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熱「寒冷」的腫瘤?中國藥科大學孫敏捷團隊《PNAS》:全氟化...

2021-01-10 網易

  背景介紹

  近年來,隨著腫瘤免疫學研究的發展,一些學者提出了「冷」和「熱」腫瘤的概念,引領了抗腫瘤免疫研究的未來。具有更多T細胞和其他陽性免疫調節細胞的腫瘤稱為「熱」腫瘤,而具有較少或沒有陽性免疫調節細胞和較多免疫抑制細胞的腫瘤被稱為「冷」腫瘤。「冷」腫瘤善於偽裝自身,免疫系統通常無法識別冷腫瘤,並且不會引起有效的免疫反應,這為抗腫瘤免疫治療帶來了巨大障礙。臨床研究指出,大多數腫瘤是寒冷的,調節免疫過程以將冷腫瘤轉變為熱腫瘤已成為抗腫瘤免疫治療的緊迫任務。

  光動力療法(PDT)可能導致免疫原性細胞死亡(ICD),伴隨著高遷移率族1號框蛋白(HMGB1)和三磷酸腺苷(ATP)的釋放以及鈣網蛋白(CRT)的暴露,促進樹突狀細胞(DC)的抗原呈遞和成熟。ICD可以將DC和抗原特異性細胞毒性T淋巴細胞(CTL)募集到腫瘤微環境(TME),從而將冷腫瘤變成熱腫瘤並激活抗腫瘤免疫反應。但是,冷腫瘤的免疫抑制性TME會損害DC和CTL的功能,從而大大降低光動力免疫療法的功效。打破TME中免疫抑制的束縛是將冷腫瘤轉變為熱腫瘤的一種方法。並且,一定劑量的化學治療藥物(如紫杉醇和順鉑)能夠降低髓源性抑制細胞(MDSC)和調控T細胞(Treg)來調節TME中免疫抑制性。

  中國藥科大學孫敏捷團隊合成了氟化順鉑藥物載體(FS-PAMAM-Pt)和氟化光敏劑氯e6(Ce6)共聚物(F-Ce6-PEG),它們可以通過氟-氟(FF)相互作用全氟化碳(PFC)組裝形成納米簇FS @ PMPt(圖1A)。由於F-F相互作用和PEG保護,納米簇具有良好的穩定性。在通過雷射照射按下,PFC中的氧氣可以確保產生足夠的活性氧(ROS),從而觸發ICD誘導的免疫反應,並增加DC和CD8 +T細胞的浸潤,從而形成寒冷的腫瘤變熱。同時,ROS會破壞ROS敏感鍵並釋放PMPt進入腫瘤殺死腫瘤內Treg和MDSC,從而打破免疫抑制的束縛,進一步增強光動力免疫療法(圖1B)。相關成果以「Fluorine assembly nanocluster breaks the shackles of immunosuppression to turn the cold tumor hot」為題發表在《PNAS》。

  

  圖 1,FS @ PMPt的製備和免疫調節。(A)F-S-PAMAM-Pt和F-Ce6-PEG的化學結構以及FS @ PMPt納米簇的製備。(B)納米簇FS @ PMPt將冷腫瘤轉變為熱腫瘤的工作機制示意圖。

  結果與討論

  納米糰簇的製備和表徵

  作者首先合成了F-Ce6-PEG,然後通過F-F相互作用將F-S-PAMAM-Pt,PFC和F-Ce6-PEG組裝成ROS敏感的FS @ PMPt和非ROS敏感的FN @ PMPt納米簇。FS @ PMPt和FN @ PMPt都是是球形的(圖2A-B)。由於F-F相互作用的強大力量和PEG的保護,FS @ PMPt和FN @ PMPt均顯示出良好的膠體穩定性(圖2C)。如圖2D中的藥物釋放顯示,一旦受到雷射照射,FS @ PMPt中順鉑前藥的釋放比對FN @ PMPt釋放的快得多(圖2D)。它們均表現出優異的攜氧能力和ROS產生能力(圖2E)。

  圖2,納米糰簇的理化特性。(A)FS @ PMPt的透射電子顯微鏡(TEM)圖像。(B)FS @ PMPt和FN @ PMPt的流體動力學尺寸和ζ電勢。(C)FS @ PMPt和FN @ PMPt在10%胎牛血清(FBS)溶液中的膠體穩定性。(D)在有或沒有雷射觸發的情況下,FS @ PMPt和FN @ PMPt的體外藥物釋放。(E)不加或不加氧的納米糰簇在脫氧純水中溶解氧濃度隨時間的變化。

  體外抗腫瘤功效

  接著,作者為了檢測4T1細胞中PMPt前藥的細胞攝取,將異硫氰酸螢光素(FITC)綴合在PMPt的氨基端,並進行流式細胞術測定。結果表明,雷射處理下,ROS敏感的FS @ PMPt納米簇中的PMPt前藥更快進入細胞(圖3A)。由於其較大的粒徑和PEG封裝,FS @ PMPt滲透性較差,一旦被雷射觸發,其深層穿透能力顯著增強(圖3B)。藥物的攝取和滲透都是為了達到有效的抗腫瘤功效。雷射處理FS @ PMPt 可誘導更多的4T1細胞凋亡(圖3D)。此外,足夠的載氧能力可以通過光動力療法確保產生足夠的ROS,從而促進ICD誘導的免疫激活。FN @ PMPt和FS @ PMPt在雷射照射下表現出強大的ROS生成能力,這確保了PMPt前藥的ROS敏感釋放和進一步的腫瘤滲透。

  

  圖3,體外抗腫瘤功效。(A)在用納米糰簇進行不同處理之後,通過流式細胞術分析了細胞攝取。(B)3D 4T1腫瘤球體在用納米糰簇處理12 h後的代表性Z軸共聚焦圖像。(C)用納米糰簇進行不同處理後4T1細胞的細胞活力和(D)細胞凋亡測定。(E)在對納米糰簇進行不同處理後,通過流式細胞術檢測到的ROS生成。

  體內抗腫瘤功效

  作者在4T1原位腫瘤模型中評估了納米糰簇的抗腫瘤功效。結果顯示,由於FS @ PMPt的良好穩定性,其抗腫瘤功效更好(圖5A),且在雷射處理時能明顯腫瘤生長抑制作用,腫瘤體積減少,腫瘤細胞形態發生了變化,並觀察到更多壞死(圖5B-F)。這證明了ROS敏感釋放PMPt前藥滲透的重要性(圖5C)。

  

  圖5,體內抗腫瘤功效。(A)給予或不給予雷射的生理鹽水,PMPt,FN @ PMPt和FS @ PMPt給藥後4T1腫瘤的生長曲線。(B)圖像和(C)所收集腫瘤的重量。(D)經過不同處理的4T1荷瘤小鼠的存活百分比。(E)用不同治療方法對收集的腫瘤進行H&E染色。

  體內免疫激活

  最後,作者通過流式細胞術檢測CD11c樹突狀細胞上的CD40和CD86表達以推測IDC免疫反應(圖6A,B)。結果表明,雷射處理時,FN @ PMPt和FS @ PMPt可以有效地上調CD40和CD86表達,從而促進DC的抗原呈遞和成熟,激活T細胞並增強CD8 +T細胞。在FS @ PMPt處理之後,CD8 + T細胞浸潤從增加,表明在TME中活化的免疫狀態(圖6C,D),同時Tregs降至7.54%(圖6 E和F),MDSCs降至12.1%(圖5 G和H)。Tregs和MDSCs是TME中最典型的免疫抑制細胞,可極大地抑制APC和T細胞的免疫功能。Tregs和MDSCs的減少表明,納米簇可將冷腫瘤轉變為熱狀態。另外,抗腫瘤免疫反應的激活伴隨有幹擾素-γ(IFN-γ)的產生,TGF-β表達的降低通常代表免疫抑制的減弱。如圖6 K和L所示,FS @ PMPt 雷射處理後,IFN-γ的產生增加了4.4倍,而TGF-β1的表達減少了約53%,進一步證明從免疫抑制性冷腫瘤向免疫激活性熱腫瘤的轉化。

  
圖6,體內免疫激活。(A)流式細胞術測定和(B)定量分析第15天在淋巴結中通過不同處理誘導的DC(CD11c + CD40 + CD86 +)。(C)不同治療後的CD8 + T細胞浸潤的流式細胞術測定和(D)定量分析。(E)不同治療後的Treg的流式細胞術測定和(F)定量分析。(G)不同治療後的MDSC的流式細胞術測定和(H)定量分析,以及腫瘤中腫瘤浸潤的CD8 + T細胞(I)和CD4 + T細胞(J)與Treg的比率。在TME中通過ELISA檢測到的(K)IFN-γ和(L)TGF-β1。

  結論

  作者認為這項工作的程序和納米方式主要為癌症免疫療法的臨床治療帶來兩個啟示。首先,對於免疫性冷性腫瘤,應將可能產生ICD的藥物或治療與Tregs或MDSCs抑制劑聯合使用,以實現協同免疫調節和反向免疫抑制。第二,可以開發出精確的可激活納米藥物或納米方式,以統一的方式結合臨床聯合策略,具有出眾的生物安全性和有效性,這為改善抗冷性腫瘤免疫療法提供了範例。

  全文連結:

  https://www.pnas.org/content/early/2020/12/10/2011297117

  來源:高分子科學前沿

  聲明: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作者水平有限,如有不科學之處,請在下方留言指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廣東藥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腫瘤科——腫瘤綜合治療中心
    志飛   廣東藥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腫瘤科腫瘤綜合治療中心,目前展開床位40餘張,主要收治各種良惡性腫瘤及血液系統疾病。 摘要:   廣東藥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腫瘤科腫瘤綜合治療中心,目前展開床位40餘張,主要收治各種良惡性腫瘤及血液系統疾病。匯聚了血液病診治領域的專家及技術過硬的醫療護理團隊,用「服務+醫療」的模式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健康看護。
  • 中國藥科大學成功構建納米傳感器,用於藥效自檢測
    近日,國際知名期刊《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在線發表了中國藥科大學中藥學院孔令義教授團隊的最新研究成果「Cytochrome c light-up graphene oxide nanosensor for the targeted self-monitoring of mitochondria-mediated tumor cell death
  • 中國藥科大學一科研團隊發現治療抑鬱症的新靶標
    新華社南京12月26日電(記者陳席元)記者26日從中國藥科大學獲悉,該校洪浩團隊經多年研究發現,一種名為TGR5的受體與抑鬱行為相關,這為研發新型抗抑鬱藥物提供了新思路。相關成果近日發表在國際神經精神領域學術期刊《生物精神病學》上。
  • 廣東藥科大學科研團隊在電化學生物傳感領域取得系列進展!
    我校新藥研發中心張陸勇/孫端平研究團隊瞄準重大疾病的早期診斷和藥物篩選新方法,構建一系列新型的電化學生物傳感器用於生物標記物的超高靈敏檢測,相關研究成果以廣東藥科大學為第一單位和通訊單位,近期陸續發表於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 (中科院一區, IF: 10.257, 2篇)、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中科院一區,
  • 中國藥科大學:氧化石墨烯‐環R10肽納米平臺用於克服多重耐藥性
    近日,國際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影響因子16.836)在線發表中國藥科大學工學院製藥工程教研室陳維教授和德國柏林自由大學Rainer Haag教授合作的最新研究成果——Graphene Oxide-Cyclic R10 Peptide Nuclear Translocation
  • 與以往不同類型的推文:看PNAS發表的一種腫瘤細胞中高表達的蛋白...
    癌細胞和CAF都在原發腫瘤組織中產生大量膠原蛋白和其他ECM蛋白,而CAF衍生的膠原蛋白也可能有助於原發腫瘤組織中的血小板募集和活化。  本研究提供了有關CTC中的間充質表型是如何誘導血小板募集並增強癌細胞殖入的見解。我們已經確定Hsp4/膠原蛋白軸是癌細胞與血小板相互作用的關鍵調節劑。
  • 中國藥科大學Adv. Funct. Mater.:氧化石墨烯‐環R10肽納米平臺用於克服多重耐藥性
    近日,國際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影響因子16.836)在線發表中國藥科大學工學院製藥工程教研室陳維教授和德國柏林自由大學
  • 中國藥科大學,真的「太冤」了嗎?
    今天,看到一位知名評論者的文章《中國藥科大學,真的是「太冤」了!》。文章說, 最近,留學生許某某因為在網上的不正當言論,被吵得沸沸揚揚,也將許某某的母校中國藥科大學推到了風口浪尖。為此,中國藥科大學也第一時間針對這件事在官微進行了回應。文章認為, 中國藥科大學的這份回應可謂是非常完美,值得點讚。
  • 中國藥科大學和中國醫科大學哪個實力更強
    國字頭的大學本來就不多,醫藥類的大學國字號更少,只有兩個:中國醫科大學和中國藥科大學。 「國」字頭的大學,在某一領域一定是「王者」,不一定是全國第一,也一定是某領域前茅。 那麼,中國醫科大學和中國藥科大學哪所實力更強呢?
  • 考研擇校分析 — 中國藥科大學
    中國藥科大學坐落於古都南京。是一所歷史悠久、特色鮮明、學風優良、在藥學界享有盛譽的教育部直屬、國家211工程和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是我國首批具有博士、碩士學位授予權的高等學校之一。藥學專業中國藥科大學的藥學專業全國頂尖和協和醫學院一樣
  • 腫瘤治療重大進展!東北教授團隊突破技術難題,成果登上Science子刊
    在過去的幾十年中,納米顆粒藥物遞送系統(nano-DDS)已經被廣泛地用於腫瘤研究,然而由於傳統的納米載體與藥物親和力差,導致製劑的載藥量低(通常少於10%)、穩定性差、藥物易滲漏,只有很少的產品能成功地轉化為臨床應用,此外,如何實現藥物在腫瘤部位的特異性釋放也是目前面臨的技術難題。
  • 盤點:中國藥科大學80年來走出的9位院士
    昨天,中國藥科大學迎來建校80周年。據介紹,藥大有「藥界黃埔」之稱,80年裡共走出了9位院士。  始建於1936年的中國藥科大學,其前身為中國最早獨立設置的國立藥學專科學校(本科四年制)。歷經80年發展,已成為教育部直屬、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
  • 中國藥科大學學子斬獲2017年國際遺傳工程機器設計大賽金獎
    由中國藥科大學10名本科生組成的「CPU CHINA」團隊與來自全球44個國家的313支隊伍同場競技角逐,並最終在眾多參賽隊伍中脫穎而出,一舉斬獲本屆大賽金獎,充分展示了中國藥科大學在創新人才培養上的突出成績。
  • 中國藥科大學學子顯微鏡下定格「最美瞬間」
    中國江蘇網6月1日南京訊(通訊員 姜晨 張思達 高紫萱)在中國藥科大學學生手中小小的試劑瓶「玩」出了新花樣,在顯微鏡下創作出了一幅幅非凡而又美妙的「畫卷」。6月1日,中國藥科大學官方微博曬出9張集美學與科技於一體的「最美實驗瞬間」驚豔大片,一時間引得校內外網友紛紛點讚留言。
  • 南京唯一國字頭大學,中國藥科大學為什麼存在感不強?
    南京高校很多,不過奇怪的是,這裡的高校多以南京命名,其中唯一帶國字頭的大學,就是中國藥科大學。中國藥科大學,簡稱「中國藥大」,是一所「211工程」和「雙一流」建設高校,學校前身為始建於1936年的國立藥學專科學校,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所由國家創辦的藥學高等學府。
  • 中國藥科大學2003年生理學(碩士)
    中國藥科大學2003年生理學(碩士)一、名詞解釋1.G—protein2.hematocrit3.cardiac  reserve 4.tidal  volume5.vasopressin
  • 考623分腦癱考生已被中國藥科大學錄取
    考623分腦癱考生已被中國藥科大學錄取 2020-08-21 09:43:16 來源:新京報  |  作者:汪暢 | 字號:A+ | A- 【考623分腦癱考生被中國藥大錄取】安徽蕪湖腦癱考生姚俊鵬因超一本線108分,引起關注。
  • 中國藥科大學師生植下100餘棵樹追思老教授
    藥大師生植下100餘棵樹追思老教授 中國藥科大學師生義務植樹,為母校大地添上新綠攝影:韓藝笑中國藥科大學學生進行詩歌朗誦接龍。攝影:韓藝笑南報網訊(通訊員 姜晨 鄭詩翌 記者 談潔 實習生 韓碩)又是一年春來到,又是植樹好時節。
  • 藥學排名第一的中國藥科大學,為何不被看好,且還被本校學生吐槽
    編者導語:這幾天有一個大學總是出現在編者的手機屏幕上,只要編者打開手機就有很大概率刷到關於它的消息,這所大學就是中國藥科大學。為何在網絡上頻繁出現中國藥科大學呢?想必編者不說大家也可以猜到,中國藥科大學的突然火起和往屆畢業生許可馨息息相關。編者仔細查閱資料發現中國藥科大學是一所不可多得的好學校,它身披211光環、頭頂著國字類大學稱號,這樣的一所大學想不優秀都難。其中中國藥科大學最拔尖的專業藥學在全國排名第一。
  • 中國藥科大學:把技術帶到田間地頭,為「巴山藥鄉」開出扶貧良方|我...
    今天,一起來讀讀中國藥科大學師生的扶貧故事↓↓↓「黃連的種植對光照要求較為苛刻,前期需求不多,但後期光照需求會逐漸增加……」在陝西省鎮坪縣華坪鎮尖山坪村的黃連種植大棚內,中國藥科大學駐村第一書記錢春華正在給藥農們傳授種植經驗。2012年年底,中國藥科大學被確定為鎮坪縣的定點扶貧單位,開啟了一條精準扶貧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