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海報新聞濱州3月19日訊(記者 趙越 通訊員 李晨)近日,Nature子刊、分子生物學、神經科學及精神病學Top期刊Molecular psychiatry(分子精神病學,中科院JRC1區,2018年影響因子11.976)在線發表濱醫附院代謝與神經精神疾病研究所科研團隊在脂肪-腦軸調控抑鬱症致病和治療機制研究中的最新研究成果:「Modulation of depression-related behaviors by adiponectin AdipoR1 receptors in 5-HT neurons」。
論文網頁連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380-020-0649-0。
濱州醫學院優秀科研創新團隊成員、研究所科研骨幹李晨博士為本文第一作者和並列通訊作者,濱州醫學院附屬醫院為第一完成單位。
抑鬱症是一種發病率較高的精神疾病,嚴重影響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脂聯素是脂肪組織分泌的一種重要脂肪因子,能通過血液循環進入腦內作用於其受體調控中樞神經系統功能。本文在國際上首次證明特異性敲除5-HT神經元中脂聯素受體1(AdipoR1)能誘導小鼠產生抑鬱樣行為表型,同時伴有5-HT神經遞質系統關鍵因子表達水平和對SSRI類抗抑鬱藥物氟西汀反應性的改變,且敲除AdipoR1對雄性小鼠的影響更為明顯。此成果為抑鬱症治療藥物的研發提供了新的靶點,為臨床精準用藥提供了理論和實驗基礎。
研究所成立於2012年,2013年12月獲批山東省醫藥衛生神經精神藥理重點實驗室,2019年獲批濱州醫學院優秀科研創新團隊。研究所具備從整體動物到組織、細胞和分子水平的研究平臺和技術力量,構建了國內一流的精神疾病研究平臺和抗抑鬱藥物篩選行為藥理學平臺。近年來,研究所承擔各級科研課題20餘項,累計科研經費800餘萬元。本論文是該團隊近5年內發表的第4篇中科院JRC1區高水平研究論文。
李晨,博士,研究所講師。2017年-2019年在美國喬治亞州奧古斯塔大學(Augusta University)喬治亞醫學院神經與再生醫學系完成博士後進修。主要開展情緒障礙致病基因表觀遺傳學修飾的研究。到目前為止,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1項,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1項。以主要參與人(第二位)參與國家或省自然科學基金6項。共發表SCI收錄論文14篇(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5篇),其中影響因子超過10分的5篇,單篇最高影響因11.973,累計影響因子超過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