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
因公益慈善而更具魅力
一個地方
因公益慈善更有溫度
黃埔創新活動模式
將慈善捐贈、助困幫扶與精準扶貧相結合
廣泛凝聚社會愛心與力量
助力廣州創建「慈善之城」
昨天上午,我區舉行「廣東扶貧濟困日」暨「百企幫百村」行動啟動儀式。黃埔區區長、廣州開發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陳小華參加活動並致辭,表示我區要大力發展民生事業,積極開展扶貧濟困,把黃埔建設成為一個充滿希望和愛心的家園。
▉認捐超2000萬元!溫暖在這裡匯聚
啟動儀式現場人頭攢動,氣氛熱烈。數百家區內企業競相舉牌認捐,爭拍結對幫扶村,現場認捐慈善資金超2000萬元。
活動還對2017年度愛心企業進行了表彰,新世界地產、金髮科技等9家區內企業分別獲得「廣東扶貧濟困紅棉杯」金、銀、銅獎。
來自貴州黔南州三都水族自治縣和西藏林芝地區波密縣的少數民族兄弟姐妹們用他們特有的方式向愛心企業家們表達了誠摯的感謝和衷心的祝福。
▉百企幫百村,愛心從這裡出發
「萬企幫萬村」精準扶貧行動是國家十大扶貧行動的排頭兵。我區積極響應中央「萬企幫萬村」號召,廣泛動員全社會力量共同參與扶貧開發,以企業「形式不拘,多少不限,量力而行,不搞攤派,不打擂臺,主動選擇、自願結對」為宗旨,發動區內企業超過400家,幫扶我區對口扶貧和精準扶貧的清遠市陽山縣、貴州省黔南州都勻市、三都縣和獨山縣、西藏林芝地區波密縣玉許鄉等地的100條貧困村。
在啟動儀式上,200多家愛心企業與被幫扶貧困村籤訂了扶貧框架協議或達成幫扶意向。
參加扶貧的企業來自不同行業領域
TA們懷揣著「贈人玫瑰手留餘香」的熱情
用實際行動
獻出愛心
來自我區的廣州康盛藥業科技有限公司是走在扶貧幫扶路上的「老人」了。2014年康盛藥業捐資150萬元興建黔南州黎坪縣龍額鎮岑引康盛小學,康盛藥業總經理助理羅紅女士告訴小編,「岑引小學處在邊遠山區,原來的教學樓木料細小,加上年久失修,多數構件腐爛或炸裂,已變成危房,就是這樣的條件,還有很多學生在裡面上課。當時我們看到這個情況非常受觸動,回去之後公司決定立即伸出援助之手,籌款150萬元興建這一希望小學。」學校的建成極大地改善了村裡的辦學和育人環境。
這僅僅是我區開展公益慈善
和幫扶工作的一個例子
一直以來
黃埔高度重視扶貧工作
投入大量的人力、財力、物力
在教育、醫療、交通等方面
開展切實精準的幫扶行動
贏得了口碑和民心
▉創新扶貧模式,愛心GDP在這裡產生
我區因地制宜,開拓思路,大力推動對口幫扶和精準扶貧工作,付出了很多努力,取得了明顯成效。
——全國首創異地光伏扶貧新模式
作為黃埔區的對口幫扶對象,清遠市陽山縣是綠色新能源示範縣,在具備光熱條件的地方實施光伏扶貧是解決深度貧困的好辦法之一。2017年4月26日,我區幫扶陽山光伏扶貧先行先試示範項目——800Kw小江鎮小江村光伏扶貧電站正式併網發電可每年為村集體帶來經濟收入10萬元以上,預計持續20年以上為貧困戶人均年增收約3500元。
立足光伏電站,我區還在建設方式上進行了一系列大膽實踐,充分利用閒置用地、低效山坡地、魚塘和工業廠房樓頂等建光伏電站併兼顧養雞、養魚、種植經濟作物等,探索出了「農光互補」、「漁光互補」和「異地光伏」多種光伏扶貧新模式。
其中「異地光伏」為全國首創,是指在扶貧點以外,選擇適合具有光伏發電條件的地方,建立起光伏發電項目,並將項目收益資金劃撥給扶貧點的扶貧新模式。在這一思路的引導下,我區在廣州國際生物島標準產業單元建設光伏電站,根據「自發自用,餘電上網」原則,實現了即時發電即時有收益。該項目總投資額560萬多元,年收益總額約為投資總額的20%。這些收益除了直接幫扶陽山縣的貧困戶,將全部用於我區另一個結對幫扶地區西藏波密縣玉許鄉,終結了該鄉財政收入為零的歷史。
——探索產業扶貧新路子
除了光伏扶貧,產業扶貧也是我區對口幫扶工作的一大亮點。我區與陽山縣確定了「光伏扶貧為主,生態農業、觀光旅遊、特色種養為輔」精準扶貧攻堅總思路。目前已在陽山幫扶村成立種植、養殖合作社11個,種植各類農作物及瓜果7000畝,養殖陽山雞、烏鬃鴨、梅花豬、山羊、牛等,已陸續出欄20000隻,現存欄30000隻。採取「合作社(企業)+黨員+貧困戶」模式,覆蓋60%的貧困戶,使貧困戶年增收1000至5000元不等。已在陽山幫扶村修路58.57公裡、修建橋梁1座、安裝路燈177隻、危房改造55戶、資助救助學生1688名。組織區內及市裡50餘家企業到陽山舉辦大型就業招聘會4場,安排就業264人。
與此同時,我區還將安排2000餘萬元用於陽山縣醫療設施建設,安排8000萬元在陽山縣城援建一所九年一貫制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安排1000萬通過異地光伏的模式為陽山的學校設立「陽光基金」。
——「電商平臺」助力產業扶貧
在玉許鄉,我區先後投入215萬元建設玉許鄉產業示範園區,園區按照「公司+農戶+市場」的產業化經營要求,由公司與村民籤訂產銷合同,提供技術指導,村民根據合同要求進行種植、採集。最後,公司通過加工、購銷等環節進行利潤返還,提高農牧業收益,增加群眾收入。
目前,玉許鄉正在搭建網絡銷售平臺、註冊公司和設計產品形象等。未來將通過網絡銷售平臺,將玉許鄉的特色土特產品,如冬蟲夏草、羊肚菌、松茸、天麻、瑪咖、石鍋、藏式服裝、桃花酒、野生桃等進行網絡銷售,進一步拓寬銷售渠道、提升銷售量,為貧困群眾增收再助一把力。
開展愛心公益活動
發動慈善捐贈
推進精準扶貧
……
這裡是一片有溫度的熱土
讓我們為黃埔點zan
素材來源丨區慈善會、區扶貧辦
文丨一飛、毛麗麗、左代娣、彭軍
圖丨李劍鋒
編輯丨一金
轉載請聯繫丨廣州黃埔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