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看「四不像」麋鹿,欣賞大自然風景
假期載上老人,帶上孩子,一家驅車前往江蘇大豐的中華麋鹿園,欣賞美麗的自然風光,親近野生的麋鹿群,已成為許多都市人的休閒時尚。麋鹿保護區購票進入大門後,先坐上觀光電瓶車沿著湖邊遠距離欣賞放養的野生麋鹿群,它們或跋涉於沼澤地裡,或徜徉於樹叢深處,個個自由自在、悠閒自得。如果運氣好的話,你還可以伸手觸摸到它,餵它吃些胡蘿蔔。
-
子牙坐騎「四不像」原型是麋鹿還是駝鹿?看看體型應該是哪一種
一般認為「四不像」神獸的原型是「麋鹿」,這種動物本來廣泛分布於我國各地,但是歷史上隨著人們的狩獵活動以及其他動物的捕殺,導致這種動物越來越少,清朝末年的時候,這種動物一度在我國滅絕了,但是由於歐洲人先前在我國北京南苑獵場買走了數十隻麋鹿,但是這些麋鹿由於種群較少,其數量也越來越少。
-
為什麼麋鹿長得「四不像」?
麋鹿是一種我國特有的鹿類動物,它有一個廣為人知的俗名叫「四不像。」人們在觀察麋鹿時,總能從它們的身上找到一些常見動物的影子,久而久之,就總結出了「臉似馬非馬,角似鹿非鹿,蹄似牛非牛,尾似驢非驢」這樣四個最為明顯的特徵。麋鹿為什麼會長得「四不像」?麋鹿的四個「不像」中蘊含了怎樣的科學道理?
-
重返故國三十四年 「四不像」跨越滅絕邊緣 麋鹿安好
突然,周圍有個上了年紀的老百姓用嶽陽話喊:「四不像,四不像!」人群開始喧譁,不少老人朝江叩拜起來。 李政沒有想到,這種他從未聽說,但卻真真實實在洞庭湖生活過數百萬年的神獸,竟然就是在那一刻循著基因的記憶回歸故土。他更無法預測,這種曾經在我國消失了一百多年的中國特有珍稀動物,會在洞庭湖等地再次繁衍生息開來。
-
江蘇有個中華麋鹿園,生活著幾千頭珍稀麋鹿,還是世界自然遺產
簡介:江蘇有一處中華麋鹿園,住著一千多隻麋鹿,還是世界自然遺產我國幅員遼闊,領土遼闊,又算不上大,在我國廣袤的土地上,不僅生活著成千上萬的中華兒女,而且還生活著各式各樣的動物,無論是人還是動物,都是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生靈,非常值得珍愛,特別是那些珍愛野生動物
-
四不像動物出現在保護區,角像鹿、蹄像牛、頭像羊、尾像驢,是罕見中華鬣羚
在動物世界中,馴鹿、駝鹿、麋鹿和中華鬣羚都有著「四不像」的稱號,是因為它們的外形比較奇特。
-
回歸中國的「四不像」麋鹿:失而復得三十三年
回歸中國的「四不像」麋鹿:失而復得三十三年 2018-08-24、本土滅絕又會重新孕育壯大的這塊溼地,繼續麋鹿的中國故事。
-
在江蘇鹽城,隱藏著麋鹿的故鄉,就是傳說中的「四不像」!
姜子牙當年學業期滿離開崑崙山時其師元始天尊送了他三件寶物:打神鞭、杏黃旗和四不像。何為四不像?它其實是麋鹿的別稱,它頭臉像馬,角像鹿,頸像駱駝,尾像驢,是神話傳說中的常客。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四不像:麋鹿】因頭臉像馬
-
中華麋鹿園:你想知道的麋鹿都在這裡
這就是麋鹿「四不像」名字的由來。也有一種說法認為「四不像」是元始天尊起的名字,但是這種說法無法考證,也就博君一笑了。麋鹿是鹿科中叫溫順的一種。他們跑的沒有梅花鹿和「傻狍子」快,也不像馬鹿,白唇鹿那樣在發情期時攻擊人,甚至在公鹿為了爭奪配偶而角鬥時也是相對「佛系」的,沒有激烈的衝撞和大範圍的移動。敗者不留,勝者不追。這些特點決定了他們容易被天敵和人類捕殺。
-
失而復得的四不像,現在天鵝洲有一千多隻
很多人在神話故事中聽說過「四不像」,尤其是《封神榜》中姜子牙的座駕四不像神獸。這種神獸,不見得就存在於現實世界之中,比如,龍和鳳凰,我們一般人是沒有見過的。還有一種神獸,就是麒麟,人把雄性稱麒,雌性稱麟,《宋書》:麒麟者,仁獸也。牡曰麒,牝曰麟。
-
江蘇大豐麋鹿種群數量超5000頭
近年來,隨著生態環境的改善和野生動物保護力度的加大,江蘇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麋鹿的繁衍生息獲得優越的外部條件,目前種群數量已達5016頭。2019年,保護區的麋鹿成功產仔800多頭,為種群注入新的活力。麋鹿又名「四不像」,是我國一級保護動物。目前我國麋鹿數量6000餘頭,佔世界總數的近90%。
-
江蘇大豐麋鹿種群總數已超5000頭
6月28日在江蘇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拍攝的一群在水塘附近棲息的麋鹿(無人機拍攝)。近年來,隨著生態環境的改善和動物保護力度的加大,江蘇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麋鹿的繁衍生息獲得優越的外部條件,目前種群總數已達5016頭。2019年,保護區的麋鹿成功產仔800多頭,為種群注入新的活力。 麋鹿又名「四不像」,是我國一級保護動物。目前我國麋鹿數量已達6000餘頭,佔世界總數的近90%。 新華社記者 李響 攝
-
鹽城:活躍的麋鹿和牙獐
王淼 江蘇鹽城珍禽自然保護區內有2500多種植物、394種鳥類,是東北亞雁鴨遷徙路徑上的重要溼地、東北亞鶴類重要保護區、東亞—澳大利西亞涉禽及東北亞雁鴨類遷徙主要路徑、國際重要溼地。區內擁有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14種、二級保護野生動物67種,擁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
-
八國聯軍入侵時,「四不像」在我國滅絕,後來為何能重新興盛
麋鹿是原產於我國的一種珍稀動物,因其頭臉像馬、角像鹿、頸像駱駝、尾像驢,故被人稱「四不像」。在距今約1萬年前到距今約3000年時,麋鹿曾經在中國大地盛極一時,數量達到上億頭,人類的祖先也一直將其作為主要捕獵對象,漢朝以後,野生麋鹿數量日益減少。
-
中國神獸「四不像」竟遭八國聯軍滅種!
據考證,「四不像」就是生活在我國遼寧、華北、長江三角洲平原的麋鹿。《清文匯書》云:四不像,牝、牡皆有角。則稱角鹿不為無本。土人飼以石花,即苔也。麋鹿在我國古代北方平原有大量的活動蹤跡。隨著時間的推移,數量也逐漸減少,到了明末已經瀕臨絕跡。後來,被清政府保護養殖在北京城南6裡之外的「南海子」皇家獵苑中,據說當時的麋鹿數量僅存120隻左右。在清朝統治時期,這種神奇的物種發生了命運的轉折。
-
「大江大河大徵途」手記:長江故道上的麋鹿守護者
麋鹿在長江故道上自由生長。特派記者範芃 攝麋鹿面似馬非馬、角似鹿非鹿、尾似驢非驢、蹄似牛非牛,俗稱「四不像」。它原產於中國,清朝末年因戰亂、洪水、饑荒等原因,在中國絕跡。20世紀初,英國貝福特十一世公爵購買了從中國劫掠到歐洲各動物園的18頭麋鹿,在倫敦附近的私人莊園圈養。1985年,公爵後人將22頭麋鹿送回北京南海子麋鹿苑。
-
大興麋鹿苑升級北京生態博物館 看看「四不像」長什麼樣
大興麋鹿苑升級北京生態博物館 看看「四不像」長什麼樣 2019-08-25 10:12:11 來源:新京報 | 作者:吳婷婷該聯盟通過推動麋鹿自然保護區、麋鹿國家公園建設,共同打造麋鹿國際品牌。聯盟還將進一步規範麋鹿保護、管理、利用的規程和法律準則,組織開展麋鹿保護國際合作,募集國內外麋鹿保護資金,強化項目落實。整合和推廣麋鹿研究與保護經驗,建立國際間麋鹿種群和科技交流機制,為麋鹿野生種群生存繁衍,保留良好的生態空間,打造世界野生動物保護「中國樣本」。
-
曾經在中國大地上滅絕的麋鹿,是怎樣重歸故土,不再迷路的?
麋鹿,俗稱「四不象」,本為中國獨有。因為它的臉似馬非馬,頭頂上的角似鹿非鹿,尾巴似驢非驢,蹄子似牛非牛,所以,人們稱它為「四不像」。距今3000-10000年前,野生麋鹿曾經廣泛分布在我國的中東部地區,那裡有著麋鹿喜歡的沼澤溼地。
-
他守護中國麋鹿33年 飼養出世界最長壽麋鹿
一頭扎進大豐麋鹿保護區的他如今已60歲,用濃厚的鄉音講述著他和麋鹿的緣分。他不僅見證了回歸的39頭麋鹿繁衍到5000多頭的盛況,迎接了第一頭新生麋鹿的誕生,還曾飼養出世界壽命最長壽的麋鹿。 儘管老家就在保護區附近,他幾十年幾乎整天待在保護區。盧興保用最樸實的語言詮釋著馴養工作和安全管理的責任,既有三十餘載的「髒、苦、累」,也有成為一個合格的馴養員必須具備的「愛心、細心、耐心」。
-
如何能夠讓孩子更了解麋鹿?
孩子看到了麋鹿你會如何給孩子介紹?我推薦您這樣:1、給聖誕老人拉雪橇的不是麋鹿,而是馴鹿。很多人會搞混,麋鹿生活在溫暖的沼澤、溼地,而馴鹿生活在北部寒冷的地區,耐寒、皮實。外觀上來說,麋鹿長著長尾巴,而馴鹿的尾巴很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