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三個國家級氣象觀測站將面臨搬遷

2020-12-05 騰訊大閩網

閩南網6月19日訊 泉州3個國家級氣象觀測站將面臨搬遷。昨天上午,泉州市第十五屆人大常委會召開第五次主任會議透露,由於城市範圍逐漸擴大等原因,原有的氣象站逐漸圈在城市中央,恐影響氣象監測結果。

2010年,晉江市政府向省氣象局請求,搬遷晉江國家氣象觀測站。項目立項後首期投入300萬元已經到位。今年年初,中國氣象局批覆,同意晉江國家氣象觀測站由現址遷至位於晉江八仙山公園的新址。

記者還獲悉,德化國家氣象觀測站、崇武國家基準氣候站也將面臨搬遷。據悉,目前崇武國家基準氣候站緊臨「崇武遊客集散中心」。這一集散中心建設了汽車站、購物商品一條街、遊客服務中心等設施。受探測環境變化的影響,崇武國家基準氣候站搬遷迫在眉睫。這一項目已列入惠安縣今年的中間建設項目,目前已經完成首期徵地及企業搬遷,開工在即。(海峽都市報閩南版記者 吳月芳)

關注微博 新聞先知道(閩南網)

相關焦點

  • 開州國家氣象觀測站搬遷工程進展順利
    {"title":"開州國家氣象觀測站搬遷工程進展順利", "url":"https://www.cqcb.com/county/kaizhouqu/kaizhouquxinwen/2020-10-13/3111712.html", "image":"http://image2.cqcb.com/d/
  • 晉江國家氣象觀測站將搬至崎山 為何搬家?
    近日,記者從晉江氣象局獲悉,晉江國家氣象觀測站計劃從現址梅嶺街道南山路120號搬遷至崎山山頂。晉江市氣象局相關人士介紹,如果一切進展順利,預計2016年年底前能完成整體搬遷工作。據悉,位於新址的氣象觀測站將進一步提升預報準確率,通過自動化觀測感知風雲變幻,傳遞陰晴冷暖。
  • 邵東國家一般氣象觀測站搬遷項目開工建設
    12月2日上午,邵東市重點項目——邵東國家一般氣象觀測站搬遷項目正式開工建設。市政府黨組成員、邵東國家一般氣象觀測站搬遷項目指揮長胡國彬宣布項目開工。邵陽市氣象局、邵東市氣象局主要負責人出席開工儀式。邵東國家一般氣象觀測站成立於1960年,實行全球統一編號57769,氣象探測資料參與國際交換,承擔著邵東天氣預報預測、氣象防災減災、應對氣候變化等職能。近年來,隨著邵東市城市建設的發展,邵東國家一般氣象觀測站現址探測環境與城市建設的矛盾日益突出。
  • 安鄉縣國家氣象觀測站搬遷項目奠基動工
    施工現場   紅網安鄉縣分站3月31日訊(分站記者 李蓉 通訊員 楊春浩丁澤宇)3月28日上午,湖南安鄉國家氣象觀測站搬遷項目奠基動工該項目的設計和建設與書院洲溼地公園的規劃設計相結合,並作為溼地公園的一個氣象科普基地來打造。   目前,在完成建設用地調規、徵用,規劃、建設許可等一系列項目建設前期準備工作後,安鄉國家氣象觀測站搬遷前項目進入施工建設階段,預計2017年12月底前完成工程建設和氣象觀測儀器安裝調試,2018年1月1日正式開始對比觀測。
  • 8個國家級地面氣象觀測臺站完成試點建設
    中國氣象報記者張靜報導  12月6日,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業務綜合試點建設工作總結會在北京召開,會議總結並部署了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業務綜合試點建設工作,討論了試點運行方案的可行性,並對試點運行方案提出了改進建議。
  • 婺源:國家氣象觀測站搬遷項目全面完成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汪舒報導 近日,江西省婺源縣國家氣象觀測站搬遷項目建設有序推進,業務樓已完成主體工程建設,綠化、圍欄設置和儀器安裝等調試工作已全面完成。  婺源國家氣象觀測站建設用地10畝,觀測環境保護用地70畝,總建築面積3800平方米。主要建設業務樓、科普館、輔助值班用房以及一個標準觀測場。
  • 跨年夜,多地觀測站迎來新舊站業務切換
    寒潮中,我國63個國家級地面氣象觀測站和兩個國家高空氣象觀測站迎來新舊兩站觀測業務切換,為保障業務平穩切換,基層氣象工作人員在氣象觀測站裡迎接新年。  「南昌,切換成功!」2020年12月31日20時03分,南昌國家級臺站搬遷技術小組收到省局信息中心消息,全市三個國家地面氣象觀測站數據接收齊全,這標誌著南昌市順利完成國家基本氣象站新站切換工作。
  • 晉江國家氣象觀測站明年搬遷 由梅嶺街道搬至崎山山頂
    閩南網7月21日訊 昨天,海都記者從晉江市政府了解到,《晉江市加快推進氣象現代化實施方案》已正式出臺,方案提出2016年完成晉江國家氣象觀測站建設,並實現觀測站搬遷,突發氣象災害的臨近預警信息提前10分鐘發布。
  • 屹立在海上的「守望者」——渤海埕北A平臺國家級自動氣象觀測站
    屹立在海上的「守望者」——渤海埕北A平臺國家級自動氣象觀測站(1/4) >今日(10日)上午9時56分,天津市氣象臺發布海上大風藍色預警信號,提醒今天白天到明天白天,渤海西部中部海面將有西南風轉東北風6-7級。
  • 鐵嶺縣氣象局開展冬季國家級氣象觀測站觀測設備巡查維護工作
    冬季來臨,鐵嶺縣氣象局裝備保障人員於近期對國家級氣象觀測站觀測設施運行狀況進行巡查維護,確保各類氣象儀器正常運轉、氣象數據採集傳輸穩定。此次巡查維護包括氣象觀測業務軟體平臺和觀測站觀測設施兩大部分。裝備保障人員對氣象觀測業務軟體平臺各類參數、報警設置、通訊指示燈狀態、軟體運行版本進行了基礎檢查,並校對時間,確保實時數據及時上傳,監控軟體和備份自動氣象站正常運行。其次對觀測場溫溼度、氣壓、風向風速傳感器運行情況,各分採狀態指示燈和主採集器箱體密封情況,以及觀測場四周探測環境進行了檢查,並對降水現象儀進行維護,確保觀測設備正常運行,氣象監測數據精準有效,為氣象服務工作提供第一手可靠數據依據。
  • 內蒙古119個國家級觀測站進入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時代
    新華社呼和浩特4月1日電(記者哈麗娜、魏婧宇)1日起,內蒙古自治區119個國家級觀測站地面氣象觀測實現全面自動化,取消人工定時觀測和日常守班,保留人工應急觀測能力。氣象觀測全面自動化後,觀測數據實現秒級傳輸,各種服務產品調取數據更加快捷,公眾服務更加準確及時。
  • 高樓夾縫中的氣象觀測站
    本報記者周月桂通訊員戴澤亮向德龍隨著城市建設的發展,原本位於鄉郊僻壤的氣象觀測站,漸漸進入城市高樓的包圍圈,面臨難以準確預測天氣的威脅,氣象探測環境保護壓力日趨嚴峻。
  • 德州國家氣象觀測站新址將於31日20時01分正式啟用
    500米的德州國家氣象觀測站新址將正式啟用,觀測數據每分鐘實時上傳中國氣象局。德州國家氣象觀測站為國家級氣象觀測站,是國家天氣氣候站網的重要組成部分,負責觀測德州三區(德城區、經濟技術開發區、運河開發區)範圍內氣象狀況及其變化過程進行系統地、連續地觀察和測定,為天氣預報、氣象信息、氣候分析、科學研究和氣象服務提供重要依據。
  • 陝西:啟動首批國家地面氣象觀測站無人值守
    中國氣象報記者唐宇琨 通訊員龍亞星報導 9月1日,陝西省第一批25個國家地面氣象觀測站正式開始實行無人值守。陝西省氣象局將按照「統籌設計、分批實施、先易後難、有序推進」的原則逐步推進全省氣象觀測站無人值守。
  • 山西:開展氣象觀測站探測環境調查評估工作
    中國氣象報記者武雅麗 通訊員王宛萌報導 今年4月至6月,山西省氣象局對全省國家級臺站按照《氣象探測環境保護規範—地面氣象觀測站》(GB 31221-2014)、《氣象探測環境保護規範—高空氣象觀測站》和《國家級地面氣象觀測站和高空氣象觀測站探測環境調查評估方法
  • 強降雨疊加,我們查找了全國國家級氣象觀測站點的數據,發現……
    水庫超汛限,開閘洩洪暴雨橙色預警還在持續我們查找了全國2000多個國家級地面氣象觀測站點的監測數據2日以來,多輪強降水天氣過程來襲,影響範圍廣、過程雨量大、極端性強、疊加效應顯著,強降雨引發多地洪澇、泥石流等災害,多座水庫超汛限並開閘洩洪,氣象部門連續30多天發布暴雨預警,啟動應急響應。
  • 問政山東|單位宿舍、楊樹林……氣象觀測站周圍障礙物真不少!
    節目中提到,近年來隨著城鄉的發展,不少氣象監測站點周邊有了新障礙,影響了監測的精確性。位於棗莊市薛城區長江北路的薛城國家氣象觀測站,2004年7月1號啟用,16年過去,如今觀測站周邊有三個小區,一座鐵塔、兩處單位宿舍等,這些建築已經影響到風向、風速、氣溫等氣象要素。
  • 「十三五」甘肅新增256套國家級天氣觀測站 氣象預警信息覆蓋率達...
    中國甘肅網1月13日訊(本網記者 李紅軍)記者今天從甘肅省氣象局獲悉,「十三五」期間,在省政府和中國氣象局的雙重領導和支持下,我省氣象現代化水平不斷提高,氣象事業取了長足發展。「十三五」期間,省政府先後出臺《關於加快推進氣象現代化的意見》《甘肅省「十三五」氣象事業發展規劃》等指導性文件,省氣象局同時籤訂省部合作協議,形成了中央和地方共同推動甘肅氣象現代化建設的合力,氣象現代化水平不斷提高。全省新增256套國家級天氣觀測站,新建3部天氣雷達,區域站鄉鎮覆蓋率達到95.81%,貧困縣鄉鎮覆蓋率達100%。
  • 長江安慶段將新設9個微型氣象觀測站
    安慶新聞網訊 記者1月5日從市氣象局獲悉,長江安慶段將新設9個微型自動氣象觀測站,以進一步提高長江航道中小尺度、局地突發災害性天氣的監測預警能力,保障長江幹線航道運輸安全,提高運輸效率。目前,市氣象局已完成所有觀測站選址及市區2個觀測站安裝工作。
  • 氣象觀測站的怎麼分類
    氣象觀測站的怎麼分類  一、觀測分類地面氣象觀測臺站按承擔的觀測業務屬性和作用分為國家基準氣候站、國家基本氣象站、國家一般氣象站三類,此外還有無人值守氣象站。承擔氣象輻射觀測任務的站,按觀測項目的多少分為一級站、二級站和三級站。  國家基準氣候站--簡稱基準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