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控膠囊內鏡系統正式落戶濱醫附院

2021-01-09 新華網山東頻道

  不用插管,不用打麻藥,吃下一顆小小的膠囊,就能完成全胃檢查,如有需要還能繼續檢查小腸,這就是安翰磁控膠囊內鏡檢查系統。磁控膠囊為一次性使用,檢查過程安全、舒適,真正實現了胃腸鏡檢查無痛苦、無創傷、零風險。

  4月30日,濱醫附院健康管理部消化內鏡中心成功完成第一例磁控膠囊胃腸鏡檢查。

  患者穿上檢查服,溫水吞服一例膠囊,內鏡醫生通過操控體外磁場來控制膠囊運行軌跡,操作過程順利,僅20分鐘便完成全胃無死角的觀察。胃鏡檢查完成後膠囊進入小腸,受檢者攜帶記錄儀回家,在家完成了腸道檢查。

  磁控膠囊胃腸鏡檢查完成後,患者張先生感慨道:吃個膠囊就能輕鬆完成胃腸鏡檢查,整個過程非常舒適,無任何痛苦,真是太神奇了。

  磁控膠囊內鏡系統由我國安翰科技自主研發,與傳統的膠囊內鏡相比,磁控膠囊內鏡是由內鏡醫生通過精準操控體外磁場來控制膠囊機器人在胃內的運動曲線,可以完成全胃無死角檢查,真正實現了「不插管做胃鏡」的健康夢想。

  安翰磁控膠囊內鏡系統主要適應症:

  一、需要胃鏡檢查,但不能耐受或不願接受胃鏡檢查者。

  1.合併心肺疾患且有嚴重出血傾向者;

  2.體形肥胖、氣道畸形等不能耐受胃鏡檢查或麻醉風險過大者;

  3.反覆發作腹痛等不適,不願接受胃腸鏡檢查的兒童(>8歲);

  4.嚴重高血壓、心臟病、肺部疾病患者,如嚴重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哮喘、呼吸衰竭等患者;

  5.患有精神疾病不能配合普通內鏡檢查患者;

  6.長期口服抗血小板藥物(阿司匹林、波立維)或抗凝藥物(華法林等),有出血傾向者。

  二、不明原因腹痛,需要做胃鏡檢查+小腸鏡檢查者。

  三、特殊感染者或傳染性疾病者。

  四、健康人群的體檢,主要用於胃癌的初步篩查。

相關焦點

  • 安徽首臺磁控膠囊內鏡啟用 最適合兒童老人檢查胃
    昨天,記者從安醫大第一附屬醫院獲悉,安徽首臺磁控膠囊內鏡「落戶」該院,通過體外無線磁場控制,膠囊內鏡就像個機器人似的,可以在體內「遊走」,精準定位病灶。目前,該院已對13位患者和志願者完成磁控膠囊內鏡檢查,其中發現並驗證診斷早期胃癌4例。
  • 濱醫煙臺附院支氣管鏡下高頻電圈套切除腫瘤造福患者
    56歲的徐女士,近一周以來總是發熱、咳嗽,她來到濱醫煙臺附院就診,經過一系列檢查,被確診為支氣管平滑肌瘤。因瘤體較大,堵塞嚴重,考慮到患者耐受問題,由劉書盈主任和呼吸內鏡室副主任於冰,間隔1天分2次成功利用高頻電圈套器將腫瘤完全切除,腫瘤基底部利用電凝處理防止復發。術後患者發熱緩解,咳嗽咳痰明顯減輕,經過後續治療,徐女士痊癒出院。
  • 濱醫附院引進先進的雷射美膚治療儀
    人民網濱州5月12日電 近日,濱醫附院皮膚科在魯北地區率先引進兩臺先進的雷射美膚儀器——美國科醫人強脈衝光治療儀(Lumenis one王者之心-M22)和 Medlite C3雷射美膚系統。
  • 濱醫附院病理科:提供關鍵信息,指導臨床治療
    承擔著附院乃至黃河三角洲區域臨床病理診斷、會診、質量控制等工作任務。濱醫附院病理科創建於1977年,經過近40年的建設,幾代人的勵精圖治,病理科與時俱進,得到了長足的發展,現已形成具有自身特色和學術風格的專業,在省內外具有一定知名度,成為在魯北地區設備最先進,技術力量最雄厚的病理領軍學科。11月18日,記者走進濱醫附院病理科了解了科室的發展狀況及高精尖技術。
  • 濱醫煙臺附院院長楊軍年初一成功實施巨大腦瘤手術
    楊軍院長在為患者做手術  水母網2月26日訊(YMG記者 明君 通訊員 志勇 劉英 維萍 攝影報導)2015年春節,對濱醫煙臺附院神經外科來說,又是一個忙碌而充實的節日全國著名神經外科專家、博士生導師、濱醫煙臺附院院長楊軍教授,著名神經外科專家、濱醫煙臺附院副院長王國棟教授心繫神經外科每一位重症病人的安危,春節期間堅持到病房查房,或通過網絡查看危重患者和指導疑難病例患者的治療,憑藉自己對醫學的執著追求和對患者的滿腔愛心,溫暖和感動著每一位病患和家屬,感染和激勵著身邊的每一位醫護人員。
  • 濱醫煙臺附院導航式服務助其轉危為安
    膠東在線1月11日訊(通訊員 郝亮 左宏) 近日,濱醫煙臺附院肝膽胰脾外科用精湛的醫術與精心的護理成功救治一例重症肝膿腫感染性休克的高齡患者。家住牟平的孫大媽(化名),入院10天前無明顯誘因出現發熱,體溫最高達到40℃,自行在家口服感冒藥,結果病情逐漸加重,在當地某醫院診斷為肝膿腫,治療3天後未見明顯好轉,反而出現神志恍惚,血壓下降、心率增快等休克表現,家人萬般焦急,打聽到濱醫煙臺附院肝膽胰脾外科在治療肝膿腫方面有豐富經驗,遂決定轉入濱醫煙臺附院進行救治。當天夜裡寒風凜冽,雨雪交加。
  • 濱醫附院李洪波醫師榮獲「全國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
    濱醫附院呼吸內科副主任李洪波副主任醫師榮獲「全國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五年評選表彰一次,代表著我國勞動工作者的最高榮譽。勞動模範授予企業職工、農民和其他勞動者,先進工作者授予機關事業單位幹部職工,對外統稱為勞動模範。
  • 濱醫煙臺附院泌尿外科大力推行日間手術 更多患者因此受益
    水母網12月1日訊(通訊員 單光明)近日,在濱醫煙臺附院泌尿外科住院的張阿姨出院了,出院時她的欣喜之情溢於言表,伸出大拇指對泌尿外科二病區王英磊主任團隊連連稱讚:「你們太了不起了,我之前的擔驚受怕在你們這裡做一個日間手術就好了,徹底輕鬆了,還幾乎沒受什麼痛苦!
  • 全球最大消化內鏡中心在安醫大一附院高新院區落成
    原標題:大醫院的胃鏡將能「當天預約當天做」全球最大消化內鏡中心在安醫大一附院高新院區落成佔地約5000平方米,擁有最先進的內鏡系統,未來計劃年服務量達10萬臺次……11月11日,全球最大的消化內鏡中心在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高新院區落成。
  • 濱醫附院代謝與神經精神疾病研究所科研團隊在脂肪-腦軸調控抑鬱症...
    大眾網·海報新聞濱州3月19日訊(記者 趙越 通訊員 李晨)近日,Nature子刊、分子生物學、神經科學及精神病學Top期刊Molecular psychiatry(分子精神病學,中科院JRC1區,2018年影響因子11.976)在線發表濱醫附院代謝與神經精神疾病研究所科研團隊在脂肪
  • 膠東半島首個帕金森病一站式診療中心落戶青大附院
    1月9日,膠東半島首個帕金森病一站式診療中心正式落戶青大附院,聯合神經內科、神經外科、心理科、康復科等多個科室,減輕了患者就醫環節,大大增強了患者的治療效果。與此同時,舉辦了中國醫師協會帕金森病中心建設項目暨第十屆山東省帕金森病半島論壇。
  • 疫情下的內鏡檢查如何破局
    不負眾望,近年來國產品牌在關鍵技術上實現突破,如藉助AI診斷系統提高醫生診斷的敏感性和特異性,以及出現了針對年老體弱和傳統內鏡不耐受者的更為便捷、舒適、安全的膠囊內鏡。    ▲形似感冒藥的膠囊內鏡  膠囊內鏡是一種內置有微型攝像頭可以拍照的智能膠囊。受檢者吞下一顆膠囊內窺鏡後,膠囊可拍攝消化道內部圖像。
  • 磁控膠囊胃鏡「機器人」落戶寧夏醫科大學總院
    磁控膠囊胃鏡機器人正在為志願者進行胃癌篩查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消化科主任、主任醫師楊少奇介紹說,磁控膠囊內鏡機器人與傳統的內鏡檢查相比,不僅具有無痛無創的舒適化特點,還具有極高的檢查準確度,它跟普通的膠囊藥丸差不多大,遇水光滑易於吞服。目前已在全國400多家三甲醫院和體檢中心投入臨床使用,臨床上最小患者4歲,最大患者90多歲。
  • 吃個膠囊就能做胃鏡檢查,磁控膠囊胃鏡「機器人」落戶寧夏醫科大學...
    磁控膠囊內鏡機器人是胃疾病檢查和內鏡發展的革命性創新,與傳統的內鏡檢查相比,它不但具有無痛無創的舒適化內鏡特點,而且具有極高的檢查準確度,它跟普通的膠囊藥丸差不多大,遇水非常光滑易於吞服。目前已在全國400多家三甲醫院和體檢中心投入臨床使用。臨床上最小患者4歲,最大患者90多歲。
  • 安翰科技「磁控膠囊胃鏡系統」憑什麼獲批美國FDA
    近日,安翰科技自主研發的NaviCam™ 「磁控膠囊胃鏡系統」被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以De Novo創新醫療器械分類方式獲批註冊。值得關注的是:安翰科技自主研發的NaviCam™「磁控膠囊胃鏡系統」是美國FDA批准的第一個磁控膠囊內窺鏡產品,也是中國膠囊內鏡類醫療器械獲批FDA的第一款產品。
  • 名院周報 | 多項科技突破晃眼睛|名院|周報|科技|內鏡|教授|內科|...
    該研究成果不僅實現了膠囊內鏡應用的智能輔助,更可能極大程度地改變小腸疾病的診斷模式。⊙ 鄭大一附院:「內鏡下淋巴結切除術」在《胃腸病學》發表由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消化病院院長劉冰熔教授團隊完成的一項動物實驗課題
  • 安醫大二附院開展食管癌內鏡下光動力治療
    近日,來自肥西八十歲高齡的李老,在安醫大二附院消化內科接受了食管癌光動力治療後,終於可以順利進食了。 據了解,老人兩年前發現食管癌後輾轉各地醫院,接受了多次治療,但療效一般,最近一兩個月已無法順利進食、十分痛苦,在家人的陪伴下來到安醫大二附院就診。
  • 第四屆中國(中原)NOTES暨內鏡治療技術國際高峰論壇圓滿召開
    此次大會繼續以世界級的「醫院航母」——鄭大一附院為依託,繼續秉承和詮釋求創新、求實效、求發展、求升華的思想精髓,努力將國際上最頂級的專家、最先進的技術、最超前的理念與海內外同行分享,力求推進內鏡微創診治水平的擢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