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藥物所苯環間位硝化反應研究取得進展

2021-01-07 中國科學院

  芳香硝基化合物是一類重要的含C-N鍵的化合物,作為中間體可進行多樣性的結構衍生化,因此被廣泛應用於藥物化學和材料化學領域。傳統的硝化條件需要在強酸條件下進行,對官能團的耐受性較差,並且一般需要通過強給電子或吸電子取代基來定位形成硝基化產物,其中對位產物較易形成,鄰間位選擇性較差。目前已有一些課題組報導了在金屬Cu、Pd和Rh催化反應體系下通過C-H鍵活化反應得到鄰位硝基產物,但間位C-H鍵的催化硝基化反應還未見文獻報導。

  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張翱課題組首次報導了過渡金屬催化的苯環間位直接C-H鍵硝基化反應,他們採用十二羰基合釕作為金屬催化劑,以三水合硝酸銅作為硝化試劑,化學專一性地在苯環的間位進行精準的硝基化。機理研究發現零價釕在催化過程中形成了18電子的八面體釕複合物活性中間體,並在鄰位形成Ru-C間,繼而選擇性地在間位進行親電取代反應,從而實現間位硝基化過程。

  應用這一方法,得到的硝化產物可以通過一步反應方便地轉變為間位氨基化、烷氨基化、磺醯胺化產物,也能轉化為吲哚和苯並噻唑等雜環。同時,通過這一新方法,研究人員以簡捷、高效的方法實現了治療基底細胞癌藥物Vismodegib的合成,總收率高達40%以上。他們還利用獲得硝基產物,通過兩次取代即實現了CDK/CK1雙靶抑制劑(R)-DRF053的合成。值得一提的是,這一間位C-H鍵硝基化反應報導後,科研人員可以採用相同的底物,通過變換金屬催化劑,來實現碳氫鍵的鄰位和間位硝基化之間的切換。

  C-H鍵廣泛存在於各類有機化合物及藥物分子中,通過直接對C-H鍵進行活化/官能團化能夠實現天然產物或者藥物分子的快速合成和修飾。C-H鍵活化反應也被譽為有機化學的「聖杯」,在最近十年一躍成為有機化學最前沿的研究領域之一。國內外許多課題組對導向基輔助的鄰位C-H鍵活化反應已經進行了廣泛深入的研究,但是對於位點選擇性實現間位活化報導較少。這主要是由於間位C-H鍵在空間位置上遠離含氮雜環、醯胺、羧酸等常見導向基,配位後的金屬難以直接抵達遙遠的間位對C-H鍵進行活化。目前有幾種策略已經被應用於實現間位C-H鍵官能團化反應,但是這些反應受限於構建C-C鍵和為數不多的幾個C-X(雜原子)鍵,直接進行間位C-N鍵構建的方法還未見報導。

  該研究成果於5月15日在線發表在《美國化學學會會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雜誌。第一作者為上海藥物所博士研究生樊洲龍。

  該研究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和上海市優秀學科帶頭人計劃的支持。

  文章連結

 

上海藥物所苯環間位硝化反應研究取得進展

  芳香硝基化合物是一類重要的含C-N鍵的化合物,作為中間體可進行多樣性的結構衍生化,因此被廣泛應用於藥物化學和材料化學領域。傳統的硝化條件需要在強酸條件下進行,對官能團的耐受性較差,並且一般需要通過強給電子或吸電子取代基來定位形成硝基化產物,其中對位產物較易形成,鄰間位選擇性較差。目前已有一些課題組報導了在金屬Cu、Pd和Rh催化反應體系下通過C-H鍵活化反應得到鄰位硝基產物,但間位C-H鍵的催化硝基化反應還未見文獻報導。
  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張翱課題組首次報導了過渡金屬催化的苯環間位直接C-H鍵硝基化反應,他們採用十二羰基合釕作為金屬催化劑,以三水合硝酸銅作為硝化試劑,化學專一性地在苯環的間位進行精準的硝基化。機理研究發現零價釕在催化過程中形成了18電子的八面體釕複合物活性中間體,並在鄰位形成Ru-C間,繼而選擇性地在間位進行親電取代反應,從而實現間位硝基化過程。
  應用這一方法,得到的硝化產物可以通過一步反應方便地轉變為間位氨基化、烷氨基化、磺醯胺化產物,也能轉化為吲哚和苯並噻唑等雜環。同時,通過這一新方法,研究人員以簡捷、高效的方法實現了治療基底細胞癌藥物Vismodegib的合成,總收率高達40%以上。他們還利用獲得硝基產物,通過兩次取代即實現了CDK/CK1雙靶抑制劑(R)-DRF053的合成。值得一提的是,這一間位C-H鍵硝基化反應報導後,科研人員可以採用相同的底物,通過變換金屬催化劑,來實現碳氫鍵的鄰位和間位硝基化之間的切換。
  C-H鍵廣泛存在於各類有機化合物及藥物分子中,通過直接對C-H鍵進行活化/官能團化能夠實現天然產物或者藥物分子的快速合成和修飾。C-H鍵活化反應也被譽為有機化學的「聖杯」,在最近十年一躍成為有機化學最前沿的研究領域之一。國內外許多課題組對導向基輔助的鄰位C-H鍵活化反應已經進行了廣泛深入的研究,但是對於位點選擇性實現間位活化報導較少。這主要是由於間位C-H鍵在空間位置上遠離含氮雜環、醯胺、羧酸等常見導向基,配位後的金屬難以直接抵達遙遠的間位對C-H鍵進行活化。目前有幾種策略已經被應用於實現間位C-H鍵官能團化反應,但是這些反應受限於構建C-C鍵和為數不多的幾個C-X(雜原子)鍵,直接進行間位C-N鍵構建的方法還未見報導。
  該研究成果於5月15日在線發表在《美國化學學會會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雜誌。第一作者為上海藥物所博士研究生樊洲龍。
  該研究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和上海市優秀學科帶頭人計劃的支持。
  文章連結
 
上海藥物所苯環間位硝化反應研究取得進展

相關焦點

  • 上海藥物所等在螢光分子探針研究中取得進展
    上海藥物所等在螢光分子探針研究中取得進展 2016-09-30 上海藥物研究所 【字體: 2016, 7, 6325)報導了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在螢光分子探針構建與應用方面的研究進展,這是繼今年七月以來(Chem. Sci. 2016, 7, 4004)《化學科學》第二次以封面形式報導上海藥物所李佳課題組在分子探針與診斷方面的前沿交叉科研工作。
  • 高中化學選修5:苯環上的取代反應不一般
    第一個是苯進行的取代反應,苯環上六個氫被取代的機會是均等的所以產物只有一種;而第二個反應則是反應前在苯環已經有了一個取代基(—CH3),如果再引入一個取代基就有鄰、間、對三種可能,而從產物所佔的比例來看,鄰位和對位的產物較多
  • 上海藥物所等抗急性肺損傷先導化合物發現研究取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張翱課題組聯合溫州醫科大學藥學院梁廣研究團隊在基於天然產物的抗急性肺損傷藥物先導化合物發現研究方面取得進展。ALI的發病機制錯綜複雜,目前臨床上尚無有效治療該疾病的藥物。近年來的研究表明,減輕患者肺部炎症反應是一種潛在有效的治療策略。  天然產物沙爾威酮(salviadione)是從鼠尾草屬植物中分離得到的一個結構獨特新穎的生物鹼,為迄今為止唯一一個天然來源的苯並[def]咔唑四環類化合物。
  • 上海藥物所等在FTO抑制劑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4月15日,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楊財廣課題組與美國陳建軍課題組和錢志堅課題組合作研究,在化學幹預RNA甲基化(m6A)修飾方向上取得新進展。  該研究主要由上海藥物所、希望之城貝克曼研究所、佛羅裡達大學等合作完成,同時得到了辛辛那提大學、復旦大學、伊利諾伊大學芝加哥分校、芝加哥大學等合作支持。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科技部、中科院、上海市科委以及美國NIH等的資助。  論文連結
  • 上海藥物所等在二萜生物合成研究中取得進展
    上海藥物所等在二萜生物合成研究中取得進展 2020-11-25 上海藥物研究所 【字體:、法國、義大利、西班牙學者合作,在中國南海無脊椎動物化學、化學生態學以及生物活性/成藥性研究領域取得系列成果。
  • 浙師大簡繼文博士在苯環C-C鍵活化 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浙師大簡繼文博士在苯環C-C鍵活化 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2020-05-11 11: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上海有機所在鈀催化芳基二氟甲基化反應研究中取得進展
    上海有機所在鈀催化芳基二氟甲基化反應研究中取得進展 2017-03-20 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 該反應具有以下優點:1)反應高效簡潔、底物普適性廣;2)氟化試劑成本低廉;3)官能團兼容性優秀,含氮雜環、複雜生物活性分子均適用。同時,該反應還可以對生物活性分子代謝位點進行後期氟修飾,即使是克量級反應也可以取得良好收率,從而為藥物研發提供了高效簡便的方法(圖2)。目前,對於催化劑使用量的降低以及對該反應機理和相關反應的深入研究正在進行之中。
  • 上海有機所金屬銥催化的烯丙基取代反應研究取得新進展
    過渡金屬催化惰性碳氫鍵的直接官能團化反應在近年來受到化學研究工作者的極大關注,並取得了重要進展。在這類反應中,劇烈的反應條件,當量氧化劑的使用以及選擇性難以控制等依舊是其應用中的主要制約因素。此外,從烯烴出發實現烯烴碳氫鍵活化的工作也非常少見。
  • :上海藥物所小分子調控核酸去甲基化研究取得階段進展
    中科院上海藥物所楊財廣課題組與蔣華良課題組合作,基於mRNA中N6位甲基化修飾的腺嘌呤(N6-methyladenosine, m6A)去甲基化酶FTO結構開展小分子調控研究,首次獲得了對核酸去甲基化酶,例如FTO具有酶活和細胞活性的小分子抑制劑。
  • 陳於藍課題組在氮雜稠環類分子的合成方法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本站訊 Bischler−Napieralski關環反應是藥物化學中合成氮雜環分子的一類高效反應。雖然該反應從發現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但是其應用範圍主要局限在藥物中間體及天然產物的合成上,將其用於合成發光氮雜稠環共軛分子及其聚合物的研究還少有文獻報導。近年來,陳於藍課題組以這一反應為關鍵步驟,在氮雜稠環類分子的設計、合成與響應特性的研究方面取得了系列進展。
  • 上海光機所高量子產率紅外上轉換發光微晶研究取得進展
    上海光機所高量子產率紅外上轉換發光微晶研究取得進展 2020-10-16 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 中科院上海巴斯德所取得C型肝炎病毒預防性疫苗研究重要進展
    中國科學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在C型肝炎病毒疫苗研究取得重要進展,於11月27日在國際學術期刊Gut在線發表了一篇題為「A trivalent HCV vaccine elicits broad and synergistic
  • 上海藥物所等G蛋白偶聯受體信號轉導研究取得新突破
    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研究員徐華強領銜的交叉團隊,聯合攻關,利用冷凍電鏡技術成功解析視紫紅質(Rhodopsin)與抑制型G蛋白(Gi)複合物的近原子解析度結構,攻克了細胞信號轉導領域的重大科學難題。該項突破性成果於北京時間6月14日以長文形式在線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Nature)上。
  • 天津大學陳於藍課題組在氮雜稠環類分子的合成方法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導讀Bischler−Napieralski關環反應是藥物化學中合成氮雜環分子的一類高效反應。雖然該反應從發現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但是其應用範圍主要局限在藥物中間體及天然產物的合成上,將其用於合成發光氮雜稠環共軛分子及其聚合物的研究還少有文獻報導。近年來,陳於藍課題組以這一反應為關鍵步驟,在氮雜稠環類分子的設計、合成與響應特性的研究方面取得了系列進展。
  • 肺癌合併間質性肺炎藥物治療研究進展
    由於大多數肺癌的藥物臨床試驗均排除了ILD患者,因此目前仍沒有LC-ILD的標準藥物治療方案。相關研究綜述如下: 細胞毒性藥物 有研究表明化療是NSCLC-ILD患者的有效治療方法,但化療可能與較高的AE-ILD發生率有關。
  • 上海有機所在活細胞內的光催化生物相容反應研究中取得進展
    上海有機所在活細胞內的光催化生物相容反應研究中取得進展 2019-01-03 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生命有機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陳以昀課題組致力於發展新的生物相容光化學方法用於化學及生物學的研究,主要研究內容包括新型光反應發現及新型光化學生物學工具的發展。課題組前期研究工作中建立了可見光引發氧化及還原反應的生物大分子相容性(J. Am. Chem. Soc.
  • 上海藥物所郭躍偉課題組二萜生物合成研究取得最新進展
    點「推廣」了解一下,快速提升公司形象  導讀  上海藥物所郭躍偉研究員團隊長期與德
  • 上海有機所過渡金屬催化的芳烴二氟烷基化反應研究獲進展
    近年來隨著醫藥、農藥、材料等領域發展日益增長的需求,向有機分子中直接引入氟原子和含氟基團越來越受到關注,並發展成為國際與化學相關的研究熱點之一。其中,芳烴的氟化和三氟甲基化反應在過去的幾年中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然而,長期以來芳烴的二氟烷基化卻很少受到關注,與之相對應的引氟策略也十分少見。
  • 上海藥物所手性季碳二芳基胺基酸催化不對稱合成研究獲進展
    手性非天然胺基酸結構廣泛存在於天然產物、藥物分子和多功能材料中,作為重要合成砌塊在有機合成中也有廣泛的應用。其中,手性季碳胺基酸因其在藥物化學、蛋白結構組學等方面顯示出的獨特性質而備受化學家們的關注。
  • 上海有機所氧化三氟甲基化反應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如治療精神抑鬱的藥物Prozac、治療關節炎的藥物Celebrex和治療II型糖尿病的藥物Januvia等都含有三氟甲基。幾十年來, 化學家發展了各種不同類型的向有機分子引入三氟甲基的反應,但這些方法存在反應條件苛刻、原料難得及選擇差等缺點。近二年來, 在金屬有機化學研究的推動下,三氟甲基化反應成為研究熱點並取得了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