾十度的雪山中抬頭仰望,身上還直冒冷汗。

逃過一劫的劉連滿絕對想不到,3年後,他將用身體搭一座階梯,助隊友登頂珠峰。

2

1957年登頂貢嘎山,中國登山隊證明了自己的實力。

與此同時,在冷戰中大國主義傾向明顯的蘇聯,也想通過登上世界最高峰樹立威信。1957年11月,蘇聯向中國發出邀請,提出合作攀登珠峰,「以此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十周年紀念的獻禮」。

中蘇雙方就攀登珠峰展開商討,提出了1958年偵察,1959年試登,1960年登頂的計劃。

萬事開頭難,等到中蘇雙方商量完,才發現西藏連一條通往珠峰山腳下的進山公路都沒有。

從拉薩往西的公路,最遠只到日喀則,而從日喀則到珠峰腳下,還要再走300多公裡,且一路地勢險峻、山路陡峭,當地人也很少前往此處。

中央當機立斷,一下批了幾百萬經費。由400多名藏族工人和600多名軍人組成的施工隊伍,依靠牲畜運輸物資,在日喀則西部荒無人煙的土地上開工建路。

工人們發動人海戰術,在短短兩年內,終於打造出了一條通往珠峰的公路,全長380公裡。

山路還未修好,中蘇聯合組成的偵察組就已經在軍隊的保護下進山。通過數次考察,偵查組決定在5120米的高度設立營地,並搭建氣象臺,作為日後攀登珠峰的大本營。

這個營地逐漸發展成為後來的珠峰大本營,這裡有旅館、商店供登山者休息,還有我國海拔最高的郵局。自上世紀起,無數登山者從這裡出發,勇攀珠峰。

天有不測風雲。正當中國登山運動員躊躇滿志,加緊訓練時,中蘇關係漸漸走向轉折,蘇聯人出爾反爾,中斷對中國的支援,並退出攀登珠峰的計劃。

這時,賀龍發話了:「他們不幹,我們自己幹!任何人也休想卡我們的脖子。」

賀龍親自問登山隊隊長史佔春:「如果蘇聯不參加,我們自己攀登珠穆朗瑪峰有成功的把握嗎?」

史佔春直言回答,在攀登方面有困難,我們可以盡力去克服,有個最大的困難是我們缺少登8000米以上的高山裝備。

1960年元旦剛過,史佔春受命趕赴瑞士採購裝備。在途中,他得知印度陸軍登山隊也準備在同年攀登珠峰,雙方在一家登山裝備店不期而遇。

一旦印度人捷足先登,勢必以此在邊界問題上宣傳造勢。史佔春趕緊將這一消息報告國內,攀登珠峰的任務迫在眉睫。

中國人攀登珠峰,本就是難以實現的目標,如今又成為一次「被迫」執行的任務,可謂難於登天。

3

1960年2月,中國珠穆朗瑪峰登山隊正式成立。214名隊員們分批進藏,來到之前選定的5120米的大本營營址。他們來自五湖四海,有工人、農民、解放軍、教師、學生和科研人員,平均年齡不過24歲。

醫務組組長翁慶章回憶道:「沒有人有任何怨言,也沒人覺得苦,大家想得都很簡單,一切只為了完成徵服世界最高峰的任務。」

1960年3月24日起,史佔春率隊進行了三次適應性行軍。一方面是通過適應環境,選拔登頂隊員,一方面也是為輸送物資到海拔6000米以上的幾處營地,這些高山營地的物資只能由登山隊員背上去。

第一次行軍,先遣隊從大本營出發,到達海拔6400米修建營地,之後回大本營休整。

第二次行軍,登山隊攀登到海拔7600米的高度,並打通了攀登珠峰的第一道難關——「北坳」。北坳位於海拔7000米處,最高坡度將近70度,冰崖猶如城牆阻擋在隊員們面前,山上長年累月的積雪隨時就有可能引發雪崩。

在蘇聯參加過訓練的副隊長許競,率領偵察小組前往開路。在辛苦探索之後,才找到一條1米寬的縱向冰縫可進行攀登,藉此和40名隊員拿下了北坳。

4月25日,登山隊在狂風中開始第三次適應性行軍,55名隊員從大本營出發。8天後,許競等四人歷經艱苦行軍,攀登到海拔8500米,並建立最後一個營地——突擊主峰營地。

這個營地距離世界之巔只有300多米,登頂隊員將從這裡登上頂峰,可誰也不知能有幾人堅持到最後。

每一次攀登,都伴隨著犧牲。

在6400米營地,蘭州大學的學生汪磯發生嚴重高原反應,搶救無效失去年輕的生命。來自北京大學的氣象專業學生邵子慶也在7300米附近因缺氧犧牲。

第三次行軍後,登山隊有超過40名登山隊員嚴重凍傷,有的隊員凍掉了半截手指,嚴重的失去整條胳膊,就連隊長史佔春也一腳踩滑,差點從山上掉下來,之後因為凍傷而被送去日喀則治療。

5月17日,在三次適應性行軍後,副隊長許競帶領4名隊員進行最後的登頂,但他已體力不支,無法執行登頂任務,在突擊的路上倒下,只好退出。

風雪不止,英雄鬥志不息。

4

衝擊頂峰的重擔最終落在了身體狀況良好的隊員王富洲、屈銀華、劉連滿和貢布四人肩上。

4名隊員除了必備工具,還在背包裡裝了一面五星紅旗、一尊毛澤東半身塑像、一臺攝像機和幾卷膠捲,一切準備就緒便昂首上路。

▲被攀登者帶上珠峰的五星紅旗和毛澤東半身像。

當王富洲等人到達之前建好的突擊主峰營地時,發現之前背上來的物資早已不見蹤影。而帶上來的氧氣瓶也只有8瓶,每個人至少需要2瓶,這意味著最後的4名突擊隊員已經沒有退路。

從突擊營地出發,5月24日正午12點,4名隊員攀登到了海拔8680米的「第二臺階」,這是登頂珠峰的最後一道關卡。

所謂「第二臺階」,是橫亙在珠峰北坡的巖石峭壁,高度接近4米。此前英國人從北坡攀登,所到的最高處就是第二臺階,他們稱之為「飛鳥也無法逾越」,認為沒有攀援的支點,根本無法通過。

時間一分一秒地流逝,7個小時後,4名隊員站在第二臺階下一籌莫展,巖壁上無法牢固地打上鋼錐,每次嘗試攀登,都重重摔下來。

三年前在貢嘎山死裡逃生的劉連滿想到辦法。他早已精疲力盡,自知無力登頂,便用自己的身體作為梯子,讓隊友踩在肩膀上繼續前進。

其餘三名隊員含著熱淚,點頭答應。屈銀華擔心劉連滿肩膀受傷,還不顧危險,特意脫下4公斤的高山靴後,才踩著他往上攀登。為此,屈銀華凍壞了雙腳,下山後只能接受截肢。

在登上第二臺階後,屈銀華打下鋼錐,在這面最難攀登的巖壁上架起了一座近6米的金屬梯。此後數十年裡,從北坡登頂的登山者都要藉助這座梯子,他們將其稱為「中國梯」。

三位隊員繼續向頂峰攀登,劉連滿獨自躲在山崖間一塊大石頭下等他們回來。

分別之際,四個人都以為再也見不到對方了,劉連滿決定將自己的氧氣瓶留給凱旋的隊友。他拿出紅色鉛筆,用顫抖的手寫下一封遺書:

「王富洲同志:我知道我不行了,我看氧氣瓶裡還有點氧,給你們三個人回來用吧!也許管用。永別了!同志們。你們的同志劉連滿。」

所幸劉連滿再次從死神手中逃脫,堅持到與隊友們一同下山的時刻。

通過第二臺階這道鬼門關,登頂只差最後一程。

王富洲、貢布和屈銀華背負著登山隊的夢想、犧牲隊友的遺願還有整個國家的尊嚴,在最後幾個小時奮力攀登。

1960年5月25日凌晨4點20分,三人終於登上了珠穆朗瑪峰。

這是中國人第一次登頂珠峰,也創造了人類首次從北坡登頂的紀錄,此前從未有人徵服過這條「死亡之路」。

從成立到登頂只有短短幾年的中國登山隊團結一致,突破重重險阻,完成了一次奇蹟!當他們載譽而歸時,北京7萬人前往歡迎,為他們喝彩。

次年,中尼籤訂邊界條約,正式確定珠峰北坡為中國領土。

歷史不會忘記英雄們的壯舉,更不會忘記那些長眠雪山的英魂。

5

登頂珠峰後,中國登山運動發展受阻。直到1975年,在首次登頂15年後,中國登山隊才重整旗鼓,集結在珠峰大本營,踏上了再登珠峰的徵途。

1975年4月24日,由鄔宗嶽任隊長的登頂突擊隊在大本營宣誓出發,並莊嚴地接過五星紅旗和測繪頂峰用的金屬三腳架「覘標」。不得不提的是,這一次攀登,中國登山隊員在珠峰樹立的覘標,首次測得珠峰的高度為8844.43米(巖面高)。

鄔宗嶽是中國登山隊的老隊員,1960年時曾登上8500米營地,之後帶領中國女子登山隊登上海拔7595米的公格爾九別峰,一舉打破了女子登山高度的世界紀錄。

1975年,他一聽到國家召喚,義不容辭地加入攀登珠峰的隊伍,苦練攝影技術的他還兼任登山隊的攝影師。

在突擊海拔8600米階段,為了拍攝登山隊衝刺珠峰的寶貴鏡頭,鄔宗嶽冒險解開了和隊友捆在一起的安全結繩,扛著攝像機走在最後,漸漸和隊伍拉開距離,消失在冰雪之間。

直到隊友下山,才在懸崖邊發現他的背包、攝像機,以及早已被凍僵的身軀。鄔宗嶽為了留下最美的照片,永遠留在珠峰的冰天雪地中。

1975年5月27日,中國登山隊9名隊員終於再度成功登頂,其中還包括了一名女隊員——藏族登山家潘多。37歲的潘多當過農場工人,在參加此次攀登前,已經是三個孩子的母親,卻曾多次打破世界女子登山紀錄。

潘多就此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從北坡登上珠峰的女性。由於日本女登山家田部井淳子所在的登山隊趁著中國登山隊登頂10天前的好天氣從南坡成功登頂,潘多才遺憾地錯過了成為世界第一登頂珠峰女性的機會。

登上珠峰後,9名隊員還進行了2個小時的科研工作,包括拍攝、架設「覘標」、遙測心電圖和採集冰雪、巖石樣本。

這段經歷畢生難忘,1975年攀登珠峰九勇士之一的羅則回憶:「登頂珠峰前的日子,我們躺在雪山之間,仰望星星和月亮,期盼天快點亮;當真的站在世界之巔,放眼望去,雲海茫茫,群峰起伏,真是無限風光在險峰。」

然而,不是所有突擊頂峰的隊員都這樣好運,26歲的夏伯渝就在距離頂峰只有200多米的高度無奈隨隊友下撤。當時他所在小組的突擊隊員中,有7名已被凍傷。

夏伯渝就這樣與登頂珠峰擦肩而過,此後四十多年裡,他一直放不下這個心願。

下到8200米時,夏伯渝在零下25攝氏度的帳篷,將睡袋讓給了一個叫小次仁多吉的隊員,自己和衣而睡。當時,對方的背包落在半路,人也早已筋疲力盡,夏伯渝於心不忍。

樂於助人的夏伯渝信心滿滿,卻不知自己身體早已被嚴寒侵襲。

第二天,夏伯渝脫靴時,發現怎麼也脫不下來,這才知道,自己腿凍傷了。一路上,夏伯渝看著自己的雙腳由白色變成紫紅色,到最後變黑變幹。

下山後,夏伯渝迅速被送到醫院做手術,由於傷勢嚴重,只能截肢。在病床上,夏伯渝為隊友登頂而激動落淚,也為自己失去的雙腿而痛哭。

6

和夏伯渝一樣壯志難酬的攀登者多不勝數。

事實上,只有千萬分之七的人類曾經成功登上珠峰,而這個夢想將會花費數萬美金,甚至是自己的生命。

登頂珠峰的道路,是陡峭的山崖、每小時189千米的最大風力、零下幾十攝氏度的低溫、僅有海平面30%的氧氣含量和無人掩埋的屍體……僅過去十年,嘗試徵服珠峰而犧牲的就將近280人。

珠峰上最著名的遇難者Green Boots(綠靴子),位於西北山脊8500米處,至今已有20多年。沒有人知道這具屍體的真實身份,但是從北坡登頂的每一個攀登者幾乎都會經過他,很多人會在此停留一會兒。

他就像一個地標,在警示每一個即將登頂的攀登者,不要輕視珠峰的死亡海拔。

夏伯渝卻從未忘記登頂珠峰的夢想,在失去雙腿後,他裝上假肢,經過43年的堅持訓練,先後5次嘗試攀登珠峰。尤其是在罹患癌症之後,生命進入倒計時,他更渴望了卻這一心願。

2016年,夏伯渝攀登珠峰,到海拔8700米突遇暴風雪,能見度不到一米。

從這個高度到頂峰只需一個多小時,但夏伯渝看著身邊幾名年輕的夏爾巴嚮導,不願讓他們一起冒險,只好下撤。那個讓他牽掛了40年的地方,此時只有百米之遙。

夏伯渝說:「下撤的時候,對我來說像在煉獄。」

2018年5月14日,年近七十的夏伯渝再次挑戰珠峰。這一次,終於彌補了1975年的遺憾,他成為中國第一個依靠雙腿假肢登上珠峰的攀登者。

7

1923年,當屢次挑戰珠峰的英國探險家喬治馬洛裡被《紐約時報》問到為什麼要攀登珠峰時,他的回答簡潔明了:「因為山就在那裡。」

人類為什麼要挑戰珠穆朗瑪峰?因為,山在那裡。

1960年,從零開始的中國登山隊,為捍衛國家尊嚴,登上珠峰。兩百多人的團隊前僕後繼,舉全國之力,以國家的名義,讓五星紅旗在世界之巔迎風飄揚。

1975年,中國登山隊再登珠峰,在國家的艱苦歲月裡再度留下輝煌印記。鄔宗嶽為了最美的鏡頭永遠葬在珠峰雪白的懷抱中;潘多讓全世界知道巾幗不讓鬚眉;43年的歲月裡,無腿勇士夏伯渝始終沒有放下自己的夢想。

這都是因為,山在那裡。

致敬,攀登者們!

相關焦點

  • 60年前,中國人為什麼一定要登上珠穆朗瑪峰?
    本片還原了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中國人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憑藉血肉之軀兩次登頂珠峰的故事。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電影在還未上映之前,就已經被打了N多條差評:這樣的言論,真的讓人覺得既氣憤又無奈。當時,中國正和尼泊爾就領土劃分問題展開討論,卻在一個地方一直無法達成共識:珠穆朗瑪峰。人類的歷史上,有一個天然法則:誰先到達一片無主之地,誰就擁有這座領土的主權。
  • 登上珠穆朗瑪峰山頂後,要怎麼下去呢?很多人還傻傻不知道
    登上珠穆朗瑪峰山頂後,要怎麼下去呢?很多人還傻傻不知道提到珠穆朗瑪峰,我們肯定都很熟悉,它是世界第一的高峰。對很多登山愛好者來說,能去攀登珠穆朗瑪峰是一生最高的期盼了。但是作為世界第一高的山峰,肯定也不是大家想去就能去的,首先你就要足夠強健的體魄,還有就是對登山的知識要了解的非常透徹,因為在攀登這種高峰時,隨時都存在有生命安全。那麼登上珠穆朗瑪峰山頂後,要怎麼下去呢?很多人還傻傻不知道。
  • 攀登者:歷史上中國人首次登上珠峰,沒有留下證明的真相是什麼
    《攀登者》這部電影強有力地向世人展現中國人不屈服,勇於攀登的精神。生於新時代的我們,根本無法想像上個世紀五十年代的攀登者是如何在資源匱乏,信息不發達,設備不齊全的情況下徵服珠穆朗瑪峰的。那麼,史實裡中國登山隊第一次登上珠峰到底是為什麼沒有證明呢?1960年5月25日凌晨4點25分,三位中國登山隊員登上珠峰,他們分別是地質工作者王富洲、解放軍炊事員貢布、伐木工人屈銀華,這也是人類首次從珠峰北坡登上頂峰。 而當時支持隊友登頂的消防隊員劉連滿則因為在第二臺階處甘當人梯,耗盡了巨大的體能,只能留守。
  • 珠穆朗瑪峰屬於中國嗎?為什麼那麼多外國人可以攀登?
    珠穆朗瑪峰位於我國西南邊境,是喜馬拉雅山脈的最高峰,裸高8844米,是世界第一高峰。不過珠穆朗瑪峰屬於中國和尼泊爾共有,北邊屬於中國所有,南邊屬於尼泊爾所有。為什麼是共有的?因為它位於兩國的邊境線上,屬於分界線。
  • 吳京章子怡胡歌《攀登者》:登上珠峰,讓全世界都看到中國人
    1 攀登珠穆朗瑪峰的意義眾所周知,珠穆朗瑪峰是喜馬拉雅山脈的主峰,同時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山峰,它長年積雪,地形險峻,有著無數的冰川、高達數十米的冰陡崖、步步陷阱的明暗冰裂隙,還有險象環生的冰崩雪崩區。珠峰一帶氣溫極低,天氣惡劣且異常多變,峰頂溫度長年在零下34度以下,最低氣溫可達-50℃,最大風速可達90米/秒,由於氣候極度寒冷,它又被稱為世界第三極。
  • 第一個登上南極大陸的中國人,走了
    受訪者供圖姓名:張逢鏗性別:男終年:97歲去世原因:病逝去世時間:9月10日生前成就:登上南極大陸的中國第一人即將上映的電影《攀登者》講述了1960年中國人首次登上珠穆朗瑪峰的故事。這是中國人在克服自然界極限的道路上,邁出的堅實一步。
  • 很多人到現在都不明白 《攀登者》中登上珠穆朗瑪峰的真正意義
    和中國接壤的尼泊爾(尼泊爾是當時印度的附屬國),在1953年5月29號,尼泊爾嚮導丹增•諾蓋和紐西蘭登山家愛德蒙•希拉蕊,由相對容易的南坡,登上了珠穆朗瑪峰。點擊播放 GIF 1.4M本屬於中國的土地上,插著紐西蘭的國旗,也讓印度有了爭奪珠峰的藉口:中國人並未登上過珠峰
  • 很多人到現在都不明白《攀登者》中登上珠穆朗瑪峰的真正意義
    從影片籌拍之初,就有很多人不明白,登上珠穆朗瑪峰到底有什麼意義,甚至還有網友直接指責影片會對珠峰造成環境汙染。這種言辭,既可笑又無知,更讓人無語。我們將時間推回到六十年前。和中國接壤的尼泊爾(尼泊爾是當時印度的附屬國),在1953年5月29號,尼泊爾嚮導丹增諾蓋和紐西蘭登山家愛德蒙希拉蕊,由相對容易的南坡,登上了珠穆朗瑪峰。本屬於中國的土地上,插著紐西蘭的國旗,也讓印度有了爭奪珠峰的藉口:中國人並未登上過珠峰,就不能說珠穆朗瑪峰是屬於中國的。
  • 測量珠穆朗瑪峰的「高度」有什麼意義?為什麼它是從黃海測量的
    根據天氣情況,2020年珠穆朗瑪峰高度測量和攀登小組的12名成員將在不久的將來衝擊珠穆朗瑪峰的頂峰。預計中國專業測繪人員將首次登上珠峰測量珠峰高度,這將使測量數據更加可靠和有說服力。值得注意的是,60年前,也就是1960年,中國登山運動員王付州、瞿銀華和貢布成功登頂,創造了人類登山史上第一次從北坡攀登珠穆朗瑪峰。
  • 為什麼中國人要登珠峰,這部電影告訴你
    珠穆朗瑪峰的天氣瞬息萬變,在登山的過程中如果遇到最強風暴,直接可以將人吹到幾公裡外。只可仰望,不可褻玩。1960年,我國登山隊向珠穆朗瑪峰發起了攀登計劃。在此之前,這座世界最高峰曾被別國登頂數次,而我國卻沒有先例。這支被給予厚望的登山隊不幸在攀登過程中遭遇雪崩,隊員僥倖躲在巖石後才躲過一劫,可是隊員死的死,傷的傷。
  • 為什麼一定要登上珠峰?
    其實在看片的過程中,始終有一個問題,方五洲等人為什麼要冒著巨大的風險登上珠穆朗瑪峰,其實是有著當時特殊的歷史背景。在人類的歷史上,有著一個不成文的規矩:誰最先到達一片無主之地,誰就擁有這片領土的主權。由於珠穆朗瑪峰的特殊地理位置,一半在中國,一半在尼泊爾。據傳在1952年我國就將此山峰改名為珠穆朗瑪峰,不過後面還經歷了兩國的協商。
  • 勇士們登上珠穆朗瑪峰之巔 完成高程測量任務
    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完成登頂測量任務2020年5月27日5月27日11時,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8名攻頂隊員次落、袁復棟、李富慶、普布頓珠、次仁多吉、次仁平措、次仁羅布、洛桑頓珠克服重重困難,成功從北坡登上珠穆朗瑪峰峰頂
  • 珠穆朗瑪峰有一半在中國,另一半在尼泊爾,為什麼說是中國的?
    珠穆朗瑪峰是世界上最高的一座山峰,很多人也一直很想有登上這座世界之最去看看美景的機會,看看其他山峰的樣子。這也使得攀登珠穆朗瑪峰成為了想要尋求刺激的人們的計劃中的一項。人類的活動又將這個美麗而神聖的地方破壞,就像其他景區一樣。遊玩人數越來越多,管理人員不足和管理困難等問題使得曾經良好的環境變得越來越差。
  • 「萊瑟塔檔案」講述的那些鮮為人知的地球往事,到底是不是真的?
    「萊瑟塔檔案」講述了一些鮮為人知的地球往事,我們挑其重點來介紹一下。在大約6500萬年前,地球上的一代霸主——恐龍在一場巨大的災難中不幸滅絕,科學家推測,這場災難是一顆直徑10公裡的小行星撞擊地球而引發,但是「萊瑟塔檔案」對這場災難卻有另外的說法。
  • 珠穆朗瑪峰是哪個國家的 珠穆朗瑪峰高多少米
    看完電影《攀登者》,不得不感嘆那些登上珠穆朗瑪峰的人。為了將中國的紅旗插在珠穆朗瑪峰上,攀登者不顧艱辛,勇往直前。珠穆朗瑪峰擁有「世界第一高峰」的稱號,那珠穆朗瑪峰高多少米大家知道嗎?今天我們就來看看珠穆朗瑪峰的高度以及珠穆朗瑪峰是哪個國家的。
  • 登山隊成功登頂珠穆朗瑪峰,這次高度是多少?能超過8844.43嗎?
    此次分享的主題是中國登山隊成功登上珠穆朗瑪峰,並在上面展開珠峰高程測量工作。自從中國登山隊的三名隊員在1960年第一次登上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以來,已經過去了整整六十年,而就在近日,中國高程測量登山隊的隊員再次站在了珠穆朗瑪峰之巔,獲得了國人乃至全世界人民的矚目!誠然,時代在變,但唯一不變的是人們刻在骨子裡的那種拼搏精神,攀登珠峰就是人類不斷挑戰自我的一種深層次表現!
  • 在珠穆朗瑪峰上測量「高度」有什麼意義?這是從黃海測量的原因
    珠穆朗瑪峰現在的「高度」是多少?這是許多人關心的話題。根據天氣情況,2020年珠穆朗瑪峰高度測量和攀登小組的12名成員將在不久的將來衝擊珠穆朗瑪峰的頂峰。預計中國專業測繪人員將首次登上珠峰測量珠峰高度,這將使測量數據更加可靠和有說服力。
  • |珠穆朗瑪峰|珠峰高程...
    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們不用出門就能近距離感受珠穆朗瑪峰的風採。看它千姿百態、威武雄壯、昂首天外,不禁令人讚嘆:「珠穆朗瑪峰簡直美哭了!」先來幾張美圖大家感受下~珠穆朗瑪峰(珠峰)是喜馬拉雅山脈的主峰,是全球最高峰。高聳入雲的珠穆朗瑪峰一直是人類想要證明攀登能力的聖地,也是地質調查、地震、地殼運動等問題研究的重要載體。
  • 《攀登者》為什麼將生死置之度外,1960和1975年一定要登上珠峰?
    人為什麼要登山?影片一開始我們直擊了1960年方五洲(吳京飾)、曲松林(張譯飾)、傑布(拉旺羅布)等多名登山人員在登珠穆拉瑪峰途中遇到雪崩,整個登山隊傷亡慘重,最後只有他們三個登上了珠峰。他們三個在海拔8000對米的高度上,搭人梯,曲松林光腳第一個爬上最後那20米的壯舉。
  • 珠穆朗瑪峰 Qomolangma
    1950年以後,我西藏地區獲得解放,地處西南邊防要地的西藏,再也不允許外國登山隊任意進行登山活動。從此,外國登山隊便改由尼泊爾境內的南坡攀登珠峰。10、1950年,由美國人克·修斯頓等人組成的登山隊,從尼泊爾境內南坡首次對珠峰進行試登,只到達了孔布冰川上海拔6,100米的冰爆區附近,便返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