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雙創」背景下科研人員創業意願研究(吳翠青等)

2020-11-30 國家統計局

「雙創」背景下科研人員創業意願研究

——基於江西省的實證分析

 

吳翠青 周 明

 

  內容摘要:文章利用江西省329份科研人員的調查數據,運用因子分析以及多元回歸方法研究科研人員管理體制和科研工作現狀對科研人員創業意願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科研工作現狀對科研人員創業意願有負向影響,但是科研人員管理體制影響方向是正向的,這兩者的均值和標準差都表明,受訪者對目前的管理機制和科研工作現狀滿意度偏低,性別、年齡、學歷以及風險偏好對科研人員創業意願都有影響。

 

  關鍵詞:雙創;科研人員;創業意願;因子分析,多元回歸模型

 

  中圖分類號:F31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794201710-0030-05

 

  DOI: 10.13778/j.cnki.11-3705/c.2017.10.005

 

  一、引言

 

  專業技術人員創新創業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務院關於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專門針對高校、科研院所等科研人員創新創業給予了政策支持,並要求各省(市、自治區)結合實際,做好「放管服」,因地制宜引導、鼓勵和支持科研人員創新創業。為進一步激發地方事業單位科研人員參與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熱情,促進當地人才高效規範有序流動,各省(市、自治區)出臺了系列針對性政策。

 

  從目前的實踐來看,促進科研人員創新創業政策效果並不理想,相關部門對科研人員創業效果的評估顯示,6成科技工作者有創業意願,但真正開始創業的只有2.5%;而且經濟發達地區與欠發達地區之間在創新創業方面的差距也較為明顯[1]。那麼,地處經濟欠發達中部地區的江西省在「雙創」推動下,科研人員對科研環境的滿意度如何呢?科研環境中科研人員管理體制以及科研人員創新創業激勵措施與科研人員的創業意願行為的關係如何?針對以上問題,本文將從科研人員的個體特徵、科研人員管理體制以及科研人員科研工作現狀三方面探討影響科研人員創業意願的因素,從而得出科研人員對江西省「雙創」環境的評價以及其對科研人員創業意願的影響,最後提出相應的對策和建議。

 

  二、文獻綜述

 

  目前在研究創業意願文獻中,大多研究創業環境以及政策法規。葉依廣等(2004)從創業環境的基本概念出發,主要包括內涵和功能,提出三個層級的創業環境評價指標體系,其中包括經濟景氣指數等6個一級指標,25個二級指標以及57個三級指標[2]Valdez2008)注意到科技政策方法,研究發現這門學科對制定科技政策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因此以美國國家獨特的視角完善發展了SOSP路線圖[3];肖小溪等(2011)根據美國視角的SOSP路線圖並結合我國當時的環境,得出我國科技政策需要完善的重要結論[4];姚飛(2012)在對中國當時國內環境充分分析之後,總結出中國創業環境的特點,並據此對GEM框架進行完善,即CEM框架,而且還利用江蘇省對其適用性進行了驗證[5];李曉軒(2012)從外部性角度提出,制定科技政策的重要基礎是國情,指出適合的才是高效率的[6];代濤等(2014)運用和分析美國巴特爾紀念研究院的例子得出外部環境對科研人員創業選擇的重要影響[7];張呈念(2015)研究科研人員投身創業的影響因素,指明人事補償制度的重要性,同時還提出公平公正考核篩選制度的必要性[8];段琪等(2015)認為創業是主客體動態平衡統一的過程,在創業過程中生態系統是創業活動開展的基礎[9];劉溢海等(2016)研究雙創背景下農民工返鄉創業意願,並得出其主要影響因素[10];盧小君等(2017)運用多元Logistic回歸模型,分析了多元化培訓特徵對農民工城市定居意願的影響[11];張京等(2016)從創業態度視角出發,認為科技人員多屬於態度謹慎型,需要鼓勵多樣化的創業形式[12]

 

  通過總結,現有文獻關注點主要是案例分析以及政策制定等,很少對微觀數據進行針對性的分析。因此,本文運用問卷數據對江西省科研人員管理體制和科研工作現狀進行描述性分析,並結合年齡、性別等控制變量深入分析其對科研人員離崗創業意願行為的影響。

 

  三、實證分析

 

  (一)數據來源

 

  自「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以來,各相關主體都致力於創新創業活動,江西省科研人員創業創新工作開展如何?對創新創業環境有著怎樣的評價?為解答以上疑問,江西省政協(科技組)委託課題組設計了調查問卷,於20168月在江西省內展開了較為全面廣泛的調查,調查對象主要包括江西省內28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工作人員,問捲髮放為426份,由於問卷個別出現漏寫狀況,有效問卷為329份。

 

  本文目的主要分析科研環境與科研人員創業意願行為關係研究,其中科研環境主要包括兩個部分,第一是科研人員的管理體制,第二是對科研人員創新創業的激勵措施。因此,本文選取的內容主要涉及科研人員的個體情況(包括受訪者性別、年齡、學歷、職業身份、海外經歷以及對創業的風險偏好等)、科研人員管理體制(包括科技人才管理體制和推進科技人才發展機制評價、支持科技人才創新創業的力度評價、當前的創新創業文化環境營造滿意度、科研誠信制度建立和實施滿意度等)以及科研人員科研工作現狀(包括科技人才的激勵政策和措施滿意度、科技成果評價和獎勵制度滿意度、對科研考核方式的滿意度、對以課題和文章為核心的考核評價方式滿意度、當前專業技術職稱和職務評定製度滿意度、當前科技人才的收入水平滿意度、當前科技人才的福利政策滿意度等)。

 

  (二)變量測量與因子分析

 

  1.變量描述。

 

  第一,創業意願行為。根據傑夫裡·提蒙斯《創業創造》的定義:創業是一種思考、推理結合運氣的行為方式,它為運氣帶來的機會所驅動,需要在方法上全盤考慮並擁有和諧的領導能力。創業意願是行為主體的一種心理狀態,表現在將關注點、精力和行為計劃集中在某一個特定的目標上,意願是考量行為可能性的重要指標,因此本文將科研人員的創業意願以及創業行為連接起來,作為科研人員創業創新氛圍的測量依據。在問卷設計中,以「最近一年,您是否有過創業的想法.」作為問題,選項分為:不想創業、有創業意願、有初步的創業規劃和已經開始創業,並且採用量表,分別賦予0~3分的評價分數值。

 

  第二,科研人員管理體制。科研人員管理是科研管理的重中之重,科研人員作為高素質人才,具有良好的判斷能力,對管理體制有重要意義。科研平臺、科研成果、科研政策和科研環境等方面的管理水平都直接與科研人員管理質量直接相關。本文分別從省級以及單位兩個層面的科研環境、平臺等多方面的滿意度對科研人員進行調研,採用量表評價,分別有非常不滿意、不滿意、一般、滿意、非常滿意5個選項,賦予1~5分的分值。

 

  第三,科研人員科研工作現狀。工作現狀是影響科研人員是否離開現有工作單位進行尋求新工作的重要因素,本文以以往研究創業創新影響因素為基礎,從科研工作環境出發,在問卷中設計了7個相關問題進行調研,分別有非常不滿意、不滿意、一般、比較滿意、很滿意,賦予1~5分的分值。

 

  2.因子分析。

 

  採用數據之前需要對數據的有效性和可採納性進行檢驗分析。本文選擇探索性因子分析法,也就是進行信度檢驗和效度檢驗。信度檢驗的指標是Cronbach's α係數,它代表的是各問題之間內部的一致性,一般當α大於0.7時,就認為信度很高,數據具有內部一致性。效度檢驗的評價指標是因子載荷值,當因子載荷值大於0.5表示效度較高。在進行因子分析時,本文限定提取因子為一個,從而得出以下結果。

 

  對評價科研人員管理體制的變量進行KMO檢驗和Bartlett球形檢驗。結果顯示,KMO值為0.927Bartlett球形檢驗值為1856.625,表明反映科研人員管理體制的樣本數據適合做因子分析。對科研人員管理體制進行因子分析,結果顯示其Cronbach's α信度係數為0.924,大於0.7,表明科研人員管理體制量表的信度很高;其累計方差解釋率為62.657%,各評價項目的因子載荷值都高於0.6,並且所有因子載荷在1%的統計水平上顯著,表明科技人員管理體制這一量表的收斂效度較高。

 

  對評價科研人員科研工作現狀的變量進行KMO檢驗和Bartlett球形檢驗。結果顯示,KMO值為0.857Bartlett球形檢驗值為829.275,表明反映科研工作現狀的樣本數據適合做因子分析。對評價科研現狀的項目進行因子分析,結果顯示,其Cronbach's α信度係數為0.861,表明科研現狀量表的信度很高;其累計方差解釋率為66.133%,各測量項目因子載荷值都遠高於0.5,並且在1%的統計水平上顯著,表明科研現狀這一量表的收斂效度較高。

 

1 科研人員管理體制因子分析結果表

 

測量項目

均值

標準差

因子載荷值

科技人才管理體制和推進科技人才發展機制評價

2.666

0.582

0.816

支持科技人才創新創業的力度評價

2.620

0.588

0.779

當前的創新創業文化環境營造滿意度

2.623

0.618

0.785

科研誠信制度建立和實施滿意度

2.574

0.575

0.767

單位提供的創新創業條件滿意度

2.650

0.664

0.815

單位創新創業經費的支持滿意度

2.517

0.729

0.799

政府部門為科技人才流動提供的服務滿意度

2.578

0.630

0.826

科技創新服務體系滿意度

2.632

0.596

0.796

對科技人員參加培訓和學習機會情況滿意度

2.565

0.722

0.739

 

2 科研人員科研工作現狀因子分析結果表

 

測量項目

均值

標準差

因子載荷值

科技人才的激勵政策和措施滿意度

2.508

0.640

0.794

科技成果評價和獎勵制度滿意度

2.535

0.604

0.771

對科研考核方式的滿意度

2.438

0.627

0.813

對以課題和文章為核心的考核評價方式滿意度

2.310

0.721

0.756

當前專業技術職稱和職務評定製度滿意度

2.435

0.641

0.747

當前科技人才的福利政策滿意度

2.295

0.654

0.739

 

  (三)模型構建與分析

 

  1.變量選取與描述。

 

    本文主要研究科研管理體制和科研人員科研工作現狀對科研人員創業意願的影響,因此在模型中管理體制和科研現狀是主要關鍵變量,另外還加入了被調研者的個體特徵作為一般控制變量,其中包括年齡、性別、學歷、職業身份、海外經歷以及風險偏好等。各變量的含義以及賦值見表3

 

3 模型中變量含義說明

 

變量名稱

變量符號

變量含義

均值

標準差

性別

x1

男性=1,女性=0

0.672

0.470

年齡

x2

30歲以下=331~40=241~50=151歲及以上=0

2.782

0.631

學歷

x3

博士=1,碩士=2,本科=3,大專=4,高中或者技校=5

3.267

1.397

職業身份

x4

技術人員=1,科研人員=2,教師=3,科研輔助人員=4

2.568

0.754

海外經歷

x5

沒有=0,有=1

0.179

0.384

風險偏好

x6

願意離崗創業=2,不確定=1,不願意=0

0.897

0.596

科研人員管理體制

x7

科研工作現狀

x8

創業意願行為

y

不想創業=0,有意願=1,已經有初步規劃=2,已經創業=3

0.739

0.638

 

  2.模型估計結果與分析。

 

  本文利用多元回歸方法分析江西省科研人員管理體制和科研工作現狀對科研人員創業意願的影響,建立回歸模型如下:

 

  

 

    式(2)中,性別、年齡、學歷、職業、是否有海外經歷以及風險意識都作為控制變量。回歸結果見表4。模型(1)和模型(2)的R2的值分別為0.1400.153,說明科研人員管理體制和科研工作現狀對科研人員創業意願行為有解釋作用;模型(1)和模型(2F統計值分別為8.7217.108,並且都通過了1%統計水平的檢驗,表明模型具有顯著性。現在具體對變量進行分析。

 

4 多元回歸結果

 

 

模型(1

模型(2

變量

係數

P

係數

P

常數項

0.205

0.177

0.345

0.122

性別

0.248

0.001

0.226

0.007

年齡

0.093

0.020

0.077

0.035

學歷

0.080

0.019

0.041

0.082

職業身份

-0.028

0.575

0.021

0.777

海外經歷

0.080

0.359

-0.000

0.999

風險偏好

0.253

0

0.328

0.007

科研人員管理體制

0.309

0.080

科研工作現狀

-0.292

0.096

R2

0.140

0.153

F統計值

8.721

0.000

7.108

0.000

 

  科研人員管理體制在模型(2)中通過了1%統計水平下顯著性檢驗,表明科研人員管理體制對科研人員創業意願行為影響顯著,表明科研人員管理體制越完善,科研人員離崗創業意願越大,離崗創業可能性越大。從問卷問題設置可知,科研人員管理體制主要是對科研人員的管理以及對科研人員創業創新能力提高的支持和培訓,這能夠對科研人員離崗創業產生直接影響。從問卷結果看來,科研人員對科研人員管理體制滿意度不高,說明目前江西省的科研人員管理體制不夠完善,科研人員離崗創業積極性有待提高,需要更有針對性,精準促進「雙創」的開展。

 

  科研工作現狀在模型(2)中通過了1%統計水平下顯著性檢驗且係數為負,表明科研工作現狀對科研人員創業意願行為產生負向影響,即科研人員對現有科研工作現狀越滿意,科研人員越不願意離開現有單位進行創業。其原因與問卷問題設置相關,在問卷的創新創業問題設置中,主要是科研人員對現有科研考核方式以及職稱收入等的滿意度調研,這些主要了解的是科研人員科研環境及激勵措施。如果科研人員對現有科研工作環境滿意,那就代表科研人員更傾向於留在現有工作單位,而抑制創業意願,不會有創業選擇;相反,科研人員作為高素質人才,如果不滿意現有科研工作現狀,就會發揮知識科技的力量去改變現狀,在創新創業的氛圍下,創業有可能成為科研人員的選擇之一。另外,從選項的滿意程度來看,均值均在2.5甚至低於2.5,說明科研人員對江西省的科研工作現狀滿意度不高,且標準差較小,說明受訪者大部分的人都偏向於不太滿意的狀態。

 

  從控制變量來看,性別,年齡,學歷以及風險偏好都通過了1%統計水平的顯著性檢驗,且係數均為正。就性別來說,表明男士在創業意願行為上更強與女士,整體來說男性在體力、精力上有優於女性,同時從受訪者的年紀組成可以看出,這個年齡段的女性很多會被家庭和孩子牽絆,在創業選擇上阻攔會較男性更多;在年齡上,隨著年紀的增大,創業意願行為會降低,這是因為年齡較大尤其是50歲以上,精力有限,同時思想也會偏於保守,不願意去改變,同時年紀越大現有的事業成就會偏於較好,更容易達到滿足,所以創業意願行為的可能性會減小;高學歷科研人員,科研能力相對更強,對於科研的熱情會更高,在現有科研考核體制下,有科研成績的科研人員離職創業的可能性會相對較小;在風險偏好上,顯而易見,風險偏好者,會對創業行為持有積極心態,去嘗試的可能性更大,因此創業意願行為表現的更為突出。

 

  四、結論及啟示

 

  本文考察了科研人員管理體制和科研工作現狀對科研人員創業意願行為的影響。研究表明,科研人員的科研工作現狀是影響科研人員創業意願的重要因素,當科研工作現狀滿意度較高時,科研人員的創新創業意願行為選擇可能性較小,當科研工作現狀滿意度較低時,科研人員會更願意離開現有崗位選擇創業;江西省科研人才管理體制也是影響科研人員離崗創業的重要因素之一,科研人員管理體制越完善,越有利於推動科研人才離崗創業;控制變量中,男性風險偏好較高的科研人員創業意願更強,創業可能性更高,年紀越小,創業意願行為選擇的偏向性更強,對於不同學歷科研人員來說,博士碩士等更偏向於科研,學歷較低一點的科研人員創業可能性更大一些。

 

  本文研究結論對促進創新創業以及制定鼓勵科技人員創業政策具有重要參考價值。第一,江西省應該提高科研人員管理水平,提高他們對現有科研工作現狀的滿意度;第二,政府和部門單位在進行科研人員管理的時候要著重了解科研人員的需求點,讓他們真正感受到處於一個良好的管理機制裡面,對創業充滿信心;第三,創業和科研具有不一樣的特點,現有高學歷的人才可能更多地致力於科研,對創業和創業風險相對比較擔憂,所以政府和單位應該在估計創業初期給予極大鼓勵和支持,同時應該給他們後期保障,讓他們不擔心創業失敗所面臨的窘況。創新創業需要政府、相關部門以及科研人員的積極推動和參與,才可以真正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美好局面。

 

  參考文獻

 

  [1]  王元地, 陳禹. 區域「雙創」能力評價指標體系研究——基於因子分析和聚類分析[J]. 科技進步與對策,

 

  201620: 115-121.

 

  [2]  葉依廣, 劉志忠. 創業環境的內涵與評價指標體系探討[J]. 南京社會科學, 200412.

 

  [3]  Valdez B Lane J. The Science of Science Policy: A Federal Research Roadmap[R]. 2008.

 

  [4]  肖小溪, 楊國梁, 李曉軒. 美國科技政策方法學 SOSP)及其對我國的啟示[J]. 科學學研究, 2011 297: 961-964.

 

  [5]  姚飛. 大學科研人員向創業者轉型影響因素的案例研究[J]. 中國科技論壇, 201212: 120-126.

 

  [6]  李曉軒, 楊國梁, 肖小溪. 科技政策學(SOSP):科技政策研究的新階段[J]. 中國科學院院刊, 20125: 538-544.

 

  [7] 代濤, 肖小溪, 李曉軒. 美國巴特爾紀念研究院的市場化運行機制及啟示[J]. 中國科學院院刊, 20144: 467-473.

 

  [8]  張呈念, 謝志遠, 徐丹彤. 高校科技人員離崗創業的問題研究[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53: 44-48.

 

  [9]  段琪, 麥晴峰, 汪波, . 基於紮根理論的高校科技創業生態系統研究[J]. 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 201511: 159-168.

 

  [10]       劉溢海, 來曉東. 「雙創」背景下農民工返鄉創業意願研究——基於河南省412縣的實證分析[J]. 調研世界, 201611.

 

  [11]       盧小君, 張寧. 農民工培訓現狀及對城市定居意願的影響研究——以大連市調查為例[J]. 調研世界, 20174: 35-40.

 

  [12]       張京, 杜娜, 杜鶴麗. 科技企業創業主體及其創業意願影響因素分析[J]. 科技進步與對策, 20162: 137-141.

 

  作者簡介:

 

  吳翠青,女,1993年生,江西婺源人,現為江西財經大學統計學院研究生,研究方向為創新創業管理。

 

  周明(通信作者),男,1975年生,江西吉水人,管理學博士,現為東華理工大學財務管理系副主任、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技術創新管理。

 

相關焦點

  • 中山大學高質量打造雙創示範基地
    漫畫以十二生肖為背景,將中國傳統文化、康樂園(中山大學廣州校區南校園)的特色紅樓與創新創業完美結合,為創業者傳遞正能量。  3.及時打造「i雙創直播」線上平臺開展服務,組織線上政策宣講、推出線上「雙創」培訓等,持續輸出優質孵化服務。從疫情發生至9月16日,共計開展各類線上線下創新創業活動17場次。
  • 微之美:李家華23張PPT說明雙創背景下大學生微創業之道(獨家授權...
    圖為KAB創業教育(中國)研究所所長李家華在7月13日2016年全國大學生創業實訓營之KAB大學生微創業大講堂作主題演講——「微之美——雙創背景下的大學生微創業之道」。李家華教授授權KAB創業俱樂部獨家發布。
  • 安徽師範大學:「五維一體」培養新時代「雙創」人才
    為了落實「雙創」工作「一把手」工程,該校成立校院兩級創新創業教育工作領導組。校創新創業教育工作領導組由校長任組長、分管教學和學生工作的校領導任副組長,相關職能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各學院成立創新創業工作小組,由院長任組長,黨組織副書記和教學副院長任副組長,專業負責人和輔導員為成員。校黨委常委會、校長辦公會、創新創業教育工作領導組多次專題研究創新創業教育,有效推動創新創業工作的開展。
  • 啟東市10人入選2017年省「雙創人才」 入選數位列南通各縣(市)第一
    啟東市10人入選2017年省「雙創人才」 入選數位列南通各縣(市)第一 來源:啟東市 發布時間:2018-01-24 字體:[ 大 中 小 ]
  • 瀋陽市渾南區雙創示範基地 工作方案
    在此背景下,必須順應時代潮流,將科技創新放在經濟社會發展更加突出的位置,著力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以創新促進創業、以創業牽引創新,才能在新一輪的國際變革與競爭中贏得先機。國內創新創業氛圍空前高漲。10個雙創服務平臺。
  • 意願如何?高校畢業生創業現狀調查
    課題組通過對不同學校類型畢業生考慮創業意願展開進一步研究,發現藝體類高校畢業生創業意願最強烈,財經類和政法類高校畢業生創業意願最低。此外,畢業生對高校提供的就業創業政策宣傳中選擇滿意的比例也高達53.30%,一般為39.60%,僅有8.1%的比例選擇不滿意。應該說高校在畢業生創業方面重視度較高,畢業生滿意度也較高。但囿於65.6%的高校就業指導教師(專職)在5人及以下,課題組認為,這無疑與疫情背景下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工作高度複雜嚴峻的現實不相匹配,就業工作指導尚且捉襟見肘,創業指導自然難以要求更多。
  • 「雙創」大背景下 定義網際網路創新「新物種」
    在「雙創」大背景下,網際網路領域的創業創新由於其區別傳統的模式和速度而格外引人關注。在科技、商業環境動態變化的條件下,怎樣的發展代表的不僅是一時的「風口」而是時代背景下的「趨勢」呢?怎樣的創新才更具有服務社會的積極意義呢?怎樣的商業模式才能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呢?有一群人開始探討、實踐,並把自己定位為「新物種」。
  • 2020同濟大學「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暨「中行杯」系列雙創...
    2020同濟大學「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暨「中行杯」系列雙創競賽頒獎典禮舉行 來源:創新創業學院   時間:2021-01-04  瀏覽:
  • UFO.WORK共享辦公盤點雙創現狀 發布《2018雙創白皮書》
    雙創大會現場   改革開放四十年,我國經歷了四次「雙創浪潮「。創業仍是2018年政府工作的熱詞。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指出,推進「雙創」示範基地建設,打造「雙創」升級版。   2017年,天明雙創研究院聯合UFO.WORK共享辦公率先發布了《2017年雙創白皮書》,引起社會各界熱議。歷時一年的觀察和研究,UFO.WORK共享辦公再次發布《2018雙創白皮書》。通過盤點本年度雙創領域的現狀、變化及趨勢,期望為政策制定者提供依據,為創業者與投資者提供參考。
  • 我國創新創業發展具有七大基本特徵
    目前,我國創新創業形勢總體良好,營商環境、新興產業和創新創業平臺建設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但不容忽視的是,推進高質量的創新創業工作仍面臨著一些挑戰。下一步,應以創新創業過程中出現的痛點、堵點、難點為主攻方向,著力補齊「五大」政策短板,為推動創新創業轉入高質量發展階段提供有力政策保障。
  • 直擊2020年全國雙創活動周「中國科學院創客之夜」
    作者 |刁雯蕙 趙廣立10月15日,2020年全國雙創活動周「中國科學院創客之夜」在深圳市國風藝術館開幕。活動以「率先行動、創新引領」為主題,重點展示中國科學院、深圳市科技企業、科研機構與高校的優秀科技創新成果,展示相關核心技術助力雙創的項目案例。
  • 打造「環交大」雙創升級版,邁向「大零號灣」建設新徵程
    五年後,上海交大、閔行區政府、地產集團在「零號灣——全球創新創業集聚區」合作共建基礎上,著力聚焦 「大零號灣全球創新創業集聚區」及「大海洋科研創新平臺」建設。2016年5月,上海交通大學入選首批國家級雙創示範基地,「零號灣」全球創新創業集聚區作為國家級雙創示範基地重點建設項目,獲得重點支持,加速發展取得顯著成效。截止去年年底,零號灣在孵項目總數超過630項、在孵化企業超過470家、項目融資總額超過 12億元、獲投融資企業超過40家。
  • 長春市雙陽區入選全國鄉村振興農村創新創業十佳優秀案例
    深耕「雙創」領域,服務農村發展,雙陽區取得的成績振奮人心。雙陽區現有農村創新創業主體3286家,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19家,農村創新創業園區(基地)10家,有5家示範園區進入全國農村創新創業園區(基地)目錄,長春國信現代農業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被評為國家級雙創示範基地。
  • 第一屆「京津冀-粵港澳」(國際)青年創新創業大賽中學生精品雙創...
    中國青年網北京6月27日電 (見習記者 葉婉瑩) 近日,第一屆「京津冀-粵港澳」(國際)青年創新創業大賽中學生精品雙創項目展評活動全面啟動,即日起開始接受報名。作為第一屆「京津冀-粵港澳」(國際)青年創新創業大賽的重要組成部分,此次展評活動由清華大學、中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聯盟主辦,中國青年網承辦,中國老教授協會創新創業教育研究院、高校畢業生就業協會大學生創業分會、亞太青少年可持續發展學習中心合作支持。
  • 李克強深耕「雙創生態系統」:中國正成為全球「創客天堂」
    6月28日,李克強總理同出席2017年夏季達沃斯論壇的國際工商企業界代表對話交流時的這一表態,被視為向外商釋放的「強信號」。  中國蓬勃發展的「網際網路+」和消費升級早已讓越來越多外國人看到開展新事業的商機。而中國優越的「雙創」環境,正促使他們的創業夢想成真。
  • 雲賽空間-上海雙創仲夏節:魅力魔都、魅力6月、魅力創業
    在仲夏節這個特別的日子裡,我們將為您呈現一場精彩的科技盛宴,為您揭秘誰將成為下一個「小米」?技術創新與商業模式創新如何協同?初創企業如何抵禦重大風險?下一站黑科技領域的風口在哪裡? 雲賽空間2018上海雙創仲夏節由Demoday路演展示日、動手實驗營、賽客馬拉松三個精彩主題活動構成,依託儀電科技園區友好的雙創氛圍,導入微軟最前沿的創新技術,以豐富的創新互動形式,為創業企業在關鍵發展階段提供導向及資金扶植,鍛造上海雙創活動新名片。
  • 成都雙創為啥初現虹吸效應?環境!環境!環境!
    成都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以來,整合政府、企業、社會等多方資源,建設眾創、眾包、眾扶、眾籌支撐平臺,推動政策、技術、資本等各類要素向創新創業集聚,促進多元化供給與多樣化需求有效對接。  一大批雙創政策釋放紅利,帶來成都雙創生態展現勃勃生機。全社會研發投入年均增長11.5%,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年均增長18.8%;各類市場主體年均增加35萬餘家。
  • 場景視域下微信小程序用戶使用意願研究
    基於此背景下,2017年1月9日微信小程序(以下簡稱小程序)應運而生。 小程序是一種無需下載和安裝就可使用的應用程式,既連接了人與人、人與物、人與環境之間的關係,實現了多場景之間的融合,也改變了信息的傳播方式與用戶的行為方式[1]。小程序作為一種工具,提供適配精細化的場景服務是它運行的基本原理。它通過人性化操作、便捷化使用釋放了手機內存,滿足用戶的個性化需求,享受更多的場景服務。
  • 2017.11:創業績效及其影響因素研究(吳翌琳等)
    A  文章編號:1004-7794(2017)11-0019-08   DOI: 10.13778在國家「雙創」促進政策的號召下,我國的創業活動呈現出越來越活躍的態勢,越來越多的人投入到自主創業中。然而,在大量創業者群體中,成功案例仍是少數。根據GEM對中國的創業觀察報告,我國的創業企業關閉率接近10%。
  • 《創業英雄匯》的這份報告...
    報告說明研究背景「支持大眾創業,激勵萬眾創新「,2014年12月26日,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推出首檔大型青年創業實戰公開課《創業英雄匯》欄目。五年來,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重構全球創新版圖、重塑全球經濟結構的大背景下,中國創新創業更加活躍、結構更趨優化、競爭力明顯提升;在相關政策支持下,科技人員、留學歸國人員、返鄉創業人員等各類創業群體踴躍投身創新創業大潮,從草根到精英、從城市到農村、從國內到國外,參與群體越來越多元、覆蓋範圍越來越廣泛;創業投資日益活躍,邁入規範化發展新階段,創業資本更多投向人工智慧、生物醫療行業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