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院周報 | 北醫三院:喬傑團隊發表孕產婦新冠肺炎患者最新研究

2020-11-29 健康界

洞悉名院動向,瞄準標杆榜樣。

健康界持續追蹤中國知名醫院,精選其在學科建設、服務創新、醫療改革、人事變動等方面的信息,每周推出一期《名院周報》,供業界參考和借鑑。

科技

⊙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喬傑、趙揚玉團隊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發表孕產婦新冠肺炎患者的臨床特徵研究結果

4月18日,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喬傑、趙揚玉教授團隊在國際頂級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IF: 70.670)在線以correspondence形式發表了題為「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regnant women infected with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in Wuhan, China」(「中國武漢地區孕產婦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臨床特徵」)的最新研究結果。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陳練,博士後李欽、博士生鄭丹妮,博士生薑海為並列第一作者,喬傑、趙揚玉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

該研究回顧性分析了2019年12月8日至2020年3月20日,武漢地區50家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診治定點醫院孕產婦的流行病學和臨床特徵、實驗室及影像學特點、治療和預後等數據,是目前國內最大樣本量的COVID-19孕產婦描述性研究。該研究為了解妊娠期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臨床特徵、妊娠結局和新生兒結局提供了重要線索,對指導圍產期保健及制定相應預防和診療措施具有重要意義。

⊙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在《NATURE》發文揭秘腫瘤細胞特異性脂質合成代謝機制

近日,由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青島大學、臺灣地區中國醫藥大學以及美國MD安德森癌症中心合作,浙江大學醫學轉化研究院/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呂志民教授團隊、梁廷波教授團隊聯合臺灣地區中國醫藥大學洪明奇團隊在國際頂級雜誌《自然》(Nature)上在線發表研究論文,揭示了腫瘤細胞脂質感應異常及脂質合成持續激活的重要機制。該文章第一作者和共同通訊作者單位為浙大一院。

該研究不僅闡明了腫瘤細胞脂質感應異常及脂質合成持續激活的重要機制,首次發現了糖異生代謝酶PCK1具有蛋白激酶活性,而且揭示了PCK1以GTP作為磷酸基供體對蛋白底物進行磷酸化,這有別於普遍的以ATP作為磷酸基供體的蛋白激酶。同時研究也論述了PCK1的內質網易位是腫瘤細胞協同調節糖異生降低和脂質合成激活的重要分子機制。這項研究不僅為癌症的個體化治療提供了新的代謝標記物和分子靶點,而且對靶向腫瘤脂代謝的藥物研發具有重大的指導意義。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在《自然-通訊》發表長篇論著揭示性別相關分子差異在皮膚黑素瘤免疫治療中的作用

4月14日,自然子刊NatureCommunications在線發表了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皮膚科劉洪教授與美國德州大學休斯頓健康科學中心韓冷教授合作的「Sex-associate dmolecular differences for cancer immunotherapy」(性別相關分子差異在皮膚黑素瘤免疫治療中的作用)的研究論文,(doi:10.1038/s41467-020-15679-x)。葉幼瓊研究員為文章第一作者;韓冷教授、劉洪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

通過挖掘多個黑素瘤等免疫治療臨床數據集,該研究揭示了性別相關免疫因素對皮膚黑素瘤等癌症抗PD-1/PD-L1應答率的影響,強調了在未來的臨床試驗中提供組學數據對了解性別對免疫治療影響的重要性,為解決關於男性和女性癌症患者免疫治療效果的分子差異這一熱點問題提供了最全面的方案。這一研究成果對於皮膚黑素瘤等腫瘤患者的個體化診療具有深遠的指導意義。

學科

⊙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口腔醫學中心開設「延時門診」

近日,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口腔醫學中心面對患者需求推出「延時門診」,將就診時間延長至晚21:00點。在延時門診開設期間,該院口腔醫學中心組織經驗豐富的臨床醫生正常接診,用延長的門診時間換取患者更多的就診空間,解決了工作日患者看病需請假的問題,也實現了錯峰就診,有效分流了日間的就診高峰。

據悉,口腔醫學中心延時門診實行「雙掛號」系統,患者可以通過現場掛號的形式進行就診,也可以通過網上掛號的形式提前預約就診時間。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首批五個優勢學科集群正式掛牌成立

4月13日,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優勢學科集群(醫學中心)建設啟動會召開,神經醫學中心、腫瘤醫學中心、危急重症醫學中心、骨關節與代謝醫學中心、皮膚與免疫醫學中心等首批五個優勢學科集群正式掛牌成立。

雷光華院長就《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學科建設戰略規劃》進行了報告並再次強調醫院將學科建設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醫院對學科建設戰略規划進行了全面部署,建立了湘雅特色的學科建設體系,著力打造特色高峰學科、優勢學科集群以及新興前沿學科。五大醫學中心的成立是醫院繼2019年開展學科分層建設以來在學科建設領域的又一大創新舉措。

⊙國家血液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落戶蘇大附屬兒童醫院

日前,國家血液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在蘇大附屬兒童醫院掛牌,將推動蘇州地區兒童血液病診治水平的提升。據介紹,落戶蘇大附兒院的國家血液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以發現新的標誌物和靶點,指導臨床轉化,提高兒童血液腫瘤的治療效果為目標。

去年,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正式獲批成為國家血液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此次國家血液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在蘇大附兒院研究人群是兒童,病種有別於成人,特別是先天性疾病和遺傳代謝病在兒童中易見,免疫系統發育、成熟、監視機制方面可能也有別於成人,因此,蘇大附兒院與附一院分工合作,能更好提高國家臨床研究中心的綜合實力,解決更多的臨床問題。

人事

⊙山東大學齊魯醫院:著名血液病學專家張茂宏教授逝世

4月12日,我國著名血液病學專家、醫學教育家、山東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山東大學齊魯醫院「終身教授」、腫瘤中心及血液科原主任張茂宏教授,因病醫治無效,在濟南逝世,享年92歲。

張茂宏,自1947年考入齊魯大學醫學院攻讀臨床醫學,1953年畢業後留校附屬醫院(現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工作至2019年底。歷任山東醫科大學研究生部主任、血液學研究室主任、山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現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大內科、腫瘤中心和血液科主任、山東省血液病重點實驗室主任,是山東省大內科領域的第一位博士生導師,首批「山東省科技拔尖人才」,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張茂宏教授畢生致力於血液病學的臨床、教學和研究工作,對祖國的醫學事業做出了積極貢獻。他在國內最早開展對血細胞的螢光改變、掃描電子顯微鏡下血細胞的三維圖像與表面微結構以及核素影像等研究,是國內最早結合分子遺傳學對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等難治性血液病的發病機制、診斷和治療措施進行研究的學者之一。他多次獲得省、部(委)科技成果獎,主編及參編專著18部,發表論文百餘篇,是國內血液病學研究領域的權威專家之一。

⊙中日友好醫院:張國強教授當選中華醫學會急診醫學分會第十屆委員會候任主任委員

日前,在北京召開的中華醫學會急診分會第十屆全體會議上,中日友好醫院急診科主任張國強教授當選中華醫學會急診醫學分會第十屆委員會候任主任委員。

張國強,醫學博士,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中日醫院急診科主任。兼任中華醫學會急診醫學分會候任主任委員、北京醫學會急診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北京醫師協會急診專科醫師協會副會長、北京市急診質量控制中心副主任委員;任中華急診醫學雜誌副總編、中華危重病及急救醫學雜誌、中華老年醫學雜誌、中國急救醫學、中國急救復甦與災害醫學雜誌編委。研究方向為心肺復甦、危重急症、多器官功能衰竭、床旁超聲等。

管理

⊙ 山東大學齊魯醫院:正式開通抖音、快手及今日頭條官方帳號

近日,齊魯醫院入駐「抖音」、「快手」及「今日頭條」三大平臺,分別開通了「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官方帳號,經過一段時間的試運營後,正式上線。

「抖音」、「快手」及「今日頭條」三個平臺是醫院繼官方網站、微信服務號、微信訂閱號之後,開闢的一系列新媒體平臺。其中,醫院在開通「快手」官方帳號至今,發帖總瀏覽量達到3771.6萬次,單篇瀏覽量最高達到756.3萬次,總點讚量和單篇最高點讚量分別達到157.4萬次和45.4萬次,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關注與支持。醫院將充分利用新媒體傳播途徑,繼續推廣健康科普知識,推廣醫療技術,發布便民就醫服務信息,講述醫患故事,傳播醫患正能量,用更為靈活、多樣的方式為人民群眾提供更為全面、優質的醫療服務。

管理者說

⊙浙大一院黨委書記梁廷波:進一步加強大型綜合性公立醫院建設,同時建設國家、區域、省、市/縣四級戰略儲備醫院體系

如果這場疫情發生在我們所處的省份或城市,我們該如何應對?如果在全國範圍內有幾個像武漢這樣的城市同時暴發疫情又會怎樣?如果未來再次出現類似或者更嚴重的疫情,我們又如何應對?我的回答是:應進一步加強大型綜合性公立醫院的建設,同時要建設國家、區域、省、市/縣四級戰略儲備醫院體系。

國家儲備醫院負責收治零號患者/一代患者與重症/危重症患者,快速明確疫情重大臨床問題、科學問題與流行病學問題,制定戰略決策與救治方案;區域儲備醫院負責收治重症/危重症患者,部分輕症患者,協助制定戰略決策與救治方案;省級儲備醫院負責按照既定指導原則與救治方案,主要收治輕症患者,承擔分流部分重症/危重症患者;市縣級儲備醫院負責合理承擔分流部分輕症患者,開展康復患者集中隔離與醫學觀察。形成四級救治體系,不同醫院的定位、規模及治療對象各有不同,分級設立。

課堂

⊙ 2020健康界峰會暨國際健康促進博覽會

http://hwt.cn-healthcare.com/index/480

招聘

⊙ 吉大一院心血管疾病診治中心心電室醫生招聘啟事

http://www.jdyy.cn/index.php/index/news/id/14045.html

⊙ 吉大一院皮膚科錄入員招聘啟事

http://www.jdyy.cn/index.php/index/news/id/12579.html

⊙ 吉大一院體檢中心分導診招聘啟事

http://www.jdyy.cn/index.php/index/news/id/14040.html

(以上內容來自醫院官網、微信公眾號、微博、媒體報導等公開渠道。歡迎各醫院投稿,投稿郵箱:yuezhaoyu@hmkx.cn)

相關焦點

  • 北醫三院喬傑團隊在Mol Cell發文報導人類卵泡發育過程基因表達...
    2018年11月21日,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喬傑教授團隊在《細胞》雜誌子刊《分子細胞》(Molecular Cell,IF=14.248)發表題為「Transcriptome Landscape of Human Folliculogenesis Reveals Oocytes and Granulosa Cells Interactions(人類卵泡發育過程轉錄調控及卵母細胞與顆粒細胞的相互作用
  • 名院周報 | 同濟、湘雅等多家醫院科研工作結碩果
    洞悉名院動向,瞄準標杆榜樣。健康界持續追蹤中國知名醫院,精選其在學科建設、服務創新、醫療改革、人事變動等方面的信息,每周推出一期《名院周報》,供業界參考和借鑑。⊙同濟醫院:以通訊單位在Science Advances上發表論文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腎內科徐鋼教授、姚穎教授和曾銳副教授團隊,在慢性腎臟病和腎纖維化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 名院周報 | 一大波名院新崗虛位以待
    洞悉名院動向,瞄準標杆榜樣。健康界持續追蹤中國知名醫院,精選其在學科建設、服務創新、醫療改革、人事變動等方面的信息,每周推出一期《名院周報》,供業界參考和借鑑。科技⊙ 湘雅醫院:發現人類特異GGC異常重複與神經元核內包涵體病相關近日,Cell出版社旗下的遺傳學領域權威期刊《美國人類遺傳學雜誌》以論著(Article)形式在線發表了中南大學湘雅醫院沈璐教授、唐北沙教授課題組的最新研究成果——《Expansion of human-specific
  • ...三院喬傑團隊在Mol Cell發文報導人類卵泡發育過程基因表達調控...
    2018年11月21日,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喬傑教授團隊在《細胞》雜誌子刊《分子細胞》(Molecular Cell,IF=14.248)發表題為「Transcriptome Landscape of Human Folliculogenesis Reveals Oocytes and Granulosa Cells Interactions(人類卵泡發育過程轉錄調控及卵母細胞與顆粒細胞的相互作用
  • 從北醫三院產婦不幸病亡風波看社會心理管理|北醫三院|產婦|風波|...
    北醫三院的產婦不幸死亡事件把中科院理化研究所、北醫三院兩家機構推上了風口浪尖,起因源於網絡披露女研究員北醫三院產科身亡,中科院理化所發公函要求公正調查。這個事件據說已經處理完結,現在需要社會有不同角度的反思,筆者認為一個需要反思的就是社會的心理管理缺失,我們不妨先從相關事件方官網來看看對此事件的社會心理反映。
  • Science(IF=41.058) | 北醫三院付衛團隊、喬傑團隊和北大生命科學學院湯富酬團隊合作發表結直腸癌最新研究成果
    付衛教授團隊長期致力於胃腸道腫瘤的臨床治療和應用基礎研究。臨床治療方面,聚焦胃腸道腫瘤的微創治療;應用基礎研究方面,對胃腸道腫瘤發展和轉移過程中的分子生物學機制進行了探索,尤其對胃腸道腫瘤的內部異致性開展了深入研究。
  • 北醫三院崇禮院區、999聯合開展備戰冬奧航空醫療救援演練
    早已準備好的醫務人員,推著轉運車迅速衝上去……這是在8月26日下午15點,北醫三院崇禮院區與北京市紅十字會999急救中心聯合開展備戰冬奧航空醫療救援演練暨崇禮院區創傷中心停機坪試飛驗收的一幕情景。張家口市政府市長武衛東,北京冬奧組委運動會服務部醫療衛生處處長齊士明,河北省衛生健康委規劃信息處二級調研員陳澤斌,河北省冬奧辦賽會服務協調處副處長關偉,張家口市衛生健康委主任張虎,張家口崇禮區政府區長趙贊,北京大學醫學部常務副主任、北醫三院院長喬傑、副院長付衛,崇禮院區院長敖英芳等領導出席演練。
  • 名院周報 | 「最強大腦」聯合攻關破解疾病之謎
    洞悉名院動向,瞄準標杆榜樣。健康界持續追蹤中國知名醫院,精選其在學科建設、服務創新、醫療改革、人事變動等方面的信息,每周推出一期《名院周報》,供業界參考和借鑑。科技⊙ 復旦兒科:心內科團隊發表川崎病研究成果美國兒科學會官方學術期刊《兒科學》(Pediatrics)於2019年11月15日,在線刊登了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黃國英、劉芳教授領銜的心內科團隊關於川崎病的研究成果。
  • 名院周報 | 瑞金、湘雅二、北大人民等多家醫院發布新崗位
    洞悉名院動向,瞄準標杆榜樣。健康界持續追蹤中國知名醫院,精選其在學科建設、服務創新、醫療改革、人事變動等方面的信息,每周推出一期《名院周報》,供業界參考和借鑑。日前,北京大學肝病研究所團隊在國際肝病領域頂級期刊Hepatology(《肝臟病學》,IF14.971))在線刊發了題為《qFIBS: 一種新型的自動定量評估技術-定量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NASH) 患者纖維化、炎症、氣球樣變和脂肪變性》的研究論文。
  • 名院周報 | 又是一年表彰季 多位醫院專家獲獎
    洞悉名院動向,瞄準標杆榜樣。健康界持續追蹤中國知名醫院,精選其在學科建設、服務創新、醫療改革、人事變動等方面的信息,每周推出一期《名院周報》,供業界參考和借鑑。科技⊙ 湘雅二醫院:普外光動力研究團隊在《Advanced Materials》發表研究成果納米技術領域國際權威期刊《Advanced Materials》(IF=25.809)日前以綜述形式在線發表了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普外科光動力研究團隊關於納米技術在構建用於精確成像引導手術
  • 北醫三院產科王學舉博士:懷雙胞胎不可小視其併發症
    在多方打聽和上網查詢之後,小賈通過「北醫三院胎兒醫學微信群」找到了王學舉醫生,並跟丈夫連夜趕到北京。在北醫三院經過一系列檢查後,小賈被確診為雙胎輸血症候群IV期。北醫三院產科專家團隊立刻會診確定了治療方案,即採用胎兒鏡雷射電凝胎盤吻合血管術,通過雷射來凝斷兩個孩子的血流交換「通道」。當小賈的老公得知孩子有救時,在診室門口喜極而泣,哭的不成樣子!
  • 北醫三院崇禮院區聯合999急救中心開展「備戰冬奧」航空醫療救援演練
    早已準備好的醫務人員,推著轉運車迅速衝上去……這是8月26日下午,北醫三院崇禮院區聯合北京市紅十字會999急診搶救中心、緊急救援中心開展「備戰冬奧」航空醫療救援演練暨崇禮院區創傷中心停機坪試飛驗收的情景。
  • 喬傑院士:高齡孕產婦面臨多重挑戰 應在適宜時自然妊娠分娩
    近日,中國女醫師協會會長、北京大學醫學部常務副主任、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院長喬傑院士在接受人民網採訪時表示喬傑介紹,女性在中國的科技工作者中約佔40%,是非常重要的力量。具體到科研任務來說,從目標的設計、到總體的實施,以及最後成果的分析和展示,女性科學家和男性科學家起著同樣重要的作用。喬傑表示,在醫學領域,女性相對而言有更好的包容性、細心、工作踏實等特點,反而有更大優勢。不管是臨床研究還是醫學基礎研究,女性科學家都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 北大團隊首次單細胞水平上剖析早期胚胎甲基化動態
    點擊查看 北醫三院喬傑研究組和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動態光學成像中心湯富酬研究組合作,在前期研究的基礎上,對人類植入前胚胎發育的分子機制進行深入分析,揭示了人類早期胚胎DNA去甲基化和從頭加甲基化的動態變化、父母本基因組差異甲基化等關鍵特徵,研究成果「Single-cell DNA Methylome Sequencing of Human Preimplantation Embryos」2017年12月19日發表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自然遺傳學》上。
  • 北醫三院崇禮院區全力打造國家區域醫療中心 冬奧醫療保障跑出加速度
    原標題:北醫三院崇禮院區全力打造國家區域醫療中心 冬奧醫療保障跑出加速度崇禮,一座塞外小城,因為承辦北京2022年冬奧會雪上項目,這裡正變成冬季運動勝地,受到來自全世界的關注。2018年9月7日,張家口市政府、崇禮區政府和北醫三院籤約,北醫三院全面接管崇禮區人民醫院,建設北醫三院崇禮院區。作為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帕運會張家口賽區醫療保障定點醫院,崇禮院區迎來了快速發展。人,被放在了最關鍵的位置。2018年12月7日院區掛牌,北京大學原黨委副書記、北京大學運動醫學研究所所長敖英芳出任崇禮院區院長,一批北醫三院的核心管理人員和技術團隊進駐崇禮院區。
  • 深圳市三院在新冠肺炎患者唾液、眼結膜分泌物中檢測到新冠病毒核酸
    今日,國家感染性疾病臨床研究中心、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南方科技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宣布醫院研究團隊此前已在新冠肺炎患者的唾液中檢測到了新冠病毒核酸,在患者的肛拭子樣本中分離到活病毒,呼吸道樣本與糞便樣本中的病毒具有99%以上的同源性。
  • 名院周報 | 2018年度中國醫院科技量值發布 華西繼續領跑
    洞悉名院動向,瞄準標杆榜樣。健康界持續追蹤中國知名醫院,精選其在學科建設、服務創新、醫療改革、人事變動等方面的信息,每周推出一期《名院周報》,供業界參考和借鑑。⊙ 北大醫院:JAHA刊登霍勇團隊有關胸痛中心認證對AMI院內轉歸影響的中國數據分析近期,北大醫院心血管內科霍勇教授團隊在美國心臟協會(AHA)旗下官方期刊《美國心臟學會雜誌》(JAHA)發表了中國心血管病醫療質量改善項目—急性冠脈症候群(CCC-ACS)項目的最新分析報告,結果證實了胸痛中心(CPC)在中國發展和認證的重要性和有效性
  • 多家醫院發表高影響因子論文
    洞悉名院動向,瞄準標杆榜樣。 健康界持續追蹤中國知名醫院,精選其在學科建設、服務創新、醫療改革、人事變動等方面的信息,每周推出一期《名院周報》,供業界參考和借鑑。
  • 名院周報 | 多項科技突破晃眼睛|名院|周報|科技|內鏡|教授|內科|...
    洞悉名院動向,瞄準標杆榜樣。健康界持續追蹤中國知名醫院,精選其在學科建設、服務創新、醫療改革、人事變動等方面的信息,每周推出一期《名院周報》,供業界參考和借鑑。科技⊙ 鄭大一附院:發現腫瘤逃避免疫攻擊新機制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張毅教授和趙傑教授團隊在肺腺癌相關免疫和代謝機制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該團隊研究發現,腫瘤免疫治療聯合靶向代謝治療可能成為治療肺腺癌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