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科研團隊發現治療抑鬱症的新靶標,網友:謝謝你們
記者26日從中國藥科大學獲悉,該校洪浩團隊經多年研究發現,一種名為TGR5的受體與抑鬱行為相關,這為研發新型抗抑鬱藥物提供了新思路。相關成果近日發表在國際神經精神領域學術期刊《生物精神病學》上。新華社記者黃宗治攝據論文通訊作者、中國藥科大學藥學院教授洪浩介紹,當前臨床治療抑鬱症的藥物主要基於單胺類神經遞質學說研發,雖然種類較多,但也存在效率低、起效慢
-
華南理工科研團隊新發現有望為抑鬱症治療方案提供依據,提升療效
論文以華南理工大學自動化科學與工程學院吳畏研究員為第一作者、華南理工大學為第一單位,史丹福大學、哈佛大學醫學院、哥倫比亞大學、德州大學西南醫學中心等為合作研究單位。雜誌封面與論文頁。通訊員供圖現狀:尚缺穩健簡易的定量生物標記物輔助精神疾病的個體化治療抑鬱症是目前最常見的精神障礙之一。據世界衛生組織報導,全球約有3.5億人患有抑鬱症。發達國家抑鬱症的患病率已經超過心腦血管疾病和腫瘤,居第一位,中國抑鬱症患者約佔總人口6.1%。
-
廣東藥科大學科研團隊在電化學生物傳感領域取得系列進展!
電化學生物傳感器為基因分析、疾病診斷和藥物評價等領域提供了一種便攜、廉價檢測生物分子的新工具。我校新藥研發中心張陸勇/孫端平研究團隊瞄準重大疾病的早期診斷和藥物篩選新方法,構建一系列新型的電化學生物傳感器用於生物標記物的超高靈敏檢測,相關研究成果以廣東藥科大學為第一單位和通訊單位,近期陸續發表於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 (中科院一區, IF: 10.257, 2篇)、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中科院一區,
-
廣東藥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腫瘤科——腫瘤綜合治療中心
志飛 廣東藥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腫瘤科腫瘤綜合治療中心,目前展開床位40餘張,主要收治各種良惡性腫瘤及血液系統疾病。 摘要: 廣東藥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腫瘤科腫瘤綜合治療中心,目前展開床位40餘張,主要收治各種良惡性腫瘤及血液系統疾病。匯聚了血液病診治領域的專家及技術過硬的醫療護理團隊,用「服務+醫療」的模式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健康看護。
-
浙江大學李曉明教授團隊在《自然醫學》發文揭示大麻治療抑鬱症新...
最近,浙江大學醫學院李曉明教授團隊在抑鬱症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該研究發現了一條參與抑鬱症發病的新神經環路並揭示了大麻治療抑鬱症的新機制。本課題主要由博士研究生沈晨傑、鄭迪、李可心等在李曉明教授的指導下完成。2014級博士研究生沈晨傑是論文的第一作者,李曉明教授是論文的通訊作者。該研究得到了浙江大學胡海嵐教授、段樹民院士等的大力幫助。
-
香港大學科研團隊與內地合作獲重大成果,苗藥研究首登《科學》系列...
為推進民族醫藥創新,助力貴州打贏脫貧攻堅戰,香港大學馮奕斌教授和其團隊歷時四年,與貴州百靈國家級技術中心研發團隊以及國內多名專家共同合作,並獲得重大研究成果。8月19日,記者獲悉,關於糖寧通絡的最新研究進展及兩篇論文在《科學》(Science)系列《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和《細胞通訊與信號》上發表,這是中國苗藥首次刊登於國際權威學術期刊上,同時亦是香港科研機構與內地科研力量、行業龍頭企業聯合創新的新成果。
-
中醫針灸首個生命科學代表作:上海專家驗證支氣管哮喘新靶標
上海中醫藥大學教授楊永清領銜的研究團隊在抗哮喘靶標發現和針灸效應物質基礎研究方面取得重大進展,研究成果「Transgelin-2 as a therapeutic target for asthmatic pulmonary resistance」(哮喘治療新靶標肌動蛋白結合蛋白2發現和生物學功能研究)在2018年2月7日出版的國際著名期刊
-
湘雅醫院團隊黑素瘤研究成果登上《治療診斷學》封面
紅網時刻10月28日訊(通訊員 羅鍾玲 嚴麗)近日,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皮膚科、皮膚腫瘤與銀屑病湖南省重點實驗室、皮膚健康與疾病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陳翔、印明柱團隊在頂級雜誌《治療診斷學》(IF=8.579)發表BET抑制劑(NHWD-870)研究性封面論文。論文標題為「BET抑制劑通過非經典NF-kB/SPP1通路抑制黑素瘤進展」。
-
創新藥研發中的靶標偏差及解決之道
需要注意的是,並不是所有基因的表達產物都可作為藥物靶標,用於藥物治療的有效靶標應該是可藥用基因組和致病基因的交叉部分(圖表1)。2006年發表於Nature的一項研究表明約有5000個潛在的大分子靶點適於小分子化藥開發,另外約有3200個靶點可能適用於生物學治療。 圖表2.
-
湘雅醫院團隊黑素瘤研究成果登上國際權威期刊《治療診斷學》封面
近日,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皮膚科、皮膚腫瘤與銀屑病湖南省重點實驗室、皮膚健康與疾病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陳翔教授、印明柱教授團隊在頂級雜誌《治療診斷學》(IF=8.579)發表BET抑制劑(NHWD-870)研究性封面論文。
-
重磅 | 復旦大學揭示肺癌的治療新靶標
責編 | 十一月 RNA剪接異常在腫瘤的發生、發展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被認為是腫瘤的一個新標誌性分子特徵及治療靶點。近日,復旦大學基礎醫學院王勇波研究組與中科院-馬普計算生物學夥伴研究所王澤峰研究組、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孫藝華研究組合作,在EBioMedicine
-
『新冠病毒抗體研究取得重大突破』為治療性抗體提供新的有效靶標
關於『新冠病毒抗體研究取得重大突破』為治療性抗體提供新的有效靶標這個話題,相信很多小夥伴都非常有興趣了解,因為這個話題也是近期網絡上非常火熱的,那麼既然大家都想知道『新冠病毒抗體研究取得重大突破』為治療性抗體提供新的有效靶標,華圖教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小編便從網上搜集了一些與新冠病毒抗體,新冠病毒抗體研究取得重大突破相關的信息
-
中國藥科大學學子顯微鏡下定格「最美瞬間」
中國江蘇網6月1日南京訊(通訊員 姜晨 張思達 高紫萱)在中國藥科大學學生手中小小的試劑瓶「玩」出了新花樣,在顯微鏡下創作出了一幅幅非凡而又美妙的「畫卷」。6月1日,中國藥科大學官方微博曬出9張集美學與科技於一體的「最美實驗瞬間」驚豔大片,一時間引得校內外網友紛紛點讚留言。
-
黑素瘤治療有新進展,研究成果登上國際權威期刊《治療診斷學》封面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10月27日訊(通訊員 羅鍾玲 嚴麗 記者 段涵敏)近日,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皮膚科、皮膚腫瘤與銀屑病湖南省重點實驗室、皮膚健康與疾病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陳翔教授、印明柱教授團隊在頂級雜誌《治療診斷學》(IF=8.579)發表BET抑制劑(NHWD-870)研究性封面論文。論文標題為「BET抑制劑通過非經典NF-kB/SPP1通路抑制黑素瘤進展」。
-
中國藥科大學成功構建納米傳感器,用於藥效自檢測
近日,國際知名期刊《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在線發表了中國藥科大學中藥學院孔令義教授團隊的最新研究成果「Cytochrome c light-up graphene oxide nanosensor for the targeted self-monitoring of mitochondria-mediated tumor cell death
-
「迷幻藥」研發公司,Compass Pathways想用 致幻蘑菇 治療抑鬱症
成立四年以來,該公司一直專注於一種「致幻蘑菇」COMP360 療法的開發,用於對抑鬱症患者的治療,目前該療法已進展到 IIb 期臨床試驗階段。據了解,2018 年 10 月,Compass Pathways 研發的 COMP360 療法獲得美國 FDA 授予的突破性療法認定,意味著 「致幻蘑菇」 抑鬱療法革命性地正式獲得美國權威機構的認可。
-
考研擇校分析 — 中國藥科大學
中國藥科大學坐落於古都南京。是一所歷史悠久、特色鮮明、學風優良、在藥學界享有盛譽的教育部直屬、國家211工程和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是我國首批具有博士、碩士學位授予權的高等學校之一。藥學專業中國藥科大學的藥學專業全國頂尖和協和醫學院一樣
-
中國藥科大學學子斬獲2017年國際遺傳工程機器設計大賽金獎
由中國藥科大學10名本科生組成的「CPU CHINA」團隊與來自全球44個國家的313支隊伍同場競技角逐,並最終在眾多參賽隊伍中脫穎而出,一舉斬獲本屆大賽金獎,充分展示了中國藥科大學在創新人才培養上的突出成績。
-
老藥新用,同時抑制癌細胞線粒體和血管生成,可有效治療多種癌症
正如最近在衰老和痴呆症中所發現的那樣,IF1/ATP合酶系統為癌症和其他人類疾病提供了潛在的治療靶標。研究人員從FDA批准的小分子藥化合物庫中,篩選到了奈必洛爾(nebivolol),發現這一靶向β1腎上腺素受體來治療高血壓和心力衰竭的老藥,能夠抑制癌細胞中線粒體ATP合酶活性,以及抑制腫瘤血管生成,從而抑制腫瘤生長。
-
預測抗抑鬱藥治療療效的腦電生物標記物被發現—新聞—科學網
華南理工大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