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精子?顯微取精助他成就「爸業」

2021-01-13 人民資訊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張華通訊員 李浩 李瑛

小劉早早就結婚了,23歲的二人世界,好不愜意。五年過去了,夫妻倆想要孩子,結果耕耘了1年多,妻子的肚子卻未見動靜。夫妻二人到當地醫院去檢查,得到的結果是:無精子症,也就是說精液裡面沒有精子。於是,小劉與妻子到了廣東省婦幼保健院生殖中心尋求幫助。

廣東省婦幼保健院生殖中心

該院生殖中心主任醫師汪李虎給小劉做體檢,發現其男性特徵不明顯,皮膚白,睪丸小,約花生米大小。進一步檢查了染色體核型、Y染色體微缺失、性激素項目等,最終專家診斷小劉為:克氏症候群。

這是什麼疾病?小劉一臉懵,汪李虎主任醫師給他解釋:「克氏症候群」是染色體數目異常導致的一種疾病,患者第二性徵發育異常,比如男性乳房發育,鬍鬚及陰毛稀少,睪丸小。無精子及血清促性腺激素水平增高,睪酮低下。這也是為什麼小劉妻子一直沒有懷孕的原因。

沒有精子怎麼辦呢?是不是不能生育了?小劉夫婦最擔心的問題來了。汪李虎主任醫師說,其實,精液裡沒有精子,不代表睪丸裡也沒有。如果通過睪丸顯微取精術,有約50%機率找到精子。

睪丸顯微取精術就是在睪丸裡,在手術顯微鏡放大20倍下,去尋找飽滿增粗、有張力的生精小管,然後把取到的生精小管交給實驗室人員,在放大400倍的顯微鏡下尋找精子,找到精子後,行卵泡漿內單精子注射(ICSI)治療有希望妊娠。

特別慶幸的是,有精子的克氏症候群患者一般不會遺傳給後代。這時小劉有絕地逢生的感覺,但聽到要在睪丸上做手術,還是後背發涼:「會不會有損傷?自己以後還能過正常性生活嗎?」

廣東省婦幼保健院生殖中心實驗室

這其實也是很多患者關心的問題,汪李虎主任醫師說,顯微取精的傷害可能比睪丸活檢還小,因為睪丸活檢是盲穿,可能穿到睪丸裡的血管;而顯微取精是在顯微鏡下進行,可以避開血管或較好止血,造成的傷害小;手術後要禁慾1個月,就可以過正常性生活了。

小劉聽了專家的一番解釋後,毫不猶豫地說:「我申請做這個手術,即使只有萬分之一的機會,我也要試試。」

之後,小劉順利進行了「右側睪丸顯微取精術」,術中發現他的曲細精管明顯偏細且少,醫生找到了幾條稍飽滿增粗、有張力的生精小管,交給實驗室工作人員,放在顯微鏡下觀察,最後終於找到了精子。

找到精子,便意味著劉太太可以做「試管嬰兒」了。劉太太擇期進行了促排卵,行卵泡漿內單精子注射(ICSI),即俗稱的「第二代試管嬰兒」,就是優選出單個精子直接經過顯微注射入卵子內,使卵子受精後形成胚胎,然後再移植到女方子宮。

兩個月後,劉太太終於懷孕了。小劉特別感謝省婦幼的男科醫生,他說:「我從來沒有感覺人生是這麼美好,謝謝醫生們。」(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圖片|醫院提供

責編|王敏

審籤|陳婉允

實習生|童倩

相關焦點

  • 人類卵子精子顯微照
    據英國《衛報》報導,斯匹克·沃克爾9月9日晚因其「對攝影術做出的突出貢獻和他把攝影應用到醫學上」,而獲得英國皇家攝影學會的聯合皇家學院獎章(combined Royal Colleges medal)。沃克爾是一名退休教師,他把自己的車庫改建成實驗室,在裡面拍出大量令人難以置信的顯微圖片。
  • 試管嬰兒取精子過程圖
    取精是試管嬰兒的一個關鍵環節,但是卻又很容易被忽略,所以今天就來說說試管嬰兒取精子過程。一、試管嬰兒取精試管嬰兒取精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採集新鮮精液,還有一種是從冷凍保存的精液,或從睪丸、附睪內抽取的精子。1、新鮮精液如果是新鮮精液的話,採與取卵同時進行。
  • 英男子注射精子成首個孕爸 已懷孕4個月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1月7日報導,英國格洛斯特郡的阿斯達公司前員工海登•克羅斯(Hayden Cross)在「臉譜」上發現了一位精子捐獻者,於是決定注射精子成為英國首位孕爸,現在他已經成功懷孕4個月。
  • 沒有精子,為什麼要查Y染色體微缺失?
    沒有精子,為什麼要查Y染色體微缺失? 一位女士因婚後不孕5年到門診就診,完善檢查後未見明顯異常,建議男方也完善檢查,但因男方工作繁忙,一直未來就診。
  • 「精」到用時方恨少,你的精子哪兒去了?
    問題六:有男性患者反映,他患上的是特發性低促性腺激素性腺功能減退症,後來採取的是促性腺激素治療,那麼這個症狀是如何採用促性腺激素進行治療的?王祖龍教授能講解一下嗎?問題七:據了解,還有一種症狀叫做高促性腺性無精子症,那麼當男性患上高促性腺性無精子症應當如何進行藥物治療?
  • 「男孩像媽,女孩像爸」,到底有沒有依據?
    在現實生活中,通常男孩的模樣像媽而女孩像爸。這種現象不僅在龍鳳胎中常見,即使在單胎的子女中,也常常發現男孩的長相更像母親,女孩的長相更像父親。每當哪家有新生命誕生,總會聽到親朋好友這樣的暢談:這閨女跟孩兒他爸可真像這兒子簡直跟媽媽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到底顏值靠基因決定的這一說法有沒有科學依據呢?
  • 唐都醫院實施軍內首例顯微鏡下睪丸取精術並成功生育
    精湛醫術助邊防軍人求子夢圓「主任,我的女兒剛剛出生了,要是沒有您,就沒有這個寶寶了,真心感謝您!」入院確診後,經王禾主任及科室人員反覆論證與指導,馬建軍副主任率領的團隊為患者實施顯微鏡下睪丸取精術,經過一個多小時的手術,取出約1㎜³飽滿的曲細精管組織,生殖醫學中心胚胎實驗室人員在顯微鏡下對曲細精管進行解剖,最終在0.1ml液體中尋找到約50條活動精子,同時,生殖醫學中心為患者妻子進行同周期取卵術,希望的帷幕就此拉開。經過3天的等待,喜訊終於傳來:有21枚卵子正常受精!
  • 取精室掛滿美女豔照?上海精子庫遭「黃色」惡搞
    取精室牆壁上掛滿美女豔照……最近各大網絡BBS上出現「上海捐精實錄」熱帖,還附有不少照片,網絡上各種傳言讓「捐精」陷入非議。對此,上海人類精子庫發表鄭重聲明:「上海捐精實錄」的文章與事實嚴重不符,設在仁濟醫院的上海人類精子庫是正規、愛心、健康的機構。專家表示,捐精和獻血、捐獻造血幹細胞一樣崇高,都是造福人類的善事。
  • 寶爸姓「顧」,給娃取的名字很藝術,英語老師:一點名全班就亂了
    寶爸姓「顧」,給娃取的名字很藝術,英語老師:一點名全班就亂了給寶寶起名字,對於許多寶爸寶媽來說,既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又是一件比較麻煩的事。簡單就簡單在,取一個名字非常容易,有些父母信手捏來。但要是說,取一個有藝術的名字,就不是每一個做父母的能夠駕馭了的。一位姓「顧」的寶爸,就因為給娃取的名字太藝術,而被人吐槽。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這位姓顧的寶爸又給孩子取了什麼奇葩的名字吧。顧先生40多歲才結婚,婚後育有一個兒子。
  • 科學網—科學透視:將人造精子用於臨床還不能過於樂觀
    他翻譯的「版本」是這樣的:     7月10日最新出版的《發育細胞》雜誌,刊登了德國格廷根等大學和英國紐卡斯爾大學的研究人員在幹細胞研究中獲得一項重要突破:用胚胎幹細胞來源的精原幹細胞發育而成的精子培育出了小鼠。這一成就可望改善男性不育症。主持這項研究的卡裡姆·納耶爾尼亞教授說:「這是第一次證明從精原幹細胞中培育出的成熟精子可以通過單精子注射產生後代。」
  • 胚胎移植和卵泡漿內單精子顯微注射技術試運行進行評審
    本報訊(牡丹晚報全媒體記者 豔粉) 8月28日,在菏澤市中醫醫院生殖醫學中心,來自國內各地的知名醫學專家在對中心開展的人類輔助生殖技術(體外受精-胚胎移植和卵泡漿內單精子顯微注射技術)試運行進行評審。
  • 備孕準爸必知:精子的弱點有哪些?
    精子的弱點動物界的興衰滅亡已經為我們提供了一面鏡子:高等動物與瀕危動物的退化,首先都是從精子質量下降開始的。對於育齡男子而言,了解精子的這些「弱點」很有必要。農藥與殺蟲劑的危害在於降低睪丸中酶的活力,減少精子生成過程中的能量供應,使產生精子的曲細精管和精原細胞發生改變,畸形精子增多,導致畸形兒形成。輻射幹擾精子細胞分裂電器家用電器、計算機、微波爐等可使接觸者遭受電磁波以及螢光屏射線之害,幹擾細胞的分裂,引起曲細精管上皮萎縮、生精細胞畸變,造成無精子生成或生成異常精子而導致不育或畸胎。
  • 出櫃後,我爸交了7250元,讓我在心理學校看「異性小電影」
    文 | 顯微故事,作者 | 阿逃,編輯 | 清淮「衣櫃不算寬,藏著你的天堂」。沒想到,春節回家後,我爸有天忽然說要帶我去看個遠方親戚,結果那天,他開去了一個很遠的地方,我一看,是個什麼「心理矯正學校」。下車後,一個一臉嚴肅的女人和我爸交談幾句後,轉身就過來一把沒收了我的手機。我意識到不對勁,撒腿就往校門口跑,還沒跑兩步,就被一個男人拽了回來。
  • 隨時隨地自測精子活躍度?城裡人真會玩
    iPAD可以上網、玩遊戲,現在也可以觀察精子活躍度了!!!
  • 俗話說「男孩像媽,女孩像爸」,到底有沒有依據?
    每當哪家有新生命誕生,總會聽到親朋好友這樣的暢談:這閨女跟孩兒他爸可真像這兒子簡直跟媽媽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很多人都認為 " 男孩像媽媽,女孩像爸爸 ",這一說法也是經久不衰。那麼,顏值靠基因決定的這一說法究竟有沒有科學依據呢?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一下。" 男孩更像媽,女孩更像爸 "?首先,我們先從每個孩子最初的起點——受精卵說起。
  • 爸爸的精子裡不僅有遺傳密碼,還有他的人生-虎嗅網
    在過去的幾十年裡,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精子會記住男性的生活習慣,並把這些信息傳遞給他的後代。她給大鼠爸爸注射嗎啡,然後過了幾天讓它們和沒有被注射嗎啡的母鼠交配,結果生出來的後代不但體重過輕,還發育遲緩。不過當時,沒有學者相信她的研究,她的前導師甚至建議她別搞學術了。Friedler 回憶:「大家認為,出生缺陷這種事不應該在父親身上找原因。我開始沒意識到這種偏見,我是因為天真才做男性的表觀遺傳的研究的。」
  • 奧林巴斯顯微科技,助力試管嬰兒技術變革
    1992年,卵漿內單精子注射技術(ICSI)的成功應用,對重度少、弱精等男性不孕症具有裡程碑的意義,使試管嬰兒技術的妊娠率維持在50%左右。如何進一步提高試管嬰兒流程中各環節的成功率,一直是科研工作者、人類胚胎學家所關注的課題。從1919年奧林巴斯第一臺「旭」號顯微鏡問世開始,奧林巴斯就一直在努力將光學技術投入生命科學領域,幫助人類實現更多重要突破。
  • 【深讀】浙江精子庫告急背後:10個來捐精的,3個達標的都沒有
    省精子庫供圖遺憾:10個來捐精的,3個達標的都沒有一上午,精子庫的玻璃門開開合合,下著小雨,有十幾位志願者前來諮詢、捐精。他們看著年紀不大,大多獨身一人,來去時略低著頭,沉默寡言。「告急微博發出後,還是有一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