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30 16: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2020年4月24日,由青島西海岸新區衛生健康局組織的區立醫院和區中醫院健共體援黔醫療隊啟程,赴安順開展為期三個月至一年的對口幫扶,我作為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人民醫院(王臺中心衛生院)赴安幫扶專家,同時也是普外科副主任醫師、副院長,帶著組織的囑託與期望,秉承東西扶貧無私奉獻的精神,開始駐點為期三個月的幫扶工作。
初到安順,作為特聘專家的我參加了由安順經濟技術開發區中西醫結合醫院主辦的青島西海岸新區醫療專家組大型義診活動。隨後我被安排在外科工作,第二天我便開始詳細了解科室診療病種特點、醫護技能水平、硬體配備等具體情況,做到快速融入科室,開展業務。在這段時間裡,作為幫扶醫師,我不僅克服了氣候、飲食、語言上的不便,還針對本地痔病、膽道結石和泌尿繫結石病人多的特點積極開展工作,並和劉克生主任醫師分別帶教開展了PPH(吻合器痔上黏膜環切術)微創手術,填補了該院該項技術的空白。
5月29日下午15:10,一例腹痛病人住院,在查體時,我發現病人腹部呈板狀腹,結合病人病史和症狀體徵,我立即指示管床醫師急查腹部CT,並做好術前檢查及術前準備。CT證實為消化道穿孔,隨後我們立即為病人進行了十二指腸穿孔修補術,病人很快痊癒出院。近兩個月來,我開展手術10餘臺,病人全部康復出院。
兩個月以來,我每天堅持帶領下級醫師查房,在查房過程中,針對部分典型病例,以點帶面進行帶教,讓醫師們對遇到的每種疾病有一個整體的認識和把握,同時進行閱片指導,規避誤診和漏診,系統地講解該疾病的發病及診療技術要點及診斷思路。
6月28日,端午節剛過,我便和醫院黨員志願者服務隊一同來到么鋪鎮張勝村開展義診,為患者仔細檢查,分析病情,認真講解注意事項,為疑難病人提出建議,主動聯繫患者回醫院就診。同時走訪了幫扶對象羅大爺一家,了解身體狀況、生產生活、家庭收入和面臨的困難,為貧困戶分析原因,出主意想辦法,宣傳黨的精準扶貧政策,鼓勵他們堅定信心、克服困難,用勤勞雙手創造幸福生活,爭取早日脫貧。讓老百姓體會黨和政府的溫暖。
在幫扶醫院的日子裡,我沒有把自己當成外人,主動參與了醫院建設,針對醫院及科室制度建設、運行體制機制、設施設備配備、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等提出了合理化建議。截止7月31日共看診門、急診患者94人次、開展教學查房1次、開展業務培訓4次、參與手術15例、會診及疑難病例討論7例。對普外科常見多發疾病、手術器械和手術操作的規範、手術過程的醫院感染等帶教及業務學習,組織規範了病曆書寫、交接班、手術安全核查、抗生素合理應用等核心醫療制度學習及落實,進行了妥善處理醫療安全事件、防範醫療風險、構建安全體系,以及醫院評審中應用PDCA循環方式的表達以促進醫院持續改進的培訓。
人文醫療,醫者仁心,當我看到患者解除病痛,恢復健康,聽到病人由衷的感謝時特別欣慰,感覺自己再多的辛苦都是值得的,讓我更加有信心有熱情去為當地的患者解決病痛。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將「醫者仁心」服務理念融入這片淳樸的土地,深知作為一名醫者肩負的責任重大,在接下來的醫療援助工作中,會持之以恆,繼續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更加精湛的技術、更好地服務當地患者,向支援單位和受援醫院交上合格的答卷。
供稿:馬成龍
原標題:《【我的扶貧故事】馬成龍:精準醫療幫扶 助力脫貧攻堅 構築健康安順》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