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悉名院動向,瞄準標杆榜樣。
健康界持續追蹤中國知名醫院,精選其在學科建設、服務創新、醫療改革、人事變動等方面的信息,每周推出一期《名院周報》,供業界參考和借鑑。
科技
⊙ 鄭大一附院:發現腫瘤逃避免疫攻擊新機制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張毅教授和趙傑教授團隊在肺腺癌相關免疫和代謝機制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該團隊研究發現,腫瘤免疫治療聯合靶向代謝治療可能成為治療肺腺癌的有效策略。相關研究論文近日在腫瘤領域國際權威期刊《分子癌症》在線發表。
目前,研究團隊正在前期研究工作的基礎上,進一步推導可行性假設,旨在尋求聯合抗代謝療法與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療法聯合應用於抗腫瘤治療的可能性。
⊙ 武漢協和醫院:在《Gastroenterology》上刊文闡釋人工智慧在小腸疾病診斷領域突破性進展
日前,武漢協和醫院消化內科「消化內鏡研究團隊」成果在國際消化領域頂級期刊《Gastroenterology》(影響因子19.233,RANK=1)上發表,這標誌著人工智慧在小腸疾病診斷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
經過四年多的努力,侯曉華教授、劉俊教授、丁震教授、藺蓉教授團隊嘗試利用基於深度卷積神經網絡(CNN)的人工智慧圖像輔助閱讀模型來幫助消化內科醫生進行小腸膠囊內鏡圖片的閱讀。經過大樣本驗證,結果顯示與傳統的閱讀模式相比,CNN為基礎的圖像輔助閱讀模型可將平均診斷時間由96.6分鐘/例下降到5.9分鐘/例;可將平均人工讀片數量由22654張/例下降到578張/例,同時可以將對小腸異常病灶檢出的敏感性由74.57%提高至99.88%。該研究成果不僅實現了膠囊內鏡應用的智能輔助,更可能極大程度地改變小腸疾病的診斷模式。
⊙ 中山大學腫瘤醫院:證實國產研發PD-1單抗治療晚期胃癌療效
中山大學腫瘤醫院徐瑞華教授牽頭國內多家研究單位,開展了國產PD-1單抗——特瑞普利單抗單藥或聯合化療用於晚期胃癌、食管鱗癌、頭頸部鱗癌、鼻咽癌治療的多中心、Ib/II期臨床研究。該研究報導了在晚期胃癌人群的研究結果,研究成果發表於腫瘤學權威雜誌Annals of Oncology。
⊙ 鄭大一附院:「內鏡下淋巴結切除術」在《胃腸病學》發表
由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消化病院院長劉冰熔教授團隊完成的一項動物實驗課題——《內鏡下縱隔淋巴結的納米碳定位和切除的動物實驗研究》,最近刊發在國際頂級消化雜誌《Gastroenterology(胃腸病學)》上(影響因子20.773)。該項研究首次利用納米碳手段標記淋巴結,成功實現軟式內鏡經食管應用NOTES技術進入縱隔完成內鏡下淋巴結切除術。
本項實驗研究結果首次證實,經食管自然腔道內鏡手術清掃納米碳染色的縱隔淋巴結是安全可行的。因此,今後對於部分進展期消化道癌病人,採用由內鏡下切除病灶,進而完成內鏡下淋巴結清掃,無疑將是一項革命性突破,有望使內鏡技術從目前的早期癌向部分進展期癌的治療邁出開拓性的一步。
學科
⊙ 武漢協和醫院:與斯旺西大學籤署合作諒解備忘錄
日前,武漢協和醫院院長胡豫帶隊先後訪問德國、英國相關醫學院和知名醫療中心,開展校(院)際交流、舉辦醫學論壇、推進中英友好交流項目等活動。
胡豫院長(左)與斯旺西大學籤署合作諒解備忘錄
活動中,胡豫院長和交流團成員與斯旺西大學醫學院院長Keith Lloyd教授以及分管國際教育、學生、交流的多部門負責人會談,雙方就學科合作、醫學教育、人員交流、建立中英友好項目等方面進行了討論,籤署了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斯旺西大學合作諒解備忘錄。活動旨在搭建學科交流平臺,推進多學科國際合作。
⊙ 山東省立醫院:牽頭成立山東省心衰中心聯盟 、山東省心衰大數據科技創新聯盟
日前,山東省立醫院牽頭的山東省心衰中心聯盟、山東省心衰大數據科技創新聯盟正式成立。山東省心衰中心聯盟旨在實現與各聯盟成員單位之間的信息互通、上下聯動,廣泛開展雙向轉診、遠程會診、慢病管理、技術指導、繼續教育等,打造山東地區心衰患者的分級診療體系,讓山東百姓能享受更加規範化的心衰醫療服務。
人事
⊙北大人民醫院:黃曉軍教授獲2019年度「中法血液學交流卓越貢獻獎」
日前於法國舉行的第七屆中法血液高峰論壇上,北京大學血液病研究所所長、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血液科主任、國家血液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負責人、造血幹細胞移植北京市重點實驗室主任黃曉軍教授,被授予「中法血液學交流卓越貢獻獎」,以表彰他數十年來為推動中法醫學交流合作做出的重要貢獻。
「中法血液學交流卓越貢獻獎」是由中法血液學高峰論壇主辦方設立的一項榮譽獎項。每年度頒發給為中法血液學交流合作和發展做出卓越貢獻的個人、團體或機構。獲獎者以年度論壇主辦國的個人、團體或機構為主。
⊙ 華西第四醫院:院長李曉松病逝,終年56歲
四川大學華西公共衛生學院院長、川大華西第四醫院院長、我國著名生物統計學家李曉松教授因病於7月4日下午14:55去世,享年56歲。
李曉松教授出生於重慶市,先後畢業於重慶醫科大學、中國協和醫科大學,獲華西醫科大博士學位,曾作為高級訪問學者在美國華盛頓大學學習。長期以來,李曉松教授從事衛生統計學教學和科研工作。近5年以通訊作者身份發表SCI論文30餘篇,2013年和2014年分別獲「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榮譽獎章和亞太公共衛生學術聯盟傑出學術獎。
⊙ 蘇大附一院:遭舉報吃回扣醫生被免職並開除黨籍
7月6日,蘇州大學宣傳部對外證實,此前被博士生舉報「亂裝支架收回扣」的蘇州大學臨床醫學研究院副院長楊向軍因違紀,已於近日被處以開除黨籍處分,並被免去大內科主任、心血管內科主任職務。
5月17日,蘇州大學臨床醫學研究院副院長,蘇大附一院大內科主任、心血管內科主任楊向軍因亂裝支架並收回扣遭博士生舉報,引發各界關注。
5月23日,蘇州大學發布了任免通知,免去了楊向軍蘇州大學臨床醫學研究院副院長、心血管病研究所副所長的職務。
6月3日,蘇大附一院黨委會研究決定,免去楊向軍內科主任、心血管內科主任職務。7月4日,蘇州大學決定給予楊向軍開除黨籍處分。
⊙ 蚌醫一附院:原副院長曹友德落馬,一周內3人被查
7月4日,蚌埠市紀委監委網站發布消息,蚌埠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原副院長曹友德涉嫌嚴重違法,目前正在接受監察調查。
而在上周,蚌埠市紀委監委網站已發布兩條公告:蚌醫一附院兩名幹部被查處。6月28日,蚌埠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體檢中心原主任孫曉潔、體檢中心外聯部原主任華要武涉嫌嚴重違法,目前正在接受監察調查。
管理
⊙ 華西醫院:芳草門診部掛牌成立
日前,成都高新區與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嵌入式」醫聯體託管協議籤約暨「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芳草門診部」掛牌儀式在芳草街道舉行。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芳草門診部將依託華西醫院優質醫療資源,通過深度託管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面開展基層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搭建醫療信息化平臺,開展實驗室質控和綜合診斷,成立「三中心」,即華西—高新全科醫師培訓中心、華西—高新會診中心、華西—高新慢性病監控管理中心,試點建設社區醫院等工作,不斷提升區域內全科醫生隊伍的服務能力,進一步推進健康管理聯合體建設,實現以疾病治療為中心向全面健康管理轉變,全面帶動和促進高新區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在服務能力和水平上的提升。
⊙ 齊魯醫院:信息網絡中心啟用IT服務集中管理模式
為進一步增強服務臨床能力、提升用戶滿意度,7月1日起,齊魯醫院信息網絡中心試行IT服務集中管理模式。
IT服務集中管理模式核心是服務臺的建設,信息化部門的服務臺可統一服務接口,避免業務用戶自行尋找技術崗位的混亂;統一協調線上服務和線下服務,減緩支持成本的上升;沉澱經驗,提高信息化部門工作效率;統一調度,促進流程的執行力;通過來自服務臺的統計信息,了解信息系統的改善機會。
IT服務集中管理模式試行後,院內各部門軟硬體報障、問題諮詢等業務,可以撥打信息網絡中心對外服務電話獲得「一站式」服務。
招聘
西南醫院2019年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招生簡章
http://www.xnyy.cn/news_view.aspx?id=7747
中日友好醫院公開補充招聘手術麻醉科醫師的公告
https://www.zryhyy.com.cn/Html/News/Articles/312996.html
山東省立醫院2019年度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學員招生簡章
http://www.sph.com.cn/Html/News/Articles/11699.html?WebShieldDRSessionVerify=jARQGUj6IhZiKkKl7By
(以上內容來自醫院官網/微信公眾號/微博、媒體報導等公開渠道。歡迎各醫院投稿,投稿郵箱:xianghaiquan@hmkx.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