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7年7月開始,上海崇明東灘鳥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與華東師範大學合作開展了「多重脅迫下的長三角典型河口溼地生態系統」項目的研究工作。該項目屬於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專項「典型脆弱生態修復和保護研究」子課題之一。項目針對長江口上遊來沙減少、灘涂圈圍、互花米草入侵、富營養化等人類活動和自然變化引起的長江口水沙動力和衝淤狀態轉變等問題,探究河口溼地生態系統對多種脅迫的響應過程與機理。
目前,該項目已取得了階段性的研究成果。通過鹽沼溼地植被空間格局形成機制的研究表明,鹽沼溼地同時存在多種植被斑塊。點狀斑塊中心發生植被死亡退化,形成環狀斑塊,與此同時,系統中產生新的點狀斑塊。隨著斑塊不斷擴大,斑塊之間可以互相融合,最終形成均質植被分布狀態。斑塊類型的快速變化可能是由植被-硫化物的反饋作用,植被-營養以及植被-枯落物之間的尺度依賴過程導致。
該項研究成果揭示了鹽沼植被演替擴散的機理,對於評估保護區本地植被恢復的成效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來源:上海市綠化市容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