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中國科研團隊發現治療抑鬱症的新靶標,網友:謝謝你們

2020-12-26 北晚新視覺網

記者26日從中國藥科大學獲悉,該校洪浩團隊經多年研究發現,一種名為TGR5的受體與抑鬱行為相關,這為研發新型抗抑鬱藥物提供了新思路。相關成果近日發表在國際神經精神領域學術期刊《生物精神病學》上。

新華社記者黃宗治攝

據論文通訊作者、中國藥科大學藥學院教授洪浩介紹,當前臨床治療抑鬱症的藥物主要基於單胺類神經遞質學說研發,雖然種類較多,但也存在效率低、起效慢、副作用大、停藥易復發的問題。

「因此,我們迫切需要從新角度揭示抑鬱症的發病機制,尋找新的分子靶標,開發更有效的藥物。」洪浩說。

洪浩告訴記者,近年來,團隊一直關注TGR5在中樞神經系統中的作用。研究發現,在出現類似抑鬱症狀的小鼠中,CA3錐體神經元TGR5的表達水平顯著下降,其下降程度與抑鬱嚴重程度相關;如果提高CA3錐體神經元TGR5的表達水平,則能夠顯著改善小鼠的抑鬱樣行為。

研究人員進一步採用了病毒追蹤、光遺傳學、化學遺傳學及光纖鈣信號記錄技術,結果顯示,TGR5通過激活一神經環路產生抗抑鬱作用。

「這些結果表明,CA3錐體神經元TGR5參與並調控抑鬱行為,增加腦內TGR5可能有抗抑鬱作用。」洪浩說,接下來,團隊將尋找中樞TGR5激動劑,進一步明確中樞TGR5激動劑的抗抑鬱作用,以期開發出安全高效的新型治療抑鬱症藥物。

網友評論

網友:太好了!

延伸閱讀:

最小抑鬱症患者才8歲 出現這些症狀家長要留

如今,精神疾病的發病年齡已經越來越低齡,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精神醫學科主任潘集陽教授接診的抑鬱症患者中年齡最小的只有8歲,他表示,我國抑鬱症識別率只有20%,不到10%接受過藥物治療。

如何儘早地識別孩子是否患有抑鬱症或者雙相情感障礙呢?潘集陽表示,失眠、焦慮、性格改變等都是身體發出的報警信號,家長一定要注意。

比如,孩子這段時間老是鬱鬱寡歡、很焦慮等;或者出現跟同齡人、周圍人不一樣的行為,比如大冬天的,只有他穿一件短袖等;或者突然不想上課,對上學很恐懼等,家長就要留意了,最好找醫生做個排查。

「每個人都應該正確認識精神疾病,積極預防或治療,消除偏見。」潘集陽介紹,需要服藥的患者在服藥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精神狀態不好、失眠、肥胖等副作用,甚至會出現病情反覆,有些患者就擅自停藥了,「這是萬萬不可的。」潘集陽說,一定要堅持服藥,才可以提高治癒率和降低復發率,同時患者和家屬一定要有信心,目前精神疾病的治癒率越來越高,比如雙相情感障礙患者的治癒率就高達92%。

(原標題: 中國科研團隊發現治療抑鬱症的新靶標)

來源:北晚新視覺綜合 新華社 網友評論 廣州日報

流程編輯:TF021

相關焦點

  • 中國藥科大學一科研團隊發現治療抑鬱症的新靶標
    新華社南京12月26日電(記者陳席元)記者26日從中國藥科大學獲悉,該校洪浩團隊經多年研究發現,一種名為TGR5的受體與抑鬱行為相關,這為研發新型抗抑鬱藥物提供了新思路。相關成果近日發表在國際神經精神領域學術期刊《生物精神病學》上。
  • 華南理工科研團隊新發現有望為抑鬱症治療方案提供依據,提升療效
    通訊員供圖現狀:尚缺穩健簡易的定量生物標記物輔助精神疾病的個體化治療抑鬱症是目前最常見的精神障礙之一。據世界衛生組織報導,全球約有3.5億人患有抑鬱症。發達國家抑鬱症的患病率已經超過心腦血管疾病和腫瘤,居第一位,中國抑鬱症患者約佔總人口6.1%。
  • 中醫針灸首個生命科學代表作:上海專家驗證支氣管哮喘新靶標
    上海中醫藥大學教授楊永清領銜的研究團隊在抗哮喘靶標發現和針灸效應物質基礎研究方面取得重大進展,研究成果「Transgelin-2 as a therapeutic target for asthmatic pulmonary resistance」(哮喘治療新靶標肌動蛋白結合蛋白2發現和生物學功能研究)在2018年2月7日出版的國際著名期刊
  • 『新冠病毒抗體研究取得重大突破』為治療性抗體提供新的有效靶標
    關於『新冠病毒抗體研究取得重大突破』為治療性抗體提供新的有效靶標這個話題,相信很多小夥伴都非常有興趣了解,因為這個話題也是近期網絡上非常火熱的,那麼既然大家都想知道『新冠病毒抗體研究取得重大突破』為治療性抗體提供新的有效靶標,華圖教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小編便從網上搜集了一些與新冠病毒抗體,新冠病毒抗體研究取得重大突破相關的信息
  • 浙江大學李曉明教授團隊在《自然醫學》發文揭示大麻治療抑鬱症新...
    最近,浙江大學醫學院李曉明教授團隊在抑鬱症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該研究發現了一條參與抑鬱症發病的新神經環路並揭示了大麻治療抑鬱症的新機制。本課題主要由博士研究生沈晨傑、鄭迪、李可心等在李曉明教授的指導下完成。2014級博士研究生沈晨傑是論文的第一作者,李曉明教授是論文的通訊作者。該研究得到了浙江大學胡海嵐教授、段樹民院士等的大力幫助。
  • 濱醫附院代謝與神經精神疾病研究所科研團隊在脂肪-腦軸調控抑鬱症...
    大眾網·海報新聞濱州3月19日訊(記者 趙越 通訊員 李晨)近日,Nature子刊、分子生物學、神經科學及精神病學Top期刊Molecular psychiatry(分子精神病學,中科院JRC1區,2018年影響因子11.976)在線發表濱醫附院代謝與神經精神疾病研究所科研團隊在脂肪
  • 科研人員在抑鬱症功能基因組學領域取得新進展
    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供圖中新網昆明4月2日電 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網站2日發布消息,該研究所羅雄劍課題組在抑鬱症功能基因組學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鑑別到34個打斷與轉錄因子結合的抑鬱症風險遺傳變異,並研究了這些功能遺傳變異調控靶基因的潛在機制。
  • Nat.Medicine:科學家發現治療精神分裂症的新藥
    生物谷報導:一項臨床試驗發現,一種以穀氨酸調控的神經傳遞素為靶標的新藥能有效地治療精神分裂症,新成果發表在9月號的《自然—醫學》期刊上。對精神分裂症而言,所有常用的處方安定藥均以多巴胺受體為靶標。如今,Sandeep Patil和同事報告:一種特別的穀氨酸受體亞型mGlu2/3是一種選擇性激動素,它對精神分裂症患者有安定作用。
  • 好消息!草果中首次發現降血糖活性成分
    近日,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官網發布消息,該所科研人員在草果中首次發現新型降糖活性成分,對糖尿病靶標具有較好的抑制作用。 草果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草果的乾燥成熟果實,也是著名中藥和傳統香料,入藥具有燥溼溫中,截瘧和祛痰等功效,市場年需求量在6000噸以上,因此對草果開展深入研究對促進中藥產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 PNAS:飽受抑鬱症折磨?科學家已發現快速治療抑鬱症的潛在藥物
    2016年3月19日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來自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新化合物,可能成為治療抑鬱的新藥物。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PNAS上。抑鬱是一種比較嚴重的慢性精神疾病,目前全世界有大約三億五千萬人受到抑鬱折磨。
  • 重磅 | 復旦大學揭示肺癌的治療新靶標
    責編 | 十一月 RNA剪接異常在腫瘤的發生、發展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被認為是腫瘤的一個新標誌性分子特徵及治療靶點。該研究發現:RBM10在肺腺癌病人中的突變引起廣泛的RNA剪接變化,這些剪接變化可作為肺腺癌預後分子標記物;RBM10通過控制真核翻譯起始因子4H(EIF4H)的可變剪接抑制肺癌進展;EIF4H長剪接亞型在RBM10功能缺失突變或表達量下降的肺腺癌中特異性高表達,對肺腺癌細胞增殖及成瘤至關重要,是肺腺癌診斷治療的新靶標(圖1)。
  • 【佑安學術】佑安創新,任鋒科研團隊與多家研究團隊攜手共同助力...
    該科研成果由.解放軍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宋宏彬研究員科研團隊、軍事醫學研究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周育森研究員科研團隊和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任鋒科研團隊共同協作完成。尤其是對於低病毒載量的患者,極易出現假陰性的結果,嚴重影響臨床的抗病毒治療的啟動、檢測抗病毒療效的觀察、CHB 特殊人群(輸血、腫瘤、隱匿性感染等)病情的判斷等。
  • 浙大團隊在同期《自然》刊發兩文:抑鬱症研究獲重大突破
    公開數據顯示,國際頂尖的《自然》雜誌的平均拒稿率為93%,且每期只有兩三篇科研長文得以發表。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胡海嵐教授團隊能夠在同一期連續發表兩篇長文來介紹科研成果,被《自然》雜誌中國區科學總監印格致(Ed Gerstner)評價為「非常罕見,令人印象深刻」。
  • 激素治療新冠該怎麼用?中國科研團隊首次破解新冠用藥難題
    1月5日,國際學術期刊《細胞代謝》(Cell Metabolism)發表了一項來自中國科研團隊主導的研究,首次明確了新冠肺炎治療中糖皮質激素(以下簡稱「激素」)用藥的邊界。澎湃新聞注意到,新冠肺炎治療過程中,此前頗具爭議問題如激素能不能用?哪些人可以用?哪些人不可以用?在這篇研究中得到解答。
  • 全球3.1億人患有抑鬱症!幹細胞能不能治療這種疾病?
    目前由於社會競爭激烈,工作和生活節奏加快,以及慢性病的精神壓力,使抑鬱症患病率、復發率、自殺率及疾病負擔均居高不下,已成為公共健康中的主要問題之一。抑鬱症成為全球第二大疾病負擔源2019年調查數據顯示,中國抑鬱障礙終身患病率達6.8%,約有9500萬患者,成為僅次於心血管疾病的第二大疾病負擔源。
  • 中國科研團隊發現自然界新礦物:空鋅銀黝銅礦
    新華社天津1月11日消息,記者當日從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天津地質調查中心獲悉,由該中心曲凱研究團隊近日發現並命名的自然界新礦物——Kenoargentotetrahedrite-(Zn)(空鋅銀黝銅礦)正式獲得國際礦物學協會新礦物命名及分類委員會批准。新礦物全型標本目前已被中國地質博物館館藏。
  • PNAS:治療炎症性疾病的新分子靶標
    2014年10月8日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Walter和Eliza Hall研究所科學家發現了一種小分子,可以阻止細胞死亡(細胞死亡會引發炎症)的一種形式——程序性壞死,這有助於尋找到治療炎症性疾病如類風溼關節炎,克羅恩病和銀屑病的潛在新療法。
  • 「嫦娥五號」「天問一號」兩個團隊,你們發現他們的共同點了嗎?
    「嫦娥五號」「天問一號」兩個團隊,你們發現他們的共同點了嗎?15年來,長五團隊經歷了無數次的曲折、坎坷。每次坎坷、每次失利,都讓他們刻骨銘心,不敢忘懷。每當出現問題和困難時,他們都義不容辭地站了出來,以最快最精準的操作解決問題。「天問一號」發射成功後,長五團隊馬不停蹄,又投入將在今年年底進行的嫦娥五號任務和明年年初中國空間站核心艙段的發射準備工作。
  • 中國科研團隊在腫瘤治療上取得重大突破
    根據《2019中國衛生健康統計年鑑》統計,2018年城市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及構成,惡性腫瘤死亡率達163.18/10萬,佔居民全部死因的25.98%,惡性腫瘤已經成為威脅國人健康的第一大疾病。每年,全球因惡性腫瘤死亡人數高達九千萬人。
  • 泫雅自爆患抑鬱症,為何抑鬱症已經成了殺死藝人的最大「兇器」?
    謝謝你們的閱讀韓女星泫雅自爆患上抑鬱症從文中我麼可以看出,泫雅患上病症已經有一段時間了,處於對自己事業的擔心,雖然沒有告訴粉絲們,但是也一直在積極的治療,看到泫雅這段時間一直生活在病痛之中,還要在節目中帶給大家最好的表演和積極向上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