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以往不同類型的推文:看PNAS發表的一種腫瘤細胞中高表達的蛋白...

2021-01-10 網易

2020-12-14 17:22:37 來源: 如沐風科研

舉報

  寫在前面今天推薦的是由美國肯塔基大學和日本京都產業大學研究團隊今年2月發表於PNAS(IF9.41)的一篇文章,揭示Hsp47蛋白通過增強膠原依賴性癌細胞與血小板的相互作用來促進癌症轉移

  我們懇請:若能轉發分享,我們將非常感謝!(目前微信公眾號改為亂序推送,如沐風科研維修站設為星標,時常點擊閱讀,我們才會出現在您推送的前面位置)。

  期刊簡介

  

  

  圖片來自PNAS官網及梅斯

  1.雜誌主頁連結

  (網址http://www.pnas.org/)

  2.投稿範圍及審稿周期

  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是世界上被引用最多的多學科科學期刊之一。自1915年成立以來,它持續出版前沿研究報告,座談會論文以及該學院的最新動態PNAS的研究範圍涵蓋生物,物理和社會科學。PNAS Early Edition每周在線出版。審稿周期較快,一般2~4個月,年刊文3000+

  【題目及作者信息

  Hsp47 promotes cancer metastasis by enhancing collagen-dependent cancer cell-platelet interaction

  

  【摘要部分

  

  循環腫瘤細胞(CTC)中細胞外基質(ECM)蛋白表達的增加表明,癌細胞產生的ECM在癌細胞殖入的起始中具有潛在的功能。在這裡,我們顯示了膠原蛋白和熱休克蛋白47(Hsp47),一種促進膠原蛋白分泌和沉積的分子伴侶,在上皮-間質轉化(EMT)和CTC中高表達(目的)。Hsp47表達在乳腺上皮細胞(MEC)中誘導間充質表型增強血小板募集,並促進肺部保留和癌細胞定植。體內的血小板耗竭消除了Hsp47誘導的肺癌細胞在肺中的滯留,這表明Hsp47通過增強癌細胞與血小板的相互作用來促進癌細胞殖入。通過使用搶救實驗和功能性阻斷抗體,我們確定了I型膠原是Hsp47誘導的癌細胞-血小板相互作用的關鍵介質。我們還發現,Hsp47依賴性膠原沉積和血小板募集促進了體外癌細胞的聚集和外滲。通過分析從人類乳腺癌組織中產生的DNA/RNA測序數據,我們表明基因Hsp47擴增和的表達增加與癌症轉移有關(結果)。這些結果表明,靶向Hsp47/膠原蛋白軸是一種有前景的策略,可阻止癌細胞與血小板的相互作用以及次級器官中的癌症定植(結論)

  (主要看原文表達,有助於我們自行撰寫SCI)

  【結果部分

  1.Hsp47表達誘導EMT並增強癌細胞乾性。

  

  

  

  2.Hsp47是癌細胞肺部定植和轉移所必需的。

  

  

  3.HSP47增強癌細胞與血小板的相互作用。

  

  

  4.I型膠原介導Hsp47誘導的血小板募集。

  

  

  5.Hsp47依賴的血小板募集增強癌細胞的聚集和外滲。

  

  

  

  6.Hsp47基因的擴增和表達與人類乳腺癌的轉移有關。

  

  

  【結論與討論

  Hsp47/膠原蛋白誘導的血小板募集可能促進原發性腫瘤中的癌細胞簇集或維持循環中CTC簇的完整性。 癌細胞和CAF都在原發腫瘤組織中產生大量膠原蛋白和其他ECM蛋白,而CAF衍生的膠原蛋白也可能有助於原發腫瘤組織中的血小板募集和活化。

  本研究提供了有關CTC中的間充質表型是如何誘導血小板募集並增強癌細胞殖入的見解。我們已經確定Hsp4/膠原蛋白軸是癌細胞與血小板相互作用的關鍵調節劑膠原蛋白不是理想的藥物治療目標;然而,最近已鑑定出抑制Hsp47-膠原相互作用的小分子化合物。因此,靶向Hsp47/膠原蛋白軸是抑制癌細胞殖入和轉移的潛在策略

  原文獲取:點擊下方原文連結

  小編微信:

  【往期推薦

  學術窗丨浙中醫團隊揭示白背三七通過調控PI3K/AKT和脂肪酸代謝通路降血糖作用機制

  2020-12-08

  【天然產物/中藥提取物受歡迎-審稿快可免版面費-年刊700+】例文:迷迭香酸對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療作用及相關機制研究

  2020-12-07

  2020最新SCI影響因子目錄(附IF>5,中國期刊Top100名單)

  2020-12-07

  Acta Pharmacol Sin(中國藥理學報)又發表小檗鹼的研究啦,這次是關於抑制結腸癌

  2020-12-06

  成都中醫大聯合解放軍總院在淫羊藿誘發特發性肝毒性方面取得重要進展(中藥單體毒理)

  2020-12-05

  發表於IF8.579期刊的藥理研究要求怎樣—華中科大:小檗鹼通過抑制Drp1介導的線粒體裂變和功能障礙來保護腎小球足細胞

  2020-12-03

  都說阿司匹林是西方的神藥,那黃連素算得上東方的神藥了—黃連素巨能打,可抗「三高」、抗腫瘤、抗抑鬱、抗菌……

  2020-12-02

  【中藥單體藥理】河北中醫大等團隊揭示黃芪甲苷IV減輕大鼠腦缺血再灌注損傷via抑制鈣敏感受體介導的細胞凋亡

  2020-12-01

  中醫學與中藥學:2020年RCCSE中國學術期刊排行榜

  2020-11-27

  國產的SCI期刊有哪些?241本國產SCI最新影響影子和分區匯總【收藏】

  2020-11-25

  中醫藥研究可投的SCI有哪些?記得收藏

  2020-11-20

  如沐風科研維修站 (Rumfer)公眾號:由浙江中醫藥大學、中國藥科大學、江西中醫藥大學以及福安藥業和浙江省疾控中心的碩博士組成,主要發布藥物研發、生產及註冊,科研實驗及前沿諮訊等相關信息。歡迎廣大朋友老師關注我們,您的分享和關注是對我們的最大鼓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薛雷課題組研究論文在線發表於PNAS,揭示RNA結合蛋白Rox8調控Hippo...
    薛雷課題組研究論文在線發表於《美國科學院院報》,為相關腫瘤的診斷和治療提供新策略 來源: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   時間:2020-11-23
  • PNAS:揭示蛋白JAG1在癌症幹細胞分化和轉移中起關鍵作用
    2019年1月12日/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萊斯大學和杜克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發現一種較小的蛋白--- JAG1---似乎在癌症幹細胞如何發生分化和轉移中發揮著關鍵性作用。至關重要的是,他們發現JAG1與在調節細胞命運中起著至關重要作用的Notch信號通路相互作用。
  • PNAS:在人細胞中構建出一種強大的基於CRISPR/Cas9的雙核CPU
    基於從數字世界借來的模型通過基因開關控制基因表達長期以來一直是合成生物學的主要目標之一。數位技術使用所謂的邏輯門來處理輸入信號,產生電路,比如,僅當輸入信號A和B同時存在時才產生輸出信號C。迄今為止,生物技術學家已經嘗試在細胞中的蛋白編碼基因開關的幫助下構建這樣的數字電路。
  • 蘇州醫工所發現免疫檢查點分子PD-1在腫瘤中普遍表達
    PD-1是免疫反應中重要的檢查點分子之一,主要在外周組織中的成熟細胞毒性T淋巴細胞上和腫瘤微環境(TME)中表達。研究發現,PD-1的兩個配體,PD-L1和PD-L2由腫瘤細胞表達,從而導致免疫耐受。近年來,免疫檢查點阻滯劑抗PD-1、抗PD-L1抗體已用於治療多種人類腫瘤,如黑色素瘤、腎細胞癌、NSCLC、霍奇金淋巴瘤。
  • PNAS:新型癌症免疫療法面世!靶向腫瘤相關巨噬細胞表面上的清道夫...
    然而,某些類型的癌症對現有的免疫療法沒有反應。如今,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瑞典卡羅琳斯卡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報告了一種新的免疫療法,這就給未來更多的癌症治療選擇帶來了希望。癌細胞對免疫細胞進行重新編程,從而有利於腫瘤生長。經過多年的研究後,人們已經可以利用免疫系統對抗癌症,即不同的抗體可以觸發免疫系統中的T細胞攻擊癌細胞。巨噬細胞是一種不同類型的免疫細胞,在免疫系統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們將T細胞招募到受到外來生物影響的區域,並調節這些T細胞的功能。
  • 薛雷課題組研究論文在線發表於《美國科學院院報》,為相關腫瘤的...
    薛雷課題組研究論文在線發表於《美國科學院院報》,為相關腫瘤的診斷和治療提供新策略 來源: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   時間:2020-11-23
  • Nature:揭示蛋白TOX是腫瘤特異性T細胞分化的關鍵調節因子
    2019年6月18日訊/生物谷BIOON/---腫瘤特異性CD8 T細胞功能障礙是一種不同於功能性效應T細胞狀態或記憶T細胞狀態的分化狀態。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威爾-康奈爾醫學院研究生院和範德堡大學醫學中心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鑑定出作為一種核因子,胸腺細胞選擇相關高遷移率群盒蛋白(Tox)是腫瘤特異性T細胞分化的關鍵調節因子。
  • 腫瘤細胞固有PD-1是一種腫瘤抑制因子--免疫治療方法的潛在生物...
    1 腫瘤細胞亞群可以表達PD-1  為了研究PD-1是否在腫瘤細胞上表達,研究人員分析了編碼PD-1的PDCD1基因在癌症基因組圖譜(TCGA)資料庫數據中的表達譜,發現人類PDCD1在32種癌症組織類型中被廣泛轉錄。
  • PNAS:科學家闡明病毒利用宿主細胞中關鍵蛋白進行繁殖的分子機制
    2018年4月8日 訊 /生物谷BIOON/ --病毒有著非常有限的基因,因此其必須利用宿主細胞的細胞器來促進其複製繁殖,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PNA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烏普薩拉大學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了許多病毒能在細胞中進行運輸的特殊宿主蛋白,相關研究或為研究人員後期開發新型廣譜的抗病毒療法提供希望。
  • 腫瘤代謝機制突破性進展研究一覽
    科學家們在轉移性的腫瘤中也發現糖代謝異活躍、脂肪酸過度累積等和正常細胞不同的代謝反應,當然也有研究證實靶向腫瘤細胞代謝是抗腫瘤轉移的一個積極有效的方向,而且部分成果已應用於臨床治療。研究結果顯示,影響相同基因-蛋白通路的糖尿病藥物或許可以有效治療癌症;研究者Elsa R. Flores表示,體內實驗研究表明,p63和p73可以被控制上調或增加人胰島澱粉樣多肽(IAPP)的水平,Iapp是一種機體代謝葡萄糖的關鍵蛋白,其目前應用於部分治療糖尿病藥物中。
  • 重磅級文章解讀科學家們在細胞分化研究上的新進展!
    doi:10.1073/pnas.1901021116維吉尼亞大學和其他機構的研究人員進行的一項新研究發現: 斑馬魚中的一種色素細胞可以在發育後轉化為另一種細胞類型。在該研究中,研究人員注意到斑馬魚上的一些黑色素細胞會逐漸變成灰色,最後變成白色。進一步,他們發現了基因表達和色素化學的巨大變化。
  • PNAS:新發現!關閉基因組中「垃圾DNA「的表達或能促進游離幹細胞...
    ,所造成的結果就是,人類染色體上大約8%的DNA中包含有這些基因的殘留物,儘管這些基因一度被認為是不活躍(垃圾DNA)的,但最近研究結果表明,這些基因或許參與到了人類胚胎的發育、某些腫瘤的生長和多發性硬化症發病期間的神經損傷過程中。
  • 「科學島」發現等離子體致死腫瘤細胞新方式
    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醫學物理與技術中心輻射生物醫學研究室韓偉團隊在等離子體腫瘤治療研究方面再次取得重要突破,首次發現大氣壓低溫等離子體可有效誘導腫瘤細胞發生焦亡,相關論文發表在國際知名期刊《細胞死亡與疾病》上。  近年來,等離子體醫學蓬勃發展,等離子體腫瘤治療被視為一種新興的腫瘤治療方式。
  • 腫瘤中大量地存在著與癌症無關的旁觀者CD8+ T細胞
    腫瘤中存在的被稱作腫瘤浸潤性淋巴細胞(tumor-infiltrating lymphocyte, TIL)的白細胞,與大多數類型癌症的更好治療結果相關聯。表達細胞表面糖蛋白CD8的TIL被稱稱為CD8+ TIL,它們能夠發現癌細胞表面上的腫瘤抗原並將它們破壞。因此,許多免疫治療策略旨在激活、增強和維持這些細胞的癌症殺傷能力。
  • 科學期刊《細胞》:研究表明,肥胖或可導致癌細胞腫瘤生長
    與肥胖小鼠的腫瘤(下圖) 相比,非肥胖小鼠的腫瘤(上圖)中含有更多的 CD8+ T 細胞(來源:Cell)同時,他們發現 PHD3(一種在正常細胞中被證明可以抑制過度脂肪代謝的蛋白質)表達的增加,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逆轉高脂飲食對腫瘤免疫細胞功能的負面影響,或許有潛力成為未來多種癌症疾病的治療靶點。
  • 梁晗課題組報導大規模腫瘤藥物蛋白擾動效應篩選數據集
    考慮到蛋白質是細胞功能的主要載體和大部分抗腫瘤藥物的直接作用靶標,其表達水平和修飾狀態對外界刺激作出的響應是反映細胞狀態轉變的關鍵指標,亦是抗腫瘤機制的重要線索。因此,如何將對蛋白水平的監測納入大規模癌症擾動生物學研究,是亟待解決的課題。
  • Cancer Cell:靶向細胞周期蛋白的microRNA對難治腫瘤有意外療效
    2017年4月19日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來自美國丹娜法伯癌症研究所和北大-清華生命科學聯合中心等單位的研究人員在國際學術期刊Cancer Cell上發表了一項最新研究進展他們通過篩選發現了一類能夠靶向細胞周期蛋白的microRNA,該研究為癌症治療提供了新的可能。細胞周期蛋白(Cyclin)能夠與細胞周期呈同步周期性濃度升降,並且可以與關鍵的細胞周期蛋白依賴性激酶(CDK)結合調節激酶活性從而推動和協調細胞周期的進行。之前許多研究已經表明細胞周期蛋白(Cyclin)和細胞周期蛋白依賴性激酶(CDK)在多種人類腫瘤中都存在高度激活。
  • PNAS:我科學家發現一新型ERK信號通路調控蛋白Raf-1
    )發表了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營養科學研究所陳雁研究組關於ERK信號通路調控的最新研究成果。該研究發現了一個新的Raf-1調控蛋白,第一次揭示了Raf-1的空間調控方式,並提示了一種在高爾基體上遏制ERK信號通路的新機制,為未來研究腫瘤細胞過度增生的分子機理進而治療癌症提示了一個新的思路和新的靶點。    陳雁研究組的博士生馮琳等人發現了一個新的ERK信號通路的負調控蛋白,並將其命名為RKTG(Raf Kinase Trapping to Golgi)。
  • Nature:細胞焦亡在腫瘤化療中發揮重要作用
    細胞焦亡作為一種新的促炎程序性細胞死亡方式,與細胞凋亡在細胞形態學改變和發生機制上都有明顯區別,並與阿爾茲海默症和2型糖尿病等疾病相關。但目前有關細胞焦亡的具體分子機制及在腫瘤中的作用尚有很多空白。
  • 抑制MEK可將CD8+T細胞重編程為抗腫瘤型記憶幹細胞幫助抗擊腫瘤
    在腫瘤微環境(TME)中,持續的促有絲分裂刺激誘導效應細胞過度分裂,產生衰竭的表型,表現為效應細胞功能減弱,並損害免疫記憶的產生。以往的研究表明,MEK抑制劑(MEKi)增強了過繼T細胞轉移療法(ACT)的抗腫瘤效果。MEKi發揮作用部分是通過增加腫瘤免疫原性和調節TME來介導的。