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嶺縣氣象局開展冬季國家級氣象觀測站觀測設備巡查維護工作

2020-12-05 瀟湘晨報

冬季來臨,鐵嶺縣氣象局裝備保障人員於近期對國家級氣象觀測站觀測設施運行狀況進行巡查維護,確保各類氣象儀器正常運轉、氣象數據採集傳輸穩定。

此次巡查維護包括氣象觀測業務軟體平臺和觀測站觀測設施兩大部分。裝備保障人員對氣象觀測業務軟體平臺各類參數、報警設置、通訊指示燈狀態、軟體運行版本進行了基礎檢查,並校對時間,確保實時數據及時上傳,監控軟體和備份自動氣象站正常運行。其次對觀測場溫溼度、氣壓、風向風速傳感器運行情況,各分採狀態指示燈和主採集器箱體密封情況,以及觀測場四周探測環境進行了檢查,並對降水現象儀進行維護,確保觀測設備正常運行,氣象監測數據精準有效,為氣象服務工作提供第一手可靠數據依據。

【來源:鐵嶺市人民政府】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西平縣氣象局維護觀測設備保障冬季服務
    映象網訊(記者 黃向陽 實習生 馮佔華 通訊員 付想)近日,西平縣氣象局組織業務人員對國家站及區域站設備進行全面維修維護,確保氣象觀測設備在冬季正常穩定運行。業務人員對國家站及區域站進行了全面檢修,維護溫溼度傳感器、稱重式雨量傳感器等設備,對地面觀測儀器、太陽能電池板進行了清潔檢測,對部分區域站的蓄電池進行了測試、更換。提高氣象觀測數據上傳的穩定性和及時性,為冬季氣象服務提供保障,切實發揮基層防災減災第一道防線作用。
  • 山西:開展氣象觀測站探測環境調查評估工作
    中國氣象報記者武雅麗 通訊員王宛萌報導 今年4月至6月,山西省氣象局對全省國家級臺站按照《氣象探測環境保護規範—地面氣象觀測站》(GB 31221-2014)、《氣象探測環境保護規範—高空氣象觀測站》和《國家級地面氣象觀測站和高空氣象觀測站探測環境調查評估方法
  • 氣象局觀測工作側記
    這是武安國家氣象觀測站觀測員們共同的格言。地面氣象觀測工作較為枯燥單調,而對觀測員來說,觀測站就是「戰場」。工作人員每天按照既定程序巡查觀測、監測數據,觀測規範不允許遲報、漏報、錯報,值班員每分鐘都馬虎不得。監測的數據每五分鐘上傳一次;每個半點要巡查觀測場;每個整點要上傳監測數據,氣溫、溼度、降水、風速、能見度……等一系列氣象數據。
  • 鐵嶺縣氣象局進一步做好信息化平臺運行準備工作
    為保障綜合氣象觀測業務運行質量,提升綜合氣象觀測業務運行信息化水平,推動綜合氣象觀測業務運行信息化平臺業務應用,按照《氣象觀測站分類與命名規則》和有關裝備編碼規則要求,鐵嶺縣氣象局業務人員對「觀測業務運行信息化平臺」需要採集錄入的站網基礎信息、在用裝備及備件庫存、計量檢定等信息進行補錄、核查,
  • 內蒙古119個國家級觀測站進入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時代
    新華社呼和浩特4月1日電(記者哈麗娜、魏婧宇)1日起,內蒙古自治區119個國家級觀測站地面氣象觀測實現全面自動化,取消人工定時觀測和日常守班,保留人工應急觀測能力。氣象觀測全面自動化後,觀測數據實現秒級傳輸,各種服務產品調取數據更加快捷,公眾服務更加準確及時。
  • 先行先試推進觀測智能化——黑龍江省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改革側記
    省氣象局組織制定了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改革試運行實施方案,優化業務流程,明確調整項目。黑龍江省氣象局高度重視這項工作,指定專人負責試運行工作,組織省級骨幹力量成立技術團隊,多次對各臺站業務人員進行技術培訓,指導各站完成MICAPS系統升級及業務應用、ISOS軟體和MDOS軟體升級。
  • 吉林省地面氣象觀測告別「人工時代」
    始建於1908年、原名為長春氣象站的長春市氣象探測中心觀測場布滿自動化觀測儀器。 張瑤 攝中新網長春4月1日電 (記者 郭佳)記者1日從吉林省氣象局獲悉,即日起,該省地面氣象觀測實現全面自動化,氣溫、氣壓、降水、能見度等39項氣象要素的觀測採集、數據傳輸業務自此告別傳統的人工操作,氣象現代化建設迎來標誌性的重大進展。
  • 青島開展氣象觀測站網優化評估與規劃研究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劉宇昕 青島報導近日,青島市氣象部門加強開展氣象觀測站網優化評估與規劃研究,以進一步提升全市氣象監測精密水平。據悉,該項工作計劃於2022年完成,內容主要包括評估優化氣象觀測站網、跟蹤調研氣象探測新設備新技術應用、構建市級主導、區(市)一體的裝備保障業務。
  • 中國氣象局:我國地面氣象觀測將實現全面自動化
    在第60個世界氣象日來臨之際,中國氣象局於3月18日印發《關於全國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改革正式業務運行的通知》(簡稱《通知》),宣布從4月1日起,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改革將從全國試運行切換調整為正式業務運行。這意味著,我國地面氣象觀測將實現全面自動化。
  • 中國氣象局布局生態系統氣象觀測站網
    中國氣象報記者盧健 通訊員楊曉武報導 近日,中國氣象局發布《生態系統氣象觀測站網布局指南》(簡稱《指南》),努力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生態監測網,著力增強生態系統綜合氣象觀測能力,為生態文明建設氣象保障服務提供有力支撐
  • 四月一日起,我國地面氣象觀測全面自動化
    全國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改革,此前已經歷試點運行、全國業務試運行兩個階段。2018年11月至2019年6月,黑龍江、安徽、山東、湖南、廣西、新疆、青海等7省(區)氣象局開展了試點運行工作。從2019年6月15日起,這項工作由試點運行階段轉為全國業務試運行階段。
  • 泉州三個國家級氣象觀測站將面臨搬遷
    閩南網6月19日訊 泉州3個國家級氣象觀測站將面臨搬遷。昨天上午,泉州市第十五屆人大常委會召開第五次主任會議透露,由於城市範圍逐漸擴大等原因,原有的氣象站逐漸圈在城市中央,恐影響氣象監測結果。2010年,晉江市政府向省氣象局請求,搬遷晉江國家氣象觀測站。
  • 湖南省地面氣象觀測業務進入全面自動化
    湖南省氣象部門全新的自動化設備。湖南省氣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胡愛軍,觀測與網絡處處長劉品高,省氣象信息中心主任尹新懷等在現場指導全省業務切換工作。為了確保整個切換工作的順利開展,湖南省氣象信息中心專門成立了以CIMISS運維團隊成員為核心的,省級觀測自動化改革業務運行切換專項工作小組,並明確了目標,細化了工作職責和人員分工,在CIMISS等相關業務傳輸信息系統中完成大量技術準備工作,並制定了詳細的切換方案,保證切換工作有序開展。
  • 陝西:啟動首批國家地面氣象觀測站無人值守
    中國氣象報記者唐宇琨 通訊員龍亞星報導 9月1日,陝西省第一批25個國家地面氣象觀測站正式開始實行無人值守。陝西省氣象局將按照「統籌設計、分批實施、先易後難、有序推進」的原則逐步推進全省氣象觀測站無人值守。
  • 2020年4月1日起 中國地面氣象觀測全面自動化
    全國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改革,此前已經歷試點運行、全國業務試運行兩個階段。2018年11月至2019年6月,黑龍江、安徽、山東、湖南、廣西、新疆、青海等7省(區)氣象局開展了試點運行工作。從2019年6月15日起,這項工作由試點運行階段轉為全國業務試運行階段。
  • 「中華水塔」青海地面氣象觀測實現全面自動化
    「從4月1日起,青海省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改革從試運行切換調整為正式業務運行。這意味著被譽為『中華水塔』的青海省地面氣象觀測實現全面自動化。」青海省氣象局觀測與網絡處工作人員胡文珺向記者介紹道。青海省地面氣象觀測實現全面自動化,意味著青海省在氣溫、氣壓、溼度、風向、風速、降水、日照、輻射、能見度等39項氣象要素的觀測採集、數據傳輸業務將告別傳統的人工操作,氣象現代化建設迎來標誌性的重大進展。雄踞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青海省,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發源地,故被稱「江河源頭」,素有「中華水塔」美譽。
  • 全國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改革試運行
    未來,臺站業務的工作生活將發生怎樣的變化?其中,有一項最具創新性,且在自動化觀測中起到重要作用的便是多源數據自動綜合判識。多源數據自動綜合判識由湖南省氣象局牽頭,江蘇省、安徽省、寧夏回族自治區氣象局參與共同開發完成。它將全國2400餘個國家級地面站的每一站依據其歷史資料和相關資料建立一個模型。
  • ——浙江省氣象局對口幫扶海西氣象部門工作實錄
    自2017年以來,按照中國氣象局東西部對口支援藏區氣象工作統一部署,確定浙江省氣象局對口幫扶位於青海省柴達木盆地的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氣象局和格爾木市氣象局及其所轄的13個國家基層氣象局(站)。
  • 跨年夜,多地觀測站迎來新舊站業務切換
    寒潮中,我國63個國家級地面氣象觀測站和兩個國家高空氣象觀測站迎來新舊兩站觀測業務切換,為保障業務平穩切換,基層氣象工作人員在氣象觀測站裡迎接新年。  「南昌,切換成功!」2020年12月31日20時03分,南昌國家級臺站搬遷技術小組收到省局信息中心消息,全市三個國家地面氣象觀測站數據接收齊全,這標誌著南昌市順利完成國家基本氣象站新站切換工作。
  • 8個國家級地面氣象觀測臺站完成試點建設
    中國氣象報記者張靜報導  12月6日,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業務綜合試點建設工作總結會在北京召開,會議總結並部署了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業務綜合試點建設工作,討論了試點運行方案的可行性,並對試點運行方案提出了改進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