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坡快速準確定位研究取得進展

2020-07-30 中科院之聲

近日,中國科學院精密測量科學與技術創新研究院地震波傳播與地球內部結構研究組在滑坡快速準確定位的研究中取得新進展,提出了基於地震臺網記錄的背景噪聲以及滑坡產生的地震動信號的滑坡快速定位方法,提高了在稀疏臺網情況下的滑坡定位精度,為滑坡災害預警提供了新思路。

近幾十年來,破壞性滑坡事件不斷發生。這些滑坡及其引起的堰塞湖和海嘯等次生災害往往造成嚴重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例如,2000年易貢滑坡在中國西藏產生的堰塞湖潰壩引發了爆發性洪水,並導致了災難性破壞。2017年6月17日,格陵蘭Nuugaatsiaq滑坡觸發的海嘯約8分鐘後衝毀了村莊,造成嚴重人員傷亡。由於當地的地面監測手段有限,而衛星等遙感手段一天後才能獲得滑坡的準確位置。因此,快速確定滑坡的位置對於滑坡和次生災害的預警至關重要。利用滑動過程輻射的地震波可以快速確定滑坡的位置。地震波定位的另一個優勢在於它還可以識別和定位其它方法難以觀測到的海底滑坡等災害事件。然而,如果地震觀測臺網稀疏,基於地震波到時的傳統定位方法會受到臺站分布和地球三維結構的影響,定位誤差很大。

研究團隊採用基於地震背景噪聲格林函數的相對定位方法對滑坡的位置進行測定,利用滑坡附近的參考臺站與遠臺記錄的地震背景噪聲,計算相關函數作為該路徑上的經驗格林函數,可以有效消除路徑上三維結構的影響,從而提高定位精度。經過系統分析,該滑坡事件的定位精度在2.5公裡左右,顯著優於傳統的面波走時定位精度(約16公裡)。研究團隊進一步系統研究近處參考臺站與滑坡事件間距離、定位所用遠臺數量對定位精度的影響,提出了利用地震背景噪聲定位滑坡事件的標準流程。

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國際地學期刊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Solid Earth上。

該研究得到了中科院戰略先導科技專項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項目資助。

滑坡快速準確定位研究取得進展

2017年格陵蘭島滑坡事件(紅色五角星)及臺站(三角形)位置

滑坡快速準確定位研究取得進展

滑坡事件定位結果。其中紅色和藍色五角星為兩次子事件的定位結果,黑色五角星為衛星定位結果

滑坡快速準確定位研究取得進展

利用背景噪聲對滑坡事件進行定位的流程

來源:中國科學院精密測量科學與技術創新研究院

相關焦點

  • 快速批量製備高質量石墨烯研究取得進展
    從中科院獲悉,蘇州納米所等在快速批量製備高質量石墨烯研究方面取得進展。因為在半導體工業中具有良好的集成兼容性以及低廉的成本優勢,銅基表面化學氣相沉積(CVD)法被認為是**有潛力實現大規模製備高質量石墨烯的方法。
  • 宏基因組方法學研究取得進展
    宏基因組方法學研究取得進展 來源:北京生命科學研究院   發布者:張薦轅   日期:2016-03-23   今日/總瀏覽:1/5100
  • 上海藥物所等在螢光分子探針研究中取得進展
    上海藥物所等在螢光分子探針研究中取得進展 2016-09-30 上海藥物研究所 【字體:研究人員進一步利用雷射掃描共聚焦技術探索了小分子探針與早期內涵體、晚期內涵體、循環內涵體及溶酶體的共定位情況,可視化揭示ASGPr的內吞過程,準確定位受體在早期內涵體、晚期內涵體、循環內涵體及溶酶體的轉位、更新等生命過程,從而實現一整套完整的細胞內探針的追蹤考察,為今後實驗中探究不同種類、不同構型糖探針的細胞內吞途徑的差異性打下基礎。
  • 變分自回歸神經網絡求解統計力學研究取得進展
    變分自回歸神經網絡求解統計力學研究取得進展 2019-03-06 理論物理研究所 物理研究所 那麼一個自然的想法是,可不可以用近年來快速發展的深度學習方法來推動統計物理的核心問題的進展?  近年來,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張潘課題組致力於探索統計物理與機器學習的交叉領域,並在近期取得新進展。
  • 國家納米科學中心在納米材料生物效應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
    近日,國家納米科學中心中國科學院納米生物效應與安全性重點實驗室陳春英研究組與納米材料研究室唐智勇研究組合作,在以秀麗線蟲為模型研究納米材料生物效應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研究結果發表在美國化學會的Nano Letters 雜誌上(2011, 11: 3174-3183)。
  • ...基於系統聚類-加權馬爾科夫耦合模型滑坡預警 方法研究與應用...
    (3)提出了以預警區域敏感度、預警正確率與預測共識率為評估函數來檢驗滑坡預警模型的正確性和有效性,結合經典滑坡案例進行模型的驗證對比分析,對滑坡預警方法提供了借鑑意義。充分利用其獲得的動態監測數據對失穩邊坡進行預警成為了巖土工程領域的研究熱點。2摘 要滑坡的非線性運動規律及演化過程中表現出的隨機性態一直是滑坡災害預測研究的難點之一。
  • 北冰洋碳循環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本報訊 日前,《自然氣候變化》雜誌發表了由美國德拉瓦大學一研究團隊和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海洋-大氣化學與全球變化重點實驗室祁第、陳立奇、高眾勇等人合作撰寫的論文《Sea-ice loss amplifies summertime decadal CO2 increase in the
  • 老年痴呆症研究取得系列進展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高度重視對老年痴呆症基礎研究的支持,在老年痴呆症發病機制、早期診斷、治療幹預和研究平臺建設等方面開展了多種形式和項目類型的資助,取得了良好的資助成效,為老年痴呆症治療方法的最終攻克奠定理論基礎和實驗依據。阿爾茨海默症是老年痴呆的最常見類型,嚴重影響老年人的健康,已經成為老年人第六大死亡原因。
  • 論文推薦|基於系統聚類-加權馬爾科夫耦合模型滑坡預警 方法研究與...
    充分利用其獲得的動態監測數據對失穩邊坡進行預警成為了巖土工程領域的研究熱點。2摘 要滑坡的非線性運動規律及演化過程中表現出的隨機性態一直是滑坡災害預測研究的難點之一。研究表明:採用該滑坡預警方法,不僅可及時、準確的確定滑坡預警時刻,還可體現滑坡啟動、發生、發展在區域上的動態演變過程;對於平莊西露天煤礦的「4·17」 滑坡,最佳樣本容量為20,此時的平均7 d 預警敏感度為84%,對全部監測點的期望預警正確率為93%,平均預測共識率為76%,能夠滿足工程需要。
  • 定位準確的準確定位:細說聯想Z6青春版
    「定位準確」是營銷功力的體現,「準確定位」是核心賣點的概括,如倚天之於劍,屠龍之於刀,就聯想Z6青春版而言,這個標題我自認為是有趣的。同一個月前「集大成」的Z6 Pro有著明確的主觀受眾區別,Z6青春版扮演的是聯想Z6族群裡的一個「保護側翼」和「展開戰線」的角色。眾所周知,在合理的營銷周期內,那種讓旗艦機去拉低定價無序地取悅消費者的做法,是不健康不可持續的。
  • 蛋白質翻譯後修飾定位研究取得進展
    由於蛋白質上潛在的修飾位點非常多,對修飾進行精確的定位是研究修飾對蛋白功能調控的前提。目前質譜技術是蛋白質修飾研究的主要方法,對質譜數據的開放式搜索會產生大量的候選修飾位點,其假陽性率目前很高。 近期,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科研團隊提出了一種面向開放式質譜數據分析的高精度修飾定位概率算法PTMiner,該算法通過一個迭代過程自動地從質譜數據中學習修飾先驗概率以及質量匹配誤差分布和匹配譜峰強度分布,利用更新的先驗概率和兩類分布更精確地估計修飾位點的後驗概率。
  • 西藏易貢山體滑坡搶險減災取得巨大成功 - 東方網
    12日全部下洩,確保了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減輕了災害損失,西藏易貢滑坡搶險減災工作取得巨大成功。今年4月9日,西藏林芝地區波密縣易貢藏布江(雅魯藏布江的二級支流)扎木弄溝因氣溫變暖、冰雪融化發生舉世罕見的巨型高速滑坡,形成長、寬各約2500米,平均高約60米,體積約3億立方米的滑坡堆積體。
  • 上海藥物所苯環間位硝化反應研究取得進展
    傳統的硝化條件需要在強酸條件下進行,對官能團的耐受性較差,並且一般需要通過強給電子或吸電子取代基來定位形成硝基化產物,其中對位產物較易形成,鄰間位選擇性較差。目前已有一些課題組報導了在金屬Cu、Pd和Rh催化反應體系下通過C-H鍵活化反應得到鄰位硝基產物,但間位C-H鍵的催化硝基化反應還未見文獻報導。
  • 圓形、弧形建築如何定位放線?分享一個快速準確放線的方法
    以上圖片摘自freeimages今天豆工給大家介紹一種採用全站儀和計算機AutoCAD軟體直角坐標系輔助法,從而快速準確地完成複雜基礎形式下圓形、弧形建築定位放線,並通過一個在施工程實例加以說明。該工法具有一定的推廣應用價值。
  • 大連化物所全無機鈣鈦礦光電探測器動力學研究取得進展
    大連化物所全無機鈣鈦礦光電探測器動力學研究取得進展 2017-09-05 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語音播報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複雜分子體系反應動力學研究組研究員韓克利團隊在全無機鈣鈦礦光電探測器動力學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 重慶研究院在脫氮微生物研究中取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重慶綠色智能技術研究院環境微生物與生態研究中心在高效脫氮微生物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DN-7菌株可以快速並完全降解高達2000ppm的氨氮,氨氮降解速率可達17.3 mg L−1 h−1。
  • 把自己一生奉獻給滑坡事業——追憶「滑坡巨匠」王恭先老先生
    王恭先研究了滑坡的形成條件、作用因素、發生和運動機理,預測預報理論和方法,以及滑坡的勘察檢測技術、穩定性評價方法,逐步成長為我國滑坡防治領域的權威之一。 外號「神醫」  成功根治近千起滑坡 王恭先曾主持參與、治理了近千起滑坡均取得成功,並完全達到了一次根治,不留後患的效果。他可謂是滑坡防治領域內的「神醫」。
  • 地磁導航——全球定位系統的替代選擇
    據外媒報導,美空軍地磁導航技術日前取得進展。由美空軍和麻省理工學院共同進行的研究顯示,地磁導航定位精度可精確至10米,略低於全球定位系統的3米精度。所謂地磁導航,是通過不同地域的地球磁場強弱度確定位置。
  • 把實驗室建在山體滑坡現場
    山地所副研究員柳金峰、楊宗佶、李秀珍等開始用地質雷達給滑坡「體檢」,遊勇和中鐵二院高級工程師夏烈等拿著地圖開始了討論。遊勇說:「我們已經對這裡進行了幾次考察,初步認為川藏鐵路可以沿著滑坡堆積體前緣修建明線。當然,目前仍處於選線規劃階段,若確定將經過這一路段,我們還將做進一步研究論證。」
  • 全無機鈣鈦礦光電探測器動力學研究取得新進展—新聞—科學網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